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素墨與血紅——張藝謀的國風巨製

2020-09-05 意筆帶過

電影進入票房時代以後,張藝謀做出了一個決定:轉型商業片。


於是,就有了《英雄》,《十面埋伏》等票房可觀但褒貶不一的影片,之後張重新轉戰文藝片,以《千裡走單騎》一舉奪得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但很快,第二年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又招致罵聲一片。那以後,張藝謀在商業片與文藝片之間輾轉,從《三槍拍案驚奇》到《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歸來》,又到近年慘遭滑鐵盧的《長城》,張藝謀從未放棄對商業片的執念。


於是,下一站,2018年9月30日,中國內地,《影》。

眾所周知,張導最初在電影行業裡擔任攝影師的職位,向來聞名於對光影、構圖、色彩的調度,這一部電影更是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的大導手筆,極富個人風格。


影片的主要元素可以被簡要概括為:國風、權謀、武俠;但若只以一個詞概括,那就是「太極」。


本文將主要從美術風格的角度分析該影片中的美學元素對於闡述劇情和人物的作用。

電影總體採用太極的黑白色調,偶有血色點綴。


素與墨,好似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江山軸,而後期因為鬥爭傾軋帶來的血色,則成了這幅圖上最好的點綴,使之既清麗典雅,亦不乏妖異靡麗;既蒼茫遼遠,亦不乏驚心動魄。


不知道是否因為上一部商業大片《長城》裡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大量色彩鋪陳被廣泛吐槽,戲稱為「錯把土鱉當時尚」,所以張導這次卯著一口氣精簡色彩,一反常態,只採取最簡約的黑白紅,反而獲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


如圖,我眼中這部電影設計最精彩的海報。


電影的海報和片頭

墨黑底色裡,標題「影」以遒勁的書法形式撐爆整個版面,肆意醒目。這張海報有兩個特別之處:第一個方面,一反常態的使用了黑底白字,更加富有衝擊力,海報的主體——慘白的「影」,在黑色的襯託下顯得越發刺目,驚心動魄、呼之欲出;第二個方面,在巨大的「影」字中間,隱藏著該片主角境州的身影,暗示了他作為「影子」深潛於黑暗、見不得光的身份。中間是紅色字體的英文名「SHADOW」以及導演的名字「張藝謀」,零星一點紅色點綴黑白,既顯眼又精巧。


該片的片頭也同理。在墨黑的底色裡,白色如同水中緩緩散開的墨水,漸漸向四周散去,留下一個白色的「影」字和中間紅色的「SHADOW」。

影片中,一切場景、服裝、道具,都是最原始的黑白。


一、場景:


影片中的外景和內景

外景大多採用了水墨山水的布景特效。遠山如墨,雄厚壯觀;河面寬闊,意境遼遠。山間縈繞著雲煙霧氣,水面上也水霧繚繞,時常陰雨連綿,宮殿樓閣都是依山傍水修建,符合片中沛國的地理環境設定,同時視覺效果極佳。


而內景,則採用了大量遮擋物,如屏風、隔門等等。一個方面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美,另一個方面也暗示了片中的人心——勾心鬥角、彼此算計。

還有一個全片最重要的場景,那就是對戰的太極場。太極貫穿全片,一切轉變,均可與太極的陰陽變化對應。


如圖的電影海報,三位主要人物:境州(影子),子虞(都督),小艾在太極場上的站位自有深意,甚至提前預示了影片的結局。


內有深意的電影海報

境州站在陰魚的陽魚眼,子虞站在陽魚的陰魚眼,小艾則站在場外陰陽交界處,由陰魚走向陽魚。暗示著境州雖然身為影子,見不得光,但最終成功取代了子虞的身份,能夠光明正大地出現在人前;子虞雖然身份光明,但舊傷難愈,體態蒼老無法見人,只能躲在暗室行陰詭之事,最終陷入了永遠的黑暗。而小艾,雖然處於兩人爭鬥的「場外」,正如影片所言「這棋盤上,沒有女人的位置」,但卻對最後的結果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這一切正合了《道德經》推演出的法則: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二、服裝:


