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後悔了該咋辦,英國一性別障礙的女孩控告醫療系統過早幹涉

2020-12-22 全球每日趣聞

據海外媒體7月19日報導,一名在十幾歲時為了變成男性而接受了激素阻滯劑治療的女性最近將英國國家醫療服務局(NHS)告上了法庭,認為她當初應該被告知:「再等一等」。

這名女性凱拉·貝爾表示,在她還把自己當成男孩的15歲,因為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身份不匹配而導致的性別焦慮症,去了倫敦的塔維斯託克醫療中心(Tavistock Centre)尋求治療。她說在「大約三個療程」之後,她開始服用激素阻斷劑。

8年之後,已經做了變性手術的貝爾開始試圖重新變回一個女性。

貝爾小時候是一個可愛的女孩

貝爾女士希望醫生們在實際對一個年輕人實施變性之前,能更多地探究他/她想要變性的理由。她認為,在治療過程中,一個人的「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認同」應該被看得「同樣重要」。

她說:「我應該被告知等待,而不是確認我聲稱擁有的性別身份,並進行強化治療,調查清楚我為什麼會走到想要變性的那個階段,以確保我在正確的軌道上前進。」

貝爾女士說,塔維斯託克中心在為她提供變性治療之前,應該先對她青少年時期的「性別困惑」加以關注和幹預。

凱拉·貝爾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名男性。

研究表明,在2016年至2017年期間,3398名在NHS性別認知服務機構預約的變性者中,有1%的人認為他們在變性後有過後悔,或者選擇重新變回了以前的性別。

亞歷克斯維林斯在12歲時決定要成為一個男孩。六年後,他說,如果沒有在塔維斯託克中心接受的治療,他「不會選擇走到變性這一步」。

亞歷克斯維林斯與他的母親

維林斯先生表示,塔維斯託克中心的工作人員「用讓人痛苦的字眼描述你對你身體的感受,並且說變性治療是『非常徹底』的」。

他說:

「有那麼多次他們問你,『你真的要這樣做嗎?』然後有無數的同意書和問題,有無數次你可以選擇『不』……諷刺的是,如果你感到決定變艱難了,人們通常只是選擇更多的注射,然後讓事情變得更糟。」

貝爾女士已經將塔維斯託克中心和Portman NHS信託基金告上法庭,因為他們允許兒童為變性治療籤署知情同意書。

貝爾女士的法律團隊認為,該中心的做法是非法的,因為兒童不應該對這種治療給予知情同意,而且治療的潛在風險沒有得到充分解釋。

這些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案例可能會改變NHS對兒童性別焦慮症的治療方式。

塔維斯託克和Portman NHS信託基金的性別認同發展服務中心表示,他們為那些在「很大的痛苦」中來尋求幫助的兒童、年輕人及其家庭提供「周到和有分寸的服務」。

一位發言人說:「我們的臨床醫生對來到我們服務處的年輕人沒有先入為主的看法,所有這些年輕人在與我們一起的時間裡都將得到心理和社會性的支持。

「從我們與這些年輕人和他們的家庭一起工作的親身經歷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對一部分人來說,(對他們的情況)完全不加幹預並不是一件好事。

