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張藝謀《影》權謀下的極致美與極致人性

2020-11-09 冰泠

張藝謀導演作品《影》 自上映直到現在都有很大的關注度,這部質量與口碑齊飛的影片更是囊括了多項大獎:入圍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單元及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主展映單元,分別舉辦國際首映和北美首映,獲得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 、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獎。

《影》講述了沛國大都督子虞被楊蒼擊敗並負刀傷,之後,他啟用了秘密訓練多年的影子境州,影子有著與他酷似的容貌,代替他參與朝堂、敵國的紛爭,訓練破解楊蒼刀法,收復境州領土,而影子本身也在竭力尋找家、尋找自由的故事。

張藝謀作為中國最頂級的導演之一,張藝謀在電影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沒有人否定,2019年10月1日,擔任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總導演,更使他獲得了「國師」的稱號,備受尊崇。下面,我們來從藝術設計、情節設計、現實意義三個方面深入剖析一下這部國師之筆《影》。

藝術設計

一部好的作品總是令人無可挑剔,真假、陰陽、虛實、黑白,被太極圖囊括進去的一切,構成了《影》的全部。《影》在構圖上的獨到與脫穎而出是充斥在影片的每一幀的。

構圖是造型藝術術語。指作品中藝術形象的結構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藝術表達作品思想內容並獲得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在視覺藝術中常用的技巧和術語,特別是繪畫、平面設計與攝影中。

洋溢著濃鬱的東方色彩

整部影片的背景只有黑白兩種色調,黑與白,是中國風,與陰陽太極相映,充斥著神秘與立體,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一個是簡單到添加任何色彩都好似瑕疵一般,白茫茫一片更好;一個是簡單到任何色彩都無法添加進去,一但添加,都會被這抹厚重覆蓋。黑與白,於東方,是道;於西方,是教。

《影》中,大到山脈險邑、山水朝堂、幽深竹林、高嵩石窟、亭臺樓榭,小到衣著、屏風、服飾花紋,到處是黑與白,色彩的減壓,既烘託了壓抑、緊張的氣氛,又將人物內心的殺伐無由表達到了極致。

黑白映射,也將血色渲染,楊蒼與境州決戰,青萍與楊平決戰,沛良、都督真身和境州殿堂上的巔峰對決等,黑白背景下是殘酷的腥風血雨,無盡的屠殺,血色如墨般流淌,引人入勝,震撼人心,讓觀眾血脈噴張,激情澎湃之餘又深思熟慮,回味無窮。

獨到的場景

細看這幅黑白畫卷,它的場景布置同樣是一份藝術、一份撼動。

《影》中的室內戲場景布置十分豐富,室內放置了大量的屏風,這樣就將空間壓縮,使畫面垂直縱深,將細緻凸現,再通過黑白色調,在拍攝的時候,透過屏風,配合燈光,人物易拍成「陰陽臉」,呈現視野成「框中框」,像自由中穿插著阻礙,像絕處中穿插著幾分希望,像黎明前的黑暗,在屏風上映出的影子,既是一種美感,更是對「影」的思考。

例如,沛國的朝堂之上利用主公所寫的《太平賦》,仰俯角的改變、遠近景的切換,將都督罷免時走的決絕、田戰的義憤填膺、沛公屈曲下的反抗、長公主含淚聯姻等描寫的淋漓盡致。

《影》中的室外戲,整部劇大部分時間都在下雨,給鏡頭也是蒙上了一層霧茫茫的水汽,更加能夠體現出那一種朦朧美。

例如,境州、子虞、小艾雨中探討破解楊蒼刀法時,重巒疊嶂的山,淅淅瀝瀝的雨,小艾柔中帶剛的身伐,子虞蒼勁有力的招式,旋轉的沛傘,直入的竹竿,肅殺中有一份優雅;而在境州與楊蒼生死較量時,帶血刀尖斬水、飛棍直突破傘、手弩伺機環射,平地之間似能聽到聲聲驚雷,氣場十足

《影》中還採用純民樂的配曲形式,表達方式含蓄內斂,盡顯美感。

情節設計

多維矛盾衝突,描繪權謀下的快意恩仇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就像下棋,只是誰才是棋子?《影》

