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分家

2021-02-13 野草瘋長

父母過世後,嫂子每晚都在兄長耳邊嘮叨,讓他與小弟分家。架不住老婆的枕邊風,兄長終於下決心與兄弟分了家。分家那天,嫂子暗地裡將分給小叔子的種子炒熟了——如果沒有收成,那小弟就得餓死;小弟死了,所有的房子、田產就自然而然歸屬大哥了——嫂子美美地想。

小弟未及弱冠,哪知世道險惡,稀裡糊塗就把黃粟種子播下地了。分家時,大哥說多分了田地給小弟,其實名義上是多給了,實際上是分了一些貧瘠的山壟田,既無產量又難出活。

小弟勤勤懇懇,翻耕土地,傻傻地將所有的地都播上了黃粟。過了一個多月,左等右盼,所有的粟苗都沒有長出來,只在山邊出來一株瘦弱的小粟苗——原來這粒種子是嫂子在翻炒時漏在灶臺上的。沒有辦法,過了播種季節又沒有多餘的種子,黃粟要越冬,即使重播也會凍死的。

無可奈何,小弟就對這一株小苗百般呵護,又是鋪稻草保溫又是開溝排水,就差捧在手心裡。來年春天,幼苗在小弟的精心照料下茁壯成長,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獨領風騷,格外引人注目。小弟一心侍弄,黃粟似乎懂得小弟的心思,投桃報李,本來只有半人多高的黃粟,居然長到兩丈多高,像一棵毛竹那樣頂天立地,直衝雲霄。很多人都慕名前來觀看,無不嘖嘖稱奇,那些種了一輩子莊稼的農民從未見過這麼碩大的黃粟。小弟怕有閃失,自己半年的口糧就靠這一根黃粟維繫,哪敢怠慢,就在黃粟的旁邊搭了一個茅鋪,手握鋼叉腰別彈弓,日夜守候著它,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有一日黃昏,太陽依偎在山崗上,搖搖欲墜。小弟不知什麼緣故,一天的勞作,竟然昏昏然提前打起瞌睡來。一個老鷹正飛過西山,乘著這個間隙,一把叼走了黃粟。等小弟睜開眼,發現粟穗已不知去向,大驚失色,遠處老鷹振翅向夕陽飛去,留下一個口銜粟穗翱翔的剪影。小弟不由分說,拔腿就追。估計粟穗太沉了,那老鷹飛飛停停,小弟一路追趕,不知越過了多少溪流田畈和山坡,直至太陽下山,天色完全黑下來,老鷹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小弟筋疲力盡,滿身傷痕,再也追不上了,想起剛過世的父母,就坐在山崗上放聲痛哭。整整哭了一個時辰,累了,他爬上涼亭的橫梁上睡著了。

半夜裡來了一幫人,點著松明,咋咋呼呼。為首的從懷裡取出一面銅鑼,「嘡!嘡!嘡!」敲了三聲,然後雙手一合,默默念叨。很奇妙他念什麼就有什麼,先擺上八仙桌、長條凳,繼而碗筷杯盤,美酒佳餚,一應俱全。香氣撲鼻,瞬間瀰漫整個涼亭。又是酒令又是豁拳,一直喧鬧不休。直看得梁上小弟垂涎三尺,呆呆的忘乎所以,一個不小心從梁上滾落下來,「咣——」的一聲巨響,不偏不倚正好砸在八仙桌正中。太過突然,神仙們嚇了一大跳,以為是天外來客,一個個嚇得魂飛魄散奪路而逃。小弟完全忘了疼痛,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快朵頤。飽餐了一頓之後,抹抹嘴巴,順手拿走了小銅鑼。

回家後,小弟就躲在家裡,哪也不去,每日到了三餐時間,拿出小鑼敲三下,想吃什麼,默念什麼。那廂哥嫂以為小弟丟失了黃粟,一定傷心欲絕,這麼多日沒出門,怕是活活餓死了,心中暗暗高興。夫妻倆趴在門縫裡一瞧,意外的是,這小子非但沒餓死,反而養得白白胖胖,日子過得挺滋潤的。百思不解,很是嫉妒,便裝著關心的樣子,上前打聽。小弟是個老實人,便一五一十和兄嫂講了。

兄長如獲至寶,回家後,如法炮製,先讓老婆將黃粟種子炒熟,故意落下一粒在灶臺上。然後播種,舊景重現,還真有一棵長得特別好。他也在地頭搭建了一間稻草房,日夜守著,眼巴巴等著老鷹來叼走。忽一日,老鷹真的來了,他追趕了一陣沒追上,就睡在涼亭的橫梁上。半夜裡果然有眾神仙光臨。一進門,神仙們吸取了之前的教訓,頭領發話:先看下場地,不要著了以前的道。一嗅,果然有凡人的氣味,舉起火把照見梁上臥著一人,兄弟倆長得酷似,神仙大怒:上次把我們嚇得半死搶走我們神鑼的就是這傢伙,今天又來了!兄長連忙辯解,神仙哪裡肯聽,不由分說,拎下來大家拳打腳踢一頓暴揍。直打得兄長鼻青臉腫,半死不活地爬著回到家,夫妻倆原本想不勞而獲的,此時只有自認倒黴抱頭痛哭。小弟聞訊過來,不計前嫌,以德報怨,趕緊拿出銅鑼連敲三下,默默念叨,讓兄長身體恢復從前,那傷情竟然不治而愈。

