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不一定很diao,但一定有意思!

2021-02-19 前行美術館


昨晚,前行美術館攜手同去青年生活平臺,邀請藝術家劉洵老師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藝術公開課第一講。現場爆滿,整場下來,中途無一人離席。二十多年來,劉洵老師一直在實踐他內心的當代藝術,普及藝術高等教育,而前行美術館正是這樣一個承載藝術、傳播藝術的最佳平臺。

藝術真的很Diao嗎?沒有確切答案,但藝術真的很有意思。因為藝術,昨晚大家相聚在前行美術館,像回到古希臘時期一樣探討知識,明辨藝術,自由發聲……


非常榮幸和大家相聚前行美術館,分享藝術。前行美術館現在展出的是本省一位十分有名的藝術家,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文鵬個人作品展。一個美術館有多重的功能,除了展示藝術家最新作品之外,同時也承擔著向這個城市不斷地輸送文化的功能。

首先從題目講起,「藝術真的很diao嗎?」,一般說,「diao」這個詞還可引申另一個詞「屌絲」,再衍生,還可以想到「酷」「炫」「牛逼」「高大上」!當我們想到「藝術」這個詞的時候 ,我想出了幾個詞,它(藝術)可能是「神秘」「奇特」「崇高」,也可能是某種「精神意志」的傳達」,也可能是一種「想像力」,一種「反叛精神」,也可能是「癲狂」。

在孩提時代,如果有人問我「藝術是什麼?」,我可能會想到「達文西」「齊白石」,現在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不能再用簡單的回答應對。英國著名藝術家貢布裡希在《藝術的故事》序言裡,開宗名義的講道:沒有大寫的藝術存在,只有藝術家和他倒騰出來的藝術品。我想,我們談藝術的時候,與其給他一個非常抽象的定義,不如想到是「誰」在玩藝術。

我們要落實到一些具體的人。而這些具體的人一定是生活在具體的歷史環境裡。我們從理論的角度,不斷給藝術施加定論的時候,我們發現,在今天全球化、圖像泛濫、信息交換的年代,我們對藝術的定義越來越困難。我們發現以往在美術館、博物館看到的那些具有歷史感的作品,在它原初存在的那個年代,恐怕和藝術沒有什麼關係。今天談論藝術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把很多非藝術的東西拿到藝術裡面來討論。

關乎藝術的討論,又會涉及另一個詞——「歷史(history)」。在歷史宏觀敘事裡面我們討論藝術的「流變」,瓦薩裡是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的學生,做為大師門下的學生,他覺得他有責任記錄米開朗基羅的點滴,這就形成了藝術史最原初的一種書寫方式,也就是藝術家在整個藝術文化史裡,他做了一種什麼樣的貢獻。

埃及金字塔(攝影:劉洵)

下面我們結合一些具體的作品來看。第一張圖片是埃金字塔,今年正月,我去了一趟埃及,還真的進入了胡佛金字塔的墓室。我用腳測量了一下,大概是6米寬12米長的非常規矩的封閉空間,在那個封閉空間裡面擺放一具石棺,這是法老時代留下的遺物。今天我們回顧那些墓室,象形文字,美輪美奐的壁畫,我們想,他們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下完成的。


獅身人面像(攝影:劉洵)

現在我們去,看到的埃及人不是做金字塔的埃及人,他們是阿拉伯人,信奉真主。古埃及信奉太陽神,天狼星。現在這些遺留物我們把它們當做牛逼的藝術看待。請注意,在古埃及時代,公元前5000年前,古埃及人做這些的時候,壓根兒就不是為了展覽。為了古埃及人的觀念:人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人的靈魂是不滅的。軀體暫停之後,要用一個方法來保留軀體。現在我們看到的雕塑是一副藏在法國羅浮宮的古埃及遺留物——法老王和他的王后的雕塑,逼真的再現雕塑的目的不失為為了藝術的欣賞,而是為了給靈魂的回歸找到一個居所。

開羅國家博物館裡的小物件(攝影:劉洵)

