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俗「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啥意思

2020-12-23 鄉村靈子

昨天是農曆的冬月初七,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冬至」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也就是說冬至節的地位一點不亞於過年。在北方農村,冬至這天要包餃子還要給祖宗供奉祭品,而且有著跟過年一樣的習俗,女兒在這一天不能回家,通過這種種足可見冬至日的重要了。在天氣預報不及時的過去,農村人們還通過冬至來臨的時間判斷冷冬的大體時間。有農俗「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的說法。

都知道從冬至這天開始就進入數九寒天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之前的冷那都不算什麼,真正的冬天從冬至開始,也就是咱們農村人說的「開始數九」了,一九二九的時候小試牛刀,還不算特別冷,等到三九四九時凍得你懷疑人生。當然了,除了天氣最寒冷的大東北,現在很少有凍得人懷疑人生的地方了。而且今年冬至這天陽光特別好,溫度也不低,今天是一九的第二天了,我們家鄉這裡溫度達到了零上七八度,哪裡會凍得「不出手」。

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意思是說如果冬至這天是在農曆月初這幾天,那麼最冷的日子大概出現在年底。今年冬至就是農曆初七,算是在月頭了,也就是說等到差不多年底時將會是最冷的一段時間。這是通過什麼來推斷的呢?其實很簡單,從入九開始,經過四九三十六天,大概就到了最冷的時候了,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時雖然溫度有所回聲,但是沒有出九,還是會比較冷。而經過一個多月差不多也到年根了。

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如果立冬時是月底了,那麼三九四九到來的時間也會相應的往後推,到那個時候臘月已經過去,可能就到了正月裡了。

不過如今受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這些通過老話來判斷天氣的說法也沒有那麼準了,整個大環境的溫度在升高,哪裡還有什麼「不出手」「冰上走」,有的時候整個冬季連雪都不怎麼下,感覺自己像過了個「假冬」。通過今年的冬至時間來看,今年在年底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冷,而且入冬前大家就紛紛說,今年將會是個冷冬,如此看來,到年底時還會有些年味。