相關焦點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農村分家鬧矛盾,兄弟幾人反目成仇
    提要: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農村分家鬧矛盾,兄弟幾人反目成仇農村兄弟兩人怎麼分家?分家在農村可是個大事,分好了一家人還是和和睦睦的生活,分不好了兄弟兩個有可能反目成仇。不過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為了讓老人們晚年生活的順心一些,分家的情況在農村也已經不多了。「分家」怎麼分?
  • 「造車」激化分歧,寶能姚氏兄弟分家!是分家還是分散風險?
    實際上,性格迥異的姚氏兄弟經營理念一直有分歧,這麼多年始終牢牢綁定在一起。姚建輝花費三年考慮的離開方案,或許與寶能汽車有關。▲姚建輝1月5日,據媒體報導,寶能集團姚振華與姚建輝兩兄弟將要分家,姚建輝將其持有的寶能系其他公司股份贈送給姚振華後,寶能控股剝離出寶能體系,並更名為萊華控股。寶能控股現有的架構、人員將整體轉移到萊華控股。
  • 我們兄弟分家協議——講述二十八年前的故事 作者:介非|天馬競輝4603期
    時間雖然過去了近30年,是上世紀公元一九九三年古歷五月五日端午節我們兄弟在一起討論起草的家庭「文件」——我們兄弟三的分家協議,感慨萬千啊,如今,我們的父母87歲高齡,依然康泰,我們的孫子輩也已經上中學啦。那時候的大家庭18口人,三世同堂,友好相處十幾年。分家後,又由三個小家庭成為如今59口人,四世同堂。
  • 民間故事:分家不分心,倆兄弟的所作所為,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清朝年間,崇光村中有兩個兄弟,村中的人叫這兩兄弟為張大和張二。兩兄弟從小一起長大,親密無間。可是自從長大以後,張大就張羅著分家,張二拗不過,於是兩兄弟便分了家。兩兄弟分家之後,並沒有像以前一樣親密無間的生活著,反而變得越來越陌生。
  • 信函中的秘密:兄弟分家和家族的沒落
    徐王氏是寫給夫家的侄女徐若虹的,主要是說家裡的分家情況,從描述來看,這是一個大家族,家裡弟兄至少五人,家裡的房產甚多,在開封和鄭州都有房產,鄭州的房產在雲安裡,分別有廿一號、廿三號、廿四號對門幾個院子。開封的房子和鄭州的房子搭在一起分家,開封還有環文閣、榮象宜兩處商業門面房,每月都收著房租。
  • 邯鄲農村兄弟倆分家,哥多要了三畝地,20年後倆人差距咋這麼大?
    請點下右上「關注」,咱們今天來聊聊農村兄弟倆分家的事兒。鄰村柳口王金賢是我的同學,60末人,他弟弟王銀賢比他小十幾歲,他們兄妹共五人。1965年留壘河重修改道,柳口村平了原來的舊河,耕地一下多了起來。分家暫時休庭,搬來村裡最高行政長官,下午再開庭下午,同學的父親,把村支書村主任也悉數請來。因為農村裡,不少家庭的一母同胞都是因為分家結下梁子,能幾代人不和睦。作為父母,誰不想讓自己的子孫代代和睦呢?
  • 娶媳婦分家這是常理,秀蓮要分家,少安反應為什麼那麼大?
    他做不到,所以少安堅決反對分家,即使是和親愛的秀蓮鬧僵,他也不能拋棄這個原則,在少安的心裡,分家就等於把擔子給了父親和弟弟。孫玉厚全力支持秀蓮分家家最後還是分了,並不是秀蓮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少安的父親孫玉厚堅持分家,孫玉厚老漢實在人,窮苦了一輩子,他看得非常清楚,與其看到少安夫妻為了分家鬧僵,不如自己站出來。
  • 梅根的「招黑功力」臨產依然不減,這次王室兄弟是真的分家了
    即便肯辛頓宮發言人公開表示過關於那些「兄弟不和」「妯娌矛盾」的傳聞都不屬實,但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最終還是準備分家了。這次的分家和重組團隊,弄的全民一度揣測兄弟倆是否徹底鬧掰了,其實,有了各自家庭,有了新的規劃,搬出家門也很正常吧,希望在小寶寶降生前不要再這麼drama啦。
  • 俗語:「淑女不吃『離娘肉』,硬漢不拿『分家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淑女不吃『離娘肉』,硬漢不拿『分家豆』」。說句實在話,這句俗語的確有些晦澀難懂,因此,儘管在我看到這句俗語後認真思考了好久,但我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
  • 平凡的世界:孫家分家背後的中國式關係,充滿溫情,卻也滿是薄情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特別重,特別是在思想更傳統的農村中,甚至不以家庭為單位,而是以家族為單位,兄弟姐妹們的來往總是格外頻繁。或許正是因為中國人對親情的看重,也讓分家這種看似水到渠成的事情變得格外傷感。分家對於一個原生家庭來說,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它把家人的情感擺在檯面上,像分派貨物一樣進行割捨,因為分家而兄弟反目成仇的情況數不勝數。《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一家,在分家是展現出的狀態,其實已經是比較完美的中國式關係,充滿了溫情的同時,卻也滿是薄情。