這是藏在開羅國家博物館裡的一個小物件,這個小物件今天可以當做雕塑來看,但當時是有一個具體的功能的,盛放人的臟器。相當於鄉下放臘肉的罐子。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希臘很近,埃及最後一個王朝,託勒密王朝最後一個女性法老王號稱「埃及豔后」,這個姐姐就是希臘人,不是埃及人。因為地理近,只隔一個地中海,所以埃及文明很容易傳到古希臘。希臘文化受埃及文化上下傳承的影響,文化有時候很像一個接力棒,不斷傳遞,發生變化。04年,我有幸去過一次希臘,在希臘國家博物館徜徉的時候,真是把我震憾到了。

古希臘時期雕塑

一是覺得那些雕塑的人體真是美輪美奐,我無法用言辭傳遞,當我在欣賞著這些雕塑的時候,一轉眼,看旁邊那些博物館裡的工作人員,他們長得跟那些雕塑一模一樣。古希臘古羅馬藝術裡面,有一個觀念:人神同體。在塑造神的時候,賦予他人的品格。他們在表現神像的時候,實際上是要賦予他人的品格的。比如,在古希臘神話裡面萬神之神宙斯,也經常幹人的事兒,看著人家老婆漂亮他去調調情之類的。今天我們在欣賞這些藝術的時候,我們不了解古希臘羅馬神話,我依然會被他們精湛的技藝所徵服。那個時代,藝術家是非常精通解剖術,精悉人體的結構。

古希臘時期雕塑

今天我們看到的樣貌和原初的樣貌有巨大的差異,我們去秦兵馬俑的時候,發現那些兵馬俑都灰頭土臉的,實際上它們原來都是彩色的。古希臘古羅馬那些遺留物原來也都是有色彩的,因為年代久遠,這些色彩都剝離了。我們感覺古希臘藝術如此單純靜穆,這都是我們附加上的。實際上,我們解讀任何藝術品的時候,都存在誤讀。  歷史第一現場我們無法還原,我們只能靠考古的發現來靠近歷史真相。蒙拉麗莎,在達文西時代並不出名,在達文西時代以後,也就是19世紀左右,這張畫才被提得如此之高,因為附加了太多的故事。你去羅浮宮的時候,會發現,哦,原作原來這麼小啊!

達·文西《蒙娜麗莎》

原作只有70幾公分,畫在一塊木板上,表面已經崩裂成像敲碎的茶葉蛋。有人用電腦分析這張畫,得出的結論是,蒙拉麗莎懷孕三個月了。這些留下來的達文西的手稿也是非常精彩。在他的畫論裡面,他談到:藝術就是科學。這樣與其說他是一個藝術家,不如說他是一個科學家,他在用藝術的方式不斷地對自然進行研究。他也留下許多草圖,今天在醫院很容易就能做一個B超,但是在達文西時代,照相機還沒發明,更不用說醫療的透視。在他的畫裡面第一個出現嬰兒在母胎裡面的形狀。在他的草圖裡還有後來才發明的飛機,這人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還有個不爭的事實,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一樣是同性戀,今天有很多90後很fashion,說我們玩什麼同性戀,實際上,同志放在中國古代,這一點都不fashion,《紅樓夢》裡就有很多描寫。中國古代讀書人赴遠讀書,要帶一個書童,那個書童不僅僅是背書的……(觀眾笑 哈哈)

達·文西手稿

這個雕塑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四米多高,一整塊大理石雕鑿而成,沒人敢接這個活,只有米開朗基羅敢,這哥們出身貧窮,很小就要在工坊艱苦勞作,所以他一生是極其勤勞的模範,創作了及其精美的作品。這是西斯廷的教堂,裡面有巨大的米開朗基羅畫的巨大的天庭壁畫。米開朗基羅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建築家,脾氣非常糟糕,一生都是自我鬱悶。他的心結鬱悶就是通過這些痛苦來闡釋。有時候和達文西比狠的時候,達文西接一個活,在教堂這面牆上畫,他立馬會找到主教說,我也要到另一邊牆上畫,我還不要錢。為了顯示自己很能幹,也確實是很能幹的,搭一個架子,吃喝拉撒全在那個架子上,四年下來,米開朗基羅幾乎成了殘廢。看書都不能直著脖子了。要仰著頭。

