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湖南高考文科第一名何潤琪:帶著媽媽遺照來清華報到

2020-12-28 澎湃新聞

開學報到前,何潤琪(右)與送他到北京的爸爸在天安門前合影留念。受訪者供圖高校陸續開學,來自湖南常德的何潤琪也已正式到清華大學報到,成為清華新雅學院本科新生的一員。何潤琪畢業於常德市鼎城區第一中學,今年高考總分707分,是湖南省文科第一名。

何潤琪生長於農村,高一時經歷了母親意外去世的悲痛。他一度因喪母之痛而變得抑鬱、萎靡不振,每天不想吃飯。在父親及老師、同學的安慰與幫助下,他重新振作起來,下決心不辜負母親希望他刻苦學習的期望,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讓自己樂觀完成了高中學業,圓夢清華園。

上大學之前的求學歲月中,何潤琪幾乎沒有上過輔導班。靠著父親的引導,他從小就愛上了看書、學習,並對音樂、繪畫等也產生了很大興趣,從未覺得學習是一件困難的事。

2018年,何潤琪在第十六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中獲得了全國特等獎。也是在那一次參賽期間,他有機會第一次站在清華的校門外,遠遠觀賞了清華園中的景色。

同年,何潤琪還獲得過2018年全國中學生數學能力競賽三等獎,2018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二等獎,以及2018年湖南省高中學生化學競賽二等獎。

談及興趣培養,何潤琪說,獲得正確的引導很重要。如果認為培養興趣的成本很高,需要花很多錢、上很多培訓班,那可能一開始就抓錯重點了。

而聊到「寒門難出貴子」話題時,何潤琪表示,「如果你的父母能滿足你衣食住行及求學路上的各項基本需求,那不必把自己的家庭定義為寒門,並以此給自己的發展設限。」

在言語交談中,何潤琪都表現得很樂觀、自信,有想法、有主見。他認為自己不是「寒門貴子」,只是從普通農家走出來的一名學子。同時,他相信,通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去改變或者實現一些事,比如考上理想的大學。

今年9月8日,何潤琪以清華本科新生身份踏入清華園。當天,陪他一起到校報到的,除了裝了半個行李箱的書,還有媽媽的照片。

「以前,我夢想著我上大學了,要帶媽媽一起到大學看看。現在,我上大學了,媽媽卻看不到,所以我把媽媽的照片帶來了。」何潤琪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面對大學生活,何潤琪計劃大一先熟悉圖書館,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適應大學生活後再參加社團活動,並多交一些能夠交心的朋友。

何潤琪。受訪者供圖高中喪母,帶著媽媽的照片到清華報到澎湃新聞:高考前,你有想過自己會考上清華嗎?

何潤琪:那時我覺得自己能夠考上原985高校中的某所,但不確定是否能夠考上清華。高考考試成績出來之後,我才意識到我可以上清華。

澎湃新聞:聽說你爸爸是鋼筋工,媽媽在你高中時意外去世了。媽媽的離開對你影響大嗎?

何潤琪:影響很大。媽媽是在我上高一時去世的,當時我的一個表哥和表姐突然去學校接我回家,但他倆一直不說話、不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情。直到走到我家門口的一條小路,我發現家裡開始辦喪事了,才有鄰居告訴我,我媽媽意外去世了。我當時一下子癱倒在地上,大腦一片空白,一直在哭,內心有種無法形容的痛苦。

之後,回到學校時我依然非常痛苦抑鬱,每天不想吃飯,幾乎一直到高二都是那種狀態。期間,同學、老師一直在幫助我,給了我很多溫暖;我爸爸也在安慰我,隔三差五就去學校看我,像朋友一樣跟我交流談心。到高二後期,我心態好了一點,高三基本調整過來了。尤其是高三下學期開始,直到現在,儘管有時還是會想媽媽,但我都能保持比較積極樂觀的狀態了。

澎湃新聞:從經歷喪母之痛變得萎靡不振,到高考考出第一名的好成績,這中間你是經歷了一個自我調節的過程嗎?