  • 《平凡的世界》孫家分家體現出的情分,既讓人動容,也讓人堵心
    孫少安夫妻對分家表現出來的情分秀蓮對分家是持積極態度的,她是最希望分家的一個人,最想要過他們的小日子。因為前幾年還是生產隊,如果分了家,剩下的孫家老的老、小的小,立即都活不了,所以她只能跟著孫少安吃苦受罪。
  • 古人說的「好兒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是什麼意思?
    問題:古人說的「好兒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是什麼意思?古人說的好兒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是何意思? 這句話說得就是要鼓勵大家自食其力,不能依靠父母和長輩,能夠樹立自立自強的人生價值觀。只有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才能有充足富裕的生活。
  • 拆遷後兄弟分家,老大瞞著父母選貨幣安置,房值錢了:補我40萬
    拆遷後兄弟分家,老大瞞著父母選貨幣安置,房值錢了:補我40萬 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哥哥的心結 十餘年前,老家房子拆遷,可以選擇貨幣安置或者拿房,拆遷後,兩兄弟就分了家,由於父親戶口跟著老大,便協商父親由老大一家照管,母親由老小一家贍養
  • 俗語「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什麼意思?你怎麼看?
    導讀:俗語「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什麼意思?你怎麼看?俗話說得好「好男兒志在四方」,從古自今對於男人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他們肩上的責任也很重大,不僅要肩負起養家餬口的責任,而且還必須要表現出堅強、勇敢、有責任。
  • 山西農村8旬老人,4個兒子50年不分家,一家子生活其樂融融
    在山西省南靖的一個小村莊裡,有一位8歲的石奶奶,他共有4個兒子,可是這4個兄弟自從成家立業後根本就沒有分家,一直都生活在同一個院子裡。對於這種的家庭生活,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羨慕吧,老人家在老的時候總是希望兒女能夠在自己的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這樣的畫面真的是太溫馨了。
  • 分家,總會成為激發家庭不和諧的因素,是誰剝奪了老人的絕對權?
    本來和和美美的兄弟姐妹,一摻乎家庭問題,父母「偏愛」問題,尤其是到「分家」時候,很多家庭都會「據理力爭」「互不相讓」,甚至「反目成仇」,「割袍斷義」!實在讓老人寒心。然而,是什麼造成這種矛盾幾乎不可避免?又是誰剝奪了老人的絕對權利?父母將自己養大成人,供學娶妻,父母責任已經完成,可是,兒女們總是用「沾光」心態,容不得「吃虧」的可能。
  • 親兄弟創業,分家後弟弟比哥哥牛,2人成中國首富,他成江蘇首富
    文|龍溪來源|商業傳奇親兄弟一起創業的中國富豪很多,事業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兄弟間由於理念等方方面面原因而分家,有的反目成仇,有各守一方面。五根手指有長有短,即使親兄弟,也有長有短。很奇怪的是,分家後往往是弟弟幹得比哥哥好。
  • 《知否》原著:從永昌侯府庶長子鬧分家,看梁夫人婚姻觀有多錯誤
    他那性命拼來的富貴,不想被異母弟弟們分享,透了點意思給妻子,妻子便同梁夫人鬧著要分家。庶長子夫婦鬧分家有錯嗎?完全沒錯。不過是有能耐的兄長不願意被無能的弟弟拖後腿想自負盈虧而已,沒什麼不能理解的。最後分家沒成功,不是梁夫人和她的嫡子們彈壓得住庶長子夫婦,而是姻親們著實有份量。光是梁夫人和梁二奶奶身後,就有一位兩廣總督,一位戶部侍郎,均是名門望族,這還沒算上墨蘭背後的盛顧袁三家。
  • 李誠儒退出《演員》;李湘王嶽倫分家?陳宥維瞧不起粉絲
    >李湘王嶽倫分家明眼人一看這是要分家的節奏?不過他本人覺得沒什麼,畢竟之前他還伺候過兄弟公司女兒。李嫂子遭屁股王反殺李嫂子和屁股王早就鬧掰了,兩人也是一個不放過一個。
  • 你好洪林--分家建房
    我家原來是一個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父母與兄弟姐妹和孩子們都住在一起,三間西屋,三間堂屋,三間東屋,十八口人沒有分家。住著父母二老,兩個弟弟,兩個妹妹,我哥家六人,我家六人,過著和睦相處、非常團結的日子。在那個非常困難的時期,五類份子全家都得拿出一些糧食(紅薯片)給四層五保困難戶吃,因為我家人多,分出去的糧食也多,為了能夠少分點糧食,我就提議分家,大家都很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