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防護墊引發「火災」,半年內8起質量問題,理想汽車的理想能否照...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一向標榜「生而成熟」的理想汽車,還是顯露出了「不成熟」的一面。

5月21日,理想汽車公布了對長沙理想ONE自燃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結果顯示,本次起火原因經勘察認定是前機艙右下部的排氣管段表面附著了一塊車漆防護墊造成的起火。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並未說明是否對車主進行賠償。

自燃風波尚未平息,又有上海車主曝出理想ONE斷軸事故。日前,上海一位理想ONE車主發布微博稱,自己在行駛中右前輪與路肩磕碰,碰撞導致了車輛右前下擺臂球頭脫落,車輛出現了「斷軸」現象。從這位車主公布的行車記錄儀來看,當時的車速約為48km/h。

圖片來源:車主微博

有關理想汽車的一系列事故,引發了外界對其產品質量的懷疑。實際上,不只是理想汽車,造車新勢力幾乎都沒能逃過車一量產就出現質量問題的「魔咒」,這在無形中也給造車新勢力帶來信任危機。

一塊車漆防護墊引發自燃

在道歉信中,理想官方表示,經過對長沙自燃事故車輛的拆解確認:增程器和燃油的油路管道良好,整個燃燒過程都未發生斷裂和燃油洩露;位於前機艙的雙電機、電機控制器、高壓線束,以及車身中部的電池,沒有燃燒和結構損傷,高壓線束的絕緣層沒有損壞;增程系統和電驅動系統均正常。

「因管理疏漏而導致的事故,在交付量大幅提升的節奏下缺失了對流程管理的細節把控。」理想汽車方面表示。據了解,該車輛於4月30日由理想汽車武漢交付中心運抵長沙,交付給車主。經追查監控視頻後,確認該異物為事故車輛在交付前,工作人員在整備過程中把一塊車漆保護墊遺落在前機艙內,最後被高溫引燃。

圖片來自於網絡

事實上,這並不是理想汽車在交付過程中的第一次疏漏。去年12月16日,一位理想ONE車主剛剛提車駛出杭州交付中心上了高速後,在解除自適應巡航的情況下,踩踏電門車輛卻無法加速。

隨後,理想官方對此事回應稱,是車輛的物流模式在交付用戶前沒有完成解除,車輛自身沒有任何質量問題,這種情況是屬於交付過程中的漏檢。

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也在微博上致歉:「PDI(Pre Delivery Inspection出廠前檢查)的流程太不嚴謹,是我們自己太蠢了,讓用戶擔驚受怕了。」他承諾會作出改正:1、PDI後幾個模式變換後的系統都要確認是否成功;2、物流模式下,會在儀表屏上顯示狀態。

然而,李想的承諾未能兌現,長沙自燃車輛的事故認定結果更是「打臉」,也暴露出理想汽車組裝流水線上的制度缺失。

半年8起質量問題

5月19日,遭遇「斷軸」的上海車主又公開稱,受損零部件「不翼而飛」,理想汽車未經其允許,私自將受損零部件全部拆除,官方解釋是「拿回總部檢測」。

「事故之後,我便反覆與理想方面強調,未經我的允許,不準私自拆解我的車輛,務必將事故車原封保存,以便後續檢查檢測。」該車主在微博上公開表示。

據了解,事故發生後,該車主認為理想ONE存在質量問題,提出退車請求。但理想汽車官方表示,此次斷軸事故是受外力導致,與車輛本身的質量問題無關,拒絕了車主退車訴求,並提出可以送加油卡作為補償,不過雙方並沒有達成一致。

「5月12日,最先聯繫我們的理想市場部的人,讓我們按照他們的稿子發微博,我才知道網上的帖子和微博都在熱議。我們不願意,因為作為車主,我最在意的是我買的車是否真的安全。」該車主表示。

圖片來源於:微博截圖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詢問了理想汽車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就此事回應。

相比同期成立的蔚來、小鵬、威馬等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走了不少彎路,首款產品交付足足慢了近兩年,失去了搶佔市場的先機。「先天不足」的理想汽車,後天又頻繁暴露出質量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29日,理想ONE累計交付6500輛。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交付半年來,理想ONE共發生了8起質量問題,引發了「排放控制系統故障」誤報警;因車輛的物流模式在交付用戶前沒有完成解除,導致在高速上無法加速;儀表顯示動力電池故障,車輛在高架上停擺;儀表黑屏;剎車失靈;街頭自燃等多起事故。

造車新勢力面臨信任危機

「汽車是個複雜事物,需要長久積累。汽車企業也是分等級的,理想汽車還太稚嫩。理想挖來的工程師經驗未必豐富,況且理想才跑了幾臺試驗車?」一位自主品牌車企質量工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傳統車企裡,有些問題工程師們都是摸索著來,理論說不清就靠經驗,還要做大量的實驗驗證。

