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林裡 | 臺中低調麵包職人,想把世界麵包留在巷弄裡!

2021-02-06 東京烘焙職業人

提到中國臺灣的麵包師,許多行業的人第一反應可能更多聯想到吳寶春、楊智偉、林育瑋、莊鴻銘等師傅。

無論在中國臺灣還是內陸,仍然還有很多低調的麵包師,他們不被大多數人熟知,卻能守一方天地,創一片匠心。

就像陳泓維師傅,很難想像,這家低調地開在巷弄裡的麵包店,主廚已經擁有20+年深厚的麵包功底。

▲臺中·麵包林裡

2019年,在楊智偉老師的引薦下,東京烘焙職業人中國臺灣烘焙探店之旅來到了臺中的「麵包林裡」,專訪主廚陳泓維師傅。

▲點擊右下角放大,可全屏觀看

01

<偏執的麵包狂人>

一周營業三天的麵包林裡

想把世界的麵包留在巷弄裡

————————————

「麵包林裡」主理人同時也是麵包主廚的陳泓維師傅,在此之前是臺北知名烘焙店的主廚。

憶起最初因愛好美食而進入麵包產業,入行時的師傅文化很傳統,嚴格的師徒制奠定了製作麵包的基本功跟潛意識24小時不懈怠的心態。

烘焙職涯的過程中,陳泓維師傅也跳脫舒適圈,除了在臺北的大體系中歷練麵包技藝,也到國外深造進修、歷經歐洲、日本的文化衝擊與學習。

爾後跟著另一半定居臺中,發現了這棟過往是中醫診所的臺式建物,在整修的過程中,保留了大多原來的樣貌,不做過多華麗裝潢。

麵包店外觀真的不是很顯眼,沒有顯著的招牌,風格簡約。如同大時代裡的臥龍先生,擅用基礎也用新技法,隨時準備向世界證明自己的能量。

「麵包林裡」位於南屯萬和宮附近,這家由老宅改造的文青麵包店,並不處於鬧區。

提及為什麼取名叫「麵包林裡」,陳師傅解釋,「雙木林」是表示有很多東西的聚集,「裡」在當地也有巷弄的意思,而「林裡」卻不僅是表示美好事物在此聚集的寓意。

當地吉祥物「鯪鯉」的諧音為「林裡」,「鯪鯉」就是穿山甲,在國際上是保護類的稀有物種,藉由「麵包林裡」的名字,不僅象徵著這家店的稀有度,也希望能給鄰裡帶來世界美味的麵包。

麵包店一周只有營業三天,每個星期四店家會在FB公告當周麵包品項及營業時間。目前營業日是落在每周六、日、一,下午兩點開始營業至七點。

麵包出爐時間約在三點,慢包品項也會陸續出爐,不過大部分很快就被一掃而空,完售會提早打烊。

若是想吃到比較齊全口味的麵包,可以提前在店家的營業時撥打電話預約。門店還會提供麵包冷凍宅配服務,可以為不在該街區的朋友或旅人送去新鮮得宜的美味麵包。

當我們到達門店的時候,已是傍晚,由於門店坐落於巷弄的街角,所以停車並不方便,需要停得比較遠一些,但對於周邊居民來說,步行和騎車就方便多了。

門頭的招牌霓虹燈亮起,雖是潮流,但紅色燈光又跟一般網美店又不太一樣,創造了自已獨有的特色清流。

門口自動玻璃門外是一個等候區,立在一旁的復古木牌上寫著:「若店內超過5位顧客選購,請您在外等位,我們會儘快為您服務!」如果有提前預訂的顧客,也需要在外等候入場。

商家在給客人的麵包袋中,也會貼心地放置「麵包保存與回烤」的小貼紙。

02

<18種麵粉調配>

食材嚴選,精工細作

還原世界地道麵包風味

————————————

踏入老屋,映入眼帘的是所剩並不多的麵包,暖黃的燈光和木質的設計,總是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室內販售區空間不大,從入門、挑選、結帳,動線比較單一。

