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裡走出來的法式民宿

2020-12-26 小旭愛設計

房屋118㎡位於湖北武漢,是一個特殊的房子,屋主原本計劃裝好了平常度假來住,裝修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決定把房子改造成民宿。設計師利用次臥原始牆面的凹陷做成掛衣區,補充牆面的完整性,與床背相互呼應,並與頂面連為一體,凸顯出整體的空間感。同時整體以藍色為主,橙色做點綴,藍色的半牆面與橙色家具形成強烈對比,改變了空間氣質,落地燈與吊燈相互呼應,將精緻進行到底。

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圖文來自

好好住認證設計師@武漢添悅空間設計

房屋信息

戶型 3 室

使用面積 118 ㎡

裝修花費 16.0 萬元

房屋位置 湖北 武漢

戶型圖

實測面積118㎡,陽臺坐享270°無敵江景視野。

房屋原貌

接手的時候房子還只是「半成品」狀態,在預算有限的條件下設計師的思路也很明確:不改變原有的布局,將設計的要點放在家具和裝飾品的選擇上。

客廳

牆面選擇和整體更加契合的低飽和度色系,與橙藍色沙發形成強烈對比。落地燈和吊燈在材質的選擇上相互呼應。

牆面分色以適當的比例交錯於空間之中。

餐廳

藍色系餐廳,將精緻進行到底。

半透明的餐椅釋放一個面積並不算大的餐廳。

走廊

位於走道盡頭的馬賽克版本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裝飾畫,雖然是最小尺寸的版本,還是拼了一上午。

次臥

次臥利用原始牆面的凹陷做成掛衣區,補充牆面的完整性。同時在形態上和床背相互呼應。牆面索性更大膽一點,與頂面連為一體,凸顯出整體的空間感。

臥室

相比酷酷的次臥而言,主臥在整體風格上更趨於溫婉含蓄。圓盤狀的吊燈與紙藝床頭櫃夾雜著一絲陽光,又是一個慵懶的下午。

娛樂室

珍珠耳環、彩繪玻璃窗、藍黃的強烈對比,這些都是維米爾的代表性元素,設計師從中受到啟發,將其轉換成設計語言。

衛生間

主臥衛生間。

兩個衛生間保持原有花磚的黑白調性,使用相同色系的浴室櫃進行搭配。

調色示意

通過前期在工地拍照的照片,模擬出牆面分色的效果!

