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喜歡一份工作就想離職,我會不會太任性了?

2022-01-07 LinkedIn

今天剛提交了離職申請,去年年底就想走了。

與公司高層理念不合,工作內容也和面試時說的不一樣。

公司氛圍也不好,同事們愛斤斤計較,推諉扯皮,指使別人,領導在會議上公開宣揚扭曲的價值觀(不要只顧埋頭幹活,要多去領導面前晃晃,要多討好領導...等),整個公司從上到下都喜歡議論人的是非……

有前輩和同事勸我,哪裡都有這樣的人,要我學會適應...

我相信他們這麼說是出於好心,但我還是很難過。我可能真的不適應這樣的社會規則,實在難以忍受,所以我提了離職。

這是「領英診所」第二期的用戶來信。

 

當年作為職場小白,我也曾經被「有經驗的」前輩同事教育「要多討好領導」;我也經常感覺個人的理念和公司高層完全不符;我也覺得我的同事們都在混日子,甩鍋扯皮。

 

發展到後來,甚至引起我極大的不適感,一到周一就渾身難受,一進辦公室我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幹啥。

 

借日本作家太宰治的知名小說的說法,我在職場「失格」了。

 

於是,我離職了。

 

不喜歡

足夠構成離職的唯一理由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你不喜歡,就足夠構成你離職的唯一理由,不再需要找其他任何理由。

 

尤其職場生涯早期,我們的直覺是非常重要的。找工作在有些時候甚至有點像是談戀愛,如果感覺不對就是不對,之後的那些薪水啊,職業發展啊都不必展開討論,跟著自己的直覺選擇就是。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認可很多事情一開始的打開方式的重要性。如果初始打開方式不對,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都會走入一個錯誤的道路。

 

我曾經有個朋友,剛開始工作時跟著一個整天在公司玩弄政治手腕的領導,他不是很喜歡,但他覺得可能職場都是這樣吧。

為了和領導有共同話語體系,也為了明白職場到底該怎麼混,他自己又看了好多職場小說和職場劇,把厚黑學那一套學了個紮實,他覺得那就是職場的全部了。

 

在他的理解裡,職場就是每天在辦公室裡開會,和各個部門勾心鬥角,巴結領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可是後來,他的路其實越走越窄。

玩政治的領導,在公司業績不好的時候第一波被幹掉了,他呢,因為過去的不良行為給同事們留下了極為不好的印象,於是大家都給他小鞋穿,最後新領導實在沒辦法,也只能以一些小的理由把他幹掉了。

 

被公司幹掉的他,因為行業口碑也很差,找工作陷入了極大的困境,找來找去也沒找到合適的,最後只能降薪進了一家更小的公司。

那些他曾經嘲笑的悶頭做事的同學們都成了部門領導,而他還是個基層員工。

 

前陣子和他聊天,他後悔得很。說,如果一開始直覺不喜歡的時候就離開那家公司,再多看幾家公司,思路寬一些,說不定就不會陷入「混職場」思維模式了。

 

說白了,對於職場的本質就是「努力發展自己,實現個人績效」這一點,認識到的時候已經太晚。

 

所以,在職場早期,如果你不喜歡,離開就是。

 

但我唯獨要提醒的是客觀現實因素,你直接裸辭,生活有保障嗎?你擁有不用工作、生活半年以上的積蓄嗎?社保斷繳了是否在意?

如果這三條你想過,並且理性分析過的話,那果斷裸辭換個工作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千萬不要因為情緒因素

而形成習慣性不喜歡

 

提問的這位朋友,我不清楚你的年齡和工作年限,從問題中總結的理由來看,我覺得有的理由確實值得吐槽,但有的理由明顯是帶著情緒化的吐槽,真實情況也許還值得推敲。

 

比如你說到「整個公司從上到下都喜歡議論人的是非」,比如你說到「同事們愛斤斤計較,推諉扯皮,指使別人。」

 

提起這兩點,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極有同感地說:「我們公司也一樣!「

 

為什麼呢?

 

因為這幾點是人性共有的弱點:

人性天生就是八卦的,所以議論是非每家公司都存在。

人性也天生就是自私的,自私自然就會計較。

人性也天生是畏懼責任的,所以自然會推諉扯皮。

人性也是有惰性的,所以自然會習慣指使他人。

 

而且,你的用語都是「整個公司從上到下」或者「同事們」,真的是這樣嗎?還是因為你本身對這家公司已經產生了厭惡情緒而產生的擴大化的假設傾向呢?

