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707分高考狀元何潤琪,寒門學子!成功的背後並非靠自律

2020-12-28 柚子話育兒

假如說貧窮能是一個人變得強大,如果在貧窮的生活中能開出自律之花,那麼到最後你收穫的就是成功的果實。

講到自律,今年的高考很值得關注,今年情況特殊,在停課停學的基礎上還能考出好的的成績來,沒有自律約束自己還真不行,值得慶幸的是,8月份已經出現很多名的高考狀元。

其中最令我驚喜的是在高考中,考取了707分的湖南省文科第一名何潤琪,並不是出自於富裕的家庭!

據了解,在他讀高一時,媽媽因病去世了,奶奶年齡大身體也不行了,嫂子要在家帶3歲的侄兒,哥哥和爸爸就成了維持家庭的主力骨。

他的爸爸在某工地做鋼筋工,為了更好地照顧家裡,每天都會騎車回家,來來回回就要很長時間!

他們一家六口人住在二層樓的老舊房子裡,何潤琪和父親在一間房間裡!

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學習的動力,就算是白天光線不好,也能堅持學到黑天!

今天由於停課停學,就在家上網課,他由於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上不了網課,很是著急。

最後班主任老師發現他不交作業後家訪,才發現自己的情況,心狠狠的揪了一下,立馬把自己的手提電腦和手機借給了他,不為別的,就為了能有更好的機會學習!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何潤琪卻考出了全省第一的成績,真的是有出息了!

你能看得見,良好的家庭依然可以給孩子提供好的環境、豐厚的教育資源、良好的教育方法,這些方法對孩子來講只是輔助作用,想要在高考中贏得勝利,關鍵還是在於內心,沒有自律的學習習慣又怎麼能取得好成績呢?

對家境貧寒的學子而言,正如沒有傘的孩子,想要避雨,只能使勁的往前跑,因為你知道未來的道路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

父母傾盡全力也無法給孩子一個高的起點,但孩子自身的刻苦和自律完全可以和成功相平行!

這麼懂事的高考狀元,真的忍不住去探究他背後的學習經歷!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自律,效率高,沒參加過課外補習班

因為自律,在學習上效率很高,這位考生長這麼大很少參加過課外補習班!

「我認為參加培訓班就是各取所需,對於一些的有幫助的同學就是最好的資源!

但對絕大多數成績相對較好的人來說,補習班可能沒有那麼有效,他們可能需要一些更有針對性的練習。」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腦子裡一定要清晰想好自己要什麼,沒有基本的邏輯思維方式,又怎會知道自己有什麼可以補習的麼?

「我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我們不要跟別的孩子比,要跟自己比,針對一段時間相比較,看看自己學到了什麼」

至於上課外輔導班,那些高考狀元表示自己並沒有上過課外輔導班,在他們的眼中,學習真的沒有捷徑,反而他們認為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從小養成學習習慣」

俗話說:習慣決定人生高度

不管對誰,對家長還是孩子都有同樣的道理!

因此家長不妨趁機抓住孩子在3-6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中,好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習慣和規則觀念,初步讓孩子成為自律的人!

講到這裡小編就把這套《遊戲書》推薦給你們,這是自己家孩子在看的,很喜歡,這套童書完全可以讓孩子的智力得到快速提升,其中還有互動小遊戲,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想像力和記憶力,這樣下來孩子收穫的就不僅僅是一個好習慣了。

本書專門以遊戲的方式來開發孩子的特性,每一個主題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讓孩子在享受遊戲樂趣的同時,讓孩子曉得在什麼時期該做什麼,違規好自己的原則性!

父母們不妨給孩子買來試試,畢竟這樣的一套書15冊,就是你帶孩子吃雪糕的價錢,把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是更好麼。

感興趣的家長點擊下面的連結購買即可:

