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尼採的心靈咒語》
人品極為重要。人們贊同的並非某人的意見或主意,而是他的人品。
然而,人品並不能故意演繹。任你如何吹噓自己的人品,都無法贏得他人的信賴。人們反而會信任、贊同那些做好事不留名的人。
《快樂的知識》
如何笑,何時笑,將你的人性表露無疑。比如,你是在嘲笑他人的失敗,還是為有趣的意思而笑,抑或是為精練的機智而笑?
笑聲的深度,也能表露出一個人的本性。
但我們也不必因此懼怕笑容。我們的本性也會通過其他方法表現出來。人性發生改變時,笑法也會自然而然地隨之改變。
《漂泊者及其影子》
年少有成,受人追捧,會讓他們變得傲慢,失去正常的價值觀,忘卻對年長者及腳踏實地努力之人的敬畏。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迷失成熟的意義,自然而然剝離出由成熟所維持的文化環境。他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成熟,工作的內涵也越來越深。可他們卻難以成長,總是如此幼稚,喜歡炫耀過去的成功與功績。
《漂泊者及其影子》
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竭盡全力,並獲得足夠成果的人,對同行和競爭對手比較寬容,以寬闊的胸懷待人。
然而,工作不盡全力,只是為了錢而勉強工作的人,就會對競爭對手產生毫無根據的怨恨與憎惡。
同樣,玩世不恭之人大多心懷對他人的憎惡。
《曙光》
易怒、神經質的人,性格就是如此,我堅信他們的性格是不會改變的。因為我堅信我們人類早已成長透了,本性難移。
不過,憤怒只是一時衝動,可以自由控制。將怒氣表達出來,便會給人以急躁的印象。但你也可以將憤怒以其他形式表達,還可以壓制住怒火,等候它慢慢消逝。
除了憤怒這樣的衝動,其他在心中湧動的感情或心情也是如此。我們能夠自由處理、控制它們,就好像修整庭院裡的花草,收穫樹木的果實一樣。
《曙光》
笨拙、膽小之人容易下手殺人。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適當地防禦,也不能冷靜地處理問題。除了抹殺敵人,他們別無他法。
《曙光》
令他人蒙羞乃大惡之一。
惡人會令他人蒙羞。偷竊、殺人都會令他人蒙羞。暴力自不用說,即便是在小小的爭吵中,他們也會使用侮辱對方的詞句。
作惡不僅令自己蒙羞,還會令戀人、父母、朋友蒙羞,甚至令人類的存在本身蒙羞。
所以,那些真正活得自由的人,早已到達無論做什麼都不會令自己蒙羞的境地。他們自然也不會令他人蒙羞。
《快樂的知識》
越是固執己見,就會有越多人反對你。
固執己見的人,總會隱藏著幾種理由。比如,他們為只有自己一人能想到的見解而驕傲;想到這條好點子花費了巨大辛勞,他們想得到些許回報;他們為自己能理解如此高深的見解而自豪。
許多人能直觀地感受到固執己見之人的以上幾條理由,條件反射般地產生厭惡。
《人性的,太人性的》
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的人,定是對自己的本性、真心與真實身份有所隱瞞。
撒謊的人比平時話多。那是因為,他們企圖用無數繁瑣的情報轉移對方的注意力,防止對方發現自己所隱瞞的事情。
《善惡的彼岸》
想要寫出有說服力、有邏輯的文章,光是學習寫文章的技術是不夠的。
為了改善自己的表達手法與文章,不僅要吸收表達與寫作的技術,更需要改良自己的思想。
不能立刻明白這個道理的人缺乏理解力,因而總也弄不明白,於是便會拘泥於眼前的技術。
《漂泊者及其影子》
參天大樹的成長,能撇開狂風暴雨與惡劣天氣嗎?
稻穀在飽滿成熟之前,能不需要暴雨、豔陽、颱風與閃電嗎?
人生中有各種惡與毒。沒有了這些惡與毒,人就能更強、更健康嗎?
憎惡、嫉妒、固執、不信、冷淡、貪慾、暴力,或是各種不利條件、眾多障礙,這些都會令你煩心,成為你煩惱的根源。可是沒了它們,人類就能變得更強嗎?
不,這些惡與毒給人以克服的機會與力量,讓人類堅強度世。
《快樂的知識》
利己主義者遇事時,好像總會計算得失,算計自己能否得利。
然而,他們總是認為離自己近的是重要的,而輕視那些離自己遠的事物。那只是一種近視眼性質的計算。
而且利己主義者的「遠近」,是他們擅自判斷的距離。所以利己主義者的計算毫不周密,也不參照事實,可以說是極其感情用事的判斷。也就是說,利己主義者的判斷是毫無根據的。因此,利己主義者是一種感情用事、不足為信的人。
《快樂的知識》
積極的熱情塑造出意見,催生出主義與主張。關鍵還在後頭。
為了讓他人完全認同自己的意見與主張,你總是拘泥於自己的意見、主義與主張,最終它們逐漸硬化,變為名為「信念」的東西。
人們總以為有信念的人很偉大,可那些人只是固執於自己過去的意見罷了,他們的精神在那之後沒有任何變化。也就是說,精神的懈怠創造出了信念。
無論那意見與主張看上去多么正確,都必須不間斷地重複新陳代謝,在時代的變化中重新思索,重新改造。
《人性的,太人性的》
了解更多催眠,歡迎加入催眠公共微信平臺,帳號:hypontism
回復「催眠」——了解催眠全國開課信息,導師蔡仲淮 / 趙一錦
回復「完形」——《完形療法執行師課程-人際關係與成長工作坊》2016年9月9-11日,導師:蔡仲淮
回復「繪畫」——《童玉娟繪畫研修工作坊進階》10月29-31日,導師童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