陳師傅介紹說,「麵包林裡」主要以售賣歐式麵包為主,雖然亞洲人比較習慣吃軟質麵包,但自己希望在這個巷弄裡,能跟更多的人去分享歐洲國家的麵包,甚至是享用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麵包。

軟質的麵包在臺灣許多麵包店都有販售,所以「麵包林裡」的軟質麵包不多,如果你想吃軟麵包,可以去其他的店家裡購買就可以了。

對於如何還原歐式經典風味,陳師傅在選材和工藝上都下足了功夫。

不管是法國的麵包還是義大利的麵包,我希望它可以呈現的是和當地一樣的味道。

所以在麵粉的使用上和水質的調配上都會和當地一模一樣。法國麵包就會用法國產的小麥,義大利的麵包就用義大利產的小麥。

在採訪中得知,「麵包林裡」共計使用18種麵粉進行調配,匯集日式粉、歐式粉、法式粉、意式粉等。注重原料品質的陳師傅,還會精選當地產地最好的、有機的、或者是有紅標認證的品牌。

▲店內調配的法式麵團近有9種

為了遵循古法歐式麵包的攪拌、發酵工藝,定製木作揉面槽,通過「人力」雙手的攪拌來獲得恰當的麵團狀態,全程手工製作,重現法國19世紀麵包製法。可以看得出陳師傅對技藝的追求不止於心間。

▲攪拌木箱

使用日本進口的石窯平臺式烤箱,石窯的蓄熱效果、遠紅外線以及調節溼度的能力皆非常優秀,使麵團表面柔軟,內心均勻加熱,達到烘焙品表皮酥脆,內心溼潤,同時延緩老化時間的效果。

陳師傅對麵包品質的堅持,也換來了食客們的擁護。每次只要開店,小小的店面就會湧入滿滿人潮。

由於我們到訪得晚,門店熱賣的招牌英式石窯吐司、八女抹茶紅豆吐司已經售罄。

但是我們還很幸運地看到招牌椒煸小魚明太子,據說每次一上架立刻被秒殺,Q彈溼潤的口感加上滿滿餡料的明太子,吃一口就令人驚豔。

▲椒煸小魚明太子 | 是用辣椒炒小魚乾耶

問及產品「經典可頌」的獨到之處,陳師傅說它主要是復刻了十層的酥脆經典:

在早期法國,麵包師通常會製作16層的可頌,因為16層的工藝在擀壓的時候,會比較好去操作的;再來就是黃油在這個工藝下,會能夠比較充分地表現出它發酵奶油的香味。

幾年前,曾經有一段時間流行過 27 層的可頌麵包,因為它的層次會比較漂亮,然後體積也比較大一點,但我覺得它的奶油香氣比較不會很明顯地表達出來,所以我仍然選用16層的表現方式。

但是其實現在不管是層次還是奶油香氣,很多師傅都能表現得非常好,這只是我個人習慣的方式。

經典可頌

關山黑糖核桃

肉桂可頌卷

東山蜂蜜祼麥

19世紀長棍

門店內還有歐式名點可露麗、瑪德蓮、費南雪在販售,陳師傅說雖然它們放在這裡看起來不是很精緻,但卻是麵包店內用好的材料就可以做出來的東西,很想分享給大家。

在門店販售區,我們注意到一個特色的支架,上面整倒扣當季熱銷麵包——潘娜託尼麵包!

陳師傅說這個架子其實是在丹麥一個百年麵包店的地窖裡看到的,在地窖裡它就以這樣子的方式來呈現,所以我也把它放到自己的麵包店中!

據悉,這個架子的每一個層高都可以來做調整。它不只是放潘娜託尼麵包,平日裡一般會拿來放剛出爐的吐司。

▲專訪中

正好後廚還在製作潘娜託尼,陳師傅邀請我們進後場參觀,後廚區域以前很少對媒體開放!(哇,簡直賺翻啦!)