影視劇通常人物關係簡潔明了,主線分明,而《影》採用多維矛盾衝突,沛國主公、都督真身、都督影子等,性格各異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糾葛。下面,我們從真身子虞和影子境州、都督子虞和主公沛良、哥哥主公與妹妹長公主三對主要人物關係來品《影》。

  • 子虞與影子境州的「相愛相殺」

境州8歲與母親走散,流失境州城,餓倒街頭,是老太公和都督子虞收留他二十年。於影子而言,子虞養育他,卻也在利用他。利用他與自己酷似的容貌讓他代替自己和沛良、楊蒼「明爭暗鬥」,利用他二十年的思鄉、思家之情迫使他與楊蒼決一死戰,最後仍要利用他對小艾的感情讓他消失。

子虞與沛公的「相愛相殺」

若無子虞,沛良坐不到王位之上,但子虞的存在,他的功高蓋主、無雙智謀讓他在那個王位之上也如坐針氈、不得安寧。

英雄所見略同,身在暗室的子虞和表面卑躬屈膝、處處忍讓的沛良都渴望收復境州,他們都知道破解境州需以柔克剛、以陰制陽,連日陰雨,水漫則勝是收復境州的大好機會;他們以某種程度上的配合,一面影子戰楊蒼,一面兵攻境州,一舉奪回領土;他們都互相了解彼此,沛良深知境州是影子,都督深知沛良不會留著自己,哪怕是殘軀病體,一山不容二虎,他們勢同水火,爭來鬥去。

  • 沛良與清萍的「相愛相殺」

先主去世後,哥哥沛良與妹妹長公主青萍相依為命,為了麻痺楊蒼,減少境州守軍,沛公屈曲,罷免都督,箭傷田戰,甚至答應了讓楊蒼的兒子楊平納自己的妹妹青萍為妾。

青萍知道自己是哥哥口中的一步棋後,隨著攻打境州的精銳軍隊見到楊平,並於他同歸於盡,留下雨中青萍的屍身與沛公的嘶吼。

《影》這部影片,是一個權謀和算計為主旋律的故事,波濤暗湧,硝煙暗漲,爾虞我詐,險象環生,敵進我退,以退為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恩怨無休無止,沒有盡頭,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處處懸念,處處伏筆,情節節奏時緩時快,張弛有度。

《影》採用倒序手法情節跌宕起伏,讓人一探到底,拍案叫絕。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後發展順序進行敘述。

懸念一:小艾看到了什麼

《影》開頭便是小艾驚恐地奔向殿門,卻沒有推開殿門,繼而才從都督約戰楊蒼開始講起。那麼,無論是作為影片的開頭還是這一事件的結尾,小艾她在門縫裡看到的是什麼,她在朝堂、暗室見過太多風起雲湧,什麼樣的不可思議會讓她膽戰心驚到如此地步。是一向善良、一心歸家的境州在經歷巨變之後的黑化,宣布稱王,還是丈夫子虞權謀算計最終卻算掉了自己的性命,算掉了苦心積慮想得到的江山偉業。

懸念二:境州的母親身喪誰人之手

境州的母親到底被誰殺死,是子虞還是沛良,還是另有其人。子虞是要殺境州和境州母親的,斬草除根,不留後患,這樣戰楊蒼的功勞、破境州的功勞都是他的,他有足夠的能力稱王。沛良要境州回去,他需要一個傀儡都督,他也有理由殺境州的母親。也可能會是炎國,通過境州母親的死,挑起境州、都督、沛良爭鬥,炎國已經丟失境州之地,倘若能引起沛國內鬥,可以獲得喘息,蓄勢待發。

懸念三:密室的暴露

子虞在密室又是怎樣被洩露,前去殺他的士兵是那樣輕車熟路。知道密室的人寥寥無幾,子虞,境州,小艾,田戰,那麼是田戰嗎,田戰是自己想要趁亂黃雀在後,獲得大權,還是田戰是奉主公命令行事。

