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官服樣式跟歷史上其他朝代有很大差別,是以官服上的補子和頭上的頂戴來區別官職的大小的,而補子上都是各種動物的圖案,頂戴上又是動物的羽毛,所以被人稱為「衣冠禽獸」。那麼清朝的開創者為何要這樣戲謔自己呢?這裡面是有故事的。
1638年9月,清軍兩路南下進攻大明,陷真定、廣平、順德等地,高陽失守,大學士孫承宗殉職,盧象升在巨鹿陣亡,京師戒嚴。朝廷不得不把當時最有聲望、有能力的主帥洪承疇從西線調來,與孫傳庭率軍入衛。
洪承疇在西線戰場鎮壓農民起義連連勝利,俘殺高迎祥,又多次打敗李自成,統治階級內部頌聲大起,稱洪承疇的軍隊為「洪軍」。可是到了抗擊清軍的前線,由於各種原因,洪承疇竟然失敗被俘了。
洪承疇是大明祟禎皇帝的肱股之臣,文武兼備,謀略過人,是不可多得的良才。皇太極這方便使勁渾身解數終於讓洪承疇降清,而大明朝得到的消息是洪承疇以身殉國,崇禎皇帝親自為洪承疇舉辦喪禮,為他輟朝3日,以王侯規格「予祭十六壇」,還御製「悼洪經略文」明昭天下。
1644年,清軍入關佔領京城,洪承疇此時已經是清朝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但是他到了北京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自己的家裡。當他懷著非常複雜的心情來到家門口時,發現大門緊閉,上去敲門,無人應答。他在外面徘徊無數次,終於有個小門童出來,洪承疇上前去要進門,門童說:「太夫人吩咐了,說洪大人已經殉國,再有來者都是冒充。」說罷就關上大門。
洪承疇雖然沒能為崇禎皇帝盡忠,但是卻是個大孝子,母親閉門不見,他實在受不了。於是每天都去門口跪候,跪了十多天,母親才允許他進門,但是跟他說如果想真正回家,那麼需要為大明的子民再辦一件事情。洪承疇自然滿口應承,洪母開口道:「我要你給滿清設計新的官服,要包含衣冠禽獸的含義,出家人、死去的人還要穿大明的服侍不能變動。」洪承疇一聽,這可真是難為他了,但是為了能重新回歸家庭,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經過無數次的考量,洪承疇終於設計出我們現在看到的清代官服樣式,衣服上有禽獸,頭頂上也是禽獸,連袖口都設計成馬蹄樣式,跪下就是個真禽獸了。等順治皇帝準許了他的設計方案後,洪母才允許他回家,洪承疇也算是為大明做了最後一點貢獻。
以上是流傳許久的一種說法,現在考證不知道清代官服到底出自何人之手,不過從官服的感覺和樣式上看,確實與「衣冠禽獸」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