實際上,理想汽車前員工曾向媒體爆料稱:「李想還是想按照做網際網路的思路先做出一款60分的產品,然後再逐漸迭代到80分。這種思路下,難免會對一些流程進行簡化,比如第一款小車設計完成後就直接發標書給製造商,省去了傳統汽車造車中的軟體仿真模擬、軟模試驗、工藝仿真等等環節。」

一系列事故頻發的同時,理想汽車又被曝出遭18家股東企業退出,註冊資本由約7.25億元減少至約4.34億元,減少註冊資本約2.91億元。

「這反映了理想汽車發展很不順利,內部問題比較多。雖然總體銷量還比較好,但近期出現了質量問題,負面效應比較大,銷量會受很大影響。理想汽車價格偏高,用的是增程式混合動力,這個拿國家補貼也比較困難。」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認為,從商業上來講,未來理想汽車的風險評估會比較大,盈利可能性很小,多名股東感覺到危險,撤資躲避風險。

實際上,不只是理想汽車,造車新勢力幾乎都沒能逃過首款量產車出現質量問題的魔咒。當前,在疫情和車市下行的雙重影響下,汽車行業加速優勝劣汰,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本就不多。眼下,頻發的安全事故或將引發消費者對造車新勢力的連鎖信任危機。如何保證產品安全性,或許將成為造成新勢力們亟待思考的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理想汽車不理想,李想的夢醒了嗎?
    一位專注在質量領域報導的資深媒體記者,在發布會結束後說道。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管的中國質量新聞網,更是乾脆用《理想汽車的詭辯》為題,對整場發布會做了一次深刻的報導。這一事件持續發酵了5天,在11月6日下午理想汽車發布了一封《致歉信》,信中表示將此前的「升級」表述改為「召回」,並正式宣布召回2020年6月1日之前出廠的10469輛理想ONE汽車,召回更換工作預計在3個月內完成。
  • 「綠色汽車」質量「寒冬」,理想汽車遭遇「冰桶效應」
    作者:劉雨賢理想汽車(LI.US),與蔚來汽車、小鵬汽車並稱為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成立五年間,完成融資、上市並推出的第一量車型理想ONE,今年前三季度銷量扶搖直上。可是銷量和質量卻沒有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快速成長的理想汽車仍處在幼年期,發展迅猛卻遭來許多問題和爭議。
  • 理想汽車,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總之,那時理想ONE的銷量是逐月遞增,李想更是意氣風發。可好景不長,在隨後的兩個月內,理想ONE接連"暴雷"。直至10月底到11月初,理想汽車因為前懸架設計存在缺陷而引發輿論危機。首先,理想汽車通過官方微博為消費者披露了一組數據,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計發生前懸架碰撞事故97起,其中有10起發生了前懸架擺臂球頭從球銷脫出的情況。
  • 李想自曝:買理想汽車最多的用戶群是BBA的車主
    首款量產車型理想ONE於2019年12月正式交付,售價32.8萬元,動力搭載的是一臺來自東安動力的1.2T汽油增程器,增程器僅用於發電,直接輸出給電機或給電池組充電,而不會參與驅動汽車。同時理想ONE還配備電池組及插電技術,綜合NEDC續航裡程800km。 理想ONE電動車自上市以來,曾被曝出現多次「脫軸門」事件,新勢力車企的首款產品似乎都無法避免質量問題。
  • 應對「斷軸」質疑,理想汽車升級前懸架下擺臂球銷
    1「硬體升級」備受爭議在媒體溝通會上,理想汽車決定對前懸架下擺臂球銷和後電機護板進行免費硬體升級,而前者所謂的「免費升級」引發了巨大爭議,因為這與網上傳聞的「斷軸」事件有關。理想汽車主動披露說:截止媒體溝通會之時,理想ONE累計發生前懸架碰撞事故一共97起,其中有10起發生了前懸架下擺臂球頭從球銷脫出的情況,其中媒體報導的有6起。
  • 理想汽車赴美,IPO募資不理想,會否步蔚來後塵?
    儘管傳聞不足為憑,但1億美元的募資額很明顯確實「少了點兒」,花朵財經就此問題詢問了多位券商界資深從業者,資深從業者尹沛峰稱,不排除理想汽車在籌備上市的道路上遇到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後,選擇了在募資額等方面進行讓步,換取如期上市的結果。什麼是理想汽車的黑天鵝?答案很顯然:瑞幸造假事件&疫情影響。
  • 揭開「皇帝的新衣」,理想汽車到底值多少錢?
    「子彈財經」翻看理想汽車招股書發現,文件內如發行價格區間、發行量等核心信息並未披露,因此其估值尚未可知。但我們可以根據「Pre-IPO估值法」簡單測算一下。相較於蔚來眼下166.5億美金的總市值,理想汽車這「不上不下」的估值情況,引發了不少的質疑聲:「流血上市」似乎是科技股的標配,然而同樣如此的理想汽車,到底算不算是一家科技企業?資本市場對其業務屬性和估值的判定,應該基於科技行業,還是生產製造行業?
  • 理想汽車上市在即,明勢資本黃明明:相信李想,實現理想
    以下為黃明明公開信全文:再過幾個小時,理想汽車就要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作為理想汽車唯一的天使輪機構投資人,我謹代表明勢資本熱烈祝賀李想和理想團隊,恭喜你們在2020年這個極為特殊的時期依然創造了一個歷史性時刻。
  • 上市只是起點,理想汽車距離千億目標挑戰重重