世上無舊事,終即始。張藝謀給《影》留白,給我們留懸念,撲朔迷離,虛虛實實,層層疊疊,是《影》的一大吸睛點。

演員陣容

由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主演的電影《影》,五大影帝,一個視後,陣容恢宏。

男主鄧超飾子虞和境州兩個人,在兩個容貌酷似、身份不同、性格各異的角色間切換自如。鄧超作為一個實力派導演兼演員,他的作品《中國合伙人》《美人魚》《惡棍天使》《銀行補習班》等都展現了他高超的演技。

女主孫儷飾聰明溫婉的小艾,孫儷自出演《甄嬛傳》以來大火,在《羋月傳》《惡棍天使》《安家》中演技都倍受稱讚。

青年演員關曉彤(飾長公主青萍)和吳磊(飾楊蒼兒子楊平)同樣強勢加盟。

在古典墨韻場景內,各大角色激情演繹,激烈飆戲。

現實意義

權謀和人性之間是可以達到平衡的

《影》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一盤波譎雲詭的棋局。他在講述權謀,也在講述人性。

戰爭留下的是鮮血、是落寞、是毀於一旦的家園、更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

江山爭奪必染纖塵,戰爭時代下的人性更是極端的,每一份情感都被極端的扭曲。而為了那一聲「境州破」,多少鮮血流淌,多少性命犧牲,多少人生蒼白,多少悔恨書寫。

但即便是面對戰爭,面對權謀,也能達到權謀與戰爭下的平衡。佛說人要心存善念,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心有智謀,便可以保自己一生平安,心存仁義,才能進退自如,仁智兼有,才能達到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的最高境界,才能享山水相融之美。倘若,境州的母親不會被殺,境州一定會和母親遠走高飛,不會再回朝堂,捲入沛良和子虞你死我活的爭鬥,更不會手刃子虞,嫁禍沛良,結局便不會這樣殘忍了。

人是要跟著時代走的,否則你就會被生拉硬拽著前進。

楊蒼刀法蓋世,但並不是沒有破解之法,沛國一讓再讓,一退再退,實力猶存,楊蒼與炎國一味得沉浸於一時之能,一時之行,並不是長久之計,甚至在沛良罷免子虞,箭傷田戰,讓長公主聯姻為妾等一系列自暴自棄、卑躬屈膝的行徑後,僅八百兵力留守要塞境州城,「我方盡了如指掌,不必多慮」,「天下誰人能破我手中之刀」,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大軍壓境,悔之晚矣。只有不斷的取長補短、推陳出新才是立身立世的不敗之道。

結語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每一條路都是險象環生、荊棘遍布,我們在追求著美好,嚮往著自由,我們在跌跌撞撞中前進,路上的我們啊,願眼見的處處是美、處處是風景,願面對權謀能以智破解、以仁善始善終,願乘風破浪,歸來依舊是少年。