《大衛》雕塑

看了這麼多熟悉的例子,我們似乎可以說,藝術真的很Diao,好像離我們的生活好遙遠。古埃及人是談靈魂,古希臘人在談神話。在希臘國家博物館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展廳竟然沒有空調,足可見希臘的經濟有多糟糕,也可以拍照,拍雕塑,但是不能和雕塑合照,後來我想這個問題,在他們心目中這些雕塑不是雕塑,是神。不能輕易和神合影。

這些(藝術)經典和宗教有關,我聽到有朋友說,你們是搞純藝術的。我說,藝術從來就沒有純過,藝術一直是不斷跟政治、宗教、經濟發生關係。今天號稱自己是一個很純粹的藝術家,難道他不在畫廊舉辦展覽嗎,難道他的作品不需要藏家嗎?難道他的作品不需要藝術批評家的批評嗎?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很流行這樣一本書,法國丹納的《藝術哲學》,在這本厚厚的書裡面,有三個關鍵詞很有意思,他說,要用時代的眼光、要用民族的眼光、要從地理氣候的角度談藝術。我們說美恰恰不是恆定量,是一個變量。唐代的楊貴妃很美,但是她很肥,現在的女孩子以一種傷身體的方式要達到T型臺上面魔鬼般的身材,真魔鬼了,真沒覺得她美。骨瘦如材。還有一個就是民族了,民族性情的傳遞。西班牙為什麼會產生畢卡索,德國人為什會如此的冷靜,當然德國人瘋狂起來也令人害怕。例如二戰時期的德國。中國人這麼的聰明,怎麼就會想到用毛筆書寫,我們怎麼沒有發明油畫?我們有皮影,卻沒有發明電影。這些問題我們一次次追問,去找歷史文化的基因的時候,用榮格的話來說是「集體無意識」的觀念是不是也在影響我們對生活的判斷。

倫勃朗

這是倫勃朗的自畫像,古代沒有照相技術的時候,藝術家用自畫像來審視自己的容貌,可以追溯到古希臘一個神話,一個美少年非常自戀,為了自戀還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中國古代,女性對鏡貼花黃,那麼藝術家通過自我審視,也是一種自我表露、分析和解讀。倫勃朗,一位充滿戲劇性的藝術家,年輕得志,老了一個人孤苦潦倒。老鼠亂竄的破舊畫室是再也無人問津。


卡米爾

這個女性也是充滿故事,是法國19世紀著名雕塑家羅丹的學生和情人——卡米爾。這個女人也是充滿悲劇。

莫奈

這是莫奈,印象派大師。莫奈自己建了一個大園子,園子裡養了很多植物,值得參觀,畫家可以直接描繪這些睡蓮。晚年莫奈眼睛不太好,後來的藝術越來越接近於抽象、表現。

雷·諾阿

義大利印象派大師雷·諾阿,他有一句非常感人的名言:等我能吃上上等牛排的時候,我的牙齒已經不行了。晚年,雷諾瓦的手病變,已經成爪子似的了,所以他把自己的油畫筆綁在手上來作畫。讓我想起義大利一位非常著名的導演:安東尼奧尼,記者在採訪他生命的價值的時候,他說:生命的價值就是拍電影。所以一個藝術家他生命的價值就是不斷地倒騰他的藝術。

馬蒂斯

馬蒂斯,野獸派大師,這哥們叼著煙很酷很吊哦。

畢卡索

這個光著膀子,禿著頭,帶著兩個孩子的是畢卡索。現代主義的魔頭。現代主義的魔頭也要吃飯,也要泡妞,也要帶著孩子玩,所以當我們談論藝術家的時候,不要以為他們都是神。當然在遠古時期,藝術家都是巫師。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藝術家也要艱難的討生活。米開朗基羅是最牛逼的裝修工師傅,接的活都是超過我們想像的好。

