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向生而死,為了這世界向死而生,《勇往直前》致敬救火英雄

2020-11-29 戰臺烽

一年前的一場發生在四川省涼山州的森林大火,洶湧而慘烈,讓人記憶深刻:2019年的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3月31日下午,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涼山州支隊指戰員和地方撲火隊員共689人在海拔4000餘米的原始森林展開撲救。撲火過程中,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發林火爆燃,瞬間形成巨大火球,造成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幹部群眾犧牲。

2019年的4月2日,《人民日報》公布了不幸殉職的30名撲火隊員名單,這些殉職的消防員當中,年紀最小的才19歲,正是個精力旺盛的少年。年紀最大的,是個小女孩的父親,每次任務後,說起"我家那女娃",被燻黑的臉上總會露出一抹溫暖的微笑。而其中犧牲的中隊長張浩,剛結婚不久,但他朋友圈最近的每一個動態,都是在任務途中……

如今,距離涼山木裡的那次森林火災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也正是我們三十位救火英雄的周年祭。時間過去了這麼久,並沒有什麼影像資料,來紀念我們的救火英雄。

但是有一部美國電影,讓人至今不忍去看,那便是同樣反映救火英雄們不畏犧牲的英勇事跡的影片《勇往直前》:3300萬平方米的森林大火,20位救火英雄,一場人與大自然的戰爭,說的就是這部影片。

影片《勇往直前》由《復仇者聯盟》中滅霸的飾演者喬什·布洛林主演,故事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講述了2013年發生在亞利桑那州森林大火撲救過程中,一支 "花崗山消防先鋒隊",有19名隊員犧牲在這場滅火戰鬥中,僅一人生存的慘烈故事。影片對這段歷史進行了驚心動魄又感人至深的還原,被譽為"2017年最值得關注的災難大片"。

前面說過,消防隊長馬什的扮演者喬什·布洛林,最為人知的角色,是在《復仇者聯盟》中飾演的"滅霸",而這一次,他依然是"滅霸",不過不是消滅生命,而是消滅山火。他所帶領的"花崗山消防隊",是一支二級山火消防隊,馬什是非常希望這支隊伍,能夠通過嚴苛的考核,成為先鋒消防隊。但是要知道,成為先鋒消防隊,收入肯定會好一些,但是,他們要面對的危險,也會大很多。

山火消防隊員們究竟有多危險?在影片中隊員們訓練使用防火袋的情景,會讓我們有更深刻的感知。如果山火鋪天蓋地而來,隊員們又無法撤退的時候,防火袋,就是他們救命的唯一稻草,但即便使用了防火袋,也無法保證這些鮮活生命的絕對安全,因為當大火燒過的時候,你會覺得像有一百輛火車從你身上壓過,而且,溫度高達五百度。在這種情況下,能夠生存下來,靠的不僅僅是忍耐力,還有運氣。

在艱苦的訓練中,隊員們一直在進步,消防隊的好消息也接踵而至,在市長的推進下,"花崗山消防隊"終於等來了先鋒隊級別的考核,但相當耿直的埃裡克,雖然帶領隊員們,完美的阻止了火勢,出色的完成了考核的任務,卻頂撞了考核員,不知道能不能通過這次夢寐以求的考核。但後來好消息傳來,因為全隊的勇敢與嫻熟,"花崗山消防隊"終於"晉升"為"花崗山先鋒消防隊"。

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這支新晉的先鋒消防隊,開始往返於各個區域,進行滅火作業,他們越戰越勇,無論是名氣,還是成績,都令人刮目相看。一切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殊不知,最兇險的未來,已經在到來的路上,那便是來勢洶湧的,由於雷電和乾燥的氣溫引起亞利桑那州那場大火。

"花崗山先鋒消防隊"收到災情報告後,立刻奔赴火場,做好了準備來迎戰。他們在現場鋪設了"迎面火"的防火線。這個"迎面火",便是搶在大火來臨之前,先在開闊地帶,燒出部分裸露土壤,作為隔離帶,以阻止即將到來的大火蔓延。

