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與《蒙娜麗莎》齊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隱秘

2020-12-26 尹銘的書房

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讓無數人著迷,創作它的畫家維米爾也被稱為是繪畫的光影大師。

然而,這幅被譽為「北方蒙娜麗莎」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維米爾與梵谷、倫勃朗並稱為「荷蘭三大畫家」。

維米爾生前落寞,死後作品仍不被世人重視,維米爾作品的價值被發現已是很晚的事。

由於被埋沒太久,他名下可信的傳世作品非常少,沒有爭議的不過35幅。

雖然維米爾傳世作品的數量少,但他在繪畫史上的地位極為崇高,他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僅次於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

↑ 維米爾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北方的蒙娜麗莎

維米爾最知名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稱為「北方的蒙娜麗莎」。

畫面中的少女活靈活現,從濃黑的背景中脫穎而出,眼神純真,動作靈巧,就像是一張瞬間抓拍的人物照片。這幅畫成為《蒙娜麗莎》之後最具神秘色彩的女性肖像作品。

維米爾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的平常生活

1632年,維米爾出生於荷蘭一個畫商家庭,21歲他就在畫壇嶄露頭角。

但是由於他育有11個孩子,所以維米爾一生都比較拮据。

↑ 維米爾 -《花邊女工》

維米爾的代表作品除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之外,還有《倒牛奶的女僕》、《花邊女工》等,大都取材於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但樸素的繪畫主題並不影響作品的藝術價值。畫中人物洗衣服、倒牛奶、切菜、彈琴等,這些充滿生命力的生活瑣事,造就了維米爾獨特的風格與辨識度。他非常善於表現室內空間和光線,畫面效果逼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 維米爾 - 《倒牛奶的女僕》

維米爾的畫作中,常常有著非常淳厚的湖藍色,這種藍色來源於非常寶貴的青金石,與等量的黃金價格相當。維米爾畫中經常出現大片的藍色,有人說他因此負債纍纍。

↑ 維米爾 《維金納琴旁的女士與紳士》

維米爾對光影把握極為精準,他的畫作非常精緻,不論是構圖、人物比例,還是光影變化,都精緻得像照片一樣。

↑《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

這幅畫中一名側背向我們的男子,身著一身鮮紅的外套,頭戴一頂誇張的大簷帽,正在向他對面的年輕女子示愛。

軍官所戴的海狸毛皮氈帽是當時的奢侈品,由於海狸毛貿易,曾引發了北美土著間的戰爭,這幅畫間接反映了歐洲與北美土著之間海狸毛皮交易的縮影。

↑《在敞開的窗邊讀信的年輕女子》

這幅畫中的女子和《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中的女主其實是同一人,她們穿著同樣的衣服。畫中女子的原型,可能是維米爾的妻子卡塔莉娜博爾涅斯。

這幅畫描繪的是女子站在打開的窗前,借著陽光讀信的場景。

她的下方有一張大桌子,桌子上蓋了一條質地厚實的土耳其地毯,地毯的一角皺成一團,褶皺讓畫面生動有力。

注意,前景中的那個盛水果的中國青花瓷盤,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是來自東方的精美奢侈品。這幅畫反映了中國瓷器改變全球貿易的事實。

結語:

維米爾的畫作,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間接地打開了一扇扇通往17世紀世界的大門,讓我們得以從全球化的視角,看清當時各國之間的聯繫和地位。

有人說,西方畫壇欠維米爾一個「藝術大師」的榮譽稱號。

但BBC的一部紀錄片曾揭秘,維米爾作畫時,曾經用過秘而不宣的技術秘密。

《隱秘的知識》的作者霍尼克說:文藝復興之所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繪畫成就,是因為當時的畫家們悄悄使用了光學儀器輔助作畫,所以寫實技法才能突飛猛進。

↑ 小孔成像原理

霍克尼研究發現:維米爾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時,使用了小鏡子。他把小鏡子調整好角度面對對象,讓小鏡子裡折射的圖像與桌面上的畫布重合,只要用筆順著小鏡子的邊緣描繪出和小鏡子重疊的部分圖像,就能在畫布上準確地描繪出光影,最後畫出完整的對象。

