最近趙薇做了一件很牛的事。
作為監製,她集結了白百何、郝蕾、齊溪、王智、奚美娟、楊紫、詠梅、楊冪這樣強大的主演陣容,拍了一部形式很新穎的獨白劇。
八位女星每人主演一集,用獨白的方式演繹一個故事,探討一個女性議題,每一集只有20多分鐘,短小精悍,卻直擊女性生存的痛點。
楊紫作為其中最年輕的90後演員,在今天上映的《許願》中,20多分鐘的獨白戲一條過,她主演的這個故事探討的也是一個很讓人共情的話題:原生家庭。
《許願》劇照,楊紫
《許願》劇照,楊紫
《許願》劇照,楊紫
獨白戲有多難?
《聽見她說》首先吸引我的是獨白劇的獨特形式。
每位演員要靠20分鐘左右的大段獨白,來講述一個故事或者描述一種女性生存的處境。
獨白有多難?
表演很多時候是靠對手之間的互相給予,來達到情感上的共振,讓觀眾感受到一種真實的情境,當表演沒有了對手,就失去了情感交流的重要輔助,這對演員的信念感提出了極大挑戰。
在話劇舞臺上,獨白是一種常見的形式,也有一些實驗性戲劇走上了全程獨白獨角戲的道路。在中國,黃湘麗這個名字等同於獨角戲女王,她在舞臺上直面觀眾,一個人就是一齣戲。
黃湘麗,曾出演電影《蘭心大飯店》等
但在影視劇領域,給到演員大段獨白表演的機會並不多。
演員萬茜在電影《你好,瘋子》中曾有一段長鏡頭獨白表演,她在5分鐘的戲份裡一人分飾七角,化身七種人格,這也成為展現她演技的最好證明。
在綜藝節目中,一些新人演員也選擇重現這段表演來證明自己的演技,足見獨白表演對演員的吸引力。
《聽見她說》一共8集,為八位演員創造了一次在獨白戲中挑戰自我的機會。
演員陣容從50後的奚美娟到90後的楊紫,每個人都在表演中挖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之後我們還會看到在繼承家業中模糊了性別的奚美娟、首次飾演機器人的楊冪等等。
《聽見她說》海報
在《許願》中,楊紫飾演的是一個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女孩小雨,26歲生日這天,她用獨白的方式和自己的媽媽說出了埋藏了26年的心裡話。
相較於《你好,瘋子》這樣人格分裂、給觀眾強刺激的片段,《許願》中的這段獨白是徐徐展開一個女孩26年生活的畫卷。
20分鐘的獨白,如果表演上有任何不真實、過於誇張或不夠入戲的時刻,就很難再吸引觀眾看下去,而楊紫這20多分鐘的表演,並不會讓人覺得冗長,而是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她的情緒去探究原生家庭給這個女孩帶來了哪些傷痛。
獨白部分全部用特寫鏡頭展現,僅有兩種機位,讓觀眾把視線完全聚焦在楊紫的表情和眼神裡。
截圖自《許願》幕後紀錄片
截圖自《許願》幕後紀錄片
截圖自《許願》幕後紀錄片
楊紫一直以演戲自然而被觀眾所認可。在《許願》中,楊紫做到了心事很重,但眼神放鬆。
20分鐘的片段中,講到與父親、與男朋友、與朋友、與母親的不同關係時,楊紫展現了不同層次的哭戲,或眼眶含淚,或淚如雨下,情緒上沒有特別誇張的大起大落,而是用最生活化的方式把角色情緒層層遞進。
《許願》劇照,楊紫哭戲
哭戲一直是楊紫的強項,無論是讓她人氣大增的《香蜜沉沉燼如霜》,還是讓她獲得獎項提名的《烈火英雄》,楊紫都貢獻了讓觀眾共情的哭戲。但這些哭戲往往是因為劇情的生離死別,或者對手演員的相互激發而達到的,而在《許願》中,楊紫則實現了對自己演技的突破:完全沉浸在個人的世界裡,靠對角色的理解,逼出自己的最佳狀態。
後來看了幕後紀錄片我才知道,楊紫是第一次嘗試獨角戲,這場長達20分鐘的獨白表演,她其實是一遍過的,趙薇後來評價,「她在一個鏡頭裡面,沒有發生任何錯誤,不僅是表演,還有臺詞,完美地做到一條過。」
聽見她說什麼?
