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不想變成父母的樣子,但自己的情感卻—《比海更深》

2020-12-23 雲頂之弈360

家人之間吵架,最容易說的一套臺詞是,你看看別人家的誰誰誰……

實際上吧,我們誰也沒在別人家裡常住過,這麼說的時候,百分百一定是光看個表象的瞎掰……

電視劇裡演家長裡短的多,但為了戲劇性,也要犧牲不少寫實性,電影的題材裡,家長裡短其實也很少見,因為如果是賣票的電影的話,這個題材顯然吸引力不夠大,不過就有那麼幾個任性的導演(日本居多……),喜歡用電影這個媒體來拍這類題材……

首當其衝就是日本的導演——是枝裕和……

我總覺得這類電影蠻任性的,畢竟能看進去,甚至感興趣的人群就非常少,但日本的這類電影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就是讓大家看看真實的「別人」家是啥樣……

但看來看去,很有可能最終覺得,大家都一樣……

所以以後再聽到那個誰家的誰誰誰……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比海更深》的故事情節我都不知道怎麼形容,基本又屬於一個家庭的幾段生活片段而已,主角是阿部寬飾演的良多,是個曾經得過獎的不入流的小說家,如今幹私家偵探實際能掙得足夠養家糊,但沉迷於賭博,總是各種揮霍本就不多的收入……和前妻的關係很緊張,也老想從家裡摳出點值錢的東西拿去賣了,以付贍養費……

這故事簡介,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有多無聊了,但這個電影如果你仔細看,在很多地方地方仔細體會,一定能會心一笑,尤其以樹木希林飾演的良多的母親為代表,她的一言一行很多時候是那麼熟悉,家人之間的了解、相互吐槽、以及內心最深的祝願與依靠,都演得惟妙惟俏。

可惜樹木希林老奶奶已經在前年過世了。她飾演的許許多多的母親角色,真是深入人心,像我之前寫過的《東京塔》、《小偷家族》、《步履不停》等等,樹木希林都在其中有非常優秀的演出。

這部電影有兩個點最值得說一說。

第一個就是電影標題《比海更深》的意義,這個解釋藏在了電影中樹木希林的吐槽臺詞中,她說自己沒有愛誰比海更深。

其實深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深本來的意思,是一種藏得深……而藏得深,還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自己藏得深,自己知道,一種是藏得深了,自己都不知道。

很顯然,家人之前,尤其是東方人那種羞澀與矜持,絕對是最後一種,明明相互極為關心,相互愛護,但藏得太深了,深到連自己都不知道其實這種情感如此強烈,而成為了一種本能。