 

說句大實話,這幾個你吐槽的問題,換了其他公司也未必就能得以解決啊。

 

再比如你說到,「工作內容和一開始面試時說好的不一樣。」

 

這個工作內容書面寫的和實際的到底有多大差異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假如你加入的是一家創業公司,或者是一家規模沒那麼大的企業,工作內容和最開始約定的內容不完全一致,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我們今天的職場人不是過去的工人,工作內容可以百分百通過一頁指南描述清楚,今天的市場是瞬息萬變以銷定產的,所以,很有可能公司會根據需求讓你從事不同的工作。

 

哪怕在大型的企業中,臨時增加工作內容,或者變更工作內容也是非常常見的。

 

所以,針對上面你提出的這三點吐槽意見,我覺得很不客觀,它摻雜了你的主觀情緒。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公司。

 

微軟,谷歌,亞馬遜應該算得上是好公司的典範了吧,但依然各有各的問題。

 

微軟在鮑爾默時代官僚化就非常嚴重,谷歌更是被曾在其工作過的吳軍批評現在沒有創新,亞馬遜更是經常被員工投訴工作強度過大沒有人性。

 

我至今服務過三家大中型企業,也和各個大型企業高管吃過飯聊過天,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每家公司都各有各的槽點,在其中工作的員工也沒有誰是完美的。

 

雖然我在第一點講過,不喜歡你的工作,換就是了。但是,你要警惕習慣性不喜歡。

 

什麼是習慣性不喜歡?

 

工作中大家因為觀點爭執,你覺得為什麼不能平靜交流,你不喜歡;工作中老闆不滿意你的業績批評了你,你覺得老闆不理解我,你不喜歡;老闆升了別人沒升你,你覺得老闆沒眼光,你不喜歡。

 

我們當然有喜歡和不喜歡的理由,但有些時候,隨著資歷漸長,我們會發現,有些不喜歡是因為對方做的真的差,而有些不喜歡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問題,要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因為一旦你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性不喜歡,那職場之路會越來越不順利,你也會越來越不快樂。

 

在沒有原則性價值觀的衝突下

多考慮你能貢獻什麼

 

評價一家公司的好壞,第一條準則是它的價值觀是否觸及了你的底線。這個價值觀未必是公司手冊上寫的,而是公司實際上的控制者到底如何向員工傳遞的價值觀。

 

如果這家公司嘴上說「正直誠信」,但實際行為中老闆鼓勵行賄受賄,鼓勵作假欺騙,辦公室鼓勵官僚氛圍,甚至不懲罰職場性騷擾。

 

那這就是我所說的原則性衝突,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第一時間拍屁股走人。

 

但是,如果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者真的相信並在實際踐行著他所說的價值觀,公司確實是在努力持續正規運行,並且你也認可這家公司的價值觀的話,那麼如果在具體工作生活中遇到了讓你覺得不愉快的行為,你該怎麼做呢?

 

你應該挺身入局,多考慮你能貢獻什麼做出改變。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初入職場加入的是一家瀕臨倒閉的陶瓷廠松風工業。

身邊人都在說風涼話,當時同時加入的朋友都離職了,稻盛和夫也準備去參軍了。

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法離開的稻盛和夫,決定硬著頭皮好好把自己的工作幹好。

憑藉著一股把工作徹底幹好的勁頭,稻盛和夫研究出了了不起的新陶瓷產品,並自此帶領企業走出困境。

 

可以說,終其一生,沒有人能找到一個100%完美的環境。

 

換個思路,運用自己的能量和能力去創造一個心目中的理想環境——如果能抱持著主人翁意識工作,你已經跑贏了99%的職場人。

 

看你提問的最後,你說這樣的社會規則讓你很難受。

 

這裡談一點我的體悟。

 

社會也是個多樣化的存在體,有好的規則,自然就會有不好的規則。

 

沒有必要因為這些客觀存在的事物感到難受,更沒有必要因為遇到不喜歡的公司,被公司辭退,或是經歷各種職場起伏而鬱悶不已。

 

畢竟,這麼做對誰都沒有好處。

 

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並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並持續尋找理想的人生職業之路就夠了。

「領英診所」往期問答:

第一期:大城市vs十八線小城,怎麼選?

你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你會怎麼選擇呢?