但是,前來救援的消防飛機,卻接到了錯誤的指令,把他們剛做好的"迎面火"防火線給撲滅了,無奈之中,必須把防火線再變更位置。隊長埃裡克派布蘭丹去望風,隨時報告風速和火情,卻不料風速越來越強,達到了每小時八十公裡的速度,布蘭丹被迫撤到了一邊,而埃裡克和其他隊員們,卻被大火包圍,連消防飛機都無計可施。

在這危急的時刻,埃裡克帶領大家,拿出了曾經演戲訓練使用過的那種防火袋,隊員們都鑽進了防火袋,希望能夠藉助這層保護,避過這場滅頂之災。那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漫長而慘烈的一段時間,大火不知道燒了多久,才漸漸熄滅,而躲在防火袋中的19名消防隊員,卻都沒有再起來,他們,都在這場大火中,犧牲了……但是,在殘酷命運中昂揚著的生命力量,卻讓人如此難忘。

與很多隻重在描述悲壯滅火過程的視覺特效災難大片不同的是,《勇往直前》不僅為我們呈現了火災之兇險,救火之壯烈,而且也對消防隊員的生活細節給予了詳盡的描寫。情感危機、家庭危機、中年危機,打架、泡妞、撒野、犯渾,總之,在這個消防隊裡,沒有誰是完美的,唯一的權威就是專業,是敬業,是為兒為女、為妻為家的信任與責任。正因為如此,一個個消防隊員的形象才顯得如此血肉豐滿,也才得以讓人看的血沸淚湧。

《勇往直前》是一部紀實性特別強的影片,故事娓娓道來,矛盾與衝突不時出現,而山火也如影隨形,特別是山火吞噬著茂密的森林,一根根巨大的樹木在火中倒下,滅火飛機從空中灑下阻燃劑呼嘯而過,滅火隊員們在火場穿梭,與邪惡的"火魔"抗爭,讓人身臨其境沉浸其中,讓我們感受到和平年代的珍稀與美好,這是這部影片最大的價值。