德國都芳乳膠漆色號。

軟裝搭配

入戶過道。

客廳。

餐廳。

多功能房。

主臥。

次臥。

相關焦點

  • 這裡,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家鄉
    文 | 小巫代爾夫特荷蘭西部的一座美麗小城地處海牙與鹿特丹之間以運河、拱橋、林立的老建築著稱漫步在代爾夫特的街頭紅磚白扉上泛著粼粼波光斑駁城牆間銘刻著一段段不可複製的往事道旁整齊擺放的自行車承載著每個人尋常日子裡的喜怒哀樂
  • 寡姐最清純的模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像極了夢中的初戀
    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實不少朋友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的確,截止到今天為止,《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仍然被稱為與《蒙娜麗莎》齊名的不世之作。這部電影的創作靈感,據說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在看完藝術作品,有感而發寫下了一本小說,而電影就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而已。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什麼這麼有名?
    ,46.5釐米×40釐米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這幅世界聞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由維梅爾繪製的。畫面另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環,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為畫中的點睛之筆。另外少女白皙光滑的皮膚以及含情脈脈的眼神也十分動人。整幅畫構圖和諧卻又帶著神秘。這位少女是誰?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油畫質感的電影畫面,是給眼睛的饕餮盛宴
    一幅畫衍生出小說,最後改編成電影,就是大家熟悉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名畫背景鋪滿黑色,襯託出少女的形象。畫面中的少女穿一件棕色的外衣,白色的衣領、藍色的頭巾與垂下的檸檬色頭巾相互映襯,她側身轉頭面向畫外,嘴唇微微張開,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環若隱若現,少女的形象與黑色的背景形成對比,凸顯立體。
  • 無關情色,也無關愛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一部拍得很漂亮的電影。美術、服裝考究,用光和攝影也十分精緻。為了講述17世紀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的故事,影片將每一幀的畫面都拍得有油畫般的質感。影片以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引,講述了維米爾與女僕葛麗葉之間的一段故事。
  • 藝術多有趣 | 假如她是女傭:再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電影改編自崔西·雪佛蘭的同名小說,借用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背景,憑著對名畫的細緻觀察和豐富合理的想像,完全虛構了一部少女是女傭的故事。影片可以這麼簡單描述:一位有已婚畫家與傭人模特之間相互欣賞,但又及時止損的故事。套路劇情,反倒為這件神壇之作增加了幾分煙火氣。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過你這件事,是我最幸運的事!
    就像看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之後,最大的感觸無疑就是那句經典的:我愛你,與你無關!這是一幅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的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而同名小說以及影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創作靈感正源於此。2.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清澈的雙眸,紅潤的雙唇,網友:初戀的感覺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維米爾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近百年來,人們對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創作層出不窮,比較知名的有1999年作家崔西·雪佛蘭創作的同名小說、2003年由斯嘉麗主演的同名電影等等。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維米爾使用了深色背景和正側光來突出少女的主體,再加上對少女五官的刻畫,儘管畫面沒有任何故事情節,但我們卻仿佛看到了她的平靜的內心,超凡的氣質。紅潤的雙唇,棕黃的服飾以及黃藍相間的頭巾,紅黃藍三原色的魅力在這幅畫作中展現的淋漓盡致。維米爾特別喜歡用檸檬黃,在亮面處的檸檬黃時畫面效果得到了升華,使畫面更堅韌沒有那麼易碎,看著非常從容、和諧、安靜。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其人其事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3女主:斯嘉麗.詹森1聽說男人都喜歡斯嘉麗那類型的女人,性感尤物,多看幾眼即使人血脈賁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選擇當年18歲的少女斯嘉麗來演,簡直是不二人選了,臉蛋身材有看頭,架空的畫家維米爾情史軼事,更是噱頭。
  • 揭秘與《蒙娜麗莎》齊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隱秘
    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讓無數人著迷,創作它的畫家維米爾也被稱為是繪畫的光影大師。然而,這幅被譽為「北方蒙娜麗莎」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維米爾與梵谷、倫勃朗並稱為「荷蘭三大畫家」。雖然維米爾傳世作品的數量少,但他在繪畫史上的地位極為崇高,他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僅次於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
  • Baby融入油畫,化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驚喜又驚豔
    Baby在娛樂圈一直都是時尚領域的寵兒,曾經模特出身的她,面對鏡頭的表現力和自然張弛的表現力受到了不少高奢大牌的喜愛,曾經拍攝過無數令人驚豔的封面和硬照,而最具有特點的當屬她拍攝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當名畫變成奢華包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包優雅誕生!
    這是非常戲劇性的開始,他們將典型的英國內斂的風格和法式外放的設計元素融為一體,力求為女性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奢華感。當然品牌的根源是從藝術開始,所以設計中不僅有潮流感,還有從歷史藝術中汲取的靈感。例如從色彩上借鑑17世紀弗拉蒙風格,維米爾的油畫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運用暖柔細沙黃、海軍藍和焦吐司色來呈現設計中所要展現女性身上寧靜、恬淡、從容的氣質。
  • 每日一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 約翰內斯·維米爾
    作品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Het meisje met de parel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藝術家:約翰尼斯·弗美爾/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
  • 原來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藏著這樣一段秘不可宣的愛情故事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黃金時代畫壇巨匠弗美爾(也譯為維米爾)的代表作。這一幅小小的油畫,比八開紙大不了多少,油彩都已幹得開裂。但就是這樣一幅看似不起眼的小畫,卻使得許多文人墨客、遊人看客在畫前欲走不能。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耳垂上那顆飽滿的珍珠,明暗變化,柔光流轉,是少女情慾的冠冕。柔和的衣服線條,黃色的頭巾,是夜色中綻放的花朵。藍色的顏料,是少女內心幽深隱秘的湖水。不期而遇的相對,生死度外的牽掛《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與梵·高,倫勃朗稱「荷蘭三大家」的維米爾的代表作,與達·文西《蒙娜麗莎》齊名。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電影之名講述偉大畫家維米爾
    有這樣一幅畫,畫面畫了一位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少女美麗,和諧;畫面柔和精確,令人難以忘懷。畫這幅畫的畫家楊.維米爾.凡.德爾弗特生活在17世紀的荷蘭,屬於荷蘭的黃金時代,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得到空前的發展。繪畫藝術也一樣,那時候的荷蘭藝術已經學會像鏡子那樣忠實的去複製自然。然而藝術反映的自然總是反映著藝術家本人的內心。
  • 謎一樣的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和他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創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油畫。是其代表作之一。畫作採用了全黑的背景,從而有力烘託出少女的外形輪廓,使畫面構成強烈的視覺效果。作品的另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墜,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而恰巧窗戶的光亮倒映於珍珠的高光處。既是點睛之筆,也有特殊寓意。珍珠在維米爾畫中常象徵貞潔,因此有專家認為該畫很可能畫於少女成婚前夕。
  • Molly&Labubu:再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心事|IP有藝思
    繪畫藝術走下宗教和宮廷的神壇,服務於新興資產階級的日常審美需求。在主題上,平民的世俗生活場景取代了宏大嚴肅的神話故事。這些繪畫被成批訂購和生產,它們大多尺寸小巧,點綴著買家的客廳、辦公室和走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誕生於資本主義全球擴張的大航海時代,但是做到了拋卻浮華,獨具寧靜優雅的氣質。
  • 父親給他留下巨額債務,他給世人留下經典《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在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收藏有一幅1665年創作的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女孩》;這幅高44.5釐米,寬39釐米的畫作不僅是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也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是由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所創作的經典之作;
  • 聽說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畫的,該怎麼聊聊這位畫家?
    後人一直把維米爾叫做「斯芬克斯」,就是那個在希臘神話裡,總喜歡給人出謎語的怪物。這是因為維米爾的畫裡,總是隱藏著太多謎題,讓人猜不透。比如這幅《手持天平的女子》,畫裡的女人手拿天平,好像在稱東西。但你放大去看的話,天平上其實什麼都沒有。4. 不過,維米爾還是在畫裡還是留下了一個暗示,那就是背景裡的畫作——《最後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