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臺灣「酷兒文化」的發源之地——西門町
西門町,一個留存於臺灣島內罕見的日本地名。就是這裡,曾被日本人打造成臺北版的澀谷或淺草。現而今,「西門町」還是老臺北的商業中心與時尚前沿。我寓居的酒店,也在西門町邊。出門步行10分鐘,便是著名的西門紅樓了。
臺北人心目中的西門紅樓,是一處~與紐約石牆相似的場所。說得更直白些,就是臺灣酷兒文化的發源地。在海峽對岸的大城市裡,同類的地方尚不存在。據說,一部公視文學大戲《孽子》,幾乎改變了整個臺灣對酷兒文化的認知。就連保守的國民黨前主席連戰,都向酷兒婚戀合法化表示了認同。
五十年的歲月流變,盡在西門町紅樓
當我來到紅樓的時候,這裡正在舉辦攝影展。臺北的藝術家,以獨特的臺灣視角,對準了五十年的歲月流變。待我慢慢地欣賞時,發現每一幅作品都似曾相識。這不就是大陸麼?這人,這地,這風景。但它不是,展覽主題叫做「臺灣的味道」。
紅樓背後,便是著名的酷兒酒吧區了。說實在的,出於獵奇心理的我~既沒有餘錢,也沒有閒工夫~於此逗留。逛了一圈之後,便往「二二八和平公園」方向走去。
白先勇是個「盜火者」,結果整個臺灣被他點燃了
二二八公園,以前的名字叫做「新公園」。在白先勇先生的《孽子》裡,稱呼它為「我們的王國」。這是一群「青春鳥」的天堂,儘管隨時會被白色恐怖之下的風化警察所驅散。當然,在我看來,白先勇先生的成就,並不僅僅局限於文學領域。他最重要的貢獻,是改變了臺灣的社會觀念,從而加快了社會前進的步伐。從某種意義上說來,他的名字~是與法國的米歇爾.福柯、保羅.薩特、波伏瓦等社會學大師們共載史冊的。
在新公園裡散步,周遭靜謐得可以。我於公園的四處,找尋著龍子情殺阿鳳的那方水池。找來找去,水池倒是有,且不止一處。但阿鳳究竟死在哪裡,卻無人知曉。回頭想想,讀書太死,入戲太深,都並不好。
二二八運動,在臺海兩岸三大博弈集團的表述中,差異是十分明顯的
其實,早在"青春鳥"飛到新公園之前,這裡便已經~由於某事而爆得大名了。這件事,便是影響深遠的臺灣「二二八運動」。1947年的臺北新公園,也是臺北廣播電臺的所在地。當年那些「激情澎湃」的臺灣民眾,就是在這裡~向全臺灣的老百姓,發出了「要與國民黨當局戰鬥」之呼號的。
什麼是「二二八」?此事一兩句話說不清。但按照臺北大學歷史系主任、曾經在美國做過王小波師傅之許倬雲教授的看法,就是「國民黨在以古國王朝的統治方式,來對待一群被日本明治維新開了蒙的臺灣民眾」。國民黨在臺灣的管理者,是個具有軍閥習氣的~名叫陳儀的人。若是放在大陸,陳儀之行事作派,可能就如同廣西之李宗仁、雲南之龍雲、四川之劉湘、新疆之盛世才一樣,屬於~既不買蔣介石的帳,又不與共產黨坐一條長凳、但卻兩邊不得罪之人。然他所始料未及的,卻是~要對付一群已經被日據當局「培訓」出地方民眾自治觀念的臺灣百姓。
臺灣民眾所反對的,是不辦人事的執政者
當我在新公園內,見到被酷兒們塗抹上白色漆料之蔡英文頭像時,突然發覺~原來臺灣民眾所反對的,只是不辦人事的統治者。至於國民黨當政,還是民進黨上臺,全都無甚所謂。我還記得~當年在新公園附近的凱達格蘭大道上,率領著百萬「紅杉軍」進行倒扁的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他所領導的那場「新二二八運動」,就是聯合了藍綠陣營的民眾~組團抗議陳水扁之弊政。
在「凱達格蘭大道」上
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坐落著~曾經的臺灣總督府,目前的臺灣「總統府」。據說,這座總統府,在每周一至周六的9:30—11:30,是對公眾免費開放的。本來我打算進去看看,順帶參觀一下附近的「臺灣總統副總統博物館」。但由於時間未能排開,導致行程取消。當我站在凱達格蘭大道的斑馬線上,面對著「總統府」拍照的時候,腦海中閃現的~差不多都是施明德先生那仙風道骨般的身姿,以及被他動員起來的臺灣民眾。
這裡曾經名曰「介壽路」
再上溯60年,也還是在這條大道上,臺灣百姓湧滿街頭,進行著的~是所謂的二二八「起義」。那時節,凱達格蘭~這個以臺灣最早的原住民來命名的大道,還叫做介壽路。臺灣民眾指著陳儀手下的那些國民黨當局官員,大聲地咒罵著「阿山」和「半山」。這裡的阿山,是臺灣人對大陸人的稱呼。半山,則是對~從大陸返回臺灣的臺灣人之叫法。陳儀的下屬們隨即打槍,對面的示威者也應聲倒下。
1947年2月28日,在臺灣發生了什麼?