在獨特的形式背後,《聽見她說》的現實意義更加值得關注。
《聽見她說》的想法萌芽於兩年前,當時趙薇看到了BBC製作的為女性發聲的獨白劇《她說:女性人生瞬間》時,便聯想到中國女性同樣面臨的一些現實困境,於是購買了版權進行中國版的製作。
用獨白的表演形式,摒棄了過多的外力輔助,《聽見她說》想把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聽」上,去聽她們說了什麼。
作為一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八集選擇了八個女性議題,用女性演員為女性發聲,讓觀眾去聆聽女性生存的痛點。
《許願》中,楊紫飾演的小雨這樣對媽媽說,也對自己說:
「其實我一直想問你,你後悔嗎?我後悔,我有時候特別想能夠成為電影裡的主角那樣,擁有超能力,這樣我就可以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
我們沒有選擇出生的權利: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從父親出軌這一不幸福的根源講到缺失的父愛,從令人窒息的母愛講到母女之間的相互折磨,在這段獨白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控制欲極強的母親,和一個渴望逃離卻無法逃離的女兒。
儘管不是所有人都會遇上小雨這樣極端的境況,但她講述的有些細節依然可以讓很多人產生共鳴,比如她的母親對孩子那種「我只有你了」,「我罵你是為了你好」的畸形的愛。
把自己整個世界的重量壓在孩子身上,是很多家長的通病,孩子被迫按照家長的意願成長,活成他們想像的樣子。
在獨白最後,小雨給出了結束這場母女間互相折磨的方法: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
楊紫主演的《許願》探討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齊溪主演的《魔鏡》則是聚焦女性的容貌焦慮,作為女生,我會為這兩個角色的人生唏噓,也會聯想起自己的處境。
在高顏值能開啟人生Easy模式的當下,容貌焦慮是很多女生都在面臨的痛苦,或許很多人都會想,如果我再漂亮一些,我的人生會不一樣。
但容貌和原生家庭一樣無法選擇,《魔鏡》也在給出解答:自信的女孩最美。
《魔鏡》截圖,齊溪
今年是女性話題大年,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影視和綜藝作品都在嘗試打破對女性的枷鎖。
《聽見她說》顯然要探討得更深一些,直面女性生存痛點,把現實和矛盾撕開來給觀眾看。
在之後的六集裡,《聽見她說》還會直擊重男輕女、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這六個議題。
幾位演員也都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對這次出演角色所思所想。
王智說扮演一位女作家,她說人生不是一張按部就班的時間表,單身不是獨立女性的象徵,婚姻也不是幸福的唯一選項。
《聽見她說》之《時間表》,王智
白百何飾演一位全職太太,生活在沒有問題的正常生活中,會在夜晚暗自發問:「難道就是這樣嗎?」
《聽見她說》之《失眠人的夢》,白百何
詠梅在探究每位身處困境的女性如何重塑自我,打破那些傳統的社會分工和角色定位, 尋求精神的獨立和內心的平靜。
《聽見她說》之《重塑》,詠梅
楊冪從一個機器人的視角,告訴女性不該被定義不該被物化,打破性別的刻板印象, 是女性,也是自由的人類。
《聽見她說》之《完美女孩》,楊冪
當下我們越來越重視女性的生存空間和女性表達的重要性,《聽見她說》的意義就在於讓大眾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問題,也鼓勵更多的人,表達自己的內心,讓世界也聽見她們說。
BBC原版《她說》的獨白靈感來自於那些以極大的個人成本公開發表意見、挑戰現狀或做出反抗的女性,那些獨白植根於英國百年的女性運動傳統之上。但國內並沒有這樣的歷史積澱,所以《聽見她說》選擇的議題或許有些概念先行,難免在有些段落出現喊口號的問題。
BBC原版《她說》海報
在真實案例與故事雜糅之間,《聽見她說》可以平衡得更好。
作為首次嘗試,《聽見她說》雖然難以面面俱到涵蓋當今所有重要的女性議題,也無法對每一個議題給出最優選的答案,但這種關注女性問題、為女性發聲的新嘗試本身就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