達利

達利,留著兩撇鬍子,和畢卡索不同的是,畢卡索男性荷爾蒙比較厲害,看到美女有點Hold不住,達利見別的女人都沒感覺,只見了他老婆有感覺。他在一個聚會上遇到大他很多的加拉,加拉是他一個朋友的老婆,於是乎他們閃電般的產生了愛情,一輩子他願意拜倒在加拉的石榴裙下。把加拉化成了聖母瑪利亞,自己畫成了小耶穌,可見這哥們有著強烈的戀母情緒……老年後他們很有錢,和他老婆住在不同的城堡裡面,很戲劇化的寫情書,拍信使遞過去。這也玩得太牛逼啦!

塞尚

塞尚,被他的同伴罵得像蠢驢一樣的塞尚,那麼執著,那麼犟地畫一堆蘋果,家鄉對面的一座山,被塞尚不斷描畫。這哥們被稱作「當代藝術之父」,不過榮譽都是在死後。

賈科·梅蒂

這是賈科·梅蒂,最近在上海有他的一個個展 ,進入藝術世界的時候,我們談藝術家,這些形形色色的藝術家有時候會放大我們對他們的藝術作品的理解。

梵谷

這個小夥子就是梵谷。梵谷的時代已經有了照相機,我們很多人對梵谷的理解是被美國的傳記作家歐文斯通給害了。我在大學的時候把一本書給翻爛了,就是歐文斯通寫的《梵谷傳》,他寫的是一個文學的梵谷,離真實的梵谷實際上有點距離。梵谷27歲開始畫畫,37歲很戲劇性的開槍自殺。最新的材料顯示很有可能他不是死於自殺,很有可能是他殺,梵谷這小子他別忠厚,當場沒死,到醫院去了後才死。這張比較有名的畫像是割了耳朵的梵谷。這哥們年輕的時候沒有女朋友,要解決自己男性的問題他就會去妓院,妓女看著這孩子有點髒兮兮的,沒有錢。這哥們就犯病了,回去拿了一把剃鬚刀就把自己耳朵給割了。現在國外技術比較新,他們用某種基因技術和3D列印,把梵谷的耳朵給列印出來了。

梵谷《星空》

《星空》,我不知道大家看這幅畫的時候有什麼感覺,盯著看,你會發現有種眩暈感。這一看就不是太正常的人畫的。但是,被過度放大的梵谷大家會覺得一個瘋子才是藝術家,我覺得這裡面存在誤讀。雖然梵谷得了瘋病,間歇性發作,他不發病的時候才畫畫。我們說古人畫畫先喝酒,是這樣,但他喝高了就畫不了了。梵谷的意義要放在西方藝術史上來討論,拋開文學的描述,我覺得他的意義主要是承前啟後。承前是結過印象派的衣缽,改變西方上百年畫面幻術的傳統,吸納了浮世繪的傳統,使繪畫變成可以表達個人情感的、把藝術家主體放大的這樣一種敘事,對後面現代派的影響非常大。《最後的麥田》,其實這裡面是有一種死亡的陰影籠罩在裡面,如果大家喜歡看電影的話,伊朗的導演阿巴斯我非常喜歡,阿巴斯在很多電影裡面有梵谷藝術的味道。

馬塞爾·杜尚


這是法國一個很牛逼的男人馬塞爾·杜尚。他出生於一個藝術世家,他一輩子做的藝術不多,但每一張作品都非常攪局,梵谷以他的勤奮和天才,佔領了他在西方藝術史的獨特位置。梵谷的天才不是後面養成的,你看他早期的素描都能看得出他是天才,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但隨著我們的成長過程,我們的天才被一天天閹割掉了。杜尚的人生哲學和他的作品構成了一個非常巧妙的關係,這個在整個西方現當代藝術上很有名的作品。

