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行星撞擊沒有發生的話 白堊紀不會是恐龍的終點

2020-12-23 驕陽網

去年底的時候,《自然通訊》上刊登的一篇新研究認為,在小行星撞擊前,地球曾出現一次規模空前的火山噴發,恐龍群體大量出現汞中毒現象,數...

去年底的時候,《自然通訊》上刊登的一篇新研究認為,在小行星撞擊前,地球曾出現一次規模空前的火山噴發,恐龍群體大量出現汞中毒現象,數量因此銳減。

不過,來自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11月18日公布的論文卻否認了小行星撞擊地球前恐龍群體已經衰退的說法。

作者之一Joe Bonsor博士表示,如果小行星撞擊沒有發生的話,白堊紀也不會是恐龍族群的終點。

這項新的研究表明,直到白堊紀末期,幾種不同種類的食草動物--鴨嘴龍、角龍、甲龍、泰坦龍以及他們的天敵暴龍、阿貝利龍等,在美洲乃至全球都佔據著主導地位,它們仍是地球陸地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論文作者強調,猜想汞中毒的科學家,最好拿出具有填補性的化石證據再說。

當然,此項研究基於小行星毀滅恐龍這樣一個前提,去年,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分校稱發現了這顆小行星的確鑿證據,它的撞擊強度相當於100億次二戰原子彈的規模。