或許,以後每一年的這一天,我們都會憶起在涼山州大火中犧牲的30名勇士,也都會憶起《勇往直前》這部影片,英雄沒有國界,犧牲永被悼念。

相關焦點

  • 《勇往直前》致敬,英雄
    看完好幾天了,腦子裡也還滿滿的都是英雄們的影子。我比較少看火災的電影,上一次看的應該就是《烈火英雄》,所以這次我會將兩部電影來比較看看。  先說《烈火英雄》吧,首先我是非常贊成國產電影對於我們那些英雄的重視,不再去重金拍無腦流量電影。《烈火英雄》的題材非常好,原型為大連油罐廠的大爆炸,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在此之前國內火災電影好像也只有港片中的幾部。
  • 《勇往直前》向消防英雄致敬!
    這個世界上不缺消防英雄,中國如是,世界上也如是。電影《勇往直前》就是根據「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隊英勇事跡改編。這種真人真事不該被忽略,也謹以此片致敬那些消防英雄們。然而這一切被突如其來的森林大火所打破,面對盡在咫尺的災難,作為尖兵部隊的他們勇往直前,卻在阻止火勢蔓延時被困火海、命懸一線,整個團隊的安危與榮譽也面臨巨大考驗。
  • 好萊塢高分電影,救火是他們一生的信仰——電影《勇往直前》
    這是一群熱愛野外消防,以救火為信仰的人的故事。他們的生活有時候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樣,陪伴家人,和朋友喝酒暢談,偶爾爭吵,過後和好。有喜怒哀懼,有七情六慾,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更多的時候他們的時間都投到了工作裡面,野外山火永遠不會和人類預約時間到來,大自然總是這麼不講道理,所以救火這事兒他們隨時待命,24小時都留著一根神經給「火」。
  • 向死而生,向陽而活
    文丨思同 · 主播丨塗山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其著作《存在與時間》中提出了「向死而生」的哲學觀點,即生存的開始的同時死亡也悄然而至。時間並不是斷裂的,而是延續的不可分割的,我們可能同時存在於多個維度之中,所以生與死無法分割。
  • 棄黑擇明,向死而生
    黑澤明的電影多描繪人性,生與死的意義。林夕把導演名字轉化為一首講及珍惜生命的非主流歌曲,向這位昔日的大師致敬。用了「擇」而非「澤」,意為黑暗中也要仰望光明,在最苦楚的時候也要懷有美好的憧憬。詞中,以黑白兩色來代表生與死的抗爭,因為黑澤明非常迷戀黑白這兩種強烈對立的顏色,如同徘徊在生與死之間的人。
  • 電影《盜夢空間》|造夢者的向死而生——對電影本身的致敬
    我一直認為,好的藝術作品形式應該藝術作品的內容中製造最恰當的條件去展現該藝術形式最鮮明的特徵,顯然,諾蘭做到了這一點,而他成功的關鍵在於恰當地在不可能之處尋找可能,或者,用更詩意但稍微有點偏離準度的詞來形容就是「向死而生」。無論在他之前的《致命魔術》還是後來的《盜夢空間》抑或是《敦刻爾克》裡,他總是要在極端不可能的情況下走出一條可能的路來。
  • 向死而生
    人到中年以後接觸死亡的事漸多,就會開始認真地思考,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人死後要往哪裡去?孔子說過一句話:未知生,焉知死?
  • 向死而生——八佰
    壯士寧死,向死而生。生而何歡,死而何懼。壯士,從不退讓,從不妥協,甘為理想而死。他們寧願用生命去彌補過錯,用死來成就道德仁義。那般澄澈的靈魂,豈是可以用怯懦齷齪的心思來指摘的?孔子講究實用,他說,「未知生,焉知死」:活著的事情都沒弄明白,就別去琢磨死了。然而,在精彩的生命體驗裡,卻可能是「不知死,焉知生」。或許,正是因為預知了死亡的存在,生命才會顯得光芒四射。
  • 《南漢山城》君主的難題——向生而死還是向死而生
    兩人也確實願意以死回報——無論是願意以自身後世千古罵名背負身上的隸判,還是聽聞國君出城下跪而自戕的禮判,他們對君或者對國都是忠誠的。區別在於,王在此時已經是一個符號,他們記掛更多的是更大的——禮節、百姓。「願意苟活求和的君王,我寧願請死,不要輔佐」禮判如是說,他是理想的。「不活著,怎麼能有其他的可能?屈辱的活著,比死更難!」隸判如是說,他是現實的。
  • 《挪威的森林》:向死而生,才是真正的生
    死不是生的終結,而是生的一部分,向死而生,才是真正的生。這本書始終瀰漫著孤獨和寂寞,也不乏對性的描寫和解讀,但我並不認為這很低俗。書中人物依舊純潔,每一個人就像是深陷死亡泥沼的孤獨貴族,頭頂孤獨的王冠在跋涉前行,當然有人就此沉淪,有人卻抵達了彼岸。
  • 戰長沙,向死而生
    我沒想到,在長沙這場必定終生難忘的比賽結束後,我居然有了另一種自我倦怠的失落。二. 向死而生因為這是一場向死而生的決勝。這是一場超乎我們偽專業認知的意外勝利。同樣的一群球員,在不同主教練的引領下,在我的家鄉實現了脫胎換股的變化,誰能預想?一頭獅子領袖的群羊,遠勝一頭羊領袖的群獅。