杜尚的裝置作品《泉》

這個作品是杜尚的《泉》這是他去了美國之後,在一個前衛藝術展覽上,杜尚是主辦方策劃展覽人之一。這哥們沒有畫畫,在商店逛悠,買了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白色陶瓷小便盆。這是男用的,可以思考,為什麼他要選擇這樣一個男用的便盆,還一語雙關取一個名為泉水的「泉」。這是不是有某種性的暗示?為什麼這個作品有意思?當他把這個東西籤上他的名字,搬到展廳的時候,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舉辦的是一個非常前衛的展覽,所有的人都可以參加,只需交25美元。當杜尚把他的作品籤上自己的名字的時候,有人就爭論,這他媽根本就不是作品,但因為他交了錢,非得參展,不能破遊戲規則,大家就爭論這到底是不是藝術?爭論的結果是這東西現在在防彈玻璃後面。(觀眾笑……)

杜尚的裝置作品《三個標準的終止》

如果我們談到文藝複習的時候,想到放大蒙拉麗莎,我們談後現代藝術,繞不開的是馬塞爾·杜尚,因為他發明了一個詞「現成品」(Ready-made article)。以往我們理解一個藝術家的時候,他一定是具備某種精湛的技能,杜尚告訴你,你要成為一個藝術家你要成為一個思想家,最重要的是你要選擇一個藝術,藝術和非藝術的差異在於,你是否能割斷它的實用性。對藝術的看法,你得換一種思維,情況就會不一樣。很多人說,你看不懂藝術,什麼叫「懂」?比如說,你也看不懂太陽,我也看不懂太陽,我們不是天體物理學家,不知道太陽是怎麼回事,但太陽出來了,我們覺得很舒服。你面對一個作品的時候,你需要的是去「感知」。任何一個觀眾都可以從自我的角度對作品進行解讀,包括誤讀。當然你有一個宏觀的知識架構也很重要。

安迪·沃霍爾

這是美國波普大師安迪·沃霍爾,在精神上我覺得他繼承了杜尚,既然杜尚用一個小便盆砸開了整個固化的審美閥門,這哥們就走得更遠。這是大家都熟悉的可口可樂,用的是一個密集的COpy技術,這裡涉及當代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複製,隨著機器化時代來臨,「複製」變成我們生活的關鍵詞。在一個商業時代,在自由的美國,安迪沃霍用他的藝術告訴我們,任何一樣東西都有可能成為藝術 。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行為藝術

這是一個女性藝術家用刀片在身上割了一個五角星,她很有名,叫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出生在前南斯拉夫,號稱「行為藝術教母」 具體怎麼回事,我們放在後面講解。    

馬克·奎安雕塑作品

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位當代藝術家,馬克·奎安,他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雕塑,但雕塑的材料有點嚇人,用的自己的血。他從醫院抽出自己身上的血,然後製作了一個這樣的模型,用血澆築,再把它凍起來。凍成了人血塊做成的自己的雕塑,放在一個巨大的冰柜上面,這個冰櫃是插電的,這是非常當代的一個隱喻,我們在享受城市帶來的快樂的時候,我們在埋怨城市帶來的麻煩。一根電箱通電,保持血液固化的狀態,後來展覽完了後,搬運工不知道把電源拔了,血做的冰塊就化了。不管怎樣,這種做法讓我們去思考生命的本質,思考個體跟都市文明後現代文明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講了這麼多,到底有沒有藝術秘籍呢?有,我提供幾個關鍵詞:觀看,看原作,閱讀,包括藝術史,藝術家的傳記,輻射到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當然還有思考,越來越多的當代藝術提供的是一種思考,還有行走,在今天高鐵和手機改變我們的生活時,遊走變得非常方便。最後用當代著名藝術評論家慄憲庭先生結束今天的講課:藝術不一定高於生活,真正的生活或應該是藝術化的生活。


Q: 藝術有客觀標準碼?如果有,這個標準是誰提出來的?誰有這個話語權?


