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任文學顧問 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啟動

2020-09-03 中國新聞網

阿來任文學顧問 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啟動 陳劍 攝

阿來任文學顧問 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啟動 陳劍 攝

中新網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 高凱)「事實上,我是王陽明先生的忠實『粉絲』。」23日,大型歷史劇《天地人心·王陽明》在北京宣布正式啟動,擔任該劇文學顧問的著名作家阿來表示,「他(王陽明)在中國知識分子中可以說是開一代風氣,再次探尋他的心路和思想對於當下的我們意義非凡。」

據介紹,《天地人心·王陽明》由李偉導演執導,這部歷史正劇將記錄王陽明自1472年出生直至1529年離世的一生經歷。根據李偉介紹,《天地人心·王陽明》劇本歷經6年打造,在再現這位重要歷史人物一生的同時也力圖記載那一段歷史的波瀾壯闊,更將著墨於闡述心學哲理,以有根據的歷史故事展現王陽明對心學的實踐與傳授。

事實上,人們在銀幕上已經久違歷史正劇,而此次的《天地人心·王陽明》的啟動則特別強調了其「歷史正劇」的屬性,對此,此次擔任該劇文學顧問的阿來表示,「2020年是很不尋常的一年,在這個特殊的大環境下,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文化應有的意義,文化絕不僅僅是娛樂,它應該是引領是教育。」

「王陽明的心學是值得每個中國人去了解的,它把很多時候『空對空』的思想轉化成了實際行動,具有非常的價值。」阿來說。

陳劍 攝

他直言,「我很歡迎這部歷史正劇的孕育和誕生,當下的世界非常嚴肅,我們更應該認清自己,深入地挖掘和思考自己的文化,重新體認中國文化的定位和前途。」

作為明朝一代傑出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王陽明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少年立志、官署格竹、江北訣囚、彈劾劉瑾、被陷遭貶,依然對真理追求不變,直到龍場悟道才開始走向光明,此後贛南剿匪、平定宸濠之亂,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學之道,被梁啓超尊為「千古大師」。

對於此次將這位心學大師的一生搬上銀幕,李偉表示自己充滿的敬畏,「時刻認清要做的是一出歷史正劇,這部劇劇本中的每一個劇情,都是能找到出處的,有根據的,每個細節都經過了考證。」