03

<不藏私麵包職人>

技藝的傳承

與你分享世界好味道

————————————

東京烘焙職業人選擇在聖誕季進行探店,正想看看每家門店在聖誕出品的獨特產品展現,而陳師傅也樂於分享門店關於聖誕水果麵包——潘娜託尼的製法。

「麵包林裡」在聖誕季會主推義大利米蘭的水果麵包——潘娜託尼。

潘娜託尼早期的製作方法,是用剛出生小牛的第一道腸菌來培育的酵母菌,因為它的酵母菌比較特別,所以在製作的過程中,它的工序會比較複雜一點。

如果現在堅持使用小牛的腸菌來培育,就會犧牲掉一頭小牛。所以,我們使用青蘋果的皮去和水做發酵,再取它的發酵液來與水、麵粉進行混合,來做續養的動作。

由於面種需要蠻久的時間來做一個發酵,所以在義大利做水果麵包的時候,很多麵包師傅都沒有辦法睡覺。因為他每3~4個小時都要打一次麵團,所以是非常辛苦的。

有人說這個麵包太大,在義大利潘娜託尼的比賽,他們的評分標準就是以1公斤來做評分。

1公斤的潘娜託尼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在聖誕季節比較適合分享的量,而1公斤也是最好吃的標準。

一個正統的義大利水果麵包,它的發酵要有48小時,這在他們國家是有明文規定的。

▲潘娜託尼最終發酵

「麵包林裡」想要呈現的是義大利經典的潘娜託尼的麵包,所以從麵粉、橘皮幹、還有面種、還是技術都是遵循他們的古法來製作,所以它的工序要將近3天的時間。

- 潘娜託尼製作ing -

在後廚等待潘娜託尼出爐的時間裡,陳師傅還熱情地與我們分享了自己新測試的法棒麵包,以及珍藏的潘娜託尼。

無論是在前場採訪中,還是在後廚的麵包分享中,很少有烘焙師傅能像這樣陳師傅這樣不藏私地分享。

有人曾問陳師傅是否有打算開分店?他說:把一家店維持幾十年,每天都有極佳的質量,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精神,敬重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工作,陳師傅活成了每一個麵包師心中的模樣。




