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慈濟:崑山會所與照顧戶聯誼 演繹《竹筒歲月》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小品演繹——《竹筒歲月》,透過「每天省下五毛錢做善事」中得到了「小愛可以匯入大愛」的啟發。(圖片來源:慈濟崑山人文真善美提供)

慈濟與照顧戶的歲末圍爐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而在崑山慈濟,這樣的因緣終於在2012年的歲末成熟。這一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崑山慈濟人以感恩的心,邀約助學戶及照顧戶來到會所,用濃濃的溫情他們帶來了一場溫暖的歲末圍爐活動。

竹筒歲月 聚大愛

活動首先由志工黃加舟帶動全場熱身,一起互動「幸福美滿呼啦啦」,讓心靈溫暖的同時,身體也跟著一起暖和起來。小品演繹--《竹筒歲月》,更是讓家人們透過「每天省下五毛錢做善事」的故事中,得到了「小愛可以匯入大愛」的啟發。

丁夢琪是受慈濟受助學生,活動中與大家分享:「在上次的歲末祝福中,看到牙膏盒做存錢罐,每天存一毛錢幫助別人、獻愛心覺得很感動,自己當時也請了一個竹筒回家,和哥哥每天省下一塊錢存進去,希望自己小小的力量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

夢琪的哥哥丁方方今年十九歲,之前因醫療事故而種下耳疾。在沒有接觸慈濟前,因耳疾原因非常自閉,不愛與人交流,在慈濟志工的接引下,現在已經是慈濟環保站的志工了。

今年,丁夢琪聽完「竹筒歲月」的故事,就當場將自已存的愛心竹筒裡的零錢捐了出來,博得大家的讚賞。

志工與奶奶分享福慧紅包中含意。(圖片來源:慈濟崑山人文真善美提供)

福慧紅包喜過年

這次活動中,志工們亦安排了「溫暖滿人間」的手語表演,同時為每一位受助學生和照顧戶雙手送上一個福慧紅包。廚房裡的香積志工們,在活動進行時,更忙著準備圍爐的食材,最後全體一起唱誦「感恩歌」──粒米杯湯盤中蔬,得來不易歷艱辛,細嚼慢品用心嘗,感謝天下眾生恩。就展開了今年志工為照顧戶精心準備的豐盛圍爐。

王美婷小朋友今年7歲,是慈濟受助學生。美婷8個月時,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疾病,導致皮膚潰爛,經多方治療,和眾多善心人士的幫助,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因面容受到同學小朋友的嘲笑和不敢接近,讓美婷已經很少露出笑容,開始變得內向,助學活動中,慈濟人帶給美婷溫暖,讓她很是開心,帶回的竹筒要媽媽每天往裡面投硬幣。每天發一份好願,投入一份愛,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來自甘肅的受助學生武萍萍分享,來到會所跟家人們一起吃團圓飯,很溫暖,很幸福,很喜歡上人的靜思語,感嘆證嚴上人為什麼有那樣的智慧寫出那樣好的語句。

最後慈濟志工為照顧戶家人們送上了精心準備的結緣品,春聯喻意平安、健康、幸福,羽絨衣和學習用品希望送給孩子們一份溫暖的新年祝福!