有評論家認為維米爾像描紅一樣作畫不是藝術。

其實,即使有了這項「神器」加持,也不算是欺騙,看似機械描摹的過程,解決的只是形和色的問題,而過程中對色彩的把握和對筆觸的控制,也是一次再創作。

光學儀器和畫筆一樣,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即便在照相機發明的今天,很多攝影作品也被稱為藝術,技術和藝術並非對立關係,藝術的表達維度也不需要受到技術的限制。

相關焦點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耳垂上那顆飽滿的珍珠,明暗變化,柔光流轉,是少女情慾的冠冕。柔和的衣服線條,黃色的頭巾,是夜色中綻放的花朵。藍色的顏料,是少女內心幽深隱秘的湖水。不期而遇的相對,生死度外的牽掛《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與梵·高,倫勃朗稱「荷蘭三大家」的維米爾的代表作,與達·文西《蒙娜麗莎》齊名。
  • 寡姐最清純的模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像極了夢中的初戀
    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實不少朋友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的確,截止到今天為止,《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仍然被稱為與《蒙娜麗莎》齊名的不世之作。這部電影的創作靈感,據說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在看完藝術作品,有感而發寫下了一本小說,而電影就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而已。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什麼這麼有名?
    ,46.5釐米×40釐米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這幅世界聞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由維梅爾繪製的。20世紀90年代,美國女作家崔西·雪佛蘭被楊·維梅爾的藝術風格所吸引,看到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時,她決心將其改編為同名小說。小說中是這樣描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產生的故事的:1665年的荷蘭小鎮臺夫特,17歲的少女葛麗葉迫於生計,來到畫家維梅爾家做幫傭。
  • 錯覺的魅惑:荷蘭國寶級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揭秘
    利用視錯覺創作的街頭3D立體畫十七世紀荷蘭代爾夫特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一直以來,少女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環」被認為是作品的點睛之筆,熠熠生輝的珍珠與純真無邪的眼神相呼應,為作品增添了無限的神韻和想像。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和它背後一段永遠塵封的秘密
    約翰尼斯·維米爾 (Johannes Vermeer) 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它在曝光度方面大有與萊昂納多·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的傑作《蒙娜麗莎》 相媲美之勢。許多藝術書籍的封面都採用了這幅畫,您現在還可以在靠墊、杯墊、T 恤衫、手袋、襪子及手提箱等物品上看到這幅畫。
  • 原來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藏著這樣一段秘不可宣的愛情故事
    少女側身回首的一剎那,那柔和的衣服線條、耳環的明暗變化,那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眼神,那富含深意、捉摸不透的微笑……這幅畫問世三百多年來,衍生出太多猜測和幻想,唯《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全黑的背景中,少女卻仿佛發著光。畫中女子的真實身份,亦如蒙娜麗莎一樣,是一個千古之謎。
  • 為什麼要戴珍珠耳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故事
    奶酪發現與《蒙娜麗莎》齊名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實在是太唯美了。畫面裡的少女清純甜美,那眼睛像珍珠一樣閃亮著光芒。在約翰內斯·維米爾的畫作裡,我們能感受到少女和珍珠是一樣美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因為背後創作的故事是空白的,一部同名電影填補這一名畫背後故事的空缺。
  • 這裡,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家鄉
    劫後重生的寧靜維米爾筆下的代爾夫特風景約翰內斯·維米爾(1632—1675)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在代爾夫特始終潛心於畫事安靜地度過了一生他熱衷於刻畫平民的生活景象用顏料講述他們的人生無論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揭秘「蒙娜麗莎的微笑」真實面孔!AI還原世界名畫女主角都是正妹
    來自波蘭的藝術家丹尼斯(Denis Shiryaev)日前在YouTube上傳的新影片中,透過AI技術嘗試還原達文西《蒙娜麗莎的微笑》、《抱銀貂的女子》等名畫中的主角樣貌,結果每一位都是令人驚為天人的絕世美女。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過你這件事,是我最幸運的事!
    就像看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之後,最大的感觸無疑就是那句經典的:我愛你,與你無關!這是一幅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的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而同名小說以及影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創作靈感正源於此。2.
