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言精髓(14)

2021-02-27 求學足跡

【編者按】

親愛的粉絲們:

正如上師曾在2018年1月4日的微博這樣寫道:自己所需諸論典,每日之中記一句,如同蜂蜜及蟻窩,不久即將成智者。——《薩迦格言》

我們特別推出新的專題欄目——「智慧相約」來共同學習上師的經典課程,每次音頻十分鐘左右,通過這樣的學習,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讓你將學習進行到底。

同時,還有配套的課堂筆錄、相關拓展資料,讓我們一次學習就深入到底!

只要你圓滿學習一次課程,就可以在文章末點讚。讓我們在虛擬的時空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每一個眾生從無始以來,都有許多惡習:有些喜歡喝酒,有些喜歡抽菸,有些喜歡殺生,有些喜歡吵架、打架,還有的喜歡偷東西。有的佛教徒說:「我以前殺盜淫妄無惡不作,所有的壞事我都做完了,我現在開始準備懺悔。」但這些惡習,就像奔騰咆哮的江河,很難斬斷。如果我們沒有斬斷的話,行為沒辦法離開非法。因為相續裡一直有這種習氣,因緣具足的時候,惡習肯定會復發。就像慢性病,暫時吃一些藥,看起來病好了,但由於病根沒有根除,過一段時間又開始復發。有些修行人包括阿羅漢,也會復發前世當猴子的習氣,更何況是一般人。所以有的人不要以為自己什麼煩惱都沒有,在別人面前裝得比彌勒菩薩還莊嚴,其實自己應該知道自己的內在是什麼。

這裡說,千萬不要把武器賣給敵人,不然敵人隨時有可能殺害你。意思是說,我們認識到惡習的時候,要想盡一切辦法儘量斷除。我們沒學佛之前,都有很多不好的習氣;學了佛,雖然暫時減輕一些,但還是要時刻警惕,斷除這些習氣,不然,一旦外境現前它們仍然會復發。

曾經有一個仙人,可以在天上飛行。有一次他飛到王宮去講課,王妃按照之前國王所行的禮儀,用手承接仙人雙足。當仙人接觸到王妃時,生起了貪愛之心,神通就消失了。於是講課結束後,仙人只好找個藉口走路回去。所以,我們應該從各方面來斷除惡習。

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錦盡手長者。至舍利弗所。諷誦經法。還歸其家。厭所居處。下其鬚髮。而為沙門。未得羅漢。一切所造。皆已備足。時諸比丘。往見世尊。今我等察錦盡手。稽首面見。聞說法律。尋時出家。而為沙門。博聞多智。講若干法。言談雅麗。庠序無獷。興起禪思。故復還家。世尊如是。隨其所應未得羅漢。無根無著法。以未成就睹見生死周旋迴轉。不得解脫。如佛所教。如來至真等正覺。所獲安隱。佛告諸比丘。何足為怪。吾成無上正真道。為最正覺。錦盡手為舍利弗。雖見教化度於四患。吾於異世。以凡夫身。廣說經法。度諸勤苦。乃為殊特。往昔過去久遠世時。有一仙人。名曰撥劫。得五神通。時為國王。所見奉事。愛敬無量。神足飛行。往返王宮。彼時國王。供養仙人。一切施安。坐在王邊。日日如是。王奉仙人。布發而行。手自斟酌。百種飲食。積有年歲。供養無限。於時彼王。有小緣務。王有一女。端正殊好。於世希有。王甚敬重。重之無量。女未出門。王告女曰。汝見吾不。供養仙人。奉事殷勤。不敢失意。女則白曰。唯然已見。王告之曰。今吾有事。當遠遊行。汝供養之。亦當如我事莫失意。時彼仙人。從空中飛下。至王宮內。王女見來。以手擎之。坐著座上。適以手擎。觸體柔軟。即起欲意。適起欲心。愛欲興盛。尋失神足。故不能飛行。思惟經行。欲復神足。故不能獲。時彼仙人。見國王女。貪慾意起。不能從志。步行出宮。如是所為。其音暢溢。莫不聞知。時無央數人。皆來集會。王行事畢。還入其宮。聞其仙人。失於無欲。墮恩愛中。失其神足。不能飛行。王時夜至其宮。獨竊自行。往見仙人。稽首足下。以偈頌曰。 於時國王。教告仙人。仙人羞慚。克心自責。宿夜精勤。不久即獲。還復神通。佛告諸比丘。爾時仙人撥劫今舍利弗是。國王者吾身是。佛說如是。莫不歡喜。