A: 問題很好。這個關乎藝術話語權的問題,我想最好的話語權是歷史,歷史的寫作者,也就是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是由藝術史家們來書寫的,梵谷的位置是梵谷死後,今天我們把蒙拉麗莎抬得那麼高是19世紀之後。這種被過度放大也是一種消費、傳播,藝術家個人的神話有時候也會起到藝術推廣的。再舉個例,一個賣白菜的老太太,是否能領悟到《紅樓夢》的美妙,我不敢評定,但紅樓夢肯定會影響到中國文學。

Q: 藝術慢慢從技藝向思維演變,現在資本越來越成為藝術幕後的推手,那麼會不會有藝術家有這樣投機取巧的時候,我的技藝無法超越前人的情況下,我會用其它所謂新的思想彌補技法上的不足,來彰顯我的特立獨行?

A: 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無法避免與商業發生關係,藝術家也是人,當然或多或少也會和商業發生關係。今天的局面更加多元,多元之後更加沒有標準。

Q: 藝術發展到後現代,再往後推五年,十年會是什麼樣子?


A: 不要問藝術是什麼樣子,要問藝術家們提供給我們的是什麼。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提供給我們一些完全不同的答案,而這些提供的方法變得非常多元,有可能是時間,有可能是空間,在文藝復興的時候,畫家們努力要做的工作照片已經完成了,電影完成了。梵谷用星空麥浪來傳遞他的幻覺,我們可以靠酒精,靠大麻……但藝術會讓你明白哪些東西你是缺失的,至少我在逛藝術展的時候,每看一個當代展,我就發現自己的無知。



Q: 能推薦書給我們一些藝術入門書籍嗎?


A: 我最怕給人家推薦書,民國魯迅先生也不敢給人家推薦書,我們很難讀完那些經典,至少我書架上一半書我還沒來得及看,不過我會去看。要了解藝術書籍,藝術史類的書當然可以去讀。比如說貢布裡希的《藝術的故事》,非常淺,慢慢隨著你興趣點的變化去找到你自己喜歡的書。



Q: 您覺得藝術和審美的關係是什麼?


A: 藝術和審美有關係,但也沒那麼大的關係,「美術」這個詞引進來的時間比較短,據說是從日本過來的。義大利剛剛離世的一個非常著名的學者艾柯出過兩本書,一本是《美的歷史》,一本是《醜的歷史》。在藝術長河裡,文藝復興時期的拉奧孔就是關於死亡的形象,並不讓人愉悅,同樣,戲劇裡面也有悲劇喜劇,所以在藝術這個大傳統裡面,他不一定是「漂亮」,但他可能讓我們去思考藝術與作品的關係,這個很有意思。我更願意用「有意思」來判斷一個作品。或者有些作品我沒看明白,我就會去琢磨他,有些我覺得太簡單,太直白了,看你怎麼去選。


Q: 在您觀看的藝術生涯中,哪些給您心靈上的震撼?


A: 太多啦,歷史上那些牛逼的大師都會給我帶來震撼,我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我想當書法家,看達·文西的畫我想去搞科學,看倫勃朗的畫為什麼我不用光來表現藝術,當下的藝術家,包括我的朋友都會給我藝術的啟發。很多年前有朋友問我,你是怎麼看藝術品的,我認為,一種是感同身受,他的想法我曾經有過,他比我說得好,這個是我欣賞的,我能感受到他的過癮。還有,這個藝術家做了我不敢做的事,這個藝術家太牛逼了。比如華人藝術家謝德慶先生的行為藝術作品。把自己關在房子裡一年,不接觸現代文明。還有,西斯廷教堂的壁畫我也畫不了,真畫不了。