相關焦點

  • 湖南707分文科狀元何潤琪:抱媽媽遺照上清華,我不是寒門貴子!
    可是2020年高考,一個來自湖南的清華「零字班」少年,卻直接否定了這件事,雖然他的家庭也不富裕,但是他卻不承認自己是寒門貴子。對於這件事他是這麼認為的:我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雖然我的母親在我年少的時候去世,但我的父親用他的肩膀為我撐起了這個家。
  • 高考狀元何潤琪,帶著媽媽遺照上清華
    如果你是高考狀元,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大學報到?隨著疫情逐漸可控,大學也迎來了開學季。很多剛經歷高考的大一準新生也開始陸續前往大學報到,在新生裡面有一位來自湖南常德的何潤琪報導方式十分特別——帶著媽媽遺照上清華,作為湖南省文科狀元,他選擇了清華新亞學院。畢業於常德市定城區第一中學的何潤琪,今年高考總成績為707分是今年的湖南省文科狀元。在鄉下長大的何潤琪,高中一年級的時候他經歷了母親意外死亡的悲痛。
  • 湖南高考狀元,抱著媽媽遺照上清華,面對鏡頭:我才不是寒門貴子
    最近幾年,一直有人在唱衰「寒門再難出貴子」,認為出身優越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比農村出來的孩子更具競爭力。即便一些學習刻苦的孩子上了名校,到了社會後,沒有家長提供的資源和人脈,依舊會成為一個為生活奔波勞碌的普通人。「飛上枝頭變鳳凰」,已經不太可能。那寒門還能出貴子麼?咱們來聽聽今年考上清華大學的湖南狀元何潤琪的看法。
  • 常德高考狀元何潤琪: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凌晨4點去工地打工
    今天在這裡跟大家說的是湖南文科狀元何潤琪。同樣是跟大家說高考狀元,但是今天的心情很不一樣,我心裡懷著的,是滿滿的感動。我相信你看完之後,會認同我的題目。常德何潤琪文科707分7月23日,2020湖南高考成績出爐,來自鼎城一中的何潤琪在18歲生日前夕收穫了一份大大的驚喜,高考成績裸分687分,優惠加分20分,總分707分。當班主任發微信告訴他的時候,他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
  • 對話|湖南高考文科第一名何潤琪:帶著媽媽遺照來清華報到
    開學報到前,何潤琪(右)與送他到北京的爸爸在天安門前合影留念。受訪者供圖高校陸續開學,來自湖南常德的何潤琪也已正式到清華大學報到,成為清華新雅學院本科新生的一員。何潤琪畢業於常德市鼎城區第一中學,今年高考總分707分,是湖南省文科第一名。何潤琪生長於農村,高一時經歷了母親意外去世的悲痛。
  • 正能量|學府春天資助省文科第一何潤琪
    7月23日,2020年湖南省高考分數出爐,來自常德市鼎城一中的何潤琪以707分(高考成績裸分687、優惠加分20分,高考總分707分)的傲人成績,榮獲湖南省文科第一名。何潤琪是常德市鼎城區許家橋回族維吾爾鄉興旺村人,一家六口人住在一個破舊的房子裡。奶奶身體長年有病,母親在他讀高一時因病去世,嫂子因要照顧3歲的小孩無法工作,父親何明則在建築工地做鋼筋工,哥哥因沒多少文化也是常年打零工,全家收入微薄。
  • 誰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大家還記得前幾年北京高考狀元熊同學的採訪嗎? 2016年,348名寒門學子圓夢清華佔總招生規模的10.2%。 北京大學類似,1985年農村新生比例高達38.9%,2005年跌至17.7%,2013年為14.2%。
  • 看了今年高考的3個農家學霸後,我終於明白什麼樣的寒門,才能養得出...
    這837名狀元中,近五成的父母是高知,近兩成的父母是公務員,而來自農村、經濟條件不好家庭的狀元,所佔比例直線下降。 北大副教授劉雲杉做過一個統計: 80年代,北大學生三成出自寒門;90年代,寒門比例開始下滑;2000年後,寒門比例僅佔一成多。
  • 湖南「雙胞胎」高考狀元:一個清華、一個北大!這難道是天意麼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在我看來,這句話說得比較現實,畢竟教育資源的差異真的不止一點兩點,以及在不同家庭下家庭教育也又很大的差異,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從一開始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更何況是雙胞胎。
  • 省文科狀元——常德考生何潤琪:想想父親就覺得高三不辛苦
    來源常德日報 7月23日 2020年湖南省高考分數出爐 來自常德市鼎城一中的何潤琪 在18歲生日前收穫了一份大大的驚喜: 高考成績裸分
  • 我才不是寒門貴子!
