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有美國制裁,內有高層不和,中芯國際還能帶著中國晶片突圍嗎?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我是科學人 我是科學人

要論整個2020年一直活躍在公眾視線的科技企業,中芯國際絕對算一個。

從美國開始打擊我國晶片領域開始,中芯國際就一直被拿出來和臺積電、三星等同類企業對比。後來,它乾脆也被劃入了美國的攻擊範圍,成了被制裁企業之一。

不過,當時中芯國際給人的印象還是非常靠譜的:一方面積極申訴,另一方面抓緊備貨......一度成為人們心裡「中國芯」後續生產的靠山。

可沒想到,短短幾個月,中芯國際就「翻車」了。

前天晚上,中芯國際高層梁孟松的一封辭職信引爆了年末最大的瓜:時隔11年,中芯國際又要陷入內訌了!

兩度同門,師徒反目?

除了公開發表辭職信的梁孟松之外,這次「內訌」的另一位主人公,是今年已經74歲的蔣尚義——在半導體領域從業45年、曾在臺積電擔任共同營運長,是半導體界不折不扣的領軍人物。

而此次事件的導火索,正是因為蔣尚義受邀擔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

蔣尚義

按照梁孟松的說法,蔣尚義來中芯國際,這麼大的事沒有提前通知他,他作為公司的骨幹非常寒心,所以選擇離開。

但從這二人的工作交集來看,事情應該沒有這麼簡單。因為他們不但曾兩度同門,甚至還有「師徒」之稱。

據說,當年蔣尚義還在臺積電研發部門工作時,梁孟松就已經是他旗下的技術研發大將了。在梁孟松正式加入中芯國際之後,他們兩個也一起共事過近兩年的時間。

那這次,為什麼梁孟松對蔣尚義的回歸這麼抗拒呢?

除了高層間「權力爭奪」的因素之外,他們兩個之間的「師徒情分」可能從幾年前開始就不那麼牢固了。

梁孟松

2009年從臺積電離職前,梁孟松曾經籤下「競業禁止協議」,承諾自己永遠不會加入臺積電的競爭對手——三星。

所以,離職後的梁孟松選擇到韓國的成均館大學做一名老師。

可就在梁孟松到韓國不久,三星的好消息就一個接一個,他們的半導體從原來的14nm很快突破到10nm。這讓臺積電開始產生危機感。

當時,臺積電的人覺得,一定有人在暗中幫助三星。但這只是一個猜測,他們找不到什麼切實的證據。

而這個秘密,在蔣尚義生日的時候被揭開了。他收到了一封來自梁孟松的祝壽郵件,郵件的後綴地址裡,正是三星。

原來,所謂的成均館大學正是三星內部的培訓機構——三星半導體理工學院(SSIT)。當時梁孟松的學生們,都是三星內部的資深工程師。

作為臺積電原來的「老人」,蔣尚義當然選擇曝光了這份郵件。隨後,梁孟松也不再遮掩,正式宣布加入三星,擔任其研發部的總經理。從那時起,「師徒二人」心中恐怕就已有嫌隙。

再加上2017年梁孟松回國加入中芯國際後,中芯國際的技術升級節奏明顯加快。可以說,無論是從工作狀態還是技術突破上,都能看到梁孟松的野心。這次蔣尚義「空降回歸」,可能是真的觸到了他的逆鱗。

內鬥,中芯國際的噩夢

這並不是中芯國際爆發的第一次「內訌」。

2009年,創始人張汝京辭職後,給中芯國際留下了兩個派系。

一個,是以王寧國為代表的中國臺灣派;另一個,是以楊士寧為代表的大陸派。

王寧國

最開始,這兩撥人之間的「裂縫」還沒有那麼大。最多只是在公開發言中略帶「火藥味」。

比如,楊士寧在採訪中把2010年中芯國際實現盈利的原因歸結為技術運營,但王寧國就偏偏要把盈利的主因歸結到企業結構調整和全球行業復甦。

後來,因為中芯國際的大股東大唐電信更喜歡大陸背景的楊士寧,在股東大會投下反對票,讓當時的執行董事王寧國落選公司董事位置。

楊士寧

據說,當時中芯國際的內網基本成了這兩派口水戰的戰場。很快,「戰火」就翻過內網,蔓延到網絡上的相關論壇、貼吧裡。

更有甚者,為了拉楊士寧下臺,有人竟然曝光了一份楊士寧用發票衝抵個稅、涉嫌逃稅的內部審查文件。

「企業高管避稅潛規則」,這在當時是絕好的噱頭。但也成了壓垮中芯國際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場長達幾年的內鬥,以王寧國、楊士寧分別請辭結束。但其中伴隨著的,卻是中芯國際優秀員工的大量流失。在中芯國際《201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裡,2018年中芯國際的員工流失率高達22%。