何潤琪:對,自我調節也很重要。媽媽在彌留之際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有一點是她希望我能刻苦讀書。我覺得我不能辜負媽媽,不能一直萎靡不振下去。

我想,假如我每天抑鬱,一直沉浸在悲傷裡,可能會有一種越悲傷越想悲傷的感覺,會使悲傷、痛苦持續存在下去。後來我決心跳出這層陰霾,要像飛機飛向平流層一樣,讓自己見到陽光。

我非常喜歡體育運動,打球或者跑步也能讓我的心態得到比較好的調節。

那些日子我經常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鼓勵自己從悲傷中走出去,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

以前,媽媽在時,我遇到什麼事媽媽總會第一時間趕到學校幫我解決,我夢想著等我上大學了,要帶媽媽一起到大學看看。

現在,我上大學了,媽媽卻看不到,所以這次開學報到我把媽媽的相片帶來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她知道我已經進入理想的大學。

培養興趣不一定要花很多錢、上很多培訓班

澎湃新聞:聽說你不僅愛文學,愛看歷史、哲學類書籍,而且也愛繪畫、音樂、遊泳?

何潤琪:對,這可能是受我爸爸的影響和引導比較多。做個比喻,我爸爸可能不是汽車裡的發動機的油,但卻是方向盤,給了我精神上的引導,讓我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我生長在農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中沒有電腦、手機,也沒有網吧或其他娛樂場所。我爸爸喜歡看書,也愛給我買書,還經常帶我去城裡的書店。這就像扣好了衣服的第一粒扣子,為我養成愛看書、愛學習的習慣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

這次來清華報到,我行李箱裡裝了半箱的書,主要是關於歷史、哲學的,也有部分小說,以及清華一些教授送我的書。 我對音樂的喜愛也受到了爸爸的影響。

澎湃新聞:在你心中,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何潤琪:在我心裡,爸爸是一個經歷曲折但很偉大的人。

爸爸學生時代非常看愛看書,成績也很優秀,並且愛音樂,會吹口琴、拉二胡。但當時經濟條件太差了,由於家裡賣米都交不上的幾塊錢的學費,最終他輟學了。

後來,爸爸當過木匠、打鐵匠,也當過電工,近些年選擇當鋼筋工是因為收入相對高一點。爸爸曾告訴我,以前打鐵累了休息的間隙,他就拉二胡,並且靠自學學會了拉很多曲子。

澎湃新聞: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就上很多興趣班、補習班,你上過培訓班嗎?

何潤琪:初中時由於對繪畫感興趣,上過一段時間繪畫培訓班。那時每天到了上課時間我就背上畫板開心地去學畫畫,還認識了很多朋友。

但總的來說,我沒怎麼參加培訓班。學習上,我主要是在爸爸的引導下,從小對看書、繪畫等產生了興趣,有了興趣自然會自己去鑽研學習。

我覺得,培養學習興趣很重要,但培養興趣的物質成本並不一定要很高,也不一定要去上很多的培訓班。比上興趣班更重要的可能是給予孩子及時正確的引導。

如果認為培養興趣的成本很高,需要花很多錢上很多興趣班,那可能一開始就抓錯重點了。

我不是「寒門貴子」

澎湃新聞:近幾年,關於「寒門難出貴子」的討論很多,網上有些寫到你的文章中也涉及到了「寒門難出貴子」話題,對此你怎麼看?

何潤琪:我覺得「寒門難出貴子」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將它作為一種固定僵化的思維,套在別人的頭上。我更相信,通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去改變或者實現一些事。

在我看來,所謂的寒門是一個相對概念。社會上廣義的寒門可能是指經濟物質條件不那麼優越的家庭。我想,一個人是不是出身寒門,最主要還是看自己怎麼看。如果你的父母能滿足你衣食住行及求學上的各種基本需求,那不必把自己家庭定義為寒門,並以此給自己的發展設限。

澎湃新聞:你覺得自己是寒門貴子嗎?