片中人物的服裝採用樸素的墨染白布,但墨染程度不一致,有的總體仍是白色,下文稱為「白衣」;有的則幾乎被墨色遮蓋,下文稱為「黑衣」。這裡的服裝色彩,暗示了片中的人物關係和人物性格。


首先,人物關係方面。


片中的女性角色大多穿著偏向於白色的衣服(小艾、青萍公主),而男性角色則大多是黑色,用黑白分割了性別的「陰陽」,如圖,小艾與境州一人白衣,一人黑衣。

影片中的服裝暗示性別

在小艾帶境州體會「以女人身形入沛傘」,對戰子虞的場景,小艾和境州都身穿白衣,而子虞身穿黑衣。一個方面,兩方各自代表太極一半;另一個方面,暗示小艾與境州已經漸漸心意相通,與子虞的夫妻關係漸漸割裂。


影片中的服裝暗示人物關係


接著,人物性格方面。


電影裡的沛王前期的服裝,內穿黑衣,外搭白色外罩,設計松垮隨便,暗示了沛王表面軟弱昏庸,實則滿腹陰謀,扮豬吃老虎的人物性格。後期沛王的算計接近成功時,沛王換了一身色彩統一、正式威嚴的服裝,襯託了沛王撕去偽裝後嶄露的王者霸道。


服裝暗示沛王的形象變化

服裝暗示沛王的形象變化


三、道具:


影片中出現的道具大多糅合國風元素,譬如書法、繪畫、樂器、舞蹈、機關、暗器、竹林等等。


影片中推進主線劇情發展方面的關鍵道具,一是楊刀,二是沛傘。


兩種武器的設計完美化用了太極的思想。楊蒼的刀極陽,代表太極的陽面。電影裡這樣介紹:「傳說楊蒼的大刀,為天下第一鐵匠所鑄,趁月圓之夜打造。此刀,要殺一千七百八十條性命,以祭刀神。刀八十二斤,照夜如晝,白日生寒,三合速殺。」而沛傘,則是沛國獨有的武器,代表太極的陰面。


後期改進的沛傘使用柔韌的刀刃做傘骨,精巧無比:旋轉起來既可以抵擋箭雨,又可以發出利刃作為暗器,上下合一,還可以作為滾動的行進工具。以女人身形入沛傘,交錯的傘骨可以卡住楊蒼的刀,借力破解來勢迅猛的拖刀,以柔克剛,體現了中國傳統道家思想中的「貴柔思想」。


影片中揭露人物情感變化方面的關鍵道具,一是琴瑟,二是荷包。


琴瑟是小艾和子虞(都督)愛情的見證,只有心意相通方能琴瑟和鳴。第一次出現在沛王試探境州(影子),要求境州和小艾合奏之時。這場危機被小艾機智化解。然而,子虞為了計劃萬無一失,要求境州和小艾練習琴瑟。境州和小艾琴瑟和鳴的達成,暗示著兩人的心意相通。


暗示人物情感的琴瑟


境州對戰楊蒼前一晚,兩人情感爆發,有了肌膚之親。而這一切都被暗室裡的子虞看得一清二楚。當境州戰場廝殺之時,子虞對小艾提出質問,小艾要求與子虞合奏一曲。兩人所奏曲調雜亂激憤,如怨如訴,你來我往,就好似夫妻二人的爭吵一般,最後在巨大的爆發後歸於平靜。小艾用這種方式與夫君撕破臉皮:夫妻二人早已貌合神離。


荷包是小艾贈與境州的,境州一直貼身保存,是兩人愛情的信物。然而影片結尾,境州識破子虞的謊言,接連殺害子虞和沛王,並把沛王之死嫁禍給子虞,取代了子虞的身份,自立為王。小艾全程旁觀,嚇得魂不附體,對接近的境州如避蛇蠍。境州從懷裡掏出荷包,發現原來潔白純淨的荷包已經染上血汙,怎麼也擦不乾淨。