冬至已經過去,馬上就是元旦、小寒、大寒了,也就是說今年我們只剩下了最後兩個節氣,這兩個節氣過後將迎來新的一年立春,冬天已經過去一半,願明年莊稼豐收,風調雨順。

相關焦點

  •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至在月頭冷不冷?
    其實這也不是絕對的,農村有句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說的就是冬至出現在哪個時段,就會出現一些不一樣的氣溫變化。下面咱們就來了解下這句俗語的意思。(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是固定的),所以這麼算下來,陽曆和陰曆相差的天數大月會在11天左右,但基本很難有重疊的機會,所以冬至在陽曆是固定的,但在陰曆可能會在一個月的上旬、中旬或者下旬。今年的冬至正好是在陰曆的上旬,十一月初七。而老話講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說的就是如果冬至在月初,那麼這個時候就算春天的時候沒有棉被,我們也不用擔心。
  • 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年兜什麼意思?天氣還會冷嗎?
    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這句俗語裡的「年兜」指的是年底,意思是如果冬至在月初的那幾天,那就證明這一年的年底會很冷。這主要是因為冬至是數九天的開始,從一九天以後天氣就開始漸漸進入寒冷階段,到了三九、四九就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如果冬至這天在月初的話,那麼三九天大概就到了年底,年底就成了最冷的時候,所以才會有「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的說法。
  • 冬至即將來到,為什麼老話說: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呢?
    我們這裡的農村老一輩人也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冬至月初,賣被買牛,冬至月尾,賣牛買被,」。這些農諺俗語都是經過老一輩農人通過時間的積累總結出來的經驗,作為新農人我們更要注意這些俗語。今天是陽曆12月21日,陰曆十一月初七,也是2020年的冬至,由此可以看出屬於冬至月初,由此可見跟題主說的這句"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相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是啥意思?在理嗎?
    農村諺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諺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關於冬至節氣的諺語「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諺語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節氣在農曆十一月的月末,那麼當年冬天的氣溫要稍微高一些,不過在第二年春天容易發生倒春寒。俗語中的「寒冷正二月」的意思是並不是在農曆二月天氣會很冷,而是會出現倒春寒的意思。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
  • 今日冬至,農村老話「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有道理嗎?
    今天是2020年12月21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冬至節氣日。冬至是太陽運行到南回歸線,也就是運行到黃經270度處,時時令交接的時刻。冬至的到來預示著進入了寒冷的冬季,從這一天開始進入數九嚴寒天氣。農村俗語:「冬在首,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說的冬至在農曆的11月上旬,那麼整個冬天就會出現暖陽陽,也就是一個暖冬的現象。如果說冬至在是農曆的11月下旬,天氣就非常的寒冷,甚至能把鬼凍死。這是一個比喻的說明了冬至如果在農曆11月下旬,天氣是異常的寒冷。
  • 冬至將至,農諺「數九就屬暖,數伏就屬寒」是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儘管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但是地表中尚有餘熱,所以寒冷的冬天是從冬至節氣開始。在農村有「提冬數九」的說法,意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便開始進入到數九寒冬。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今日冬至,冬至何以大如年?
    因此「至」是極致的意思,而不是到的意思。 冬至時陰極達到之至,太陽到了最南端,也就是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就日短之至,也就是冬至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冬至後,白晝漸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是大吉之日。
  • 「冬在頭凍死牛,冬在尾倒春寒」,今冬在頭還是尾?啥時候最冷?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老輩人留下來的諺語不少與天氣有關,有這樣一句叫農村諺語,叫做「冬在頭凍死牛,冬在尾倒春寒」是什麼意思?如今還靠譜嗎?今年冬天會冷到什麼程度呢?「冬在頭」,這裡的冬並不指冬天,而是指冬至。冬至發生的時間決定著整個冬天的寒冷程度。按照常理來說,冬至在每年陽曆12月21日左右。為什麼還會有「冬在頭或尾」的區分呢?這是因為古時候主要以農曆為主。
  • 老人說「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0年陽曆12月20號,明天就到了今年的冬至節氣。所以今天我們當地很多家庭準備包餃子用的肉餡,傳統上豬肉是主要消費品,也難怪近幾天豬肉價上漲。在過冬至節氣的氛圍中,聽到村裡老人念叨一句俗語:「冬至頭,賣被置牛;冬至腰,凍死貓;冬至尾,凍死鬼」,初聽這話讓人有點不解。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各地在冬至都有很多民俗,直到現在人們還深受影響,比如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等。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被人們綜合多年的生活經驗,加以利用,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以指導農事活動。關於冬至,現在農村還流傳著幾句有關天氣的俗語,例如「冬在頭,凍死牛」等,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 冬至這一天總要吃餃子,為何會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人們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吖就是說,過了冬至,各個地方的氣候都會進入到一個最寒冷的階段;冬至後,白晝漸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是一個吉日,值得慶賀!一.冬至 大吉之日「冬至陽生春又來」 「六陰消盡一陽生」 「陰伏陽升淑氣回」——古人對冬至的解釋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因此「至」是極致的意思,而不是到的意思。
  •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
    > 原創 上海市胸科醫院 上海市胸科醫院冬至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如果冬至節當天陰天,那麼在春節期間或就會以晴朗天氣為主。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
  • 【冬至遇上超級周三會員日】比吃餃子更實惠的福利 暖到心坎兒裡!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 冬至到,較強冷空氣準備來廣州跨年
    但從歷史氣象資料看,冬至節氣期間,大多是日暖夜冷的天氣,只有在遇到陰雨的時候,天氣會變得非常寒冷。廣州冬至節氣平均氣溫在14℃左右,日極端最高氣溫極少出現25℃以上,整個節氣平均最高氣溫為19.2℃,最低氣溫為10.2℃。但遇到陰雨天氣多的年份,整個節氣氣溫很低,如1983年,冬至節氣平均氣溫只有9.4℃,其中有6天日最低氣溫在5℃以下。「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啥意思?今年冬至後會冷麼?
    今天是冬至節氣,每當冬至到來,筆者的家鄉都會非常熱鬧,因為在冬至的時候貓冬的人們就會三五一小聚,十人一大聚的聚在一起包餃子、祭祖先,共同祈禱明年的莊稼能夠風調雨順,豐收滿滿,所以冬至對於別人說是節氣,但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種希望的寄託。
  • 今日冬至,四句老祖宗傳下來的農諺,可推測天氣及來年收成
    冬至無雨一冬晴農諺意思很簡單:冬至節氣當天,沒有下雨或者下雪天,整個冬季都會是晴天。這裡整個冬季是誇張說法,指的是暖冬。冬至是一年中最冷時期的開端,數九就從冬至開始算起,三九和四九河面會結冰。人們習慣把冬至當天的天氣和整個冬季氣候聯繫起來,即冬至晴天是暖冬,冬至下雪或者降雨是冷冬。
  • 冬至諺語!
    不得不承認這幾天確實有點冷。也有網民表示,是不是確實會出現60年一遇的「寒冬」。但村內的老人說不大可能。由於30年前冬天的雪有半個人高,河面覆蓋著很厚冰,連屋簷的冰都有一米多長。即便是08年的雪災,那時候也沒那麼冷,只是稍微長了一點。因此他們覺得今年不大可能出現60年一遇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