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星美國際影城●獨家巨幕
有一種生活 ●很簡單每周到星美影城●看一場電影
獨家巨幕丨尊貴VIP
有人將《魔獸》的票房成功簡單歸結為玩家的洪荒之力爆發,可是在《魔獸》之前,並沒有遊戲改編電影在中國市場大賣的先例,難道那些遊戲改編電影就沒有粉絲嗎?
所有電影市場的遊戲規則,都是由那些引發票房狂熱的電影改變的。《魔獸》顯然就是這麼一部改變規則的爆款電影,那麼它究竟改變了哪些遊戲規則?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個《魔獸》票房神話只在中國上演?
在電影中,《魔獸》的戰役才剛剛開始,可是在現實中,《魔獸》之戰能否順利繼續,卻取決於中國市場票房之戰的情況。
《魔獸》的投資加宣發超過2.5億美元,要達到收支平衡全球票房起碼要超過5億美元。根據影片在各大市場的走勢,預計其北美最終落點在6000萬,其總海外市場(不含內地)可能止步2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只有確保內地市場收2.5億美元,其最終全球成績才能達到及格線。
《魔獸》的中國「戰局「,由此牽一髮動全身。
幸運的是,《魔獸》中國票房也許已經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首日票房3億,午夜場票房4980萬,成功超越《美人魚》,衝至內地影史第二名,僅低於《速激7》午夜場5247萬,首日票房3.9億的成績。
從長假開始,《魔獸》連續3天保持超12萬場的排片規模,上座率超40%,票房佔比80%以上。其票房走勢一路向前,在最快破6億紀錄上,《魔獸》超越《速激7》成功登頂。
更重要的是,在4日累計票房上, 《魔獸》達到了驚人的9.55 億,已經創造了史上最快破8億票房紀錄。
可惜的是,隨著長假收尾,其粉絲屬性強烈的票房特點已經開始顯現。《魔獸》票房在長假第二天, 單日2.1億較前一天下跌將近30%,第三天1.4億再跌超過30%。相對於同期《X戰警:天啟》的小幅逆跌,只能說《魔獸》的超跌確實印證了此前多數影評人的判斷。
追趕《美人魚》、《速激7》並不現實,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魔獸》中國票房能否超過20億,最終完成拯救?
在此之前,先讓我們討論一個問題:《魔獸》值得被拯救嗎?
國內外專業媒體較為集中的負面評論是: 「劇情簡單」、世界觀簡陋以及「和遊戲沒啥關聯」,但對於一部好萊塢大片來說,這樣的評論我們是不是聽得耳朵都起繭了?
當遊戲粉們喊出 「只有玩過《魔獸世界》的人才能體會,評論家們壓根就不知道他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該聊點什麼,所以只能亂評一通」時,他們實際上加劇了路人觀眾對《魔獸》品質的擔心。
可《魔獸》真的是影評人口中的爛片嗎?當然不是,否則如何解釋它在中國市場勢如破竹的票房走勢?說觀眾喜歡看爛片的,不要把觀眾當傻瓜。
《魔獸》是一部偉大的商業電影嗎?當然也不是,像《指環王》這種真正偉大的商業電影,肯定不會在影評人那裡收穫那麼多爛番茄。
《魔獸》最大的問題,出在了故事和場面上。
想讓普通觀眾透過無數的《魔獸》裝束、複雜的種族和勢力範圍、魔法咒語拎出情節主線顯然是個艱巨的任務。 但鄧肯·瓊斯沒有時間照顧好這麼多角色人物和角色背景故事,結果就是整個故事被打造成一出華麗的啟示錄,卻給人為高潮而高潮的感覺,普通觀眾最終沒有被這個故事搞到嗨起來。
更可惜的是,鄧肯·瓊斯拍出了大場面,卻沒有拍出《指環王》千軍對決的史詩感。
可如果不抱過高期待,只是去看一部好萊塢大製作的話,《魔獸》的簡單世界觀和簡單粗暴大場面完全可以滿足國內觀眾對大片的觀影需求——它不夠好,可還遠遠談不上爛。
解讀《魔獸》中國票房的核心在於:這到底是一部粉絲電影,還是一部大眾電影。
有一種業界觀點認為:對於《魔獸》這樣史詩級遊戲IP大片,雖然玩家粉絲熱度爆表,但在大眾市場觀眾缺失嚴重,對於女性觀眾兒童老年觀眾來說門檻過高,因此在粉絲集中消費後,票房必然急速下墜。
這種觀點的前提在於:《魔獸》是一部粉絲電影。但它真的只是一部粉絲電影嗎?