  • 向死而生的詠嘆
    是的,舅奶奶那張臉,以及她那一曲歌哭,使一場喪事具備了儀式感,傳遞的,也不再是簡單的拒絕死亡的願望,而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生命與世界之間種種愛與不愛的關係。求索「生」,懼怕「死」,這是一種本能,它屬於任何生命體,包括動物、植物。異乎動物的是,人類追求「生」的目的,已超脫於「繁衍」的本能。
  • 逆行英雄,《勇往直前》,何以不懼死?
    2013年6月28日,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內爾山爆發了一場嚴重的森林火災,19名來自「格拉尼特山高手隊」的消防員在救火過程中英勇犧牲,據說這是美國三十年來致死消防員最多的一次林火。2017年的電影《勇往直前》(only the brave)就是改編自這次真實事件。
  • 有一種生活,叫向死而生
    來源:古典書城前言:我們懼怕死,厭惡死,但沒有死,我們不會懂生的意義。這篇文章我以前看過,當時很震撼。今天再讀,依然感到震撼。向死而生,這是多麼高級的人生大智慧!不知死,焉知生?我們中國文化缺少了對死亡的教育。強烈建議各位讀者也來看看。如果你懂得向一個人的死因致敬袁君的人生,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葬禮劈成了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 向 死 而 生 !
    我不求神也不求菩薩,唯一的要求是,要死就乾脆點死,別躺在床上要人照顧就是最好。」「您真的不怕死?」「沒人不怕死。但所有人都會死,閻王要我死,我也沒辦法。」奶奶心態很好。二三十年前,爺爺就去世了。後來好多年,奶奶一個人住。奶奶說從那個時候開始,懂得人隨時可能會死。她給自己準備好了壽衣和壽鞋,自己的遺像也準備好了。
  • 電影《八佰》:有一種精神,叫向死而生
    悲劇令人深刻,「八百壯士」在就是這些失敗的英雄,他們殞身不恤,向死而生,血戰到底,這是中國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後,發出的最強音。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日本侵略的鐵蹄,讓中華民族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劇中人物不是每個人都是驚天動地的英雄,也有膽小怕死連槍都不開的「老算盤」這樣的人物。因為,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這才是真實的人性。電影沒有一味地拔高,而是真實地再現,因為沒有誰是天生的英雄,英雄也是成長起來的。
  • 無盡墜落 向死而生 .
    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暗黑中的星野  向死而生  巖井俊二 但是莉莉周對於他們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們聽莉莉唱歌,感受在她身上的以太精神。莉莉是這群人的麻醉劑,是他們心中的信仰,並以此維生。倘若你看牯嶺街少年,會發現 張震 飾演的小四還算是幸運,即使殺了人,但他的世界還沒有全部毀滅。但回過頭看看看莉莉周,你會發現這群十幾歲青年,世界早已支離破碎。
  • 向死而生的18位哲學家
    他回應道:「隨他們吧。」同樣地,蘇格拉底將問題扔給了起訴者以及陪審團,聲稱他們應該自信地面對死亡。被判決死刑之後,蘇格拉底用以下的驚人之語結束了發言:現在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活著;究竟誰過得更幸福,只有神知道。這句話濃縮了古典哲學對待死亡的態度:死,完全不值得恐懼;相反,死還是生之所依。
  • 向死而生 (此文勝讀十年書)
    這篇文章我以前看過,當時很震撼。今天再讀,依然感到震撼。向死而生,這是多麼高級的人生大智慧!是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主持過上百場追悼會送別會的袁女士,第二個故事的主角是李開復。不知死,焉知生?我們中國文化缺少了對死亡的教育。強烈建議各位讀者也來看看。
  • 雖生猶死,向死而生——死亡的意義,《生之欲》
    未到將死之日,必死之凡人何必自苦?——《生之欲》將給出答案。他撂給橋本忍一句話:「一個關於不久人世之人的故事」,於是,橋本忍寫出了劇本《活下去》,也即本片《生之欲》。這是一部關於人生和人性的集大成之作。片中對於生死的界定、對於官僚主義的諷刺、對於人性的深剖、對於人生的徹底反思,深入人心又淋漓盡致。主演志村喬的表演無關技巧,走心又深沉。這部電影第一次看便撼動我心、以及之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