何潤琪:我不認為我是「寒門貴子」。我們家有一棟兩層的房子,我爸爸是鋼筋工,工作很辛苦,但是支撐起了我們整個家庭,我覺得我家就是中國大地上普通農村家庭的模樣,不算寒門;我也不認為考上了清華就是貴子,我覺得自己只是一名學子。

我相信寒門或者普通家庭依然能夠走出比較優秀的學子。因家庭貧困,思想就局限在生存、婚姻一類的事上,在後續發展中人窮志也窮,這是不行的。我覺得人窮志不能窮,不能被貧窮限制思想進步。

澎湃新聞:你覺得你有哪些學習經驗、心得可以供其他人學習參考?

何潤琪: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作為青少年要有目標,要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後續自然就會有學習的動力。

我一直對學習都比較有興趣,所以沒有覺得學習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一路走來都比較順利。

大一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參加社團活動

澎湃新聞:在清華這麼多學院與專業中,你為什麼最終選擇了新雅學院?

何潤琪:高中時,我的自我認識是,我的文、理科成績都比較拔尖、比較均衡,但我對文科相對更感興趣,老師也建議我向文科發展,所以最後選了文科。但其實,我對科學精神、對探究一些規律依然很有興趣,不想完全拋棄理科,希望能繼續學習一些理工科知識作為生活中的調劑,或者說作為未來的一種備用資源。

清華新雅學院本科第一年進行通識教育,會涉及數理通識教育,比較符合我的需求。另外,我對各類專業的了解整體來說還比較有限,沒有完全想好要選擇哪個專業方向,在新雅學院我可以先接受通識教育再確定最終專業方向。

澎湃新聞:開學之後,你有些什麼計劃、打算?

何潤琪:目前的計劃就是了解校園、舍友和圖書館。大學期間,課堂之外的時間可能主要都會在圖書館自學,所以我可能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圖書館。

大一時,我不打算參加過多的學生社團,計劃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我對自己的認識,我的時間安排能力、自制力其實都不太強。所以,我打算先把生物鐘、學習方式、習慣調整過來,真正適應大學校園生活後,再去參加一些學生社團。