  • 從《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裡走出來的法式民宿
    走廊位於走道盡頭的馬賽克版本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裝飾畫,雖然是最小尺寸的版本,還是拼了一上午。次臥次臥利用原始牆面的凹陷做成掛衣區,補充牆面的完整性。娛樂室珍珠耳環、彩繪玻璃窗、藍黃的強烈對比,這些都是維米爾的代表性元素,設計師從中受到啟發,將其轉換成設計語言。衛生間主臥衛生間。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清澈的雙眸,紅潤的雙唇,網友:初戀的感覺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維米爾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又被稱為荷蘭的蒙娜麗莎。畫家維米爾十分擅長構圖,他的畫作會使人感到非常和諧,他對於色彩和形體的表現爐火純青,人物的輪廓線雖然柔和但卻無比穩定,正是這種柔和與穩定的平衡,使得維米爾聞名於世。
  • 這部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呈現了畫中人與畫家的一段情!
    由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繪畫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驚世聞名,畫中少女別過頭來回眸一笑,展現出一個深情而又讓人看不穿的表情,讓人看到入迷。有人認為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約翰內斯·維米爾最成功的作品,亦有人把此作跟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比較,認為兩者齊名。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油畫質感的電影畫面,是給眼睛的饕餮盛宴
    一幅畫衍生出小說,最後改編成電影,就是大家熟悉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幅名畫,流芳後世,就擁有了自己的生命,很多人喜歡將其憑空放在歷史時空中,揣度背後隱藏的故事,例如大部分人熱衷的考證蒙娜麗莎,持續幾百年未曾止歇,讓她有了各種身份和越來越神秘的微笑…電影主人公是一位畫家的女兒葛利葉,父親因為失明導致家中的經濟來源中斷,年少的女兒不得不承擔起養家的重任
  • 藝術影片放映計劃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第一期我們分享了《草間彌生的生活》,第二期我們將帶來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故事。屆時恭候諸位!該片改編自作家崔西·雪佛蘭的同名小說,講述了17世紀荷蘭肖像畫家維米爾以家中的一名女傭為模特,創作出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故事。
  • 父親給他留下巨額債務,他給世人留下經典《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在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收藏有一幅1665年創作的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女孩》;這幅高44.5釐米,寬39釐米的畫作不僅是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也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是由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所創作的經典之作;
  • 藝術多有趣 | 假如她是女傭:再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電影改編自崔西·雪佛蘭的同名小說,借用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背景,憑著對名畫的細緻觀察和豐富合理的想像,完全虛構了一部少女是女傭的故事。影片可以這麼簡單描述:一位有已婚畫家與傭人模特之間相互欣賞,但又及時止損的故事。套路劇情,反倒為這件神壇之作增加了幾分煙火氣。
  • 第二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的竟然是贗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所有作品中最不「處心積慮」的一幅畫了,但也被世人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畫中少女回眸一瞥,微微張開的雙唇,有點懵懂的眼神……讓人過目不忘……而且少女的身份爭議頗多,有人說是維米爾的情人,有人說是他的女兒,有人說是他的僕人,反正正是因為是個謎所以才給了我們後人更多想像的空間(有興趣看野史的朋友可以看一下2003年由彼得韋伯執導,斯嘉麗主演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莫裡茨皇家美術館:只有在這裡才能見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莫裡茨皇家美術館裡收藏了17世紀繪畫作品的精品之作,包括維米爾、魯本斯、倫勃朗等人的作品,其中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代爾夫特的眺望》以及倫勃朗的《杜爾普醫生的解剖學課》不僅是他們的鎮館之寶,更是國寶級的繪畫作品了。
  • Molly&Labubu:再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心事|IP有藝思
    她朱唇微啟,雙目含情,這欲說還休的表情引來後世諸多猜測,被藝術評論家戈施耶德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與義大利達文西的那副名畫堪稱雙璧。彼時,荷蘭正處於鼎盛時代。信奉新教的荷蘭商人以賺錢為美德,驅趕著上萬艘商船跨越大洋無所不至,在全世界開展貿易、建立殖民點,掌握了全球商業霸權。繁榮的商貿活動催生了一批富裕的資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