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time no see早已不是我們多數人認為的中式英語。相反,這早已是一個被音美國家認為是地地道道的表達。
看看今天我們在哪裡都用到了它
在雅思聽力、哈利波特系列、漫威蜘蛛俠、一些英劇、電影如1988年的《午夜狂奔》,甚至是風靡的遊戲GTA裡面的人物以及《你必須知道:美國俚語對話教程》這樣的書籍中。
鑑於這個短語的無處不在,它現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融入了美國、英國文化。
關於它的來源,在網絡上有多種說法。
或說是印第安人發明的:BBC的《The Adventure of English》第五集得知,兩句是美國西進運動時,從當地土著印第安語中逐字轉譯的。
或說是來自於西班牙語:這個說法最早流行於美國和墨西哥交界的地區,是講西班牙語的牛仔和講英語的牛仔之間的混合式語言
或說是中國的中式英語:符合中文好久不見(haojiubujian)的語法習慣
或有些則又扯到阿拉伯、印度等等。
總而言之,它的起源我們難以考證,因為有相當多的說法都給出了自己的解釋,而且這些解釋都有理有據。那麼,從這方面來看,我們也不必深究,有所了解即可。
如果你不想說long time no see,這些都可以代替:
1、It's been quite a while.
2、It's been ages.
3、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ages.
4、hey!stranger./how have you been, stranger/You’re alive (多用於熟人,相互調侃)
5、I haven’t seen you in a month of Sundays(俚語)
6、It’s been a long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