一年來的時間相處,慈濟志工與照顧戶彼此建立起深厚的的情感,大家在今天彼此感恩與祝福,更期待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夠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慈濟歌曲】竹筒歲月
    ◎ 回憶竹筒歲月當年,證嚴上人告別故鄉,輾轉來到花蓮,自行剃度後,在現在的靜思精舍附近的小木屋中修行,上人原本只想專心自修,卻在許多因緣牽引下,除了皈依上印下順導師座下,奉行導師的教誨「為佛教,為眾生」之外,「克難慈濟功德會」也因應苦難眾生而成立了。
  • 慈濟慈善的起源(一):竹筒歲月
    慈善是慈濟的根,要講到慈善的起源就不得不講到證嚴上人的大願: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無難。在這裡我想與大家回顧歷史,分享證嚴上人大願的起源,慈濟慈善的起源。證嚴上人出家最開始是沒有師父而自行落髮的,1961年從臺東鹿野輾轉來到花蓮,落腳在秀林鄉普明寺旁邊的小木屋自修。
  • 竹筒歲月
    三十位家庭主婦從上人手中接過竹筒,「難苦人」救「更加赤貧」的人,銅幣咚咚日日響,敲響愛的希望。有弟子跟上人商量:「師父,日存五毛錢太麻煩了,每月繳一次十五元可以嗎?」上人微笑搖頭:「募款更要募心。日行一善,就是造一分福,家家平安招吉祥。如果每月才投一次,只有那天發願而已。行善最重要是善念恆持。」
  • 慈濟基金會簡介
    慈濟基金會簡介1966年證嚴上人於臺灣花蓮,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立慈濟,初期與五位弟子,每人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裡,開始慈善濟貧的工作。 醫療志業 - 「以人為本,以病為師」於慈善工作中發現,因病而貧,初始設義診所為貧困者義診,進而創立醫院。目前於臺灣設立六家綜合醫院,同步推動「醫療志工」制度,配合醫護團隊,做到全程、全人、全家、全隊之「四全」照顧,達到「身、心、靈」統合療護目標。
  • 慈濟是慈善組織,但未必是大陸需要的慈善組織
    另外動員30名家庭主婦信徒,每天到市場買菜前,先將省下的5毛錢投入寺裡募捐竹筒,一個月下來信徒們可湊成450元,二者相加近1200元的收入,成為最早的善款。「5毛錢也可以做善事」的故事傳遍花蓮,吸引更多人。當年4月,證嚴在普明寺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宗旨是救濟貧民與病人,改變臺灣東部地區醫療水平落後的狀況。竹筒收集的基金全部存入功德會名下,與生活費用分開。
  • 「風華五十 行願之路」——「慈濟五十無量義」慶祝活動在臺灣圓滿...
    月30日下午,「慈濟五十無量義」慶祝活動於臺灣花蓮靜思堂展開,慈濟志工在全臺九地同步連線呈現「慈濟50無量義經藏演繹」;三重靜思堂場次,志工通過過回顧歷史照片與肢體動作詮釋經典,印證慈濟五十年篳路藍縷的行善足跡。
  •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1966年證嚴上人創立於東臺灣的花蓮一隅,最初由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裡,與五位弟子,每人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立慈濟,開始濟助貧困,拔苦予樂的工作。慈濟的志業,由慈善而醫療、教育、人文;從偏遠的花蓮開展至全球五大洲,已有四十七個國家設有分支會或聯絡處,迄今援助超過七十一個國家地區,慈濟人以感恩心,付出無所求,為每一位受難者真誠關懷與膚慰。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獲國務院批准通過於大陸成立基金會,成為大陸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由境外非營利組織所成立的全國性基金會,並於2010年8月20日於蘇州靜思書院舉行掛牌典禮。
  • 2019年崑山夜總會排名 崑山商務KTV排行 崑山夜場列表 崑山各大娛樂會所
    合肥夜總會夜場KTV娛樂論壇十萬夜店消費者口碑連結中國內地每一處娛樂創新,拼搏,分享,共贏
  • 領略證嚴法師風採 走入慈濟世界
    2010年1月9日,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大愛慈濟》(下),以下為文字實錄:慈濟全球志業始於那些青澀的竹筒歲月
  • 臺灣大愛電視臺到德陽拍攝慈濟大陸20年專案紀錄片
    記者採訪什邡市委常委、秘書長黃劍(德陽市臺辦 甘和林 攝)   中國臺灣網7月8日德陽消息  7月4日至7日,臺灣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臺執行長室專員葉育鎏和節目部副理王俊富帶領編導、記者等一行4人到德陽拍攝「慈濟大陸20年專案紀錄片」。
  • 大慈無悔-慈濟慈善志業
    慈濟首次舉辦冬令救濟,受惠的照顧戶有四十多戶,二百餘人,於發放後一起合影。
  • 臺灣慈濟——人間的慈善奇蹟
    千裡之路 始於5毛錢於是一個濟世團體的雛形——佛教慈濟功德會,就在四位弟子和30位信徒的努力下組織起來了。最初的做法,由6個人每人每天各加工一雙價值為4元錢的嬰兒鞋,一天增加24元,一個月平均多720元;而她還親手從寺後竹林中鋸下30個竹筒,發給30個信徒,要求她們每天買菜前先投5毛錢到竹筒裡,這樣每月就可省下15元。
  • 慈濟緬甸「米撲滿」活動 讓善的效應持續發酵!
    2008年的納吉斯風災侵襲南亞,尤其亞洲穀倉緬甸受災慘重,馬來西亞慈濟志工踏上這塊受傷的土地,展開賑災工作。緬甸許多貧農因稻田被淹沒,畢生積蓄付諸流水,又因原稻種已是借貸購買,已無能力再次購買稻種,眼看著生活就要陷入絕境。慈濟志工得知後,就在當地發放臺灣優良稻種,當地人稱為「福種」。
  • 【慈濟人物誌】能做慈濟 天下最有福報
    但這個舉動遭到先生強力反對,翁美琴只好解釋,這筆款項是要來協助證嚴上人蓋醫院救人;但先生還是認為勸募太辛苦而不同意。後來翁美琴一改溝通模式,不再像以前一樣盲目地發脾氣了,改用柔軟態度來央求先生:「我還是要做慈濟,你讓我做啦!」後來先生慢慢認同,顯然「以柔克剛」相當有效。
  • 慈濟訊息:音符伴書畫 說唱話美善
    臺下會眾點下心燈,同唱《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搭配志工們的手語演繹,將慈濟人內心的立願志向,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發地王菩薩的願,願隨千手千眼觀世音,救濟世間事。(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劉曉強)臺下會眾點下心燈,同唱《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搭配志工們的手語演繹,將慈濟人內心的立願志向,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發地王菩薩的願,願隨千手千眼觀世音,救濟世間事。
  • 臺灣慈濟功德會的管理模式,值得學習!
    隨即成百上千個慈善組織前往救助,但只有三個團體能夠進入封鎖線進行救災,一個是紅十字會,一個是基督教的救世軍,還有一個就是慈濟。後來慈濟發放了200萬美元救助金,幫助了3327戶家庭。證嚴一手創辦的慈濟功德會1966年成立,2006年時剛好是它成立40周年。當時,世界各地都舉行了大型展覽活動紀念慈濟一路走來的歲月和故事。
  • 【慈濟月刊651期】種好因得好果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為新冠肺炎疫情紓困計劃籌募善款,許多會眾響應「竹筒回娘家」活動,捐出點滴累積的硬幣。
  • 愛的力量——走進慈濟 感受大愛
    這個組織的人,他們總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身著「藍天白雲」(藍衣白褲)在世界各個角落,不分宗教、種族、膚色、國家或地區,真心照顧和陪伴每一個受苦受難的人。     這個組織名叫慈濟,是一個全球性的慈善救災團體。只要哪個國家發生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他們總是會在極短時間內趕赴災區,參與救災及善後。
  • 不可思議的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人間竟然還有這樣的組織!47張圖帶你領略慈濟的偉大
    點擊題目下方漫漫說,免費關注頂尖好文來源波羅慧語一直以來就想寫一篇反映報導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文章,雖然這些年來從多個方面斷斷續續的了解了佛教慈濟基金會所作的很多事情,但由於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一向非常的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