同時,我希望在大一儘早想清楚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高考狀元何潤琪,帶著媽媽遺照上清華
    如果你是高考狀元,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大學報到?隨著疫情逐漸可控,大學也迎來了開學季。很多剛經歷高考的大一準新生也開始陸續前往大學報到,在新生裡面有一位來自湖南常德的何潤琪報導方式十分特別——帶著媽媽遺照上清華,作為湖南省文科狀元,他選擇了清華新亞學院。畢業於常德市定城區第一中學的何潤琪,今年高考總成績為707分是今年的湖南省文科狀元。在鄉下長大的何潤琪,高中一年級的時候他經歷了母親意外死亡的悲痛。
  • 湖南707分文科狀元何潤琪:抱媽媽遺照上清華,我不是寒門貴子!
    可是2020年高考,一個來自湖南的清華「零字班」少年,卻直接否定了這件事,雖然他的家庭也不富裕,但是他卻不承認自己是寒門貴子。對於這件事他是這麼認為的:我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雖然我的母親在我年少的時候去世,但我的父親用他的肩膀為我撐起了這個家。
  • 湖南高考狀元,抱著媽媽遺照上清華,面對鏡頭:我才不是寒門貴子
    咱們來聽聽今年考上清華大學的湖南狀元何潤琪的看法。 何潤琪家中沒有電腦和手機,無法上課,更提交不了作業。班主任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將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借給了何潤琪。而就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何潤琪今年以707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成為了湖南文科狀元。成績出來後,何潤琪都有些意外。
  • 抱著媽媽遺照上清華的男生:「你錯了!我才不是寒門貴子。」
    他出生農家,他少年喪母,他考上清華,他重新定義了,何謂寒門貴子。1.天微涼,夜變長,青蔥少年返學堂。這兩天,各個高校都迎來了背著大包小包行囊報到的新生。有個年輕人的面孔,在我腦海裡不停閃現:清瘦,堅毅,眉眼有神,渾身上下透著早慧和敢勇。
  • 帶著母親遺像奔向清華的男孩:你錯了!我才不是寒門貴子!
    這個男孩,叫何潤琪,今年18歲,以湖南省文科第一名(707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01年少喪母,幾經沉淪清華2020年秋季學期伊始,何潤琪來到清華大學報到他是新生中最特殊的那個,別人都是帶著行李、帶著父母,臉上洋溢著踏入最高學府的喜悅,而何潤琪一臉沉著冷靜,和他一起來到清華園的,除了半行李箱書籍,還有一張媽媽的遺照。「以前,我夢想著我上大學了,要帶媽媽一起到大學看看。現在,我上大學了,媽媽卻看不到,所以我把媽媽的照片帶來了。」談到帶著媽媽的遺照上清華的初衷,他說得極其平實。
  • 正能量|學府春天資助省文科第一何潤琪
    7月23日,2020年湖南省高考分數出爐,來自常德市鼎城一中的何潤琪以707分(高考成績裸分687、優惠加分20分,高考總分707分)的傲人成績,榮獲湖南省文科第一名。何潤琪是常德市鼎城區許家橋回族維吾爾鄉興旺村人,一家六口人住在一個破舊的房子裡。奶奶身體長年有病,母親在他讀高一時因病去世,嫂子因要照顧3歲的小孩無法工作,父親何明則在建築工地做鋼筋工,哥哥因沒多少文化也是常年打零工,全家收入微薄。
  • 湖南707分高考狀元何潤琪,寒門學子!成功的背後並非靠自律
    講到自律,今年的高考很值得關注,今年情況特殊,在停課停學的基礎上還能考出好的的成績來,沒有自律約束自己還真不行,值得慶幸的是,8月份已經出現很多名的高考狀元。其中最令我驚喜的是在高考中,考取了707分的湖南省文科第一名何潤琪,並不是出自於富裕的家庭!
  • 常德高考狀元何潤琪: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凌晨4點去工地打工
    今天在這裡跟大家說的是湖南文科狀元何潤琪。同樣是跟大家說高考狀元,但是今天的心情很不一樣,我心裡懷著的,是滿滿的感動。我相信你看完之後,會認同我的題目。常德何潤琪文科707分7月23日,2020湖南高考成績出爐,來自鼎城一中的何潤琪在18歲生日前夕收穫了一份大大的驚喜,高考成績裸分687分,優惠加分20分,總分707分。當班主任發微信告訴他的時候,他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
  • 明星52歲父親病逝,湖南狀元背母親遺照上清華
    如今,他再也沒有叫出口的機會,也不會再等來一聲回應。黃子韜童年與父親合照 圖源@【人物】02還記得耳朵前兩天才寫的湖南省文科狀元何潤琪嗎當天,陪他一起到校報導的,除了裝了半個行李箱的書,還有媽媽的遺照。
  • ...背母親遺照上清華,刺痛無數人:我這一輩子,只為這兩張照片流過淚
