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蕭何月下追韓信」瓷枕殘片隨想

2021-02-23 中郵藝術品

圖1 遼代彩釉「蕭何月下追韓信」瓷枕殘片

  近日,欣賞到李老師所示的遼代彩釉瓷枕殘片「蕭何月下追韓信」(圖1),其人物與馬,讓我想起同名戲,戲的精彩和「遼三彩」的精美,都是具有研究意義的話題。這塊瓷片雖大部已經殘破,但仍可看出,前者韓信騎的是白馬,後者蕭何騎的是黑馬,蕭何馬不停蹄連續趕了一天,終於在一片樹林中追上韓信……瓷畫線條流暢,色彩飽滿,所繪人物、馬與現場感,形象生動,幾乎過眼不忘。配圖2為完整的遼代瓷枕,從比較與對應中,我們可以窺見其器物之原貌。

圖2 完整的遼代瓷枕

圖3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圖4 遼代龍泉務窯瓷盤

圖5 遼三彩菩薩像

圖6 遼三彩羅漢像

圖7 遼三彩羅漢坐像

  我看過《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京劇傳統劇目,它取材於小說《西漢演義》,是藝術家周信芳的代表劇之一。講述了秦朝末年,楚漢相爭,韓信在項羽帳下不得重用。適逢漢謀士張良出外尋訪帥才。張良訪到韓信,並交與他一封舉薦書,要他去見劉邦。韓信到達褒中時被夏侯嬰引見給相國蕭何,得蕭何器重。蕭何向劉邦舉薦韓信,劉邦得知韓信出身微賤,不肯重用。蕭何多次向劉邦奏本,極力推薦韓信為大將。劉邦不允,非要等張良推薦的人才到來。韓信見相國再三保薦,漢王仍執意不聽,便留詩一首,乘夜色棄官而走。
  蕭何聞訊,深恐失去人才,不顧道路艱難,戴月追趕。當見到韓信時,蕭何在急累交加中,竟從馬上跌下,仍苦勸韓信返回褒中。韓信深受感動,於是把張良的舉薦書拿出。蕭何喜出望外,與韓信一同去見劉邦。劉邦見到張良的舉薦書,立即封韓信為大將軍,並在蕭何建議下,為其高築將壇,登臺拜將。從此,劉邦文依蕭何,武靠韓信,爭奪天下。可謂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正是韓信用兵如神,打敗項羽,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古瓷器中最著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要數「元青花梅瓶」了(圖3),1959年,在江蘇南京江寧縣殷巷將軍山沐英墓出土。乃景德鎮窯的產品,高44.1、口徑5.5、腹徑28.4、底徑13釐米。瓷胎質潔白細密,青花呈色穩定,白釉純淨,透明度極高,青花系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無蓋,小口,口沿平厚,頸短而細,平肩,肩以下收斂,脛部瘦長,近底部外撇,平底。造型端莊挺秀,腹部繪製「蕭何月下追韓信」。所繪蕭何、韓信和艄公的形象極富個性,松、竹、梅、芭蕉、山石為背景,生動地展開了一幅歷史畫卷。畫面之外配有五組紋飾帶,整體裝飾繁縟,紋飾帶布局疏密有致,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精粹。
  據記載,該瓶的發現與當時「以康永海為首的盜墓團夥」有關,1950年前後,該團夥盜取了朱元璋養子沐英墓,並將陪葬的這隻梅瓶在南京新街口附近兜售,剛巧,這一幕讓當時開古玩店的收藏家、解放後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陳新民遇到,他一見,便認出這是一隻元青花。後經文物專家鑑定,該梅瓶為一級國寶,定名為「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大梅瓶」。目前藏於南京市博物館,乃「鎮館之寶」,是「中國瓷器三絕」之一。