相關焦點

  • 是枝裕和《比海更深》:「福利房」的家庭故事,什麼情感「比海更深」
    於是「福利房」、「颱風夜」都成為了《比海更深》的重要故事元素。《比海更深》傾注了是枝裕和諸多情懷和人生感悟,影片所帶給人們的情感共鳴也格外真切。本文首先從鏡頭語言、音樂語言、空間敘事三方面淺述電影的特點和亮點,繼而從影片的三類"家庭"情感中分析母子、父子、夫妻的情感羈絆,最後反思"比海更深"的親情所帶給我們的生活啟示。
  • 這世間,唯有父母之於子女的愛「比海更深」
    良多的父親是一個工作不踏實,而且好賭的人,他從心底裡討厭父親,覺得因為父親的原因,才讓母親到老也沒能住上屬於自己的房子。他雖然看不起父親,可沒想到自己竟然變成了像父親一樣的人。工作上不踏實,喜歡投機取巧,而且和父親一樣喜歡賭博,永遠把希望寄托在買彩票中獎上。
  • 日本電影《比海更深》|為什麼我們會活成現在這個樣子?
    2016年,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海街日記》摘下了日本電影學院獎之後,在同年5月又推出了自己的治癒新作《比海更深》。電影名來自鄧麗君《別離的預感》中一句歌詞:「那時比海更深/比天更藍/要超過如此般的愛你/我也做不到了。」
  • 《比海更深》:是枝裕和想要傳達的「比海更深」,涵蓋了三層含義
    電影《比海更深》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參與執導的第14部作品,這部電影的靈感源自於2001年是枝裕和的父親去世,母親不得不一個人面對餘生。這引發了他的一些思考,是枝裕和撰寫劇本時在第一頁寫下這樣一句話:"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比海更深》豆瓣評分8.7分,是2016年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是枝裕和又一次用他的日式溫馨捕獲了中國影迷的心。
  • 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的角度解讀《比海更深》獨特魅力
    在一個颱風來臨的夏末,良多重新審視了親情和生活的意義,與自己的內心達成了和解。《比海更深》這部影片,繼承了是枝裕和一貫的溫情而平淡的風格,延續著屬於「是枝電影」的家庭哲學。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三角度來賞析解讀這部影片的魅力。本文第四部分,我會談談這部電影帶給我的一些思考和啟發。
  • 溫情治癒系電影《比海更深》,你是否愛過一個人比海更深?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述的是一部日本溫情電影《比海更深》。這部電影小編覺得中年人都應該看一看,影片中的就是中年男人良多的故事,良多曾是一名作家,但除了自己的處女作獲得一次獎之外,便再也沒有其他好作品,不僅如此他還是個失敗的丈夫和父親,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妻子帶著兒子離開,面對此景良多也無可奈何,他不願意放下身段去創作沒有靈魂的作品。
  • 書影評:成年人生—讀《比海更深》
    但是在他身上,我們不難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自己人生的某個方面。這個角色絕不討好,卻非常真實,充滿了人世間的種種無奈——我們都曾經夢想多麼優秀,最終卻庸碌平凡,我們都知道什麼才是好的,卻就是無法做到那麼好。如果說這個角色有什麼作用,那麼我想是很治癒的吧。在閱讀良多的故事之時,我們卻原諒了自己。
  • 比《你的名字》更令人感動的日本電影:《比海更深》
    電影《比海更深》大概會比《你的名字》更容易叫人感動。影片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參與執導的第14部作品,靈感源於2001年,導演的父親去世,留下母親獨自面對餘生,引起導演的一些思考。在撰寫本片劇本時,是枝裕和在第一頁寫下這樣一句話:「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 比海更深的是人生
    人生無法概括,存在太多可能性,無法預知,比海更深的便是人生。就像《阿甘正傳》經典臺詞說的那樣,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是哪種。在他的大多數作品裡,所描述的正是家庭生活以及家庭中成員間微妙的關係,將對社會、情感、理想、人生的思考填充其中,啟迪人生。《比海更深》是《步履不停》的姊妹篇。兩部作品相同的是都瞄準了事業上失意的中年男性,有著看似不太美滿的婚姻經歷,也有對於父母的不滿。
  • 《比海更深》——那些比海更深比天更藍的生命
    電影:《比海更深》類型:劇情導演:是枝裕和主演:阿部寬,真木陽子,樹木希林,吉澤太陽上映時間:2016年5月21日(日本)獎項:第69屆坎城電影節關注單元提名善於用生活細節說話的電影挺可怕的,它像一張厚實細密的網
