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這兩村合併,為這事,村民有意見···

2021-02-18 楠木微縱觀





請點擊上方【楠木微縱觀】關注(楠木片區第一家自媒體)

打造楠木片區新媒體宣傳品牌

本地資訊.熱點猛料.民生訴求

有獎報料.廣告合作.商家推廣

本平臺覆蓋楠木長坪五靈

傳播楠木事 服務楠木人

推廣楠木鎮 造福楠木人

小編微信號:yang88168

本文標籤:

#南充市#,#南部縣#,#楠木鎮#,#長坪山#,#長坪鎮#,#五靈鄉#

我是建興玉皇觀村村民。這次振興鄉村,合併鄉村。我們雙手贊成。但對合併村的命名不贊同。
這次是玉皇觀村與陳家嘴村合併。說是按陳家嘴村命名。
1.在這兩個村中。姓敬佔大多數   陳氏只是很少比例。以小眾姓氏不能以偏概全。
2.陳家嘴在四川口語中是指很小的一個地形地貌。以此做合併村名   小氣。
3.此次村名變動涉及一個村很長時間的整個戶口。身份的變動。

回復

南部縣民政局

網友您好!
        您通過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向縣委書記留言,反映村級建制問題已收悉,現回復如下:
        經查,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前,原陳家嘴村在建興鎮至原碾埡鄉的鄉道邊,緊鄰建興鎮場鎮,是原國民黨中央委員陳介生故居地,原玉皇觀村因駐地在本村一舊廟玉皇觀而得名。原陳家嘴村在交通、產業發展、基礎設施、辦公場地和環境、群眾辦事便利程度等方面均優於原玉皇觀村。在村級建制調整時,撤銷玉皇觀村併入陳家嘴村的調整方案也是經過原陳家嘴村、原玉皇觀村兩村村民會議進行了表決,均同意「新村駐原陳家嘴村辦公地、命名為陳家嘴村」的調整方案。如仍有疑問,可來電諮詢或建議,聯繫人:區劃地名股(葉斌);聯繫電話:0817-5581336
        感謝您對村級建制調整的關心和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為此,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

——楠木微縱觀——

——專注楠木、五靈、長坪、三清、中心的點點滴滴——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編輯來源:麻辣社區

