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強調,我這個觀點僅適用於大多數普通學校普通班的學生和家長,因為上學對於普通學校的大多數孩子來說,其實是去玩的,學習只是被老師再三逼迫下不得已的附帶行為。孩子們在學校,有足夠的場地,有熟悉的夥伴,有豐富的娛樂項目,比在家裡好玩多了。他們在學校玩得比在家裡嗨得太多。
在家裡只能玩手機,玩電腦,雖然王者、吃雞很過癮,但缺少面對面交流吹牛的這種快感,更何況還有家長在一旁嘮叨不停。所以來上學,對他們來說,就是互相炫耀的時候,你昨天得了什麼好裝備,打到了什麼好排位,互懟互樂,其樂無窮。
而對於普通學校的老師,面對一個班級30個左右甚至更多的學生,能夠儘量維持好課堂秩序,把教學進度規規矩矩的完成,就已經很不錯了。一個班級中,總是有各種各樣打斷教學的事情發生,這是常態。老師處於這樣的常態中,他的任務和目標只可能定為完成教學進度,讓整個班級的平均分儘可能好看一些,他還能怎樣呢。我們家長只要想想,在今年網課的這小半年裡面,家裡一位家長專門盯著一個孩子都頭疼成這樣近乎要崩潰的樣子,那對於老師盯著這麼多熊孩子會頭疼成什麼樣,心裡還沒點數嗎?
那對於這樣情況下的成績比較落後的學生,在學校也是玩得比較嗨的這部分。上課基本是在自嗨的,老師看到他們,往往氣不打一處來。你們這些傢伙,平時不好好學,不知道在幹嘛,作業質量差得很,考試給我考得一團糟,拉低我班級的平均分,影響我各種考核。老師越想越氣,卻又沒辦法。現在不像以前,罵都罵不了,更不要說打了。被舉報一下,說不定飯碗都要丟掉,何必呢?算了算了,想想反正別的老師也有這樣的學生拖後腿,心裡也就平衡了。想到這,大家都不容易啊,不禁心中升起了對自己職業的憐憫之心。那這部分學生,老師能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上課訓兩句做做練習,下課抓他們補補作業,硬把最基本的內容給他們灌進去就已經很好了。但這對於學生來說,無非就是及格與不及格的區別,以後大概率還是考不進什麼好高中的,甚至高中都不要想了,能進個靠譜點的中專技校就已經是很好的升學選擇了。
對於這樣情況下的成績中等的學生呢,上課可能倒是想學,奈何環境不允許啊。被帶著不知不覺的就跑偏了,聽課質量也很低,但基本的內容總算還是掌握了。老師看到這部分學生呢,也是沒什麼感覺的,可能連名字都記不住。因為他們既不特別好,又不特別差,屬於老師又不想表揚也不想特別去抓的學生,那這部分學生可能算是老師最容易忽略的了。那這些學生想要真正的提高,從中等提升到優秀,還得家長想辦法。
再說成績好的那部分學生。對於老師而言,這些學生相對來說是很放心了,班級平均分是靠他們來拉高的,這些學生平時不用太費心,只要關注他們不要有異常表現和明顯的下滑就行了,其他的老師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沒辦法管到了。還有那麼多拉低平均分的得去管呢!這些學生中,往往不乏天資優越的,但奈何學校時間效率太低,縱使天資優越,也無法與重點學校的學生抗衡。想要有所成就,也得家長做好規劃布局,才能跨入頂級學府之門。
這樣看來,老師們在學校花最多精力的往往是在那些比較頭疼的學生身上,但這樣的結果是這部分學生不會把分數考得太難看,卻無法明顯提高他們的人生層次。那想提高自己孩子的人生層次,毫無疑問,還是要家長自己花精力才行。家長不好好動腦筋,那就只有聽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