    這個男孩,叫何潤琪,今年18歲,以湖南省文科第一名(707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被採訪的何潤琪何潤琪在讀高一時,媽媽突然因病去世。更令人嘆服的,是何潤琪下面的認知:「我不認為我是寒門貴子。我們家有一棟兩層的房子,我爸爸是鋼筋工,工作很辛苦,但是支撐起了我們整個家庭。我覺得我家就是中國大地上普通農村家庭的模樣,不算寒門。我也不認為考上清華就是貴子,我覺得自己只是一名學子。」
  • 考出687+20分的常德文科生何潤琪:想想父親就覺得高三不辛苦
    常德日報客戶端記者 江一舟 實習生 楊馨潔7月23日,2020年湖南省高考分數出爐。來自鼎城一中的何潤琪在18歲生日前收穫了一份大大的驚喜:高考成績裸分687分,優惠加分20分,高考總分707分。高考考出了最好成績何潤琪是鼎城區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興旺村人。
  • 我才不是寒門貴子。」
    這個孩子,叫何潤琪。今年18歲。以湖南省文科第一名(707分)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何潤琪他的面孔,之所以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不僅僅因為,他優秀到璀璨。而是因為,他和他的故事,完全顛覆了過往漫長歲月裡,我們很多人對貧困苦難、寒門貴子,樸素而僵化的認知。2.
  • 「寒門學霸」王心怡:高考707分入北大,《感謝貧窮》讓網友落淚
    河北學霸王心怡:高考707分北京大學,一篇《感謝貧窮》引起熱議。在2018年高考中,她憑藉707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成為了又一位「寒門出貴子」的代表人物,她曾寫過一篇文章《感謝貧窮》引無數讀者感動落淚,這篇文章辭藻樸素卻句句戳心,曾被人評為2018年最美的文章。她就是王心怡。人窮志不窮,自強獨立的王心怡從小就有一個大學夢。
  • 寒門學子723分上清華,物化生都是滿分,2個好習慣成就好成績
    如今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難出現「寒門貴子」了!我看過一本哈佛教授羅伯特·帕特南的書籍,針對107個出身工人階層和中上階層年輕人,進行數年的跟蹤調查。 正因如此,我更喜歡研究那些寒門學子逆襲的故事,想了解究竟什麼特質能讓這些孩子突破階級的壁壘,一躍成為貴子,而王雷捷就是其中之一,王雷捷家在農村,家裡以織布為生。
  • 科舉制「高考」讓唐朝強盛,讓寒門學子努力讀書,改變家庭命運
    如今,「高考」成為我國選拔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算是人生的一次大考。但是高考制度的誕生,並非偶然,而是有著歷史的延續,帶著歷史的烙印。當下的「高考制度」,其實,也是一種人才選拔的機制。而在過去強大的唐朝,也有著類似現在「高考」模式。
  • 「寒門學子」河北女孩王心怡707分考進北大,感謝貧窮讓眾人淚目
    說到寒門學霸其實對於很多人或許身邊曾經存在過,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們可以看到每年都有家境很差,但是最終勵志逆襲的高考學霸的產生。比如在19年的高考中來自於雲南大山的林萬東就是典型的例子,這位學霸所在地為我國極度貧困地區,而且林萬東一家6口人中還有2人患病,但是林萬東卻一直沒有因為家境不好而放棄學業,特別是他偉大的母親更是沒有在三個孩子的學習上面有任何的退步,就算是再難,林萬東的媽媽都會咬牙往前走,最終供出了林萬東和女兒2位大學生,小兒子正在讀高中,即將參加高考
  • 7年前自主招生「落榜」的江蘇考生,卻在高考中以427分奪得狀元
    高考存在的意義就是如此,每年都有千萬的高考生在這一天裡參加這場「選拔性」的考試。古人有科舉,現在有高考,雖然兩個是不同制度下的「產物」,但是不得不說這兩場考試都是十分重要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改變一個人命運的,尤其是那些寒門學子,通過高考完全可以改變自己所處的成長環境。
  • 寒門出貴子,河北滄州理科高考狀元龐眾望,以684分考入清華
    今年河南理科狀元李昊,是寒門出貴子的代表,高考成績724分,過了清華專審。李昊的成績如下: 語文136分,外語147分,數學147分,綜合294分,聽力11分。 從上面可以看出對李昊來說,不論哪一類課程都發揮到了極致。
  • 湖北高考女狀元725分,語文拿到146分,網友:字跡堪比「印刷體」
    文/芳姐聊教育高考已經結束了很長一段時間,很多地方的高考成績都已經公布出來,每個省市的高考狀元都有屬於自己最獨特的優勢,而來自湖北的高考狀元,就為大家展示了,屬於自己的優勢。在今年的高考中,來自湖北的理科狀元唐楚玥總分拿到了725分,其中罕見的是光語文就拿到了146分,而能拿到這麼高的分數,原因就有3點:高超的寫作技巧、深厚的文學底蘊還有漂亮的寫作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