店     名 ▍麵包林裡 Boulangerie Pangolin

*每周四公布營業日與販售品項
*電話預訂麵包服務每日開放中

相關焦點

  • 五家臺灣麵包職人的店鋪
    職人:擁有一門專門的手藝並且以此為職業的人。職人一般非常執著於磨鍊鑽研自己的技術。他們不惜成本,不惜時間,堅持自己的工作,堅持自己的立場。作為一個關於臺灣的特輯,還有一期內容介紹需要寫。(雖然分散了點,但地球村還是寫下來了,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感受到臺灣濃鬱的烘焙文化,文末附臺灣特輯目錄)這一期的主要內容寫在臺灣的,職人自己親自經營的店鋪。和商業化的麵包店追求不同,一個麵包職人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都會在他親自經營的店鋪中體現出來。
  • 麵包的高級感,來自於職人的追求
    麵包中帶了紅豆這種深受日本人喜愛的食材,於是迅速走紅。它擁有酒種的發酵香和紅豆的甘甜,讓它跟抹茶、日本、紅茶、牛奶等都非常合拍。酒種紅豆包是麵包文化滲透到日本的功臣。昭和2年,東京的名花堂,以沾上麵包糠做炸物麵包為發想,開創了這款做法的先河。咖喱麵包的基礎形狀為梭子形。一般為裹好麵包粉炸後食用,是點心麵包的一款經典代表。
  • 故事|培養出多位世界麵包冠軍,他的麵包暢銷臺灣10年!
    ——野上智寬」2019年,是野上智寬老師進入麵包行業的第35個年頭。在這35年裡,他曾培養多位學生成為世界冠軍;他在臺灣創立的麵包店——野上麵包坊(Boulangerie Nogami)是鼻祖級網紅店,至今已運營超過10年;他撰寫的教學書籍《名店麵包大公開》成了許多烘焙愛好者心中的經典教程。
  • 10.29 大陸首家Hogan麵包空降魔都!世界冠軍麵包 1米巨長麵包…敲好吃!
    暖黃的燈光最讓人有食慾,小怪發現哈肯鋪不僅外表顏值高,店裡面的裝修也hin有特色,石庫門特色和明亮空間相結合,清清爽爽!前方高能!美味麵包製作過程大飽眼福啦!這裡的麵包和愛情一樣,「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到的,得看緣分哦!反正小怪也是跑了兩次才買到這兩位冠軍麵包的!
  • 直播 ‖ 堂本麵包店裡「頭牌麵包 」
    ,我沒有退路,我要對自己,對我的家庭,對我共事的戰友們負責,對認為我做的食物還不錯的朋友們負責,沒有什麼目的性,想更純粹一些。」Q:「什麼世界冠軍的老師,臺灣大師等等榮耀,我都不覺得自己有多厲害,我比較在意我做的東西有沒有對得起我的客人,學生,用這樣子的心態我就會覺得很平衡,面對掌聲我會很感謝,會以一個更謹慎的態度去處事,聽到沒那麼好的聲音會去檢討反思,每個人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會接受和喜歡,但我儘量做到讓人不討厭。「(▲沒有誰成就了誰,足夠努力與堅守,你就值得尊重!)
  • 吳克己|「麵包職人」一生只要做好麵包這一件事就好了
    吳克己與吳寶春,野上智款等名師並列臺灣「九大烘培職人」的一位80後
  • 職人麵包課程 | 吳克己的13個麵團與小店經營學課程
    也證明一個道理專業人士的可怕超乎你的想像不要用你自以為是的業餘水平和別人的生存技能比試一個人之所以專業是因為花費在一件事情上時間,精力,代價是別人的無數倍這世間沒有什麼簡單技能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專業人士究竟有多可怕而現在的市場競爭光是職人還不夠
  • 臺北 六大優質麵包安利你,愛吃麵包的你有福啦!
    同時為了保留法式原味與口感呈現,特別引進引進少見Bongard烤爐,搭配天然食材製作出具健康風味的天然酵母麵包,將歐式麵包風味完整呈現融合。各款麵包皆有簡樸、原始的味道,使人品嘗之後能感受到富涵深厚烘焙工藝的精神。
  • 麵包、麵包、還是麵包!!
    在西方教會傳統裡,春分之後第一次滿月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復活節。復活節是最古老最有意義的基督教節日之一,慶祝的是基督的復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舉行慶祝。復活節中除了熟知的彩蛋,西方國家還有哪些復活節傳統的特色甜點?鴿子蛋糕,形狀象徵著春天,起源於義大利二十世紀。蛋糕口感鬆軟甜蜜,外澆有一層杏仁酒,撒上糖霜或巧克力粉。
  • 揭秘世界唯一麵包銀行:存放麵包酵母「老面」