  「遼三彩」瓷枕也選用了這個歷史故事,可見故事與史實深入人心。遼代建於公元907年,亡於公元1125年,歷時218年。立國早於北宋53年,亡國早於北宋兩年。是「五代十國」時期,一個以契丹族為主體的封建王朝。歷史資料顯示,遼與中原、南方的文化交流頗為密切。契丹族,是古代北方民族鮮卑族的後裔,晉末始稱「契丹」。
  我們知道,南北朝以來,契丹在今遼河上遊,西拉木倫河流域一帶遊牧,與中原的關係逐漸密切。唐朝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並任契丹首領為都督。唐朝後期,契丹已成為我國北方民族中最強的一支。唐末,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及鄰近各部,於五代後梁貞明二年建立了遼朝,先後與五代、北宋並立。隨著契丹人由畜牧、漁獵生產為主,進而轉向以農業、畜牧業生產為主,由遊牧生活轉向定居生活,因而手工業也隨之發展。
  制瓷業,在手工業中是重要的部分。遼代的陶瓷器,黑、吉、遼、內蒙古及河北等地都曾有發現。遼代陶、瓷器製作基本承襲唐代陶瓷工藝,和北宋中原地區的陶瓷製作工藝屬同一體系,低溫釉陶以單色居多,三彩陶器被稱「遼三彩」……
  據有關資料記載,遼代為鞏固疆土,加強統治,相繼修建了上京臨潢府(今赤峰市林東鎮)、東京遼陽府(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縣)、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稱之「遼五京」。統治者重視陶瓷業,五京都有窯場:1.林東上京窯、 南山窯、白音高洛窯。以燒制精細白瓷為主,兼燒釉陶及生活用瓷。2.赤峰缸瓦窯。遼代最大的窯場,燒制遼三彩以及磁州窯風格的瓷器。3.遼陽冮官屯窯。燒造生活用瓷。4.北京龍泉務窯。燒制三彩類建築陶瓷最為著名。大型菩薩、羅漢等彩塑享譽世界。5.渾源界莊窯。黑釉瓷器在北方諸窯中獨樹一幟。最具民族風格的品種是遼三彩、遼黃釉。定窯白瓷、磁州窯白剔花瓷,也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遼代龍泉務窯燒制的大型羅漢等塑像,是世界各大博物館爭相購藏的!除了我們常見的彩釉瓷枕、瓷盤(圖4)外,精品還有不少,例如:首都博物館藏的遼三彩菩薩像(圖5)、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的遼三彩羅漢像(圖6)、法國集美博物館藏的遼三彩羅漢坐像(圖7)等。
  「遼三彩」是受「唐三彩」的影響而產生的藝術品種,多用黃綠白三色釉,此菩薩像頭戴花蔓冠,胸前飾有瓔珞,腰間有蝴蝶結,通體施黃綠琉璃釉,明亮光潤。遼國作為「馬背民族」,人們往往只注意其驍勇善戰,而這些遼代瓷器,精美絕倫……
  關於「遼三彩」的研究,讓人們不禁感嘆,在那個爭戰時代,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相互融合,人們以物換物,使得中原手工製作技藝也隨之傳承,這些精美的遼三彩瓷器,見證了草原別樣的綠地風景,也見證了民族文化的友好與融合,這是一種文明,真可謂「可歌可泣」。