其實,每個人都有惡劣的習氣,當他業力現前,很難阻擋。很可能自己長時苦修的功德,短時間內就全部毀於一旦。如果我們沒有從根本上斷除惡習,行為的確不會離開非法。

當然我們也不能太失望了,總覺得:我沒有希望了,我習氣那麼重,我的所作所為常常不如法……作為一個凡夫人肯定有煩惱和惡習,但同時也有一些好的機緣,我們可以懺悔,可以觀修。《俱舍論》中說,有些人所行是善惡業交替的,這叫雜業。為什麼我們有時候開心快樂,有時候痛苦?這與我們前世的業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我們今生要努力制止煩惱,好好修行。雖然我們造惡業將來會感受苦果,但行持善法,它的作用也不會落空,將來一定會感受樂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犯了一兩次錯誤,就認為沒有任何希望了,然後不斷地造惡業,這不是很好的選擇。從大原則上看,人十全十美雖然最好,但如果做不到,還是要以做好事為主,這才是明智的人生。

我們快樂也好、痛苦也好,生活中所發生的許許多多事,都跟前世或今生的業力有關。當然,這並不是宿命論,認為一切皆為命中注定,根本無法改變絲毫,而是說我們今生所感受的苦樂,是以前世業力為主因,今生的行為、發心為助緣。這一點,在《俱舍論》中講得很清楚。就像水中的漣漪一個接著一個,世間的瑣事也是這樣,我們無論做什麼,天天都有做的,永遠不會結束。現在每個人都說:「我好忙啊,好累啊,壓力好大啊,好苦啊。」這幾乎成了每個人的口頭禪,大家都覺得時間不夠,但做的事情並不多,散亂的事卻像水上的波紋一樣特別多。這些無意義的瑣事,如果沒有拋棄,沒辦法獲得穩固的修行境界。所以,我們現在自由自在的時候不要修輪迴,應該好好地修行佛法,做一個很好的修行人。無垢光尊者曾說:「所做所為如兒戲,做無終了放則了。」意思是說,我們的所做所為就像孩童的遊戲一樣,放棄的時候事情就結束了,不放棄的話它永遠也沒有完結的時候。古代是這樣,現代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忙碌的事,每天都有說不完、想不完、做不完的事,特別多。所以到一定的時候,我們應該重視自己的修行,否則修行沒辦法穩固。如果所有的精力和時間全部用在世間瑣事上,你皈依了多少年實際上也是沒用的,因為從來沒有好好地觀修過。況且我們有些修行表面上看起來是在修善法,實際是在修輪迴,也就是所謂的「保養輪迴」「護持輪迴」。所以這裡說「自在之時切莫修輪迴」。有些佛教道場當中也有這樣的。最近我看到我們佛學院開法會的時候,也開始賣地藏寶瓶,這也是修輪迴的。前兩天還有人賣招財經幡,說是僧眾開光的,這是非常不好的。當然在家人也許依靠這些,對個人某些方面有些好處,但我那天看到出家人也在排隊買招財經幡。還有漢地也有賣高香,泰國賣佛牌等等。以前,其他寺院在漢地做了很多這樣的事情。他們把很多寶瓶扔到海裡或者埋在山裡或埋在其他地方,這樣做也許有一點利益,但是跟真正的修行沒什麼關係。尤其如果以這種方法發展經濟,是很不好的,我是很反對的。如果佛學院也開始做這些,那以後藏傳佛教會變成什麼?現在有些人對藏傳佛教的看法很不好,原因就在藏傳佛教的佛教徒做了很多不如法的事情。不管是去新加坡、美國還是澳洲,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藏傳佛教徒自己沒有認真地聞思修行和弘揚佛法,只是做火供等各種各樣的儀式。真正的佛教,他們根本不懂,只是特別重視形式上的東西。這樣做,也許可以跟市場經濟掛鈎,賺的錢越來越多,但通過這些開光、加持,實際上你得到的是什麼呢?去年有一段時間,漢傳佛教的有些寺院也通過賣門票、賣高香,賣各種「加持品」來發財。這些跟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真正的修行沒有什麼關係。尤其佛學院一直要求大家好好修持佛法、弘揚佛法,如果我們自己也搞這些的話,不一定很好。我在不同的場合當中也說過,去外面的時候,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很多佛教徒並沒有好好修行,都是忙著賣這個寺院那個寺院的寶瓶,而且賣得特別貴。