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血管活性腸肽瘤其實沒有什麼特定的易感人群,它也有良性和惡性之分,它屬於一種內分泌的腫瘤。可能會引起腹瀉、低鉀血症、胃酸缺乏或是胃酸過少等問題。如果有水瀉的問題,並且禁食72小時之後也沒有緩解的情況,最好還是要去醫院就醫,考慮是否是血管活性腸肽瘤的問題。
01血管活性腸肽瘤是因何而起,要怎麼將其與其他疾病進行區分?
血管活性腸肽瘤90%原發於胰腺,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腫瘤,但是不要認為它就是不治之症,它的治癒後的存活率是很高的。只不過,早期的一些症狀比較普通,所以經常會有人忽略,並且診斷也比較困難,如果早期進行手術切除,能夠改善預後。
1、遺傳因素
這個疾病其實和遺傳是有關的,看似沒有什麼關聯性,但是都包含在人體的基因當中。如果家族中有血管活性腸肽瘤的病史,後代也非常有可能會有這個疾病的發生,而且患病率會比其他沒有血管活性腸肽瘤家族史的人更高一些。
2、胰島細胞增生
其實血管活性腸肽瘤最重要的一個發病原因還是因為胰島細胞增生,而它也分為三種。第一種是β細胞,這主要佔據了胰島細胞的一半以上,有60%以上的細胞都是β細胞,它們會分泌胰島素,從而降低血糖,如果β細胞缺失,糖尿病的發病率也會攀升。
第二種是α細胞,這個細胞的佔比只有將近一半,最多只佔40%,它所承擔的任務是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作用和胰島素是相反的,它會增加血糖,所以它們需要綜合地應用,才能夠保持血糖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範圍內。最後一種是D細胞,這種胰島細胞的數量更少,最多只有15%左右,而且它會分泌生長激素抑制激素。這三種細胞的增生都有可能造成血管活性腸肽瘤的發生。
3、發病機制
血管活性腸肽瘤一般來說都是孤立性的腫瘤,而且每個人都不同,有的人的腫瘤大小很小只有1.5釐米左右,而大的腫瘤甚至可以達到10釐米左右。腫瘤一般分布在自主神經幹,也有的人是在腎上腺的附近。
實際上,在胰腺的血管活性腸肽瘤,單發腫瘤佔到了80%左右,而剩下的20%左右是多中心性腫瘤。一般來說,它們都分布在胰腺體或是尾部,很少有分布在胰腺頭。很多胰源性血管活性腸肽瘤患者在檢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惡性腫瘤了,甚至有轉移的情況,已經轉移到了胃部、肝臟和肺部等地方。而神經源性的血管活性腸肽瘤大多數都是良性的。
02如果身體突然出現這5個情況,最好考慮是不是血管活性腸肽瘤的問題
一般來說分泌性的腹瀉是血管活性腸肽瘤最明顯的一個特徵,還會出現腹部痙攣、皮膚潮紅和體重下降等問題,這還需要結合實驗室檢查,才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所以如果有這5個情況可以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防止漏診。
1、腹瀉
血管活性腸肽瘤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分泌性腹瀉,甚至賓根每天的腹瀉量能夠達到3L以上,而且一般大便是成型的,但是患上血管活性腸肽瘤後大便是水狀的,呈現出茶色。而且如果吃過止瀉藥後,並且停止進食72小時之後,腹瀉仍然在持續,那就一定要去醫院做一個全方位的檢查。
2、低胃酸
胃酸實際上是有利於身體胃部的消化和代謝的,但是患上血管活性腸肽瘤的患者,可能會有低胃酸甚至是無胃酸的情況,因為腫瘤抑制了五肽胃泌素刺激的胃液分泌,所以胃酸逐漸降低。如果進行胃黏膜活檢,就會發現壁細胞的數量是處在正常範圍內的,胃酸減少和壁細胞是無關的。
3、葡萄糖耐量降低
基本上患上血管活性常態瘤的患者有一半的人會有葡萄糖耐量減低,也有少部分人群血糖會增高。這是因為血管活性腸肽的分子結合和胰高血糖素是相類似的,所以會發生胰高血糖素樣效應,在切除了腫瘤之後,葡萄糖耐量就會恢復到正常水平。
4、低磷血症
有超過一半的血管活性常態瘤患者會有低磷血症的問題,還會有高鈣血症的情況,這是因為鈣和磷的代謝出現了障礙,所以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吸收和代謝。但是等到腫瘤切除之後,高血鈣和低磷血的情況也就會恢復了,這其實和其本身的內分泌是密切相關的。
5、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
因為每天都在腹瀉,所以整個人可能會有虛脫的情況,並且電解質也會因此而大量損失,所以整個人會有不同程度的脫水。也正因如此,循環血容量就會下降,出現低氯血症、代謝性酸中毒等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紊亂,甚至有可能還會出現心律紊亂的問題。有的患者還會患上腎衰竭和其他腎病等併發症,嚴重的還有可能喪失生命。
03血管活性腸肽瘤的症狀較為普通,應該如何鑑別,避免誤診?
1、鑑別腹瀉
水瀉和其他的腹瀉要做好一個鑑別的工作。感染性的腹瀉是因為細菌感染所引起的,比起血管活性腸肽瘤的患者的腹瀉,起病會更急,而且通過大便鏡檢就可以找到致病性細菌了,但是血管活性腸肽瘤的患者是沒有致病性細菌。
滲透性腹瀉一般來說是因為營養吸收遇到障礙,腸道的壓力過大所導致的,比如我們常見的乳糖不耐受的原因,這和血管活性腸肽瘤的患者不同,其禁食過後腹瀉的情況就會消失,而分泌性腹瀉是會持續性存在的。
2、與胃泌素瘤進行鑑別
胃泌素瘤患者胃酸比較高,而且糞便中含鉀元素的量比較少,這和血管活性腸肽瘤是不同的,並且胃泌素瘤的患者經過胃腸減壓之後腹瀉的情況就會得到緩減,但是血管活性腸肽瘤就算進行減壓之後,腹瀉的問題仍然不會有改善的問題。
3、與類癌進行鑑別
類癌的患者也有腹瀉的問題,而且皮膚也會潮紅的現象,但是血液中緩激肽水平都會有升高的情況,尿中也有5-羥吲哚乙酸含量的增加,這和血管活性腸肽瘤的病人有非常大的區別,與其進行鑑別比較容易。
結語:血管活性腸肽瘤是有一定隱蔽性的,而且其表現主要就是腹瀉,但是有的人會認為是吃壞了肚子,所以綜合進行觀察,做一個全方位的檢查。而且日常也要有良好的休息和飲食,這樣才能夠保證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