暗示人物情感的荷包


這象徵著兩人的感情,在境州展現出他和子虞一致的謀算和野心,並殘忍弒君弒主的那一刻,就被蒙上了厚厚的血汙,永遠回不到過往了。

四、攝影:


在這部影片中,出現了好幾個窺視鏡頭,子虞的窺視鏡頭和小艾的窺視鏡頭。


子虞久居於暗室之中,門上留了一個洞口,搬開磚塊,透過這個洞口,透過層層疊疊的屏風,就可以監視妻子和境州的舉動。


雖然小艾和境州的舉動一直發乎情止乎禮,但境州迎戰楊蒼的前一晚,面對死亡的威脅,兩人終於感情爆發,發生了肌膚之親。但這一幕也被子虞收之眼底。為了不影響自己的計劃,竟然能先按下不表,直到境州離開後才開始試探妻子。


影片的最後,境州反殺子虞,給他蓋上了面具,永遠取代了他,這裡的鏡頭是面具裡子虞的視角,左眼看到的是即將取代自己的影子,右眼看到的則是那一晚看到的境州與妻子發生關係的場景——他把境州當作棋子,可是境州最後不僅取代了他的身份,而且奪走了他妻子的愛情。


子虞的窺視鏡頭

小艾的第二次窺視鏡頭出現在境州出徵後:小艾發現子虞留在密室大門的洞口,因此明白子虞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背叛。因此在子虞試探她時,她才從容不迫地說出「有些事情,本無對錯,做了就不要後悔。」這樣的話,並通過與子虞合奏一曲來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指責子虞只顧權謀計算,並不珍惜兩人的感情。


小艾的第一次窺視鏡頭和第三次窺視鏡頭分別出現在電影的開頭和結尾,其實出自同一個場景:境州殺害沛王和子虞後走出大殿,小艾驚慌失措地奔向殿門,但仿佛透過門縫看見了什麼,停下猶疑。電影通過把結局的畫面倒敘,增加了電影的懸疑效果,而且使電影首尾圓合,結構精美。


小艾的窺視鏡頭

無論是色調,還是場景、服裝、道具、攝影技巧,都服務於影片對人心叵測、權謀傾軋的刻畫,使得整部影片精美無比。


當然,這部片子還有許多美中不足之處,譬如年輕一代演員的演技不足、對中國元素的表面化膚淺化有討好迎合外國觀眾嫌疑、某些部分過分追求效果而忽視邏輯、反轉集中在後半部分導致情節變換過於密集,不利於營造良好的觀影體驗等等。