相關焦點

  • 《影》:張藝謀的回歸之作?
    在歷經了一次與好萊塢工業的艱辛合作後,《長城》成為了第一部席捲全世界商業院線的中國爆米花電影;但中國的本土觀眾顯然對這樣一種文化輸出的「混血」形態毫不領情,惡評襲來同時,一次甚至波及到人民日報的影評風波,再次把張藝謀的職業生涯推到了風口浪尖——「國師」之名,自然是一國文化顏面的表率和擔當。
  • 黑白灰的完美運用,電影文藝藝術的極致
    張藝謀的《影》為觀眾講述了一個架空的古代世界中,沛王、沛國都督與其替身「影子」之間爾虞我詐的權謀故事。張藝謀導演運用極致的黑白兩色,將浪漫元素融合寫實主義風格,從而把人性中的黑白兩面描繪得淋漓盡致,展現出人性具有兩面性的主題。電影是一門視聽的藝術,而本片的視聽語言細膩入微,值得推敲。
  • 張藝謀的光影藝術《影》,文藝的武俠片
    看完張藝謀的電影《影》,我居然還愣在座位上,電影院的人都走光了,才起身離開影院。故事在高潮中結束,意猶未盡。影隨人走,這是一個關於影子的盪氣迴腸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替身的出神入化的故事。替身,古往今來一直都存在,但是通過電影講述替身的故事,張藝謀的《影》,是第一次。
  • 《影》:黑白水墨書寫權謀博弈
    《影》是張藝謀對視覺美學又一次大膽的嘗試和全新的探索:全片以黑白筆墨揮灑,猶如一幅幅流動的潑墨山水畫。本文著重從視覺元素、人物塑造以及故事主題三個方面來分析該片如何用中國傳統的黑白水墨來書寫一場驚心動魄的權謀博弈。
  • 平心而論,張藝謀和他的《影》
    喜愛水墨復古風的創作者很多,但極少有人敢像張藝謀這般極致用墨,在全片中精雕細琢每個細節,連光與影的變幻都賦予其水墨風的質感與色感,這是極致到一定程度後的極簡,是一種張藝謀影像洗盡鉛華後本質層面的「歸來」。 影片在攝影上,不做褪色只是採用了低飽和度的拍攝方式,其難度遠高於單純對色塊衝撞。此外,為了減少後期的繁複,張藝謀在選景的時候就注重天然的水墨風情。
  • 影:張藝謀的藝術精品
    《影》的本質和獨到之處,在於挖掘陰謀背後的根源——權力和欲望,被權欲吞噬的靈魂互相算計,最終走向盛大的死亡。這是人性的拷問和戲中戲的反轉,也是都督和影子境州身份的置換,真身和替身浮萍般的命運,惺惺相惜互為表裡,相互之間的「讀心術」,成就對方,也毀滅對方。
  • 都是國慶檔電影,為什麼張藝謀的《影》最值得去電影院看?
    看點一:水墨風展示極致中國美以黑白灰為主體色調,水墨丹青作為主要畫面風格,「琴、瑟、簫」三種民族樂器配樂,打造出極具中國傳統美學的「國畫式」影像體系,被贊「張藝謀迄今為止最驚豔的電影看點二:獨特題材講述人性故事《影》是國內電影中很少涉及的替身題材,不再以帝王將相的權謀鬥爭為主視角,而是表現小人物如何在亂世中活下來,並且融入了中國傳統二元哲學,引人深思。看點三:一個不一樣的張藝謀從影40年,已經68歲的張藝謀,從未停止藝術探索與創新。
  • 極致的《影》,回歸的張藝謀|獨家專訪
    張昭表示,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會給電影人創作帶來文化上的自信,「這件事要成立,不僅需要有好的製作團隊,有張藝謀這樣的大師,有內容本身,還要有龐大的市場體系來進行運作。」 一種擔心是,市場對張藝謀的期待太高了,以至於不論他做出的作品有多好,總會有批評的聲音。對此張昭不禁提出反問:「你們期待是他這個人呢,還是對他這個作品?」
  • 醞釀五年大作 ,張藝謀——《影-SHADOW》北美開畫!
    電影《影-SHADOW》是由 WELL GO USA (北美)院線網路發行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
  • 張藝謀對色彩運用又一突破,《影》中人性糾葛,棋子終變下棋人
    同樣《影》這部影片可以說是張藝謀對色彩元素運用的又一突破將權謀糾葛,將人性的複雜很好地與色彩融合呈現。不但很好的烘託出三個重要人物——主公(鄭愷飾)、都督子虞和影子(皆由鄧超飾演)的性格底色,同時這抹灰更表現出了人性和權謀,欲望之間的糾纏。看似是非黑即白,實則永遠處於一個互相融合,轉化的灰色地帶。
  • 用虛空對抗世界的繁雜——張藝謀《影》 免費在線觀看
    我這一生醉心於權謀與徵伐,卻從未領略過天下之美——張藝謀《影
  • 《地獄變》:脫離人性的極致藝術
    為了追求極致的藝術,他已經摒棄了在社會上生存所必要的道德和禮儀。可道德和禮儀對人而言終究只是裝飾性的衣裝,剝離它們並不困難;人性才是構成人類精神的血肉。摒棄它們如同剔骨抽筋般,需要經歷極大的痛苦。藝術的作用不僅僅是描繪美,還有反映世間的醜惡。而描繪醜惡往往比歌頌美好更加困難,需要更高的藝術水平和精神境界。