    西媒稱,用歷經數千年的老面製作傳統麵包,賦予了比利時建立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麵包銀行的靈感。  據西班牙《趣味》月刊9月號文章稱,麵包的原始味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丟失的?一些民意調查顯示,歐洲的消費者都十分想念用傳統方法製作的麵包,很多時候這種麵包類似於那種所謂的鄉村麵包,雖然製作這種麵包也需要用到不久前大城市才有的烤爐。傳統麵包早已被各類預製麵包所取代,後者只需要麵包房從冰櫃中取出然後加熱便可。天然麵包到底還存在嗎?還是已經徹底地消失了?  為了找出答案,記者前往聖維特——一個只有9500位居民的比利時小村莊,這裡有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麵包銀行。
  • 成都麵包地圖
    想得美    寫在前面:    作為一個超愛麵包的人,發自內心的希望大家都能吃到好吃麵包,用心的麵包。這兩年成都正兒八經的歐包也漸漸開始興起,所以我想,是時候來為大家整理一個成都麵包地圖嘍。,這樣環境裡的麵包,一定也很健康。
  • 世界上竟然有一種麵包叫做 「牛糞麵包」
    世界冠軍麵包師吳寶春成名的秘訣就是牛糞麵包,這款麵包是他跟義大利一位72歲高齡的老麵包師所學習的,製造麵包時所用的不同老面,由不同酵母菌提煉出來
  • 廣州東山口的「麵包魔術師」,用麵包復刻世界名畫!
    這是典型的東山口,一個古舊與新潮並存的城市角落,充滿奇思妙想的年輕人的聚集地,而這一期的主人公,則在東山口裡一座白綠相間的小房子裡忙碌著。 用麵包復刻世界名畫 「好香啊,我從樓下聞到香味走上來的!」
  • 【愛的麵包魂】跟著電影遊臺灣:想吃到不一樣的麵包,到臺灣
    為了營造復古麵包店的拍攝場景,劇組為此還特地斥資五百萬建了個一百多平米的麵包屋。就像本片的導演林君陽說:麵包文化已經神植在臺灣人的成長歲月裡。後來,家庭式的西點麵包屋逐漸被大型的日式或歐式麵包店所包圍,但從另一角度看,這種共生的環境更加豐富了臺灣的麵包文化。下面,就借著這個機會,去尋找一下那些散布在臺灣各地方的特色麵包店吧!
  • 麵包世界的優雅貴族——牛角麵包
    在法國最受人們喜愛的Donuts,有巧克力避,果醬、奶油、葡萄乾核桃口味的「牛角麵包」,並非起源於法國, 而是來自其它國度。嚴格說來,在法國,麵包是麵包,即為法國人所謂的Pain,如國人熟悉的法國麵包;但 是,如「牛角麵包」等奶油麵包卷, 法國人通稱「維也納甜麵包或甜點,有點類似我們的甜甜圈或美國佬食物。
  • 世界唯一麵包銀行揭秘:存放麵包酵母「老面」(1)
    原標題:揭秘世界唯一麵包銀行:存放麵包酵母「老面」參考消息網1月26日報導西媒稱,用歷經數千年的老面製作傳統麵包,賦予了比利時建立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麵包銀行的靈感。據西班牙《趣味》月刊9月號文章稱,麵包的原始味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丟失的?
  • 2017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麵包師傅與做過的麵包配方!
    ————5南瓜子全麥麵包——李傑肚子裡有一半體積是南瓜已在高雄、臺北開設兩家吳;· 寶春麵包(麥方)店,第三家店在今年8月在臺中市已開業;@吳寶春師傅  呃,是,我們確實沒有和寶春師傅面對面交流過,我們也沒有和寶春師傅握過手,一切的印象都是村長告訴我的,村長說,寶春師傅是一個很有匠心的人;村長說,寶春師傅是一個很勵志的人;村長說,寶春師傅是一個很低調的人。
  • 有一群麵包職人這樣回答…
    還有人呢,甚至可以用7個小時做出來一個藝術麵包造型,並且有極高藝術造詣。前面三種答案裡不同類目麵包產品的製作,我只是看一眼各種數字就覺得眼花繚亂、難如登天。但對於入圍  第五屆路易·樂斯福杯中國區總決賽  的選手們來說,他們卻是樂在其中。
  • 新書發售 | 麵包是什麼?世界麵包冠軍陳永信寫書告訴你答案……
    (排隊ingggggggggggg麵包是什麼?是手藝,也是創意;是技術,也是藝術;講究造型更重視口感。說這句話的人我們都不陌生,他就是第五屆世界麵包大賽冠軍——陳永信師傅,因為氣質溫文儒雅、態度謙卑,很多人更喜歡叫他「阿信師傅」。
  • 軟心麵包---【克林姆麵包】
    說克林姆沒多少人知道,說卡仕達醬很多人都知道,說白了,就是放了卡仕達醬餡的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