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情色,也無關愛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2020-07-12 空鏡solo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一部拍得很漂亮的電影。美術、服裝考究,用光和攝影也十分精緻。為了講述17世紀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的故事,影片將每一幀的畫面都拍得有油畫般的質感。

影片以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引,講述了維米爾與女僕葛麗葉之間的一段故事。女僕葛麗葉到畫家維米爾家做傭工,處處受到欺凌和壓迫,唯有欣賞男主人維米爾的畫能夠給她帶來慰籍。另一方面,維米爾的創作始終不能得到妻子的理解。此時維米爾發現了葛麗葉的繪畫天賦,並以她為模特,畫下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無關情色,也無關愛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電影海報

影片中的女僕葛麗葉由斯嘉麗·詹森主演。有人會認為斯嘉麗所飾演的葛麗葉十分性感,其中科林·費斯飾演的維米爾為其扎耳洞的橋段更是充滿了性隱喻。

然而在我看來,影片沒有半點情色的影子,也和愛情都無關。是一部從女文青視角出發,對畫家維米爾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想像。

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是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然而他的繪畫在其生前並不有名,在其死後仍沉寂了兩個世紀之久。關於維米爾的生平事跡,歷史並沒有十分詳盡的記載,甚至有人質疑《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否為維米爾所畫。

因此,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油畫與其相關的故事,史書的記載更是寥寥。影片改編自美國女作家特蕾西·雪佛蘭(Tracy Chevalier,1962-)的同名小說,是一個對畫作和畫家想像而成的故事,並非真實故事。

無關情色,也無關愛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米爾畫作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影片本改編自一位女作家的小說,這解釋了為什麼影片的導演彼得·韋伯是一位男性,鏡頭的感覺卻細膩、敏感得像一首詩。

全片是從女僕葛麗葉的視角講述,許多鏡頭都拍攝的極端唯美且曖昧。導演彼得·韋伯有過女性題材的剪輯經歷,他的影壇處女作是為一部女同性戀短片擔任剪輯。故他所執導的這部影片無論從視角還是質感,都與其他男性導演拍攝的影片全然不同。這是一位男導演通過女作家的腳本模仿女性視角所敘述的故事。

影片的鏡頭質感極端柔和,不僅是為了貼合維米爾油畫的感覺,也是為了營造一種女性敘事的氛圍。

無關情色,也無關愛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電影油畫般的質感

正因為是女性敘事,影片中的女僕葛麗葉無論從相貌還是靈魂都極端完美。即使在受盡折磨的情況下,她也有一雙欣賞美的眼睛,因此目不識丁的她能成為畫家的知己。更可貴的是,她是聖潔的。戴珍珠耳環確實激起了她的情慾,讓她不能自已。但是她有自己的信仰,不能委身於畫家或是畫家背後更有權勢的人。最終她選擇把貞潔獻給了自己未來的丈夫。

這部影片確實無關情色,也無關愛情。會有人對這部影片過分解讀,認為咬嘴唇和扎耳洞都有性暗示。但實際上,葛麗葉是純潔的,她只是被畫作吸引;維米爾也是純潔的,他對葛麗葉並沒有更多的非分之想。這只是兩個在現實之中受到傷害的人心心相惜、一起躲在畫室裡互相安慰的故事。

當畫作完成、葛麗葉離開,他們並沒有什麼遺憾。相反,在日後的生活中若有困苦或是孤獨,他們也能回憶起這段經歷,相互慰籍。

無關情色,也無關愛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電影中純真完美的 葛麗葉

不知從何時開始,「文藝女青年」這一稱呼儼然已成為一個標籤化的貶義詞。大家把任何喜歡寫文章、聽音樂、看展的女孩扣上「文藝」扯的帽子。若是性觀念再開放些,那更是「文藝女青年」無疑。

這樣的觀念其實是十分貶低甚至歧視女性的。真正的文藝女性與這些都無關,特別是與性觀念開放與否沒有關係。有一些男性將文藝中的自由解放與女性的性開放嫁接在一起,這種做法只是一種意淫且極端猥瑣。