▍本期編輯:楊雄

相關焦點

  • 平陽這兩個村合併後,村民有矛盾糾紛,他們化幹戈為玉帛有招數
    據了解,嶺頭村由原下嶺頭村和原徐垟村調整合併而成,村情相對複雜。針對排查中了解到的矛盾糾紛,懷溪鎮制定了「確保穩定是前提、深入調查重依據、循循善誘為主導、多措並舉找突破」的調解工作思路,一方面到相關人員家中踏勘現場、面談溝通,耐心細緻做好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由相關工作人員和村幹部多次走訪了解,從情、理、法等方面進行分析研判,以親情作為突破口開展工作,最終化幹戈為玉帛。
  • 路寬了村美了 村民的腰包跟著鼓起來了
    路寬了,村美了,短中長期的致富項目有了,村民的腰包悄悄鼓起來了。「俺們真幸運,西川有福啊!」村民們樂得合不攏嘴。努力換來鄉村旅遊示範村40歲的劉曉旻出生於盂縣城郊,大學畢業後,做過各種工作。2008年,他成為盂縣南婁鎮的一名村官。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持續走群眾路線 這條村村民人均「分紅」62...
    今日棠下「多走群眾路線」促進棠下大發展在聽取棠下合作社的匯報時,毛主席勉勵大家:「當幹部的要關心群眾生活,多走群眾路線,有事多和群眾商量,把生產搞好。」這句話促進了棠下大發展。「到目前為止,棠下村的兩委班子已經歷六任,但大家始終牢記毛主席的囑託——『有事多和群眾商量』,堅持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一手抓基層民主建設。60多年間,棠下黨員從5人發展到200人。」鍾敘本說。據悉,棠下村由原來的農業社歷經了鄉、村的建制,1999年正式轉制為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今天的棠下已成了遠近聞名的「全國優秀小康村」「廣東省鄉鎮企業百強村」「廣州市文明單位」。
  • 並村還能商量嗎?灣頭橋庾家橋村民有意見……
    去年,我們庾氏宗親會組團去了湖南庾家橋村,所以我們也算是故人了。首先,我十分的感謝您能細讀我們的請求函,謝謝您!事由:昨天我們「中華庾氏宗親會」現任副會長庾平華來找我,心情沉重的進述關於貴地「庾家橋」村合併事宜,聽說「庾家橋」村名,可能會因此而消失。
  • 宜興市紅塔村企業家捐資為村民認購「福村寶」
    紅塔村黨總支書記王再興說,鎮裡按照每人每年100元的標準籌資,鎮村補貼每人50元,實際上村民本人只需支付50元,而市場上買到同樣的保障,至少要貴5倍。可即便是這樣的福利,在推廣之初還是遇到了阻礙。許多村民表示:「自己已經購買了社保或商業保險,『福村寶』價格雖然低,但能省一點是一點。」有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王再興完全能夠理解村民的擔憂:「村民接受一個新事物需要一些時間。」
  • 桐廬合村 村民代表「變身」志願服務隊
    「當村民代表這麼多年,我還是頭一回參加全鄉村民代表大會」,在這場特殊的培訓會上,不少村民代表中的「老面孔」都感慨萬分。除了第一次參加全體村民代表大會外,讓代表們意外的是自己作為代表要履職「十條」,其中每一條內容都是爭先進、當標杆,這也讓代表們都備受鼓舞。
  • 湛茂兩村共建和諧路
    「和諧路」硬底化建設工程順利完成,這條水泥路的建成通車,方便了兩村群眾出行,加速了新農村建設,成為兩村村民和諧共處的康莊大道。這兩條小山村原來是同一條村,後來分開了。兩村之間有一條共用的泥土路,直通325國道,兩村土地基本上以此路為分界線,但也有交錯的地方權屬未理清,因此該路硬底化建設遲遲不能開工,群眾意見很大。
  • 中國式「村霸治村」背後:有村支書獲利5.8億 被村民稱為「土皇帝」
    在換屆選舉時,張士學公開拉票,還專門給一些為他拉票的人買手機,以便拉票所用,不投他的人會遭到報復。村民劉慶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4月換屆投票時,全村有五六百人沒有投張士學。年底村裡分刀魚、海帶等年貨時,張士學說這是他自掏腰包購買的,所以不發給那些不投他的村民,「但後來這些支出都掛到村委會帳目上。」
  • 中國式「村霸治村」背後:有村支書獲利5.8億 被村民稱「土皇帝」
    在換屆選舉時,張士學公開拉票,還專門給一些為他拉票的人買手機,以便拉票所用,不投他的人會遭到報復。 村民劉慶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4月換屆投票時,全村有五六百人沒有投張士學。年底村裡分刀魚、海帶等年貨時,張士學說這是他自掏腰包購買的,所以不發給那些不投他的村民,「但後來這些支出都掛到村委會帳目上。」
  • 方案通過 蕭山蜀山街道這三個村將這樣改造升級
    評審現場最近每天都有杭州市蕭山區城郊結合部環境整治的消息,我們看到一個個村都有了美麗規劃。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隨著城郊結合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如今,蕭山區環境面貌正不斷「升級」。蜀山街道因地制宜,在前期實地調研、意見徵求的基礎上,以群眾最迫切、最需要之處作為設計初心,根據每個村原有歷史底蘊,形成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的規劃方案。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三個村將如何改造。湖東村湖東村位於繞城高速以北,比鄰湘湖景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村域面積約70公頃,總戶數約458戶,總人口約1861人。
  • 新疆醫科大學住村工作組給村民開「處方」
    6月27日一大早,扎瓦鎮胡木旦村第4村民小組村民阿米乃罕·圖爾迪就焦急地跑來對新疆醫科大學黨委組織部部長、住村工作組組長曹忠明說。  說起村裡積極分子入黨的事,曹忠明不是頭一回遇到。6月25日中午,2小組村民阿依普江·買提納斯爾就來過。看到在村委會院子裡拿著毛巾拍身上麥糠的曹忠明,阿依普江就徑直走了過去。  曹忠明關切的問阿依普江:「遇到啥難事了?」
