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1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美食和書,身體和精神的雙重「食糧」。千古難題,「吃什麼」和「讀什麼」?【朵雲·食書志】輕鬆幫你解決。
我們精選了近期出版好書,搭配書店特色美味,每周為你定製四種套餐。大家可根據個人口味,自由選擇「食用」。
友情提示對換季感知遲鈍的打工人,立冬馬上到了,貼膘進補終於有正當理由(jiè kǒu)了。來書店,開啟你的「飽食之冬」。
//
套餐一✨
超現實主義天書×跨界新品
讀
《狼蛛》
作者: [美] 鮑勃·迪倫
出版社: 新民說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譯者: 羅池
出版年: 2020-9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鮑勃·迪倫,授獎詞這樣評價他:「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開創了新的詩性表達。」一如迪倫在音樂界作出的革新,他也在被眾人視為天書的《狼蛛》裡,為「在線視聽一代」重新復甦了一種古老的神話口述傳統。超現實的語言為人聲而譜寫,顛覆你的閱讀習慣和想像力。迪倫作為唱作人的底蘊,以及作為文學寫作者的資質,都展露於此。
食
靈感·可鹽可甜
美味坐標▷朵雲書院旗艦店
同《狼蛛》一樣,靈感·可鹽可甜也是一組「內容紮實的實驗作品」。邊界的突破,來自華夫餅與可頌兩種口味的「交響與變形」。這種存在冒險精神的新鮮吃法,不設標籤,就像從不被限定的迪倫。
套餐二✨
建築雲遊記×舌尖雲朵
讀
《認識建築》
作者: [美] 羅伯特·麥卡特 / [芬] 尤哈尼·帕拉斯瑪
出版社: 後浪丨湖南美術出版社
譯者: 宋明波
出版年: 2020-6
我們每日在各式建築中進出,但建築本身通常只扮演生活的背景,未曾被仔細審視。建築師、資深教授羅伯特·卡特與尤哈尼·帕拉斯瑪,從自身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出發,堅信只有通過切身體驗才能真正理解建築。《認識建築》的核心即為體驗。它以文字、照片和平面圖三者結合的方式,引領你置身全球72座建築典範,開啟環球雲遊建築之旅。
食
雲下牛軋糖
美味坐標▷朵雲書院廣富林店
深藏於松江廣富林的朵雲書院,是一座值得好好體驗的建築。讀書人可停泊於此地,抬眼可觀雕梁畫棟,與一石一木來場時空對話。順手點一杯與天井裡水雲鄉遙相呼應的雲下牛軋糖,感受蓬鬆如雪的甜蜜降臨唇舌。
套餐三✨
奇幻大師非虛構×續命能量杯
讀
《尼爾·蓋曼隨筆集》
作者: [英] 尼爾·蓋曼
出版社: 後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譯者: 張雪杉
出版年: 2020-9
如果你是幻想大師尼爾·蓋曼的粉絲,一定不要錯過他的首部非虛構作品集。演講、隨筆、書評、訪談......80餘篇文章,展現了一位內心純粹的寫作者,憑藉激情與熱愛,毫無保留地傾授創意實踐經驗。通過此書,你可以了解尼爾·蓋曼對科幻、音樂、漫畫以及電影的看法,他對幻想藝術的鑑賞,他的閱讀譜系和創作理念。你將以蓋曼式富於想像而銳利的思考方式,展開一場瑰麗的智識之旅。
食
香芋馬蹄
美味坐標▷思南書局復興中路店
涼風一起,胃口大開。此時,打開600頁超大容量的隨筆集,連同原料飽滿的香芋馬蹄食用,一邊探入幻想家的豐富世界,一邊感受清脆的馬蹄珠裹挾芋泥的甜、牛奶的香湧向唇舌,目光和味蕾,一起升溫。
套餐四✨
逆時間詩歌史×暗黑系反差甜
讀
《永恆之間》
作者: 李煒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譯者: 袁秋婷
出版年: 2020-7
常規詩歌史的線性敘事,總會讓人產生一種「發展進化」的錯覺。「鬼才」李煒打破了這種認知上的既定感,採用「逆時間」方式寫就了《永恆之間》。開篇從1930年代的西班牙語詩歌出發,由人及史,一路回溯,直抵古希臘時期詩歌。不同地域的詩人群體,他們各自的人生遭遇和精神歷程,其所處時代的詩歌與文學風貌,連綴成一部縱貫三千年的詩歌簡史。
食
巴斯克芝士
原標題:《本周就吃____,讀____吧。| 朵雲·食書志》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