真正的文藝女性是像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葛麗葉那樣的女孩,沒有標新立異,也不會什麼自由奔放。她們只是擁有發現美的眼睛和看待世界的獨特態度。



本篇作者

根根

北影未畢業生;金牛座

特長:發呆、睡覺、吃自助餐和碼字

一個從小到大活得特別浪漫主義的女生,希望有從一而終的浪漫愛情與最浪漫的工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由空鏡solo原創,引用或其他用途請聯繫小編,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過你這件事,是我最幸運的事!
    就像看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之後,最大的感觸無疑就是那句經典的:我愛你,與你無關!這是一幅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的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而同名小說以及影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創作靈感正源於此。2.
  • 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我愛你,與你無關我的悲傷,你不需要管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世界名畫,講述17世紀荷蘭一位畫家,為傭人葛麗葉少女作畫。葛麗葉因為遺傳到父親的基因對色彩有著獨特的敏感性,畫家楊對葛麗葉有著獨特的情感,因為她懂他的畫,在那個很多畫家都靠資本家贊助過日子的年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這裡,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家鄉
    劫後重生的寧靜維米爾筆下的代爾夫特風景約翰內斯·維米爾(1632—1675)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在代爾夫特始終潛心於畫事安靜地度過了一生他熱衷於刻畫平民的生活景象用顏料講述他們的人生無論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從《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裡走出來的法式民宿
    走廊位於走道盡頭的馬賽克版本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裝飾畫,雖然是最小尺寸的版本,還是拼了一上午。次臥次臥利用原始牆面的凹陷做成掛衣區,補充牆面的完整性。娛樂室珍珠耳環、彩繪玻璃窗、藍黃的強烈對比,這些都是維米爾的代表性元素,設計師從中受到啟發,將其轉換成設計語言。衛生間主臥衛生間。
  • 寡姐最清純的模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像極了夢中的初戀
    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實不少朋友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的確,截止到今天為止,《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仍然被稱為與《蒙娜麗莎》齊名的不世之作。這部電影的創作靈感,據說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在看完藝術作品,有感而發寫下了一本小說,而電影就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而已。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不期而遇的相對,生死度外的牽掛《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與梵·高,倫勃朗稱「荷蘭三大家」的維米爾的代表作,與達·文西《蒙娜麗莎》齊名。直至讀畢英國作家特蕾西·雪佛蘭同名小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才感嘆作者以絕世的視角,天才的想像,走進了維米爾的故事,給了一副不朽的名作一段虛構卻唯美的故事與歷史。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什麼這麼有名?
    ,46.5釐米×40釐米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這幅世界聞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由維梅爾繪製的。畫面另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環,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為畫中的點睛之筆。另外少女白皙光滑的皮膚以及含情脈脈的眼神也十分動人。整幅畫構圖和諧卻又帶著神秘。這位少女是誰?
  • 原來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藏著這樣一段秘不可宣的愛情故事
    少女側身回首的一剎那,那柔和的衣服線條、耳環的明暗變化,那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眼神,那富含深意、捉摸不透的微笑……這幅畫問世三百多年來,衍生出太多猜測和幻想,唯《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這幅畫問世三百多年來,世人都為畫中女子驚嘆不已:那柔和的衣服線條、耳環的明暗變化,尤其是女子側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回眸,唯《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一天,美國女作家崔西·雪佛蘭看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時,瞬間就被打動了。於是她決定根據這部神秘的畫作,杜撰了少女葛麗葉與畫家維米爾之間似有若無的愛情故事。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電影之名講述偉大畫家維米爾
    於是她以這幅畫為根據,杜撰了以畫家維米爾與畫中少女之間的隱隱約約的愛情故事。改編的同名小說一經出版,當時便在美國圖書排名榜上位居高位,現在已經被翻譯成38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小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封面之後,導演彼得.韋伯根據名畫改編的文學作品後,又立刻將這個唯美的愛情故事改編成了感人至深的愛情電影,隨後好評如潮。