  • 這條村1個月拆屋594棟,村民大擺搬家宴!
    這次山龍村一、二社中秋團圓搬家宴,既是慶祝中秋佳節,也是為慶祝山龍村順利拆遷而舉辦的特殊宴席。自8月20日啟動拆補方案意願表決以來,山龍村村民以近100%的高通過率,表明整村對舊改的支持和熱情。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村民房屋拆補協議籤約率和房屋拆除率雙雙超過90%。此次搬家宴之後,這裡的村民將短暫告別山龍村,待覆建區建設完成後再回遷歸來。
  • 甘肅元古堆村「雨靴」日漸消逝 村民腳蹬皮鞋回鄉創業
    6月中旬,中新網記者走訪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南部的元古堆村,對比7年前,這裡山綠了,人富了,道路通暢,產業興起。圖為2013年的元古堆村貌。要知道,這雙「下崗」的雨靴可是他曾經的出門必備。5年前,李有錄一家還世代生活在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南部元古堆村的山溝裡,農村常見的土坯房一院、扁擔挑水吃、農具架子車,尤其家門口的常備雨靴,幾乎是該村家家戶戶的生活「標配」。
  • 全國680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公布,濟南這幾個村上榜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共同發布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山東共有24個村入選,其中我市長清區萬德街道馬套村和南部山區西營街道黃鹿泉村2個村莊入選。近年來,馬套村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將馬套村的一、二、三產業進行有機融合,成立了馬套將軍山旅遊度假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創辦的將軍山旅遊度假區,是以村民參與為主,集生態旅遊、人文歷史觀光、採摘餐飲、民宿居住等為一體的旅遊綜合體。同時,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綠化千佳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三個國字號金字招牌,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 探訪法國「末日避難村」 村民稱要快樂迎聖誕
    原標題:探訪法國的「諾亞方舟」 比加拉什村  法國南部有一個不到200人的小村莊比加拉什,自從流傳這裡可能就是「世界末日避難地」以來,安靜的小村莊開始成為媒體追逐的熱點。  比加拉什村的村民大都是牧民與農民。這裡不通火車,也不通公交車,只有開車走過彎曲的山路才能抵達。一進村就可以看到高聳入雲的比加拉什山峰。清晨,比加拉什村的村民瑪麗和丈夫一起遛狗,並準備出村購物。她說小村裡沒有商店,他們都是開車到附近的城市購買生活必需品。談到小村子的現狀,她說:「我在這兒住了12年了。
  • 百名記者進百村|大英縣玉峰鎮鬥笠村:走出脫貧新路子 村民過上好日子
    村名片大英縣玉峰鎮鬥笠村距玉峰場鎮4公裡,由原鬥笠村與紅苗子村合併而成,全村幅員面積3.1平方公裡,共有村民548戶1936人。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鬥笠村村內建有紅苗子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玉鑫麗景產聯式專業合作社、大英縣鑫鬥笠家庭農場,引進大英縣綠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規模種植脆紅李600畝,建有百香果觀光園。
  • 赤水鎮沙洲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錦鉅為村民解難題、送溫暖
    赤水鎮沙洲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錦鉅為村民解難題、送溫暖成為村民的貼心人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陳錦鉅不僅幫助農戶銷售灰皮冬瓜,疫情期間,他還第一時間奔赴沙洲村參與防疫工作,並通過多種渠道,為沙洲村籌措了超1000個醫用口罩和消毒酒精、洗手液,助力抗疫。在駐村工作中,陳錦鉅積極為村民出思路、解難題、送溫暖,成為當地村民的貼心人。
  • 朱之文買了一輛車,村民竟然有意見了!
    朱之文買了一輛車,村民竟然有意見了!眾所周知,明星在各位眼中都是,有錢的,開豪車的。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比較低調的。但就這樣遭到了村民們的不滿,有了非常大的意見。都說朱之文有這些錢買什麼車,還不如為大家多做些貢獻,這樣的村民也是沒誰了!
  • 南五十家子村:村民有憂有難,幹部「出頭」維權
    在2012年以前,南五十家子村都是遠近聞名的「上訪村」,各種問題交織。「村幹部相對文化程度高,如果村幹部或者村委會出面,幫助老百姓合理合法維權,則事半功倍,又能提升村委會的凝聚力。」為此,2014年,南五十家子村成立普法維權協會,以村委會成員為主體,同時吸納生於本村的物業公司經理、運輸車隊隊長、廚師等致富能手進入。
  • 菏澤市商務局駐村第一書記李耀華:村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魯網11月28日訊(記者 龐洪波)菏澤市商務局派駐第一書記李耀華在武勝橋鎮海頭村駐村一年多以來,幫助村裡修道路、通門路,成為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以實際行動真扶貧、真幫扶、真作為,千方百計助貧困群眾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