平心而論,這是一部比較成功的商業片,雖然仍有瑕疵。我想張導這次,大概算是交出了一份較為滿意的答卷了吧。

相關焦點

  • 《影》:張藝謀的回歸之作?
    因此,對於張藝謀電影討論,電影外因素時常佔了上風。他是一個符號,一個意識形態交鋒的平臺,一個中國社會階段性大眾情感釋放的窗口。所以,在中國,去看張藝謀電影,評價張藝謀電影,似乎是個事件,一種群體性運動,一個自我立場和姿態展示媒介。可也恰恰在這個人聲譽頂峰,作為創作主體的張藝謀,卻總是沉默的。而《影》幾近於誕生在這種沉默之中。
  • 醞釀五年大作 ,張藝謀——《影-SHADOW》北美開畫!
    張藝謀《影-SHADOW》
  • 影:張藝謀的藝術精品
    《影》電影海報古今中外,藝術作品中有關「影」的精品不勝枚舉,譬如魯迅的《影的告別》和柏拉圖的《理想國》等。只要有光,影始終粘在身後,不管人們如何賣力甩開步伐前行,影依然寸步不離。集古裝、動作、戰爭等元素的《影》恰如其分,「國師」張藝謀不再沉湎於宏大的商業巨製,而是回歸古典的傳統藝術。他用黑白色調講故事,將一個從小就被秘密囚禁、當作影子替身的小人物境州,通過磨難抒寫其努力尋回自由的思想頓悟。
  • 張藝謀的光影藝術《影》,文藝的武俠片
    看完張藝謀的電影《影》,我居然還愣在座位上,電影院的人都走光了,才起身離開影院。故事在高潮中結束,意猶未盡。影隨人走,這是一個關於影子的盪氣迴腸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替身的出神入化的故事。替身,古往今來一直都存在,但是通過電影講述替身的故事,張藝謀的《影》,是第一次。
  • 《妖怪正傳》:國風墨韻的視聽盛宴
    這些年來國產手遊層出不窮,但是像《妖怪正傳》這樣採用國風墨韻,結合民間志怪題材的中國味手遊卻極為罕見。水墨風格的遊戲宣傳圖即使不去關注充滿特色的水墨風畫面,遊戲採用的SLG策略戰棋遊戲模式,加上RPG養成系統,使得遊戲充滿了可玩性。就筆者個人而言,《妖怪正傳》無論是畫面、音樂還是玩法,都稱得上是一款當之無愧的精美國風手遊大作。
  • 《影》水墨風格驚豔四座,這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令人驚豔的電影
    張藝謀新片蹤跡正如它的名字一般鬼魅難測,充滿了神秘的期待。事實上《影》似乎可以說是張藝謀的一部回歸之作,一是從好萊塢團隊回歸華語班底;二是重回本世紀初《英雄》式古裝武俠巨製。而從《英雄》到《影》這漫長十六年,張藝謀的變與不變,似乎也就要在此交出一個階段性答卷。
  • 張藝謀影結局解析分析 張藝謀影最後結尾是什麼意思
    張藝謀繼《長城》之後再推新作《影》,這部作品在豆瓣以及購票網站上評分很高,不少人都感慨國師回到了以前的水準上,本片的結尾十分有意思,孫儷扮演的小艾一臉慌張,不知道看到了什麼。[張藝謀《影》劇情]張藝謀影最後結尾是什麼意思  作為境州的扮演者,被問及影片的結尾,鄧超稱:  「這個結尾我們在現場討論了很多次,包括小艾衝向大門,也是導演有一天突然說應該讓小艾過去。境州到底會是什麼選擇,大家去《影2》或者《影3》中去找吧。」
  • 活著的《影》,是張藝謀的歸來
    《影》上映不到一天,今年的金馬獎就公布了入圍名單。張藝謀執導的這部新片,獲得了多達12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等重量級獎項提名。在《影》中,張藝謀重新為自己的作品注入了血液與情感,既有對於東方美學的貫穿,又有對於實現平民英雄夢想的堅持。
  • 送票 | 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主演《影-SHADOW》醞釀五年大作 I 北美 2019 水墨 殺場!洛杉磯洛杉磯5.10上映
    電影《影-SHADOW》是由 WELL GO USA (北美)院線網路發行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國慶檔唯一一部水墨動作大片,劇本創作4年,動作戲狠準快,不一樣的張藝謀,攜《影》回歸初心。
  • 《影》:在黑白之中注入血紅,無聲勝有聲
    《影》是鄧超和孫儷領銜主演的電影,這部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全劇的水墨畫風格,劇中的山水景物正是&34;。張藝謀為了營造這種氛圍,全劇幾乎都選擇在陰天拍攝,通過演員的服裝和場景的布置使黑白二色滿布,雖然沒有豔麗的色彩點綴其中,也不會給人單調乏味之感,反而因&34;,還給人留下含蓄雋永的印象。
  • 《影》:張藝謀最後的進擊?