  • 手天使公益組織,只關溫暖無關情色
    如果非要加上那個淫字,就真的會引起大家的誤會了,手天使公益組織,無關情色,只有溫暖。手天使公益組織,主要就是為殘障人士提供生理服務的一個組織,一生有三次免費服務的機會。普通人都需要關愛,殘障人士或者有著某些疾病的人,更需要關愛。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2019-09-18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油畫質感的電影畫面,是給眼睛的饕餮盛宴
    一幅畫衍生出小說,最後改編成電影,就是大家熟悉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名畫背景鋪滿黑色,襯託出少女的形象。畫面中的少女穿一件棕色的外衣,白色的衣領、藍色的頭巾與垂下的檸檬色頭巾相互映襯,她側身轉頭面向畫外,嘴唇微微張開,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環若隱若現,少女的形象與黑色的背景形成對比,凸顯立體。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清澈的雙眸,紅潤的雙唇,網友:初戀的感覺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維米爾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近百年來,人們對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創作層出不窮,比較知名的有1999年作家崔西·雪佛蘭創作的同名小說、2003年由斯嘉麗主演的同名電影等等。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維米爾使用了深色背景和正側光來突出少女的主體,再加上對少女五官的刻畫,儘管畫面沒有任何故事情節,但我們卻仿佛看到了她的平靜的內心,超凡的氣質。紅潤的雙唇,棕黃的服飾以及黃藍相間的頭巾,紅黃藍三原色的魅力在這幅畫作中展現的淋漓盡致。維米爾特別喜歡用檸檬黃,在亮面處的檸檬黃時畫面效果得到了升華,使畫面更堅韌沒有那麼易碎,看著非常從容、和諧、安靜。
  • 藝術多有趣 | 假如她是女傭:再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電影改編自崔西·雪佛蘭的同名小說,借用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背景,憑著對名畫的細緻觀察和豐富合理的想像,完全虛構了一部少女是女傭的故事。影片可以這麼簡單描述:一位有已婚畫家與傭人模特之間相互欣賞,但又及時止損的故事。套路劇情,反倒為這件神壇之作增加了幾分煙火氣。
  • 揭秘與《蒙娜麗莎》齊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隱秘
    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讓無數人著迷,創作它的畫家維米爾也被稱為是繪畫的光影大師。然而,這幅被譽為「北方蒙娜麗莎」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維米爾與梵谷、倫勃朗並稱為「荷蘭三大畫家」。雖然維米爾傳世作品的數量少,但他在繪畫史上的地位極為崇高,他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僅次於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其人其事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3女主:斯嘉麗.詹森1聽說男人都喜歡斯嘉麗那類型的女人,性感尤物,多看幾眼即使人血脈賁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選擇當年18歲的少女斯嘉麗來演,簡直是不二人選了,臉蛋身材有看頭,架空的畫家維米爾情史軼事,更是噱頭。
  • 每日一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 約翰內斯·維米爾
    作品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Het meisje met de parel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藝術家:約翰尼斯·弗美爾/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
  • 謎一樣的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和他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創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油畫。是其代表作之一。畫作採用了全黑的背景,從而有力烘託出少女的外形輪廓,使畫面構成強烈的視覺效果。作品的另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墜,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而恰巧窗戶的光亮倒映於珍珠的高光處。既是點睛之筆,也有特殊寓意。珍珠在維米爾畫中常象徵貞潔,因此有專家認為該畫很可能畫於少女成婚前夕。
  • 父親給他留下巨額債務,他給世人留下經典《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在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收藏有一幅1665年創作的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女孩》;這幅高44.5釐米,寬39釐米的畫作不僅是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也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是由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所創作的經典之作;
  • 穿衣是一種態度,和年齡無關
    有一天,她穿著一件都是鉚釘的黑色皮夾克,很瀟灑的甩了甩頭髮,說:「我要告訴你,穿衣是一種態度,和年齡無關。」從背影看過去,這位已經快到80歲的老太太,仍然像個十七八歲的少女,令人羨慕。從少女到老嫗,從青絲到白髮,這位老太太的穿衣態度,其實也是她的生活態度的體現。在她八十歲的身體裡,永遠跳躍著一顆十八歲的少女的心,從未改變。正如她所說:穿衣是一種態度,和年齡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