時隔不久,全臺灣的民眾都被動員了起來,開始大張旗鼓地驅趕、毆打,甚至屠殺「阿山」、「半山」。當然,這些民眾之所以如此行事,大凡是被國民黨政權收復臺灣後的一系列弊政所激怒。其導火索,竟然為一起「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城管」毆打「小販」。
在新公園內的「二二八紀念館」裡,我詳細地瀏覽著當時的圖文及實物資料。大腦皮層如過電影般地~聯想起「突尼西亞革命」、「新疆七五事件」等。這些事的性質或許全然不同,但不知怎的,一定要在我的腦海裡相互串聯起來。
曾經的「我黨地下工作者」,他叫李登輝
二二八運動,並不是一篇文章能講完的。這裡面的細節,值得人們反覆琢磨。比如,一個共產黨臺灣支部的青年,在二二八運動當中,承擔了一些~與群眾組織聯絡的工作。待二二八運動失敗後,國民黨當局的白色恐怖瀰漫全臺,這名青年便淡出了共產黨。(有人說,這是「工作需要」,以便「長期潛伏」)此人名曰李登輝。看到這裡,我突然冒出來一個很弔詭的想法:這李登輝會不會始終沒有忘記「黨的囑託」,在「二二八運動」失敗之後的第54個年頭裡,終於「打倒了國民黨反動當局」呢?
雖然李登輝活了下來,但二二八運動的最終失敗,也使臺灣本土的社會精英~被國民黨當局一掃而光了。依據歷史學家高華教授的說法,「二二八事件的結果,是使得臺灣本土的社會精英被徹底鎮壓;而此後漫長的白色恐怖時期,又使大陸遷臺的社會精英被徹底壓制」。最終,實現了兩蔣父子的「清一色」專政。
在紀念「二二八事件」的時候,民進黨的用心過於險惡
二二八紀念館裡的義工,大都是上了些年歲的老人。見我進來,便熱情地做著導覽。待參觀結束時~我才得知,這座紀念館是民進黨的支持者所建,且義工皆為綠營。於是,我開始回顧剛才所看到的一切:臺灣地方自治運動發展史、國民黨當局反動統治、臺灣人民的英勇鬥爭、兩蔣時代的「白色恐怖」。其實,這些展品都是真實的,所表達出來的~也都是臺灣民眾的真情實感。但於其中,似乎存在著一項重大疏漏,那便是~臺灣民眾打殺「阿山」、「半山」們的內容,在展覽中絲毫未見。當然,這並不是什麼疏漏,而是有意為之。搞垮國民黨,讓其「永世不得翻身」,採取別的方式,都不及反覆渲染「二二八」之「民眾悲情」來得更容易。
在利用「二二八」方面,民進黨比國民黨要「聰明得多」
培養一個文明人,或許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時間。而塑造一個暴民,則是頃刻之間便可產生的結果。我相信所謂的「暴民」,都不會與生俱來為惡,但前輩人所播下的種子,只有在前輩人和後輩子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開放出嬌豔的花朵來。對於這點,國民黨似乎還沒領悟到。至於民進黨,想到了卻在反著做。
信仰如同臺南孔廟,中國裝在裡頭:申哥帶你走臺灣之二
墾丁,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申哥帶你走臺灣之三
臺灣島的兩隻腳,一腳貓鼻頭,一腳鵝鑾鼻:申哥帶你走臺灣之四
臺灣夜未央~從臺南到臺北的「夜生活」:申哥帶你走臺灣之五
蔣公父子,你們可好?:申哥帶你走臺灣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