這直接導致中芯國際在研發能力上,被競爭對手遠遠甩下。尤其是當臺積電已經開始用10nm技術時,中芯國際才剛剛做到28nm。

中芯國際,請停止內鬥

這次內鬥,中芯國際會重蹈覆轍嗎?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歸其原因,目前的形勢,不會給中芯國際更多調整時間。

一方面,被美國「拉黑」後,中芯國際想要在關鍵技術上更進一步,難度非常大。另一方面,我國雖然一直在積極布局半導體設備的供應鏈,但必須承認的是,我們在傳輸速度、製程效率等方面確實和美國存在差距。

受美國制裁限制影響,我們的晶片,太需要一個技術過硬、整體穩定的「後盾」了。而中芯國際,原本是很多人心裡的「後盾」之一。

此前,蔣尚義曾帶著中芯國際實現了製程代際跨越。

梁孟松,更是用極短的時間讓中芯國際的整體工藝大大提升。他在自己的請辭信中提及,「最關鍵、也是最艱巨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只待EUV光刻機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這代表著中芯國際已經飛速拉近了與臺積電和三星的技術差距。

這些成績,中芯國際需要,中國也需要。

不論此次「內鬥」的根本原因在哪裡,都希望中芯國際可以暫時擱置爭議,撐起中國晶片的未來。

原標題:《外有美國制裁,內有高層不和,中芯國際還能帶著中國晶片突圍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的下一步
    繼華為之後,中芯國際也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關於中興國際接下來如何走?不少媒體做出了分析,今天轉載一下中國臺灣經濟日報的觀點。 原標題:美國祭追殺令中芯「蔣來梁走」的下一步 中芯國際20日主動回應,被列入「實體清單」對10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
  • 美國新一輪制裁!這次瞄準中芯國際,國產半導體能否扛過這一波?
    美國大選結束了,但是美國並沒有打算停止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封鎖。在12月4日,美國國防部網站就正式將中芯國際、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和中海油四家公司,列入了所謂「軍事最終用戶」。後續的影響就是美國企業,在向這四家企業提供技術和產品時,都要獲得許可才行。此次制裁對中芯國際有什麼影響?
  • 華為、武漢弘芯、中芯國際有沒有可能聯合起來成立晶片生產企業
    或者說武漢弘芯用光刻機與中芯國際相關生產線聯合生產晶片不香嗎?華為、武漢弘芯、中芯國際有沒有可能聯合起來成立晶片生產企業自從美國政府制裁華為以來,華為被置於聚焦燈下,吸引了國內億萬人目光。特別是孟晚舟事件同樣牽動億萬國人的心。
  • 美國施壓,中芯國際夢斷7納米?
    被納入「實體名單」,意味著未經美國商務部的許可,美國公司無法向中芯國際提供技術與產品。美國商務部在禁令中還特別指出,10納米及以下半導體晶片生產所需的特定技術與設備將被直接拒絕出口,以防止此類關鍵的技術用於中國的軍民融合。
  • 內訌+外患,這次中芯國際的結局會如何
    另外,美國的封鎖,影響了中芯國際合作供應商的供貨,不僅使中芯國際當下的生產和營收受到衝擊,也阻礙了其先進工藝研發。 從內到外,中芯國際正在經歷最動蕩的時期。 因此,中芯國際也遭遇了A+H股股價大跌。其港股於昨日上午短暫停牌,下午復盤後股價大跌,跌幅一度擴大至8%,截至收盤,下跌4.94%,收報20.2港元。
  • 美國:華為和中芯國際一定撐不過去;中國:有我在你就放一萬個心
    自2019年華為被列入美國政府的「實體清單」,到今年美國政府的全面制裁,華為的每一步都十分的艱難。如今,不僅美國針對華為進行全面制裁,就連國內中國高新企業、研究所以及知名大學相繼被列入「實體清單」,不僅如此,美國甚至要求臺積電斷供華為的晶片代工。
  • 注意中芯國際禁令!
    中芯國際禁令1、9月26日,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已經對中國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施加了出口限制。路透社稱,美國政府之所以對這家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進行出口限制,是因為美方認為出口給中芯國際的設備存在用於軍事的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是「無法接受」的。
  • 中芯國際估值1700億,寒武紀估值800億,哪個入手還能賺?
    這一塊美國一家獨大,我們中國也有幾家不錯的公司,現在有兩家正在申請科創板:一家是EDA軟體研發商叫芯願景,一家是晶片的IP服務商芯原股份,大家可以看一下他們的上市報表。晶片製造業中芯國際一家獨大中芯國際是同時在港股和A股上市的晶片龍頭,它在國際上的排名也不錯。今年由於美國的封鎖,中芯國際的訂單大增,想必有個不錯的收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中芯國際。
  • 內訌爆發、外患不絕,中芯國際進入最動蕩時刻
    另外,美國的封鎖,影響了中芯國際合作供應商的供貨,不僅使中芯國際當下的生產和營收受到衝擊,也阻礙了其先進工藝研發。從內到外,中芯國際正在經歷最動蕩的時期。因此,中芯國際也遭遇了A+H股股價大跌。其港股於昨日上午短暫停牌,下午復盤後股價大跌,跌幅一度擴大至8%,截至收盤,下跌4.94%,收報20.2港元。