相關焦點

  • 從遼蕭何月下追韓信瓷枕殘片想到的
    遼代彩釉瓷枕殘片「蕭何月下追韓信」(圖1),其人物與馬,讓我想起同名戲,戲的精彩和「遼三彩」的精美,都是具有研究意義的話題。
  • 蕭何月下追韓信
    蕭何說:「我怎麼會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漢王又問他:「你追誰呢?」蕭何說:「韓信。」蕭何所說的韓信,本來是淮陰人。項梁起兵以後,路過淮陰,韓信去投奔他,在楚營裡當個小兵。項梁死了,又跟項羽,項羽見他比一般兵士強,就讓他做個小軍官。韓信好幾回向項羽獻計策,項羽都沒有採用。韓信感到十分失望。
  • 蕭何月下追韓信,誰在月下追戲劇?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一出傳統劇目,是一篇歷史故事,也是一個方寸之地對一段風雲歷史的凝視。楚漢相爭,劉邦急圖東歸,命張良物色帥才。張良看重項羽帳下懷才不遇的韓信,並推薦他去投奔劉邦。韓信自負,不願出示薦書,因曾行乞而被劉邦輕視,繼而憤憤出走。蕭何恐失人才,月下出城數十裡追趕韓信。劉邦終於採納蕭何建議,拜韓信為大將。 從此,劉邦文依蕭何,武靠韓信,舉兵東向,爭奪天下。
  • 蕭何月下為什麼要追韓信?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膾炙人口,那麼,蕭何為什麼要追韓信呢?
  •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蕭何為什麼要追韓信?
    有一天,韓信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問到:「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以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並將韓信推薦給劉邦,但未被重用。後韓信多次與蕭何談論,為蕭何所賞識。劉邦至南鄭途中,韓信思量自己難以受到劉邦的重用,中途離去,被蕭何發現後追回,這就是小說和戲劇中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此時,劉邦正準備收復關中。
  •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真的嗎?
    韓信是個待業青年,秦末大起義開始地時候,他去投靠項梁了,帶來一把佩劍投奔項梁了,項梁沒有認出來,這就是將來鼎鼎大名的韓信,然後韓信主動找到蕭何,跟蕭何又長談了一番,談完以後蕭何覺得韓信可不得了,韓信這個人可不是一般的人,立即向劉邦推薦,結果劉邦推薦以後,劉邦還沒有反應,沒有回答,說我考慮考慮,這個韓信一聽蕭何說給領導推薦了,給漢王推薦了又沒有消息,韓信就跑了,韓信這一跑,蕭何就去追了,這一追後來就成了一個
  • 蕭何月下追韓信,後設計害韓信,他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俚語源於西漢開國丞相蕭何與大將軍韓信之間相惜相殺的故事。想當初,譽為"兵仙"的韓信之所以輔佐劉邦打敗戰神項羽,全賴蕭何"月下追韓信",力薦之下才得以登臺為將,大展其軍事奇才。二、蕭何月下追韓信哪知,韓信就在此時逃跑了。原來,已封為漢王的劉邦因封地關中地勢偏狹,難以發展。劉邦的部下,有一部分便認為擋不住西楚霸王項羽的進攻,遲早會被剿滅。
  • 蕭何曾經月下追韓信,為什麼又會向呂后獻計殺韓信!
    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劉邦稱帝後,蕭何成為大漢王朝的開國丞相,在功臣中位列第一,受封酇侯。布衣丞相,前所未有。說到蕭何,就不得不說同為「漢初三傑」的韓信,兩人既留下「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佳話,也有「成也蕭何敗蕭何」的嘆息。按理說,蕭何是韓信的伯樂,兩人關係不菲,為何最後又會給韓信下套?
  • 秦末漢初簡史第四回||蕭何月下追韓信
    夏侯嬰秦末漢初簡史第四回||蕭何月下追韓信作者||yesuo再說張良找找找找,找啊找,終於找到了滅楚大元帥,就是韓信。張良借賣劍為由找到韓信,說我有三口劍,一口曰天子劍,已給了劉邦,一口曰宰相劍,給了蕭何,這口元戎劍是給你的。天子需有八德:仁、孝、聰、明、敬、剛、儉、學。宰相也需有八德:忠、正、明、辨、恕、容、寬、厚。元戎八德為:廉、果、智、信、仁、勇、嚴、明。張良寫了一封推薦信給韓信,讓他去見劉邦。
  • 重溫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這段歷史故事