    第一張,是湖南省文科狀元何潤琪背著母親遺照上大學的照片。 高一那年,何潤琪的哥哥姐姐專程到學校接他回家,途中一路無言,這令何潤琪心裡有種不好的預感。 臨近家門,白色的喪布一下子令他整個人如遭雷擊,發了瘋似的衝進院子裡,終於迎來了當頭一棒的現實——母親過世了。
  • 省文科狀元——常德考生何潤琪:想想父親就覺得高三不辛苦
    來源常德日報 7月23日 2020年湖南省高考分數出爐 來自常德市鼎城一中的何潤琪 在18歲生日前收穫了一份大大的驚喜: 高考成績裸分
  • 湖南高考單科優秀名單公布!快來看看這些學霸都是誰
    湖南高考單科優秀名單公布!132遊宇寰男長郡中學語文132劉文莉女湖南師大附中語文132張了凡女長沙市雅禮中學語文132王孜卉女長沙市一中文科數學149宋亦江男益陽市第一中學文科數學149陳思宇男石門縣第一中學文科數學149易文卓男長郡中學文科數學149曾曼女漢壽縣第一中學文科數學148楊迅女臨湘市一中文科數學148隆炎鋒男寧鄉一中文科數學148王靜雯女株洲市二中文科數學148孔吳清女瀏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文科數學148周雨彬女瀏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文科數學
  • 清華農村生源重新超兩成!誰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大家還記得前幾年北京高考狀元熊同學的採訪嗎? 這個孩子就是15歲的屈詩穎,來自湖南新邵,以696分錄取北京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 抱著媽媽遺照上清華的男生,重新定義了「寒門貴子」
    如果不是看到了新聞報導,我壓根不知道,有這樣一位大男孩,他以全省第一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並且在開學之際,帶著媽媽的遺照來報導。只是想告訴媽媽:他考上了清華大學,沒有辜負父母對他的期望。他就是,何潤琪。
  • 湖南「雙胞胎」高考狀元:一個清華、一個北大!這難道是天意麼
    近幾年網絡逐漸發達,雙胞胎學霸同時考上名校的事情也已經是屢見不鮮,就只算去年2019年,去年的高考就有四對雙胞胎被清華北大錄取。他們分別是來自四川的雙胞胎兄弟張家豪、張家傑;北京的盧逸名、盧逸傑;福建的廖子健、廖子康;天津的戴蓓、戴蕾。
  • 考出687+20分的常德文科生何潤琪:想想父親就覺得高三不辛苦
    常德日報客戶端記者 江一舟 實習生 楊馨潔7月23日,2020年湖南省高考分數出爐。來自鼎城一中的何潤琪在18歲生日前收穫了一份大大的驚喜:高考成績裸分687分,優惠加分20分,高考總分707分。高考考出了最好成績何潤琪是鼎城區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興旺村人。
  • 他是高考文科狀元,畢業後寫網絡小說,靠一本書掙了2套房
    李國瑞,出生於甘肅會寧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就特別用功讀書,除了一次因感冒發揮不好以外,他幾乎次次都能拿到第一名,2003年,李國瑞沒有辜負老師和同學的期望,一舉奪得甘肅會寧縣2003年的高考文科狀元。按理說,成了縣裡的文科狀元,只要再加把勁努努力,將來肯定是順風順水,走向成功自然也不在話下,然而命運卻在這個節骨眼上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在報考志願的時候,因為期望過高,結果沒有被報考的心儀名校錄取,身為縣裡的狀元,這樣的結果讓他沒有辦法接受,最後在過不了自己心裡這一關的情況下,他選擇了復讀。
  • 湖南衡陽名列前茅的四大高中,有爭議?2020年高考成績說話!
    由于衡陽是湖南省的副中心城市,經濟實力在湖南省內名列前茅,教育水平也不遑多讓,不僅擁有南華大學等多所高校,基礎教育水平在全省來說也是排名前列,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來聊一聊衡陽名列前茅的四大高中,如果有爭議的話?讓我們用2020年的高考成績來說話!
  • 湖南最好的6所中學,除了4大名校,這2所縣級中學正在崛起
    歷年來,這所中學的高考成績都十分驕人,以2018年高考為例,這所中學理科700分以上9人,文科680分以上4人,在全省名列前茅。長沙市雅禮中學:這所中學同樣是湖南省首批掛牌的重點中學之一,這所百年名校有著極強的國際影響力,創立於1906年,從這所中學走出了金嶽霖、李星學、張友尚、陳能寬、曾昭掄等15位兩院院士,更培養出了無數優秀學子。
  • 新高考北大文科專業,被理科生鳩佔鵲巢,這是不是很荒誕?
    新高考模式下,傳統文科生的日子越來越難了,我們看一眼北京大學2020年在山東省的各專業選科要求,再看一看山東2020年的高考成績一分一檔表,就知道了過去的傳統文科生,在新高考裡到底有多難!你能想像北大的歷史系,竟然可以招收新高考選科沒選歷史,卻選擇了物理、化學的學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