「我們也相信年輕人有權在家人和臨床醫生的支持下,像對待其他健康問題一樣,在知情的情況下對自身的性別角色做出決定。」

相關焦點

  • 23歲英國姑娘後悔變性,將英國國民保健署告上法庭
    變性手術可以說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各國對於變性手術都有著嚴格的規定,不僅因為手術本身非常複雜,具有較高的風險性,還因為手術對於治療者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如若處理不當,甚至可能後悔終生。
  • 她居然是「變性」美女,好噁心!!!
    裡面很多劇情看起來非常過癮~評分高達8.6分尤其是裡面有位跨性別角色馬賢利,我特別喜歡!!!簡直不要太好看~她一出來微博上大部分都是誇讚,管ta性別是什麼,欣賞就對了。奈何,我竟然看到有人發一些話來嘲諷:「噁心」!
  •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 什麼是跨性別?真的可以治療嗎?
    【16歲跨性別女孩遭遇性彆扭轉治療】什麼是跨性別?跨性別(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這是一種精神醫學上的分類定義,通常用來解釋與變性或異性裝扮癖相關的情況。
  • 沃卓斯基們 一起拍片一起變性,性別變了還是牛掰
    小雀斑在主演《丹麥女孩》之前,曾經專程拉娜請教了變性的心路歷程。當時,小雀斑正在主演由沃卓斯基姐弟執導的電影《木星上行》。有家庭的支持,也有能力支付醫療費用和諮詢費用,那些醫生令我熬過了這一關。那些沒有支持、沒有能力和特權的跨性別者就沒那麼幸運了。許多人沒能活下來。在2015年,美國跨性別者的謀殺率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而有色人種中跨性別者的謀殺率更是高得驚人。這些只是有記錄的案件,因為跨性別者的有些案件無法歸類於二元性別謀殺率的統計資料中,所以實際數字會更大。
  • 伊能靜兒子再曬女裝照,喜歡異性裝扮的背後,可能是性別認知障礙
    認為這樣有損男性原本的形象,孩子出現這樣「異裝癖」的行為,可能是由於性別認知障礙,並喊話哈利的父母「不管兒子嗎?」」無關年齡、性別,每一位父母都該警惕性別認知障礙,又叫做性別認同障礙(GID),一個人對於自己實際的生理性別,從心理狀態來說並不認同,認為自己應該屬於另一個性別。
  • 英國終於打算公布養老院死亡人數:可能高於醫療系統
    《衛報》在收集了全英幾家最大的連鎖養老院的數據後發現,過去一到兩周,新冠肺炎在社區和養老院造成的死亡人數上升了50%-79%。一名地方政府官員認為,發生在社區和養老院的死亡人數可能比在醫療系統裡的還要高。
  • 英國最早變性人:被母親送精神病院,嫁「異裝癖」貴族,晚年獲真愛
    不僅是我們國家,英國也是如此。「男女有別」的思想更是貫徹在上世紀人們的心中,男女間正常的愛情都相對保守,與男性肢體接觸過於親密的女性都不被看好,更別提「變性」這個如此敏感的詞語了。變性人也是如此,艾普蘿·阿什利作為英國首例變性人在當時社會引起巨大轟動,人們帶著「有色眼鏡」看他,他的一生更是艱難坎坷。
  • 英10歲男孩患性別認同障礙 新學期開始改名變女孩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7日報導,從小就喜歡穿戴女性衣服和飾品的英國伍斯特市10歲男孩薩姆·詹姆斯被診斷患有性別焦慮症。他父母支持他在新學期開始以女孩身份示人,同時改名為利維。這一消息見諸報端不久,就引起了廣泛爭議。
  • 卡戴珊繼父變性後活出自我,自爆三段婚姻的失敗皆與性別錯位有關
    英國媒體12月30日報導,金·卡戴珊繼父凱特琳·詹娜(Caitlyn Jenner)在65歲的時候改變了自己的性別。此後她一直活躍於各類電視綜藝節目,撈金無數。本周一,她在參加完電視真人秀節目《我是名人》時表示,自己現在非常享受成為女性後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自我展現。
  • 英國軍階最高跨性別軍官結婚 老公也是變性人
    最近英國幫人挑婚紗的新節目《The Posh Frock Shop》第四集裡,記錄了英國軍階最高的跨性別軍官Hannah Winterbourne挑選婚紗的過程。 今年三月的時候,英國陸軍上尉Hannah Winterbourne結婚的消息登上報紙版面,一個陸軍上尉要結婚並不稀奇,而Hannah Winterbourne要結婚之所以這麼受人矚目,是因為他不但是個跨性別者更是英國軍隊中階級最高的跨性別者
  • 這個變性女孩的真命天子,突然變成了真命天女,卻依然不離不棄
    來自愛爾蘭的女孩Chelsea Jade曾經是一個男森,那時候他的名字還叫做Jonathan Conroy。 Chelsea小時候的經歷和眾多對自己性別不認同的人們一樣,遭受了很多起歧視和不公對待。並且都給自己起好了一個美麗萌萌噠女孩名字Carla。