  • 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黑名單 影響幾何
    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把中芯國際(SMIC)及相關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外界關注美國的制裁行動對其業務有多大影響。富瑞研究報告認為,美國的制裁影響料有限。中芯國際被美國商務部納入黑名單之後,先進工藝發展將受到很大影響。
  • 因美制裁多股被MSCI刪除 中芯國際"內鬥"股價重挫
    中芯國際陷高層內鬥,股價重挫,最新回應來了) 部分個股被制裁後股價持續大跌。
  • 被美國拉入「黑名單」?中芯國際:沒收到消息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美國的總統大選在即,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制裁」越來越嚴重,中芯國際或將成為繼中興、華為之後美國政府「制裁」的目標。9月26日,有英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對中芯國際已經實施了相關的措施,目的就是限制中芯國際與美國半導體製造商之間的商業往來。
  • 中芯國際,操碎了所有人的心
    在2020年PMIC極度缺貨的情況下,中芯國際高層採納了梁孟松的建議,放棄了另一名聯席CEO趙海軍關於PMIC的擴產計劃,轉而專注攻克先進位程晶片。在梁孟松的帶領下,中芯國際在3年的時間裡順利攻克了14nm和7nm的理論研究,目前7nm晶片已開始風險量產。可是梁孟松任職之後,中芯國際內部也發生了許多怪事。
  • 軍事專家張召忠講,美國制裁中國晶片三年,到時美國芯沒人要了!
    ,當前重要的科研項目,去全力攻克,中科院代表著中國科研的最高學術機構,攻克許多國家尖端技術,此次公開發布,因為美國禁售華為晶片事件;  華為晶片牽動很多國人,華為作為中國的驕傲,一切都按照程序辦事,被美國無端的打壓,典型欺凌主義,霸權主義,甚至慫恿加拿大扣押孟晚舟,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美國再下黑手!除了中芯國際,這些企業也被制裁了
    當地時間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宣布將中國半導體製造企業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以限制其獲取美國關鍵技術的能力。隨後,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又在實體名單上新增了60多個其他實體,這些實體的行為均被認為違反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或外交利益。
  • 中芯國際的內憂外患
    回頭來看昨日發生在中芯國際董事會上的梁孟松「辭職風暴」,是不是感覺仿佛似曾相識。 業界高層認為,這次有個很大的不同點是,中芯國際聘請來擔任副董事長的蔣尚義輩份與資歷都比梁孟松高非常多,梁孟松不應該以「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態來看此事,這和當年梁與孫元成的競爭不一樣。
  • 中芯國際,怎麼可以掉鏈子?
    這10隻股票包括中國交建A股和H股、中國衛星、中國鐵建A股和H股、中國中車A股和H股、海康威視、中科曙光,當然還包括當前的焦點企業,中芯國際。這是自12月3日,川普政府將中芯國際和中國海洋石油等4家企業列入制裁名單以來,全球資本市場上的又一反應。
  • 中芯國際回應與海思的未來:須尊重經營地法律
    (文/呂棟 編輯/尹哲)正式登陸科創板近1個月後,中芯國際首次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證e互動」上正面回應關於華為海思、14nm製程等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8月10日,有投資者在上證e互動詢問中芯國際,在美國禁令緩衝期後,還能否繼續生產華為海思14nm晶片?
  • 在被列入美國黑名單後,中芯國際未來面臨不確定性
    中芯國際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根據我們的初步評估,(列入黑名單)對10納米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產生重大負面影響。」該公司補充稱,此舉對公司運營和財務的短期影響有限。中芯國際在先進晶片製造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可能會對中國在半導體領域追趕競爭對手的努力產生深遠影響。
  • 中芯國際是什麼公司?為什麼內鬥嚴重?「中國芯」靠它靠譜嗎?
    中芯國際,是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的簡稱,該公司於2000年4月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總部位於中國上海。中芯國際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中芯國際是不是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