據悉,在前期創作過程中,該劇主創人員先後赴浙江、江西、貴州等王陽明生前行走和生活的地方採訪、採風和編創。

「我們希望最終能呈現出這位歷史人物較為真實的面貌,希望能讓觀眾從這部電視劇裡加深對中國歷史的了解,並能從中有所體悟。」李偉說。

據悉,40集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已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廣媒)字第89號立項報備,該劇由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重點培育,並聯合紹興漢寧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寧波漢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將於2021年6月正式開拍。(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作家阿來任文學顧問,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項目啟動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啟動儀式現場。最近,由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培育,聯合紹興漢寧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寧波漢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40集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舉辦了發布會,該劇已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廣媒)字第89號立項報備,並將於2021年6月開拍。據介紹,《天地人心·王陽明》由李偉導演執導,這部歷史正劇將記錄王陽明自1472年出生直至1529年離世的一生經歷。
  • 電視劇《天地人心·王陽明》超強團隊 打造真正歷史正劇
    觀眾朋友們也是對《天地人心·王陽明》電視劇越發的期待,同時對於這樣一個號稱要打造歷史正劇的製作團隊也是抱著一顆懷疑的心。我們都知道歷史正劇不同於以古代為背景的古裝劇,以真實的歷史事實和歷史資料為題材,強調歷史和藝術的統一,真實再現其所表達的歷史事件。
  • 中青報社重點培育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舉辦新聞發布會
    (8月23日,《天地人心·王陽明》首次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相關領導嘉賓上臺共同參與啟動儀式。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劍/攝)《天地人心·王陽明》由李偉導演,通過戲劇化、藝術化,深入淺出地闡述心學哲理,用生動的故事展現王陽明對心學的實踐與傳授。
  • 中國青年報社重點培育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舉辦首次新聞...
    本報北京8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陳鼎)為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已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廣媒)字第89號立項報備,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重點培育,並聯合紹興漢寧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寧波漢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40集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今天上午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舉辦首次新聞發布會。
  • 《天地人心·王陽明》將開拍 講述哪些內容?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4日電(記者 上官雲)23日,40集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在北京正式舉辦首次新聞發布會。著名作家阿來也來到現場,坦言自己是王陽明的粉絲。《天地人心·王陽明》首次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 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明年開拍 講述王陽明心學實踐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為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廣媒)字第89號立項報備,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重點培育,並聯合紹興漢寧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寧波漢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40集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
  • 國產歷史正劇排行榜,不是所有古裝歷史劇都叫正劇
    因為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我國的古裝電視劇特別多,但其實並不是每一部劇都能算作正劇,今天就來帶大家看一下,都有哪些電視劇能夠算作正劇。 王陽明作為明朝最厲害的人,這部劇刻畫了一個非常真實的王陽明,也是一部正劇。
  • 國產歷史正劇排行榜,不是所有古裝歷史劇都叫正劇
    導語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這也就為歷史劇的拍攝提供了巨大的底蘊和素材,歷史劇中分為戲說和正劇,戲說劇很普遍,如《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微服私訪記》還有宮鬥劇也屬於戲說劇,相對來說正劇是比較少,但是所謂正劇並不是說完全按照歷史的原狀去拍攝。
  • 古裝劇不好好講歷史,是時候迎接歷史正劇的回歸了!
    一邊是網傳的從製作、播出等方面都對古裝劇加大了管控力度的總局「升級版限古令」,另一邊是慈文傳媒宣布重新啟動《大秦帝國》影視項目,兩個消息聯繫起來,不得不讓人產生「歷史正劇的春天是否就要來了」的疑問。 但這就意味著歷史正劇完全沒有市場了嗎?當然不是。其實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經出現了歷史正劇回歸熒幕的苗頭。
  • 《朗讀者》第三季啟動 在「一平方米內」讀天地人心
    日前,「一平方米」新媒體直播活動新聞發布會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眾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刷屏,「《朗讀者》回來了!」  歷經兩年沉澱,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在觀眾的熱切期待中回歸,並在北京、武漢、廈門三地同步啟動連續72小時的全媒體直播活動「朗讀亭:一平方米」,預約的市民走近「朗讀亭」,直播分享自己的朗讀和故事。
  • 歷史正劇還能扛鼎市場嗎?
    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紀錄,但也算是個不錯的開始。在歷史正劇已經逐漸沒落的當下,嚴肅敘事是否還保有吸引力?備受業內外關注。
  • 歷史正劇遭遇吐槽多
    究竟是《大秦賦》這部劇本身出現了問題,還是觀眾們對歷史正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歷史一旦過去,便不可能複製,誰也無法再現「真實」,只能與「真實」押韻。深入把握歷史精神,找到呈現「歷史精神的真實」的方法,才是歷史劇創作者應該要做的。■ 歷史正劇面臨高風險觀眾對精品更加渴望對於「80後」「90後」的觀眾來說,歷史正劇曾在他們的童年時代擁有過一個黃金時期。
  • 高粱酒的天地人品杯法
    新朋友點 ☝ 藍字 加關注      老朋友點 ↗ 右上角 分享小編按:林一峰,亞洲知名威士忌達人,臺灣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易經》中有天地人三才,難道喝高粱酒的時候也有所謂「天地人品杯法」嗎?有的。教授《易經》多年的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峰與高粱酒專家小亨利,本週要分享給大家的,正是高粱酒的「天地人品杯法」。
  • 解讀丨「心能轉物」的王陽明
    故事雖不十分可信,但歷史上的王陽明確實志存高遠,心思行為不同於常人。13歲時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做一個聖賢之人。15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同年,他仗劍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
  • 歷史正劇遭遇吐槽多(圖)
    究竟是《大秦賦》這部劇本身出現了問題,還是觀眾們對歷史正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 ■ 歷史正劇面臨高風險 觀眾對精品更加渴望 對於「80後」「90後」的觀眾來說,歷史正劇曾在他們的童年時代擁有過一個黃金時期。
  • 《大秦賦》:歷史正劇如何破壁年輕市場?
    市場對歷史正劇的呼喚始終存在,只是在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熱播、《大明王朝1566》復播等帶動歷史正劇回暖之後,近三年時間裡並沒有一部劇能繼續扛起這面大旗,回暖之路再度擱淺。《大秦賦》的熱播會帶來全新的希望嗎?歷史正劇是曾經佔據過舞臺中心位置的。
  • 《天下長安》| 最好看的歷史正劇回來了~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在這場研討會上說:「歷史正劇回暖是從前年開始的,歷史正劇最近幾年來一個最重要的收穫,是它的歷史美學品味涵養最高,特別應當是重大古代歷史題材電視劇,尤其是盛唐」。所以,歷史正劇的回暖是電視劇市場的一種趨勢,具有歷史感和號召力。• 「歷史正劇」需要平衡戲劇化與史實之間的聯繫當然,所謂的「歷史正劇」也並不是說百分之一百的去還原真實的歷史,那麼,如何在「真實歷史」與「歷史想像」中求得平衡,這就關乎歷史正劇的戲劇化與歷史史實之間關係的探討了。
  • 王陽明:良知即是非之心
  • 歷史正劇面臨高風險 觀眾對精品更加渴望
    究竟是《大秦賦》這部劇本身出現了問題,還是觀眾們對歷史正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等到視頻網站進場,可以開出比衛視更高的買劇價碼時,以《仙劍奇俠傳》《花千骨》等玄幻古裝劇為代表的類型又成了主流,歷史正劇作為古裝劇的一個分支,被擠到了邊緣地帶。   但觀眾對精品歷史正劇的訴求依然存在,在反映女政治家羋月傳奇人生的《羋月傳》熱播之時,就有不少觀眾主動提出《大秦帝國》系列中由寧靜塑造的羋八子更貼近歷史真實,還一度帶熱了該劇前兩部在網絡的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