下講預告:《如何閱讀一幅畫》

編輯:夢好甜

相關焦點

  • 人不是一定要美,而是要有意思,做人做事有意思
    不掂起腳高攀,也不屈著膝低就,自己過得舒服就是最好的活法。3、別總想著來日方長,世上最愚不可及的事,莫過於胸有大志,卻又虛擲時光。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拼盡全力去做好。全力以赴,是對時間負責,更是對人生負責。朋友們,早安!新的一天,加油!
  • 藝術一定要精緻嗎
    藝術是對生活的感受,一種表達方式。其藝博大精深,但並非一定要精緻。只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或心靈上的震撼,引起共鳴,就是最美的藝術。 藝術種類繁多,覆蓋的範圍可謂包羅萬象。精緻只是其中的一種審美方向,而粗獷豪邁是另外一種審美取向,風格各異,各有千秋。
  • 魔道祖師:很有意思的幾件小事,雖然不是秘密,但你不一定了解
    真愛粉都知道《魔道祖師》有很多留白的地方,大家都喜歡對這些留白進行猜測和補充,因此這個作品也變得更有吸引力更有意思了。#魔道祖師#晚安專門整理了幾件《魔道祖師》中有意思的小事和大家分享,這些雖然不是秘密,但卻是墨香大大親自說的,而且真愛粉都不一定了解呢。
  • 你一定不知道的和服藝術
    藝伎除了上述兩大項表演外,也有茶道、香道等日本傳統藝術表演。不同級別,不同表演的藝伎,顧客會根據不同級別給予藝伎的演出費用,也稱為「線香代」或者「玉代」,京都一帶稱「」花代」。
  • 「據說這是女孩子心目中的男diao絲標準!」哈哈哈...現在要求都這麼高了嗎?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用來稱呼的不同男生的外號也是不太一樣的,像是「diao絲」這個詞,相信大家也都非常的熟悉了吧
  • 北方方言中那些有意思的詞:這些詞看似很土,卻有一定的傳承意義
    其實這也能理解,有時候我們說了別人不一定能聽懂,造成了交流困難,為了方便交流,在公眾場合,還是要講大眾都能聽明白的普通話詞彙。但是,這並不代表方言詞彙就該消失。相反,方言需要保護,因為我們從中能發現不少有意思的事兒,還能找到一定的傳承。有很多方言在古代時,其實是被當成官方語言來使用的,真正的漢語經過了千錘百鍊和數次的變化,而古漢語其實更接近現在的方言。
  • 看過《偽裝學渣》,一定不能錯過肉包的這本,相當有意思
    看過《偽裝學渣》,一定不能錯過肉包的這本,相當有意思偽裝學渣作者:木瓜黃精彩看點:謝俞睡眠質量一向不怎麼好,剛睡下沒過多久,就被樓下砸東西的聲音吵醒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作者:肉包不吃肉精彩看點:薛丫越長越大,越長越俊,盤靚條順的,眉梢眼角都是風情,頗有些風華絕代的韻味兒。鄉野村夫頂著薛丫這名字沒問題,但是見過絕色佳人叫「狗蛋」「鐵柱」的嗎?
  • 也不一定能上的學校!
    在教育問題上,就算是明星大腕也不敢兒戲,他們跟普通父母一樣,從小baby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想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為了找一個中意的幼兒園千挑萬選
  • 殺球快不一定重,重一定快,殺球重不一定得分,快一定容易得分
    所以感覺殺球很重;由圖可以看到∠F<∠E,根據三角函數,cos∠F值>cos∠E值;速度V3=V*cos∠E 速度V4=V*cos∠F;所以V4>V3;接殺時,球殺的較平,在B點殺出的水平速度要比在A點殺出的水平速度要快;擊球時的拍面與地面的角度;拍面與地面的角度X小於角度Y,那麼擊球後,球的飛行方向不一樣
  • 疼,不一定要說出來;哭,不一定是傷心事;笑,不一定很快樂
    疼,不一定要說出來;哭,不一定是傷心事;笑,不一定很快樂1:有些事,你把它藏在心裡也許更好,等時間長了,回過頭去看它,也就變成了故事。早已過了痴狂的年紀,還談什麼生死相隨的誓言;放不下的時候,多想想對方是怎麼放下你的。4:感情沒有先來後到,明明是我先遇見你,你卻把你的溫柔和耐心全部給了後來的人5: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