  • 《比海更深》——那些比海更深比天更藍的生命
    第一遍看電影《比海更深》時,我以為它要說人最重要的就是活在當下,不要追逐已經失去的或者力所不及的東西,看完第二遍,我以為它要告訴我們人會在某個時間節點幡然醒悟,原來一直有人默默地愛著自己,比海更深。斷斷續續看了第三遍,忽然覺得,它什麼都沒有明說,但它什麼都說了。
  • 《比海更深》如果愛一個人比海更深,會捨得放手嗎?
    真心不是我的菜用最日常的記述淺淺說出成年人心中的傷痛,是枝裕和的片子,目前為止最愛的還是《海街日記》,《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沒有太多共鳴,頂多給7分劇中沒露過面的那位父親大概是整個家庭矛盾的基石。一如既往是枝裕和的味道。
  • 《比海更深》:無法成為理想中的大人, 才是人生真相
    成年人都會會心一笑,這世界上絕大多人不能把理想當飯吃,與理想漸行漸遠的過程,正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的過程。這是一場艱難的修行,被日本最治癒的導演是枝裕和,拍進了電影《比海更深》裡。《比海更深》的主人公,是一個為理想撞了南牆卻不回頭的人,更俗點,是一碗中年「廢柴」慘遭失敗的「毒雞湯」。
  • 比海更深的,是什麼呢?
    今天想推薦一部電影,是枝裕和的《比海更深》。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平淡的故事:一個落魄的中年小說家,離異、嗜賭、啃老、拿不出孩子的撫養費;一個普通的雨夜,經歷了埋怨、試探、體諒,最終又回到原來的生活。沒有勇氣成為他人的過去,一直念念不忘前任妻子響子的情感生活,而在之前卻沒有好好珍惜家庭生活。 一直拒絕成為父親那樣的人,後來才知道父親曾經把自己獲獎的第一本小說,跑遍所有店鋪送書,直到去世前還沒有送完。而這一切都是在自己想要當掉父親硯臺時,當鋪老闆要讓他籤名才知道的。
  • 你有沒有,比海更深地愛過一個人?
    ——是枝裕和《比海更深》琢磨了一下,我們之所以懷念過去,就是因為沒有勇氣成為他人的過去。總覺得自己還在他人的身旁,還對他人的生活產生影響。所以一直停滯在此。把這句話摘抄到了筆記本上。想著有機會的時候看這本書。
  • 《比海更深》:兩種生活觀的碰撞,引發對平凡的探究及人生的思考
    良多過來偷錢,心裡一清二楚,但從來沒有對他做什麼,因此母親淑子就像我們身邊的每個媽媽一樣,是一個很典型的疼愛甚至有點溺愛孩子的傳統母親形象。但與此同時,淑子把自己的小房子收拾的井井有條,每次做飯都認真對待。自己養花,看到毛毛蟲變成蝴蝶會很新奇,將它作為一個大發現告訴給兒子,整個人充滿童趣。她還買CD,聽古典音樂培養自己的愛好。
  • 電影分享 | 比海更深
    「幸福」這東西 ... 是沒有犧牲,就無法得到的呀!《比海更深》(日語:海よりもまだ深く)是一部由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家庭劇情長片,於2016年5月21日在日本上映,並參加了2016年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展映。
  • 親情綿長,比海更深
    本周推薦日本電影《比海更深》。嗯,觀影慣性——本片也有樹木希林奶奶出演。日本電影《比海更深》海報前兩天跟閨蜜聊天的時候聊起來什麼樣的人特有魅力呢?就是「雌雄同體」的人。是指老人家「倚老賣小」,TA原本就是那個能掌控全局的人,可偏偏要賣個破綻,讓你覺得自己棒棒噠,再冷不防將你掀翻在地,TA看著哈哈大笑。連看了三部樹木奶奶的片子,看她塑造了三個不同的老婦人的形象,都精彩,但本片裡的淑子奶奶最可愛。《比海更深》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他的電影本就是以紀實風格展現真實世界為特色,而本片便是此種風格之典型體現。
  • 《比海還深》:我們終究無法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尤其是片中重複出現兒時夢想和長大後現實差距的對比,讓人感慨良多:我們可能真的活不成理想中的樣子,甚至還會成為自己曾經厭惡的大人,可人生就是這樣充滿遺憾和無可奈何!他自以為他比海更深的愛過一個人,其實良多只是空有一份情感,卻沒有付出過什麼。
  • 高分日影《比海更深》誰是那個「大器晚成」的人?
    ,還要靠著賭博和「啃老」過活,雖然他對前妻舊情難忘,但前妻已經有現任男友,雖然他疼愛自己的兒子,但始終都付不起兒子的贍養費。02在電影中,父親的去世是唯一有波動的地方,也造成了家庭成員關係的微妙變化,而是枝裕和也曾經承認,他拍攝《比海更深》的初衷正是因為2001年自己的父親去世,他那個時候就開始重新思索這樣一個「父親突然缺席」的家庭應該有什麼樣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