  • 被資本裹挾16年,攜《影》歸來,張藝謀還是那個色彩運用大師
    但正是在這樣陰暗、溼漉的場景中,一場關於權力的廝殺正在逐漸走向高潮,同時也凸顯了電影的主題:權力的廝殺,人性的掙扎,都是陰暗的。爾虞我詐是權謀很多人將《影》和黑澤明的《影武者》進行對比。兩部電影也確實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導演都對色彩運用是大師級的創作者,並且都是關於替身的電影。
  • 人文 ¦ 從《影-SHADOW》開頭,全世界再次對張藝謀表示致敬!溫哥華正在上映!
    電影《影-SHADOW》是由 WELL GO USA (北美)院線發行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從8歲就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不甘心被當成傀儡替身,歷經磨難,努力尋回自由的人性故事。2018年9月6日,該片在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同年9月30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2019年5月3日起北美近百家「巨幕影院」上映。 張藝謀《影》:最悲的一場戲!
  • 張藝謀《影》中的東方神韻
    《影》改編自朱蘇進的《三國荊州》,由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於2018年上映。不同於以往,張藝謀在本片中沒有選擇明亮衝突的色彩來體現人物的性格與劇情走向,轉而使用淡雅的水墨畫般的鏡頭語言來為我們呈現了富有中國傳統審美情趣的畫面。
  • 《影》是境州的隱忍 也是張藝謀的隱忍
    《影》,看完電影後遲遲沒敢寫影評,原因有三:一,說實話,對張藝謀的電影不是很感興趣,其實不僅是張藝謀,包括陳凱歌、馮小剛、田壯壯這些大導演的影片都不是很感冒,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去看這個電影。 二,是看完《影》之後,感覺這部電影不是我印象中的張藝謀拍出來的,說到底還是對張藝謀不熟悉,於是我就花時間把張藝謀之前的電影又刷了一遍。
  • 回歸中式美學,張藝謀的《影》到底在講一個什麼故事?
    來源|烹小鮮   作者| 洛弟《影》的故事,脫胎於三國。原劇本《三國·荊州》,是高希希執導、朱蘇進編劇的電視劇《三國》的遺產。張藝謀想拍「影武者」,朱蘇進想拍荊襄龍虎鬥,兩下談完,朱老將無限改編的權力,放給了張藝謀。
  • 《特工皇妃楚喬傳》玩轉極致諜術權謀,打造「熱血少女系」視覺盛宴巔峰
    全球首部古裝特工熱血少女大劇     玩轉權謀諜術、首推「男強女強」 《特工皇妃楚喬傳》是全球首部以特工題材為切入口的故事。在當今古裝劇扎堆的市場環境中,玄幻、仙俠IP引領市場潮流的當下。本劇摒棄了女性宮鬥的常規套路,將焦點對準少女特工,並在四國鼎力的政治背景下,將女特工的經歷融入到國家之間詭異莫測的權謀、諜術之爭,既顯示出家國天下的恢弘氣場,同時以驚豔絕倫的特工對決和大開大合的不以兒女情長為賣點的「男強女強」式愛情故事為全新爆點,加入熱血青春、闖關冒險、強情節強情感等眾多高收視元素,樹立熱血少女系古裝劇大格局,使得本劇未開拍便異常引人注目。
  • 《影》:張藝謀最後的進擊?
    作為精於視覺的導演,我們或許可以從色彩這把鑰匙打開通往張藝謀電影的一扇門。 重視顏色的象徵意義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傳統,在五行學說的影響下,顏色被認為是天意的彰顯,而在王權的運作之下,顏色也是地位的象徵。張藝謀一向善於用顏色表意,而在新片《影》裡,看似他放棄了以往的絢麗風格,但實際上,黑白是色彩的起點和終點,因此也可以說《影》是他色彩運用的極致。
  • 《影》:張藝謀的不破不立,電影藝術探求極簡主義美學
    不論這樣的格調是否始創於張藝謀,都不可否認張藝謀在這種風格中的巔峰地位。對於這類格外考究藝術水平的獨特風格,張藝謀從影三十多年,從未停止過更新形式的探索與嘗試,直至《長城》在這種風格下鎩羽而歸,仍要想玩出不一樣的花樣,至少得有兩三年的冷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