他們說因為這裡面的東西是僧眾加持過的所以很貴。還有我們學院也是賣一些長壽丸、智慧丸。那天有一個居士問我:「你們學院某某醫院賣的長壽丸很好,吃了以後臉上是不是不會有皺紋?」我說:「好像做這些的人的臉上還是有皺紋的,但也許他們沒有吃。」(眾笑)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某些地方要注意一下,加持品是加持品,可以用。但是不要把現代的養生學、健康學、成功學、管理學和佛學結合起來,導致很多不知佛理的人把這些當作真正的佛教;或者把佛教理念和廣告理念結合一起,最後大家都分不清楚。如果對別人沒有真正利益的話,佛教徒不應該通過這種方式來欺騙別人。我並不是說這些完全是欺騙,僧眾的加持肯定是有的,但是這種買賣的行為不太好。我以前也講過,學會的有些人在放生和共修的時候,經常拿這個上師的寶瓶來賣,拿那個上師的東西來化緣,這是絕對不行的。如果有道場天天搞這些的話,希望這些人不要參加我們的佛學小組。我們的基本原則是大家一起好好聞思修,因此連法本都儘量免費,即使不能免費,也是以成本價來流通。這種大原則,我們不會改變。否則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理念,千奇百怪、眼花繚亂,最後會讓我們失去自己的方向。這裡也說,當我們自由自在的時候,不要去修輪迴。有些法師和居士管理人員,雖然你有權利,現在自由自在,但最好不要把佛教平臺用來搞世間的宣傳,獲取名聞利養,這是故意修輪迴。不管小乘佛教還是大乘佛教,我們修行的目的都是超離輪迴,並不是延長輪迴。否則,不用這麼麻煩。我們從無始以來,即使不做這些也決定會在輪迴中不斷地流轉,這是毫無問題的。所以願能勤修殊勝之佛法。阿底峽尊者臨圓寂時只說「捨棄今生的一切瑣事」這句教言,只要弟子反省自己的所做,依教修持,句話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以前薩迦班智達面前有一位名叫寧莫的大修行人對他提過這樣的問題:「捨棄今世之因是什麼?」當時薩迦班智達回答說:「知曉輪迴無有毫許實義,故而對輪迴無有興趣,是捨棄今世之因。」而後他又問:「捨棄今世之緣是什麼?」他回答說:「知知道輪迴的過患後才會捨棄今世,所以知道輪迴過患是捨棄今世之緣。」然後他又問了第三個問題「捨棄今世的量」,也就是說捨棄今世的界限,「捨棄今世的量是對世間八法興趣索然。」薩迦班智達回答說。「那麼最後所獲得的捨棄今世之驗相是什麼呢?」他提出了第四個問題,他得到的答案是「捨棄今世的驗相就是不被世間八法所染」,意即單單過弊衣疏食的生活,並不是捨棄今世的驗相,而是在內心中對財色名利非常濙漠、隨遇而安、順其自然的個才是捨棄今世的驗相。世間八法即是:人們願意獲得利養,不願遭受衰敗;願意獲得快樂,不願感受痛;願意獲得稱讚,不願被人譏諷;願意獲得榮譽,不願遭遇詆毀。我們作為修行人應該遠離這些世間八法。修行人倘若未平息世間八法,如同不學佛法的世間人一樣,全然只為自己的名聲、財產、安樂、地位和讚嘆等今生短暫的事宜奔波勞累,是沒有看破今世的表徵,所以平息世間八法就是我們修行人最重要的事情。看破今世是所有修行人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我們沒有看破今世,只做徒有虛名的修行人並無意義。文殊菩薩親自對薩迦班智達傳授了四種離貪之教言,其中有一句叫做「耽執今世非修行人」。剛才也講了,並不是要唾棄一切飲食或賣掉房子才是不耽執今生,我們暫時修一個茅棚,不為享受而只是依靠假合的房子求得妙法,為了一切眾生獲得佛果。如果每一個修行人能這樣做到,那麼說明在他的心相續中目標已經清楚了,然而很多修行人卻在迷霧中迷了路,為什麼這麼講呢?現在很多修行人的目的、出家的目的根本沒有明確,所以,為什麼很多世間人認為出家的佛教思想是一種逃避,一種閉塞的思想,實際上所謂的避世絕俗的思想和佛教超世脫俗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別,只是很多人沒有分析而已。捨棄今世對一個修行人來講的確很重要,但是捨棄今世並不是要你穿一件百衲衣在眾人面前表演。