 

LinkedIn領英首次全網直播辯論
微信、抖音(LinkedIn領英中國)同步上線

今晚8點第二場:
由新書店首席內容官程明霞×西貝副總裁楚學友

👇👇掃碼立刻觀看👇👇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格雷。更多職場難題,請到LinkedIn公眾號主頁菜單欄,點擊「領英診所」提問。

本文封面及文中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Imschina-sales@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20領英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焦點

  • 離職幾個月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想什麼工作都可以來一份
    離職剛開始那段時間找工作是挺容易的,基本上有面試的都拿下了,不過總感覺不是最合適的,然後就拒絕了。慢慢到現在,發現投簡歷都沒人看了。一個人在西安,也不認識什麼朋友,白天不出門,也不願意出門。唯有太陽落山後獨自出門走走,隨便走走。每天啃老本,還得按時交房租,慢慢地,開始對錢計較了,需要花錢的活動都需要考慮考慮。內心煩悶無比,想找人訴說,要麼沒人在意,要麼說不出口。
  • 不喜歡目前的工作,也不要衝動離職,早點看明白這三點不吃虧
    ,發現他也想找一份待遇好,讓自己有感興趣的工作,可是現實中又沒有魚和熊掌兼得的事情,目前的工作在小何看來,也只是謀生的一種手段而已。面對不喜歡的工作,任何人都在感覺工作十分的單調,缺乏成就感;處於這種心態的人,幾乎都有離職的想法;重新換一份新的工作,是可以改變自己目前的心態和心情;一旦不明白自己喜歡的工作和興趣,即便換了一份更好的工作,長時間下去也是無法改變現狀的,反而會讓自己混得更差;有衝動離職想法的人,肯定是已經不喜歡眼前的工作了,不管自己的工作是否忙碌,也不要衝動做出自己的選擇
  • 工作不爽就辭職?:離職該體面,才沒辜負這些年
    根據智聯招聘2019年《僱傭關係趨勢調研報告》數據顯示:在對工作滿意度的調查中,整體滿意度僅有2.71分,不及一般(3分)水平,其中選擇一般的佔比41.1%,不滿意的整體佔比38.9%。 而「不開心就走」更是新生代職場人普遍心理特徵。雖只是調侃,平心而論,職場有職場的規則,不開心就走無可厚非,但離職就離職,千萬別任性。
  • 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又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怎麼辦?答案來了……
    最近有朋友問我,現在工作的很不開心,想辭職,但又怕自己找不到下一份工作,該怎麼辦?對此我想,身為職場人,有兩種幸福:早晨愛上班,晚上愛回家。而現在,工作已經到了很不開心想離職的程度了,出門想必痛苦萬分,回家也沮喪不已。那麼解決問題就是當務之急了。
  • 離職、入職太衝動,又跳進「火坑」了?又被「白嫖」了?
    井易因為工作中和同事產生了誤會,衝動離職,冷靜後發現自己還挺喜歡原來的工作,現在覺得後悔不已。 而樂彤因為疲於找工作,不斷降低求職要求,入職一家小公司不到一周,就又辭職了。 你想離職的原因是什麼? 領英《2019年度求職體驗調研》顯示,裸辭是51.2%的人的選擇。雖然今年行情不好,但工作中的糟心事卻一點沒少,因此還是有不少人會衝動離職。
  • 「因為工作太簡單,我辭職了」
    之後,中國青年報也發布了一份《00後求職報告》,數據顯示61%的年輕人,因「工作太簡單」的原因辭職。 對於這一現象,不少網友認為,這簡直就是「職場凡爾賽」,明顯說明還沒受過社會的毒打。但其實,凡爾賽背後,未必不是清醒。
  • 年終要離職,這幾點要想清楚,不然你會進入惡性循環的
    我們都知道,年底是我們離職的高峰期,但是很多人在離職的時候,都是比較的任性,有的人離職可能是因為領導有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同事,還有的因為是公司,也有的是因為自己太累了,就純屬的想離職後,放鬆幾天等等。
  • 工作不會累死人,不合理的安排才會.
    你這種行為不但不會讓他反感,反而會讓他感覺到很放心,覺得你是盡心盡責的同事。 以後每當有緊急或者重要的事情的時候,為了保證項目能夠順利執行,他就會首先想到你。 反過來,如果有老闆因為你去催促他而對你印象不好,對於這種分不清輕重的老闆,你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值得長久的跟著下去。
  • 年底裸辭,90後最後的任性
    這屆90後最後的任性,莫過於年底裸辭。 前段時間就有個朋友跟我說,他很瀟灑地炒了老闆魷魚。辭職信一扔,頭也不回。 我有些擔心,「年底裸辭,可不好找工作呀。」
  • 職場中,如果試用期就提出離職,會不會對不起公司