  • 男孩喜歡芭比娃娃被孤立,反性別愛好≠性別認同障礙,別再搞混!
    丁先生一愣,隨後溫和地答道:「沒有人規定男生不可以喜歡芭比娃娃哦。這不是你的錯,沒必要因為他人的目光而怪罪你自己。」不光是丁先生,相信很多家長都曾遇到過孩子喜歡反性別的東西。在古時候,男性要是喜歡過於女性化的東西必然會被嘲笑,甚至會被罵成變態。
  • 臺灣人妖網紅自曝患有性別認同障礙,曾害怕因性別問題被學校處分
    Kiwebaby有一個夢想,希望自己可以通過變性手術徹底成為女性,便不用再被世俗的言論困擾,但他的父母始終不肯讓步,畢竟在傳統思想裡變性這一說成何體統。儘管如此,但這並不能阻擋Kiwebaby對女裝打扮的熱愛,他還大膽公開自己想要變性的想法。因為這種堅持,Kiwebaby一躍成為臺灣知名網紅,參加多檔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和《大學生了沒》等都曾有他的蹤影。
  •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不認同自己的性別?
    這是一期關於「性別革命」的特刊。封面上的主人公是來自堪薩斯城的9歲變性女孩艾弗裡·傑克遜。「做一個女孩最好的事就是,無須再將自己偽裝成男孩了。」封面上印著艾弗裡的變性感受。封面一出,立即在讀者圈裡引起巨大反響。人們對新一期雜誌的反應多種多樣,有人驕傲也有人怒不可竭。支持者為國家地理的勇敢點讚,也有反對者批評「國家地理是在助長不正妖風,是在給兒童洗腦。」
  • 女人如何長出小兄弟 男人如何變出陰道 了解你所不知道的變性手術
    在美國,人們對變性手術或者相關醫學幹預措施(包括性別確認手術)的需求有了明顯上升。這一趨勢與名人新聞帶來的效應沒有太大關係,卻與聯邦醫改(Medicare)有關聯:去年Medicare解除禁令,開始對變性手術和相關醫學幹預措施提供報銷服務。變性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問題。在任何一種文化中,我們都能找到改變性別的影子。在北美,變性人引領了爵士樂的發展,參與過美國內戰。
  • 最美變性女孩,別只因為挑戰禁忌而看到她
    讓58位實驗對象(31位女童, 27位男童)觀察兒童的全裸或半裸圖片,左邊的是彰顯兒童性別的圖片,右邊的是該兒童變裝後的圖片。研究結果顯示,40%的兒童都能夠識別變裝後的兒童性別。也就是說3到5歲的兒童,就已經能夠擁有持續性的性別認知。
  • 15年前,他背母上學感動中國,後來變性成為女人,背後是何原因?
    我們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生來就與自己的軀殼格格不入,在他們看來,自己本應該是女孩子/男孩子,然而,卻有了與性別相悖的身體。幸好醫療技術越來越成熟,這些人能夠憑藉手術改變自己的外表,讓外表性別和心理性別相一致。
  • 泰國是變性中心?!
    泰國性文化一向開放,作為世界上最大和最早的「變性中心」,更是吸引了對這方面感興趣的雜誌傳媒前來報導,更有外媒長篇大論泰國性文化。彭博新聞社編輯傑森(音譯)為揭開變性面紗,專程來泰探訪。他說,隨著物流、網絡傳媒的發展,變性和變性人更廣為認知,甚至顛復人類幾千年來的傳統性別觀念,性別不再是生而註定,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而改變。如果不確定自己到底是男是女,可以通過醫院進行性別測試,顯性特徵較明顯一面決定性別。如果測試結果與體形外在表現相反,可以通過手術實現人內心的嚮往。
  • 《盜夢空間》女演員艾倫宣布為跨性別者,但不等於做了變性手術
    一石激起千尺浪,「跨性別者」這一議題進入大眾視線,但不少人對於跨性別者與性取向的關係、是否等同於「變性人」等問題仍存在誤解。對於跨性別者來說,身體醫療並不是必需的,一個人只要認同自己的性別不同於自己的被指派性別,就可以稱自己為跨性別者,不一定伴有身體性徵的改變。但早在20世紀20、30年代,儘管當時的醫療資源匱乏,部分跨性別者仍設法找到願意幫助自己的醫生,進行跨性別手術,寧可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價。
  • 黃斑變性?是不是一回事
    黃斑中央的凹陷稱為中央凹,是視力最敏銳的地方,負責視覺和色覺的視錐細胞就分布於該區域。若黃斑發生異常,就會出現中心視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視物變形等症狀,黃斑的任何病變,如水腫、出血,都會影響成像。黃斑病變和黃斑變性並不是一回事兒。黃斑病變是眼科常見可致盲的疾病之一,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導致視網膜黃斑區發生病理改變的一組疾病的統稱。常見的有老年性黃斑變性、高度近視導致的黃斑病變、遺傳因素導致的黃斑病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