相關焦點

  • 教言精髓(1)
    下面講第二世敦珠法王的《教言精髓》。敦珠法王跟我們學院的法脈傳承有很密切的關係。一百多年前,第一世敦珠法王在喇榮建立道場,培養了很多修行人和成就者。不過,他的有些教言是很好的。這篇教言的英文版和藏文版,我是1993年從國外找到的。大約十年前,雖然這個教言的內容很深,我還做不到,但很喜歡,於是就翻譯了過來,後來一直沒有講。前兩天我隨手翻閱《顯密寶庫》裡的《教言匯集》,看到這個教言,因為這兩天時間稍微有點空,《妙法蓮華經》和《經莊嚴論》的課程還沒有開始,就想利用中間這兩三天,用這個教言給大家做個開示。
  • 教言精髓(17)
    所以,那些對自己有利的教言,希望大家好好修行、好好薰習。這樣,你的一切所作所為——說話、做事、心裡所想全都入於正法。如果能入於正法,即使別人看不慣、聽不慣或者議論紛紛,甚至傳得沸沸揚揚,也無所謂。你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味地想著佛法、想著利益眾生,這就足夠了。現在很多世間人,自己看不慣別人的時候,就通過各種方式來造謠,這也是一個社會現象。
  • 明師教言:耶穌基督的輪迴觀
    ——聖.查仁.辛格(Sant Charan Singh) 原文摘自《活時修習死亡法》明師教言:有時,「基督」只是他們自己心智的印象明師教言:基督寬恕的是他所印啟的人明師教言:耶穌基督的偉大之處明師教言:要過基督那樣的生活,就必須開發自己內在的潛能明師教言:如何得到基督的力量明師教言
  • 明師教言:耶穌基督的輪迴觀(續)
    ——聖.查仁.辛格(Sant Charan Singh) 原文摘自《活時修習死亡法》明師教言:耶穌基督的輪迴觀明師教言:有時,「基督」只是他們自己心智的印象明師教言:基督寬恕的是他所印啟的人明師教言:耶穌基督的偉大之處明師教言:要過基督那樣的生活,就必須開發自己內在的潛能
  • 法王如意寶上師關於漏精的教言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的根本上師是託嘎如意寶,老人家在贊戒論淺釋——智者走向解脫之教言有關於漏精的教言,發人深省!
  • 【上師教言】一切善不善業僅為心之所為!
    近期相關推文:【上師教言】在輪迴中哪怕能利益一個眾生,我們也要去做!【上師教言】帝查活佛圓寂紀實【上師教言】忍是世上最難的修行!【上師教言】要遣除違緣的話,把蓮師像戴在身上,很重要!【上師教言】《心經》的殊勝加持!世人拼命追求的愛情,它的「保質期」並不長! 【上師教言】【上師教言】忍是世上最難的修行!【上師教言】不要把幸福建立在感情上!【上師教言】供燈的功德不可思議,完全是佛的境界!
  • 明師教言:一個古魯慕克不追逐新鮮事物和新奇事物
    原文摘自《夏巴呈敘詠》 索阿米.吉祖師對一個古魯慕克之道和一個曼慕克之道的概述明師教言:一個古魯慕克把萬事都委託給神聖的旨意明師教言:一個古魯慕克不會為了貧困和匱乏而苦惱 明師教言:一個古魯慕克不反對任何人明師教言:一個古魯慕克所做的一切總是為了讓自己的薩特古魯高興
  • 《修行教言》(中)
    很多噶當派的教言也講,我們修行人看你修行能否成功,就看你的煩惱根本上有沒有減少。如果你的煩惱根本上有所減少的話,說明修行有所進步;如果你貪嗔痴沒有斷除,或者表面上壓著煩惱,但實際上你根本沒有傷害它的種子的話,一旦因緣具足的時候,它會對你有害的。
  • 普賢教言8
    P2-3普賢教言8——20210301(一)དངོས་གཞི། འདིར་རྫོགས་པ་ཆེན་པོ་ཀློང་ཆེན