    2011年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拍出8.4億港幣整件器物造型端莊、穩重,胎質潔白緻密,青花發色蒼翠濃豔,而瓶中所繪人物的生動神情尤其精彩: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
  • 《蕭何月下追韓信》《扈家莊》丨大飽眼福!經典老生戲武旦戲連臺
    在之前的推文中,已向大家介紹了90周年戲曲展演的《紅鬃烈馬》和《霸王別姬》兩齣京劇經典劇目,這次將接著和大家分享即將在9月展演中與大家見面的的武戲《扈家莊》、老生戲《蕭何月下追韓信》與中國大戲院過去的故事。
  • 《蕭何追韓信》 粉彩 梅瓶
    琺瑯彩與粉彩工藝結合,仿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瓶身腹部繪製故事背景,畫面之外配有包相花纏枝,綠色的底,本金填繪,裝飾繁縟,罕見佳品,值得珍藏。
  • 是蕭何追上韓信,還是韓信在路上磨磨蹭蹭地等蕭何?
    另一個是能力問題——蕭何算文臣,韓信是武將;蕭何年長,韓信年輕;就算追的方向正確,真的就能追上嗎?其二,韓信以某種方式讓蕭何甚至還有別人,知道他往什麼方向去。不管怎麼,蕭何追對了方向,又是怎樣彌補了能力問題而竟然很快就追上韓信了呢?
  • 蕭何為啥追韓信----袁騰飛音頻
    幹活了劉邦一聽這話就就得了趕緊建吧,蕭何進了,屋劉邦這個這個這個這個流氓本性大發作,啊好幾個他媽老笑話我帶你這麼好你跑什麼跑別人跑都跑你家也跑出來玩兒不玩兒了啊。  蕭何趕緊說,大王息怒我不是跑我追人去了,有,別人兒跑過去,追劉邦誰跑了知道你個程相追說韓信跑,了,治粟都尉韓信,跑了我追,他去了劉邦說你他媽是不是有病。
  • 古文閱讀-蕭何追韓信(司馬遷)
    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於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 韓信原本是大頭兵,蕭何如何能獨具慧眼把他從人海之中挖掘出來?
    蕭何是意外發現了韓信的才能。一、認識蕭何前,韓信混得很慘韓信是淮陰人(江蘇淮安),年輕時又窮又不肯種地、做點小生意,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縣裡的人都瞧不起他。著名的「胯下之辱」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秦末大起義,韓信投奔項梁的義軍,在軍中默默無聞。項梁戰死,韓信又歸屬項羽,做到執戟郎中。
  • 【名人故事】蕭何追韓信的歷史典故
    漢王見了他,又氣又高興,責問蕭何說:「你怎麼也逃走?」  蕭何說:「我怎麼會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  漢王又問他:「你追誰呢?」  蕭何說:「韓信。」  蕭何所說的韓信,本來是淮陰人。項梁起兵以後,路過淮陰,韓信去投奔他,在楚營裡當個小兵。項梁死了,又跟項羽,項羽見他比一般兵士強,就讓他做個小軍官。
  • 【關聖夫子籤詩故事-34】第三十四籤 蕭何追韓信
    不久,蕭何聽人說夏侯嬰與韓信關係密切,心想這兩人非親非故,且地位懸殊,覺得奇怪,就約了韓信來見。交談中,見韓信果然滿腹經綸,應答如流,當即答應推薦他為大將軍。韓信很高興,心想蕭何是相國,不久定會被保薦上去。可是儘管蕭何多次向漢王推薦韓信,漢王還是沒有採納。等了一個多月,韓信見自己還是不被重用,徹底失望了,決定離開,另尋出路。
  • 是蕭何在月下追回的
    ,慧眼識英雄,月下追韓信由於劉邦的封地是處於偏遠地區,為此他手下的士兵,因思念家鄉,就出現了眾多士兵的出逃。當然了,丞相出逃的事,自然會有士兵向劉邦報告了,直到第三天的早晨,蕭何才回來,漢王見了他真的是又氣又高興地,責問蕭何說:「你怎麼也逃走?」蕭何說:「我怎麼會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就是韓信。」通過蕭何與劉邦簡單的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這個人就是韓信,同時蕭何是認為韓信是一個能耐不小的人,日後定能夠助劉邦爭奪天下的。
  • 劉邦殺韓信,斬英布,為何獨獨放過了蕭何呢?
    沒錯,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劉邦振臂一呼,眾兄弟拜服於他的王霸之氣」的故事,而是蕭何等人讓劉邦出頭的。事若成,他們作為元老也能跟著劉邦吃香的喝辣的,事若不成,劉邦就是替罪羊。蕭何對韓信也挺絕情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是一段佳話,韓信在楚營不受重視才跑到漢營,結果劉邦也不賞識他的才能,韓信一氣之下,離開了漢營。知道這個消息,蕭何連忙騎馬連夜去追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