    覺得自己試用期離職,會對不起單位,一般發生於:1、自己入職後,得到用人單位耐心的培養如果自己入職後,用人單位並沒有花心思、成本對自己進行培訓,上級對自己也談不上用心、同事之間的相處也談不上愉快,相信任何人對待這樣的一份工作,都不會太留戀
  • 職場中,如果試用期就提出離職,會不會對不起公司?
    覺得自己試用期離職,會對不起單位,一般發生於: 1、自己入職後,得到用人單位耐心的培養 如果自己入職後,用人單位並沒有花心思、成本對自己進行培訓,上級對自己也談不上用心、同事之間的相處也談不上愉快,相信任何人對待這樣的一份工作
  • 工作壓力大,是大多數人的離職原因嗎?
    因為他們還不是房奴、孩奴,即使「裸辭」一段時間對生活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沒有生活的壓力,自然不願意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 但是年輕職場人離職率高的原因,真的是因為不願意承受工作壓力嗎? 年輕一代的離職原因都是什麼?
  • 趙名輝塔羅佔卜:我近期的工作運勢如何,會離職嗎?
    想知道自己近期的工作運勢如何,會不會離職?那麼本次就來佔卜看看吧。B:聖杯四聖杯四表明你近期的工作運勢還可以,只是你對於這個工作可能並不是特別滿意,感覺到有一種疲倦、無能為力的感覺。這個工作未來的發展性並不是特別好,但是如果你把他當做一個學習的機會也可以,但是如果你遇到好的工作,可能你還是會離選擇離職的。
  • 遇到真的超想離職!老闆為什麼那麼「慣」的四大理由
    為了讓付薪水有代價,所以老闆沒事也要找事,讓大家薪水領得不那麼「痛快」,所以在為什麼我們看到有些人明明對公司沒什麼貢獻,但老闆偏偏很喜歡,因為這些人懂得老闆的心態,他就會扮演一種「耳報神」的角色,去跟老闆講一些辦公室八卦,老闆則會覺得這個人能幫他掌握基層的動態(畢竟大家在老闆面前都會假裝很認真)。
  • 每天工作16小時,壓力太大扛不住,離職會被說沒責任心嗎?
    二、想要離職,真意味著沒有責任心嗎?所謂的責任心,嚴格來說是你對於工作的認真程度,以及是否看重自身的工作內容等等,如果因為工作太累而想著離職,這和責任心完全沒有太大的關係。而很多公司卻故意將這種觀點給扭曲了,給員工灌輸一種離職就是沒有責任心的表現。
  • 做好這五種工作再離職,才是真正的聰明
    都說鐵打的公司流水的員工,在職場中辭職已是常態,有些人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而跳槽到更好的平臺;有些人是為了理想的生活換一個更喜歡的工作;有些人也許只是在工作上受了點氣,就衝動辭職;對於離職,無論是什麼原因都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儘管原因多有不同,但是離職對大家來說卻有著同樣需要注意的事項
  • 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可是又不知道自己下一份工作想做什麼,怎麼辦?
    正因為你過得很悲慘,你就必須從戲院、酗酒、閱讀數不盡的書籍、做社會改革的工作以及其他事情來讓自己分心……你一旦發現真正愛做的事,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了,然後你就會有能力、信心和主動創造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愛做的是什麼,你只好去做人人羨慕的律師、政客或這個那個,於是你就不會有快樂,因為那份職業會變成毀滅你自己及其他人的工具。」對於那個時候的我而言。
  • 當工作越來越沒意義,要不要離職
    好像到了年底,打工人對工作的容忍度越發稀薄了起來,有的打工人看起來慈眉善目地坐在工位上,實則憤然辭職的念頭在心裡洶湧澎湃。沒有人喜歡上班,但最近幾年厭班情緒逐漸成為主流。一項基於上萬名打工人的數據報告顯示,超過70%的打工人不喜歡工作,至少是不喜歡正在做的工作,任何一個每天被
  • 「我想找一份不太辛苦的工作」——對不起,你可能找不到工作了
    我每次都用「搬磚」來形容這份工作。它絕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文藝自由、光鮮亮麗:工作時長,早就超過了996;掙得雖然不少,但絲毫不敢懈怠,稍有停滯,就可能被別人趕超;咖啡館沒去過幾次,因為太吵,一次都沒旅遊過,太浪費時間。
  • 要不要離職?
    藍天·飛龍職場中有很多人,因為多種原因,想離職卻又怕找不到更合適的工作,而且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走還是留,畢竟不管怎樣,現有的工作總是一份保障,新的工作都是未知,人都是天然的會趨利避害,所以有離職恐懼是很正常的,今天就簡單談一談,具體哪些情況要走,哪些要留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