  • 眼淚不一定是痛苦的,微笑不一定是幸福的
    眼淚不一定是痛苦的,微笑不一定是幸福的1:整個城市都睡了,只剩我和我的心事不能寐,在靜謐的夜裡,那個好久不見的你,又佔據我的回憶。我知道這世上有人在等我,儘管我不知道我在等誰。5:我也是知道遇到自己所愛的人的時候,才明白了那句「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含義,原來愛一個人是可以這樣讓人幸福,就好像中了毒一樣,欲罷不能!6:當你發現你的活被老大幹了,那麼你離下崗就不遠了,所以想在什麼位置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 有意思 ▏TVB也不一定吃得對啊
    然而《一屋老友記》最叫人生氣的,除了「超現實」豪宅版唐樓不可能存在外——鏡頭裡的舊唐樓就在上環半山城隍街,實際上每戶大約35~45平方米,毫無疑問沒可能有4間寬敞臥室,外加客廳、飯廳、雜物房,讓人覺得恍惚不是老房子,
  • 有種魚叫大眼鯛(diao),很多人沒吃過,紅燒的最美味!
    不知道大家對於春遊是怎樣的記憶,我腦海裡的春遊就是帶足夠的吃的,找一片草地,曬著太陽,什麼都不去想,只是享受著美食帶來的幸福感。又或者你們去了一些海邊地帶,避免小孩子弄溼衣物沒得換)防曬工具(防曬霜、遮陽帽、遮陽傘等等)紙巾(乾濕紙巾都需要帶充足,如果是更小的孩子還要帶足紙尿褲等)零食(小孩子的零食最好多樣,可以每樣都少量)戶外玩具(可以讓小孩子們在戶外充足玩耍)躺椅或者帳篷(以防小孩子玩累了,沒地方躺著睡覺)水(可以用保溫杯帶,也可以帶瓶裝礦泉水,總之量一定要充足
  • 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一定是你打開的姿勢不對 !
    「哲♂學「」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教練,我想XX...」
  • 中國歷史上最有意思的年號,用劉秀的年號不一定能實現中興!
    在這些紛亂的年號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年號是可以脫穎而出的!孫權其中一個年號叫嘉禾,香港電影公司的創始人可能是個文化人!光大是南朝陳廢帝臨海王陳伯宗的年號,可惜他並沒有光大南朝!
  • 一看這裝修,就知道屋主一定很有品位,處處充滿藝術情調,真養眼
    千人千面,家的模樣也各有不同,比如有人側重於實用性,而有人卻執著於藝術美,有人覺得活著就是吃喝拉撒睡繁衍後代,有人覺得活著的意義在於實現和創造更大的價值,有人甚至願意為了藝術而獻身。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倒也不必試著去改變別人或改變自己。大家認同這樣的說法不?
  • 練不成火眼金睛,一定要小心一葉障目
    但請記住,一定要把目標所涉及的時間拉伸至一個月以上,或是將月標註為最小單位。(不然短期的勝利會讓你忘乎所以) 不要為了堅持而堅持,堅持的意義是為了實現當初心中許諾的目標,持續精進中,外部加內部情況都會發生改變,目標也會發生變化,請注意,避免頑固的堅而持唾棄改變,請擁抱一切,ALL IN。
  • 原創|寂靜法師: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為虛
    很有意思,這個世間本無正邪,本無善惡,全是一念心。老師批評學生是惡嗎?媽媽打孩子是惡嗎?顯然不是的。比如,從恭維人的這個角度來看,騙子就特別會恭維人。所以,用自私和無私來界定「善」就好了,自私則為惡,無私則為善,無私就是利他。
  • 你一定沒見過
    這不得了,能上的人一定都勇氣可嘉 這是一條很有藝術氣息的水巷街區
  • 長得好看,不一定活得漂亮
    坐公交一定要站著,雙腳均受力,時時集中注意力夾住臀,為了好看的臀型和腿型。辦公室,固定時間喝水,固定時間起來走動,固定時間去廁所補水補妝。晚上十點準時睡覺,睡要花一個小時半練瑜伽做面膜,還有日復一日的全身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