  • 和你分享一段教言
    這些珍貴的教言都是成就者修行的體會,也是對於我們修行的引導,一定要記在心裡。
  • |印光大師教言選講(續載四)
    周法利居士小的時候,印光大師就專門給他寫過一封信,開示了關於作為一個青少年應該學習的內容和要培養的品格(《印光大師教言選講》連載十八是這篇教言的講解)。不過看來他長大後還是不太行啊,印光大師說他「汝只學得說大話」,那麼「堯舜之道」在哪裡呢?大家都知道,堯舜是上古時期的聖賢,所以這裡的「堯舜之道」指代的就是聖賢之道。
  • 「自我教言」若心真正能安住,分別心失於法界(連載2)
    『自我教言』不只是入門的導引,更是久修行者的一面好鏡子,去反省及自我教言,為佛學 及修行態度的明確指引,去除很多謬誤及修道上的倒見。書內一再強調聞思的重要性,正是建立 『正見』的要素。
  • 上師教言:臨終實用手冊,如何助念?
    一次他前往舊金山,為即將死去的布魯斯,傳授自己從《西藏度亡經》中獲得的教言:「要不逃避痛苦,坦承你的過錯,學會寧靜和安詳,慢慢地認知心的本來光明……」在這段經文的引導下,布魯斯因痛苦而扭曲的臉,逐漸緩和下來,在安詳中緩緩而去……這樣的臨終引導,對亡人來講至關重要。因為在死亡到來之際,一個人若有太大的恐慌,必定會障礙解脫。
  • 「自我教言」是學佛的明燈,祛除謬的利刃,修行最佳指引!
    『自我教言』不只是入門的導引,更是久修行者的一面好鏡子,去反省及自我教言,為佛學 及修行態度的明確指引,去除很多謬誤及修道上的倒見。書內一再強調聞思的重要性,正是建立 『正見』的要素。貪慾強烈的人,就像餓狗一樣。大家知道,餓狗白天晚上都是在為了自己的飲食而到處奔 跑。
  • 賜予一個方法,讓不論上、中、下根器的任何人,都能立刻確然安入覺醒境界 【禪修教言之殊勝金鬘】II蓮花生大士
    以下是蓮花生大士為了意門由吉祥馬頭明王所保護的最利根器者,而口授的極密教言: .如何藉由空廣的九種比喻,將要點全部集聚以信解見地;.如何以比喻教導,除了將生起的一切體驗為心的自性以外   卡千公主措嘉佛母請求上師蓮花生大士,為上、中、下根者的利益,開示這三種禪修的教言。她為後世記錄下這些教言。由於這些教法並非為了在當時宣揚,措嘉佛母便將它們藏匿起來而成為珍貴的地伏藏。
  • 【上師教言】
    近期相關推文:【上師教言】淨空老法師非常了不起,每天還在網上給全球傳法,讓人無法想像,可以說是一種奇蹟。
  • 《如龍:極2》保齡球的精髓怎麼解鎖 保齡球的精髓解鎖方法
    導 讀 《如龍:極2》中有一招熱血動作是使用保齡球的,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一招怎麼才能解鎖學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消遙君」分享保齡球的精髓解鎖方法,
  • 《如龍極2》究極的精髓動作怎麼解鎖 究極的精髓解鎖攻略
    導 讀 《如龍:極2》中讓人酣暢淋漓的熱血動作是很多玩家都很喜歡的,而有些熱血動作則需要一些特殊的條件才能解鎖,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消遙君」分享的究極的精髓熱血動作解鎖方法
  • 《教言寶藏》第八十四課(七)汝乃往昔持明之 傳承較他更殊勝 現具殊勝成就相 思維清晰且聰慧
    【汝乃往昔持明之】上師對當時祈請寫這部教言的這位弟子說,你是往昔的持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