有必要認識導演鄧肯·瓊斯和他的前任——山姆·雷米。因為兩個導演的創作方向,決定了《魔獸》是一部大眾商業電影,還是一部粉絲電影。
鄧肯·瓊斯的代表作是《月球》和《原始碼》,他的電影風格,嚴肅、冰冷、充滿哲學思辨。山姆·雷米的代表作是《鬼玩人》和託比馬奎爾版的《蜘蛛俠》三部曲,他的電影,熱鬧、燃爆、充滿暴力快感和惡趣味。
無論怎麼看,《魔獸》的導演似乎都更應該是山姆·雷米才對,可是環球影業最終選擇的是鄧肯·瓊斯。
山姆·雷米原本想拍的更接近遊戲迷的盼望,看他的片名就知道——《魔獸世界:巫妖王的崛起》,說的是阿爾薩斯從一個正直善良的王子墮落成巫妖王,後來冰封王座的故事。
可是當鄧肯·瓊斯加入時,他想成為將遊戲翻譯成電影的人,讓魔獸粉絲能把這部電影展示給那些不了解魔獸世界觀的人看。所以他選擇了第一次人獸大戰作為故事,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也許更方便進入這個魔獸的世界。
影片特效也正中觀眾的嗨點。影片超過2000個特效鏡頭物有所值,獸人造型每個毛孔都神還原遊戲。投資巨大的實景搭建與特效製作也達到了天衣無縫的境地。許多觀眾都說,即使不太了解魔獸歷史,但不得不說動畫非常棒。
實事求是的說,《魔獸》帶給觀眾的是一次合格但不夠沸騰的演出。但是一部合格的《魔獸》,難道還不值普通觀眾的一張電影票嗎?
《魔獸》票房大爆背後,是一個被改變的票房遊戲。
首先,大多數票房專家看到的只是粉絲,而粉絲數量再龐大,也只是一個龐大的小眾——可是他們沒有看到的是,粉絲背後是社群。
這些當年的遊戲玩家,已經迅速成長為社會消費中的主力軍,也是當今中國電影市場最具消費力的人群。遊戲帶來的巨大參與感和身份認同感,塑造了《魔獸》的社群,即使玩家人數不斷減少,但社群依然強大,更重要的是,當影評人唱衰《魔獸》的聲音響起,一場捍衛《魔獸》的社群戰役也已打響。
當粉絲們不再只為觀影,而是將刷票房和刷朋友圈當作了一次社群行動,《魔獸》的票房爆發力,意外嗎?
其次,《魔獸》正在營造一場社交狂熱。對於中國觀眾來說,看《魔獸》到底是為了什麼?當所有人的朋友圈都在刷《魔獸》時,看《魔獸》還只是看一場電影嗎?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成為社交的一部分。不看《魔獸》,意味著你在朋友圈面對朋友的推文——「你是聯盟還是部落」時,你將無話可說。
本質上說,《魔獸》的票房狂熱是一場社群行動和社交狂熱。
影城熱線:0570-3865555
廣告:映前廣告、戶外廣告、燈箱廣告、
座位廣告
電影包場:求婚包場、慶生包場、聚會包
場
團體業務:電影票、電影卡可做為員工福
利、朋友禮物
影院資源豐富,有需要請聯繫 陳經理:
1385700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