    他長達三十多年的電影創作可以說涵蓋了中國電影小半部文化史,也正因為他的重要,「張藝謀已死」這樣的言論才會在電影《長城》上映的時候引發風波。 如今幾年過去了,張藝謀帶著他的新片《影》回歸,卻意外地被不少評論認為這一次是張藝謀風格的回歸。無獨有偶的是,今年也是張藝謀的導演處女作《紅高粱》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三十周年。
  • 平心而論,張藝謀和他的《影》
    不論是從影初期改編文學著作,還是到後來的商業大片,能不能講好一個故事始終是人們對張藝謀最大的質疑。對此他並非置若罔聞,而是一直記刻在心裡,這一次的《影》,單劇作就先後磨了三年。關於替身」影「的最初概念,張藝謀曾坦言最開始是從看了對自己影響頗深的黑澤明的《影子武士》中獲得的啟發。中國古代資料中很少有關於替身的記載,有的寥寥幾句也很模糊。這一特點吸引了張藝謀。
  • 【影】張藝謀新作,劇本三年,攝製一年,後制一年
    《影》正式宣布定檔9月30號,這是繼16年《長城》之後,國師的首部作品,劇本三年,攝製一年,後制一年,影片自立項以來便備受關注,不僅榮獲微博最受矚目年度電影,還曾被美國《綜藝》雜誌評為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20部影片之一。
  • 回歸中式美學,張藝謀的《影》到底在講一個什麼故事?
    來源|烹小鮮   作者| 洛弟《影》的故事,脫胎於三國。原劇本《三國·荊州》,是高希希執導、朱蘇進編劇的電視劇《三國》的遺產。張藝謀想拍「影武者」,朱蘇進想拍荊襄龍虎鬥,兩下談完,朱老將無限改編的權力,放給了張藝謀。
  • 重新定義武俠國風《影之刃3》水墨國風詮釋武林江湖
    暗黑國風武俠手遊《影之刃3》終極測試正在火熱進行中。這款由靈遊坊製作的「影之刃系列」手遊最新作品,厚重冷峻的水墨畫風是其最大特點之一。
  • 完美威秀出品 | 張藝謀史詩大片《影》水墨殺場 12項提名領跑金馬獎
    9月30日,知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影》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上映9天目前票房已破五億。
  • 張藝謀《影》背後之「影」: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影武者
    經公眾號「搜歷史」(ID:soulishi)授權轉載編者按:國慶期間,張藝謀的新作《影》在全國上映。除了「大導演」的光環,《影》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張藝謀捨棄了濃鬱色彩風,選擇用水墨風格的黑白灰影調。這不禁讓人想起另一位在黑白灰美學上獨樹一幟的導演黑澤明,很多人認為張藝謀的《影》是在向黑澤明致敬,因為《影》和黑澤明導演的《影武者》都講述了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不同的是,《影》的人物是虛構的,而《影武者》則把故事安在了真實歷史人物武田信玄身上。
  • 影評:張藝謀《影》權謀下的極致美與極致人性
    張藝謀導演作品《影》 自上映直到現在都有很大的關注度,這部質量與口碑齊飛的影片更是囊括了多項大獎:入圍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單元及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主展映單元,分別舉辦國際首映和北美首映,獲得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 、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獎。
  • 《影》張藝謀的替身故事,有點意思!
    今年國慶檔競爭異常激烈,《無雙》和張藝謀的《影》,估計要分別霸佔整個國慶檔,隨著《李茶的姑媽》的口碑逐步崩盤,張藝謀的《影》將會獨步天下! 如今張藝謀新電影《影》上映,頓時引起了很多的關注,這個電影給觀眾印象最深刻是故事情節緊密。
  • 從彩色到《影》的水墨 張藝謀電影是一本色彩大全
    史匹柏說:「我不懂中文,但通過色彩,我看懂了張藝謀的《英雄》。」《山楂樹之戀》的「素」新片《影》,是一出置景於水墨畫裡的舞臺戲劇,偏向黑白的畫風是張藝謀全新的美學選擇。《影》的色彩美學,是張藝謀的一次轉變。他不像《英雄》《長城》等商業大作裡那樣直接粗暴地使用各種明亮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