相關焦點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恐龍為何會滅絕,這是許多人心頭的疑問。日前,有媒體報導,6月29日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該研究認為,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該研究認為,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這項研究還通過建模分析顯示了小行星撞擊對恐龍棲息地的破壞性影響。  該消息很快登上了熱搜。
  • 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就衰落了嗎?尋找恐龍滅絕元兇
    因為這次撞擊事件距今已經6500萬年了,從那時起,地表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約有20%的地表形態(包括海洋和陸地)在各種地質過程中已經永久消失了。如果這次撞擊恰好發生在消失的地方,那麼人們將永遠找不到撞擊坑了。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科學家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尋找這個撞擊坑。一個是高壓衝擊形成的礦物。
  • 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哺乳動物能取代恐龍嗎?
    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顆直徑幾十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地球從此進入哺乳動物時代。我們在感嘆恐龍消逝的同時,心中不免產生了一個疑問,如果沒有這場世界末日級的天災,恐龍能不能存活至今?哺乳動物還有機會接管地球嗎?
  • 恐龍:如果沒有該死的撞擊事件,我們仍是這個藍色星球的霸主
    近日,來自英國巴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針對恐龍多樣性開展了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時,恐龍數量並沒有減少。如果沒有發生撞擊,恐龍可能會繼續統治地球。相關論文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上。  在白堊紀末期的小行星撞擊時期,恐龍的足跡遍布全球。它們是大多數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動物。不過,對於「該時期恐龍是否正遭遇物種多樣性下滑」這一問題,科學家們仍爭議頗多。  研究小組收集了一組不同的恐龍族譜,並使用統計模型評估了該時期的主要恐龍種群是否仍能產生新物種。
  •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沒有電影裡面那種場面。我們可以做個模擬,這個小行星相對地球的體積好比一顆子彈擊中一頭藍鯨。子彈的速度再快,動能再大,也影響不到藍鯨的運行軌跡。再大膽點設想,也許根本就不是這顆星導致恐龍滅絕。科學家就一定對嗎?以前的科學家都說太陽繞著地球轉的!怎麼現在變成地球繞著太陽轉了!!科學家也是分時代性的,也許100年後我們人類的科學家們會提出恐龍是被人類獵殺的,就像現在的非洲象一樣!!
  • 為何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陸地,而海洋裡的恐龍也滅絕了呢?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2億年,無疑是十分成功的物種,如果沒有極端的環境變化 雖然恐龍統治的時間很長,但是它們只在陸地生存,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都不是它們。 回到主題,既然小行星在陸地撞擊,為什麼海洋裡的這些巨型動物也滅絕了呢?
  • 【BBC·地球故事】小行星撞擊時發生了什麼
    這標誌了「白堊紀-古近紀(K-Pg)界線」,我們地球歷史的一個轉折點[6]。2015年,詹森在北達科他州170多公裡暴露的K-Pg邊界上找尋化石。「在這條界線之下,恐龍隨處可見,」他說,「但在界線之上,就沒有恐龍了。」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最主流的是「小行星撞擊說」。據說在六千五邊萬年前有一個直徑15km左右的隕石,因為它太大了,所以稱之為小行星,這個小行星撞擊在墨西哥,撞擊速度達每秒20km,每小時7萬公裡,撞擊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10億倍。
  • 當年那顆正面撞擊地球,將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最後去了哪?
    然而我們都知道,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就全部滅絕了,藍貓他們是無法改變歷史的,他們在穿梭機上看著小行星衝進大氣層,隨著小行星墜落,恐龍們全部死了。這個場景並不是導演們虛構出來的,「隕星撞擊說」,是目前恐龍滅亡最廣為人知的假說。
  • 都說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超新星爆發生物滅絕,證據在哪?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恐龍滅絕事件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主流科學界都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此次滅絕,不過大部分朋友在提到這個滅絕原因都會加上一句,迄今為止仍然還在猜測中,事實上確實是沒有直接證據,但並不表示我們取得的間接證據不能證明此次事件
  • 最新研究表明:小行星殺死了恐龍,但是火山噴發卻改善了情況?
    我們知道,在白堊紀末期,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除鳥類之外)的恐龍滅絕。在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十公裡的巨型隕石在現在的尤卡坦半島的海岸附近撞上地表,形成直徑150公裡的隕石坑,並且導致了一系列災難性的氣候變化,使星球上75%的生物滅絕。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就是如此強大輝煌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卻因為一場天外的災難而滅絕了。這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
  • 當年毀滅恐龍的那顆流星現在撞擊地球,人類會全部滅絕嗎?
    人類肯定會因為這顆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的。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恐龍統治了地球1.6億年,是陸地上誕生過最大的生物,是那個時期的霸主。據現代地質學勘測,在白堊紀末期有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據科學家推算這顆小行星的直徑最少有十公裡以上,這麼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引起地震海嘯,隨之地下的巖漿翻湧而出,使得整個天空被遮得嚴嚴實實,幾個月裡都看不見一絲陽光。
  • 英國研究發現: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
    英國研究發現: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
  • 科學家警告,2036年小行星會撞擊地球?
    都靈評估是指小行星或者隕石對地球的威脅等級,如果達到10級,那意味著百分百的撞擊事件,看到這裡,有人會說,這個小行星不是在2029年與地球比較近嗎?那為什麼科學家警告的是2036年呢?不要著急聽請繼續往下看,阿波菲斯來自於一個名為「阿登型」的小行星群,科學家通過對其觀察直徑的大小約在415米,這個直徑大小的小行星啊如果撞擊到地球,將會釋放6400萬億千焦的能量,約等於25.3億噸TNT這個威力,相當於一萬五千枚左右的小型核彈爆炸。
  • 10月將面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機,爆炸是廣島原子彈的15萬倍!
    小行星撞擊地球或許很多喜愛宇宙探險的人們都說知道的,地球在6500萬年前曾遭遇過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也正是那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地球上的生物毀滅了絕大多少,恐龍這種生物就是在那次的災難中消失了,在那次的撞擊中,小行星的大小有著10公裡的大小,這才導致了恐龍的全部毀滅,不過人類在2019年的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哪去了,為什麼沒留下隕石?
    但是我們知道,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卻沒有留下任何隕石,這個原因或許和當時的地球氣候有關。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小行星撞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00億顆二戰時期使用的原子彈,強烈的威力導致地球火山噴發、地震、海嘯盛行。
  • 同樣都是恐龍稱霸,侏羅紀和白堊紀環境有什麼區別?
    由於能量的充足,使得許多主龍類生物開始演化出碩大的體型,碩大的體型能夠防止食肉動物的攻擊,也能夠保證自己能吃到較高處的樹葉,在當時這種生存機制非常有效,因此許多恐龍的體型都朝著更大、更高的方向演化(多說一句,生物演化沒有方向,但在生態競爭下,具有優勢的基因會迅速在種群中擴散)。
  • 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滅絕了99%以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為致命!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滅亡全人類嗎?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17米重達10000噸的隕石飛入俄羅斯上空。當它撞擊地球大氣層時,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000英裡。在地表上空15英裡處爆炸,其威力相當於40枚廣島原子彈,產生的強光比太陽亮30倍以上。造成1500人皮膚和視網膜灼傷現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隕石爆炸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這顆小行星直徑在60至190米左右,在西伯利亞上空3至6英裡處爆炸。爆炸摧毀了830平方公裡上8000萬棵樹木,其強度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