    7月29日晚,朋友圈發文聲稱自己會消失20個小時的李想,7月30日晚,現身北京交付中心,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成為國內繼蔚來汽車後第二家在美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而此時距他上次赴美敲鐘已經過去了6年7個月零19天。上市當天,理想汽車發行價11.5美元,超過8-10美元的指導價格,最終募集資金10.925億美元,盤中一度超過蔚來。
  • 理想ONE汽車專注一流品質,在中國汽車健康指數測評中獲得雙五星評價!
    2021年1月13日,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及國際交通醫學會主導的中國汽車健康指數發布最新一批評級,理想ONE汽車在車內揮發性有機物(VOC)&車內氣味強度(VOI)、車輛電磁輻射(EMR)兩項評級中獲得雙五星評價。
  • 新咖|更自由的智能電動車,理想汽車的「理想」還遙遠嗎?
    理想汽車與蔚來、小鵬、威馬並列為中國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隨著在美國敲鐘上市,理想汽車成為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智能電動汽車企業。越來越多人認同智能汽車是未來的趨勢,並且開始願意嘗試智能汽車。這大概是包括李想在內的造車新勢力創業者們砥礪前行最大的推動力吧。
  • 理想汽車下擺臂用塑料件,到底是簡配還是高配?
    最近微博上很多人討論理想汽車下擺臂用塑料件,一些人認為這是簡配,為了省成本已經不顧車主安全了;但也有人覺得不必大驚小怪,這是特殊複合材料,非普通塑料可比,而且成本比金屬材料還高。
  • 理想one下一個納智捷大7
    就在這幾天,源於一位車評人小剛學長的一些話,導致理想ONE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小剛學長作為1000多萬粉絲的車評人,也被人尊稱為了充值剛,現在已經身敗名裂,理想one現在被網友稱為電動三傻之一。小剛學長的一些話,確實挑動了眾多網友的神經,小剛學長稱:「理想one是新能源SUV的銷冠,保值率極高,二手車市場,一車難求,半年內的二手車和新車幾乎賣一樣的價錢」。
  • 肯德基、美團、理想汽車竟成最牛...
    美團在11月30日發布三季度報告,稱實現營收354.01億元,同比增長28.8%;三季度淨利潤63.21億元,同比增長達到374.1%!值得注意的是,在「經營溢利」67.24億的數據上,公司備註稱,這是包括投資於上市實體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人民幣58億。據了解,此處所提的持股上市公司也就是「理想汽車」。
  • 「後來者」理想汽車與它的三萬輛交付記錄
    在當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威馬汽車均已完成了首款車型的交付量產,特斯拉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也將完工開始投產國產Model 3,相比之下,理想汽車慢了。此外,由於理想汽車的動力系統採用了增程式技術,而非純電動技術,在彼時普遍認可純電動汽車路線的行業內,理想汽車也不被看好。
  • 又一款增程式來了:嵐圖FREE發布,和理想one搶飯碗?
    理想ONE2020年,起步不算早、採用增程式的中大型電動SUV——理想one連續數月登頂新能源SUV銷量榜首,並且是榜單中唯一一款增程式車型,其後還有比亞迪唐DM、蔚來ES6等眾多熱門插混、純電車型。而同樣採用增持式、定位零焦慮、豪華智能、中大型電動SUV的嵐圖FREE到來,能否挑戰理想one的地位呢?
  • 肯德基、美團、理想汽車竟成最牛「組合」
    肯德基、美團、理想汽車竟成最牛「組合」】近期,百勝中國與美團的三季報業績大幅提升,都與「炒股」密切相關。有趣的是,上述兩家公司層層持股,最終美團持股理想汽車,而後者在近期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股價翻番。
  • 理想製造sev,電動汽車?這不就是理想的全封閉四輪摩託車嗎?
    理想是中國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的重要力量之一,公司的掌舵人是前汽車之家的創始人李想,經歷了幾次成功的創業。最終借著國內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東風,創立自己最終汽車製造的終極夢想車和家,理想製造。
  • 如果李想不克制,理想汽車將會是什麼樣?
    最近,剛剛上市的理想上交了自己的首個季度作業,財報的關鍵詞是高效與健康。今年,理想汽車的交付量創造「10 個月交付 2 萬輛」的最快紀錄,同時憑藉一款產品在九、十月連續兩個月位居中國新能源 SUV 單品銷量第一。
  • 卡門內參 | 理想汽車赴美上市;特斯拉二季度在華吸金98億;江蘇折戟...
    以下是本周(7月27日-8月2日)值得關注的公司和商業新聞:  整理 | 蘇鵬 理想汽車赴美上市 7月30日晚,理想汽車正式以「LI」為證券代碼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繼蔚來汽車後第二家成功在美上市的國內「造車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