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爆發式增長,疫情過後拿什麼留住學生?

2020-11-21 中國西藏網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站上風口。疫情之下,幾乎所有教育機構或平臺都趁熱打鐵,上百項公益課程紛至沓來,令人眼花繚亂。據統計,從年初至今,13家在線教育相關公司的市值已經累計上漲近800億元。

  網課大潮席捲下,各方角逐堪稱激烈。老牌網校藉助先發優勢狂攬生源,網際網路巨頭們加快入局,線下門店一夜停擺的教培機構也積極轉型。不過,在線教育除應急外,能否真正成為中小學教育的重要一環,大多數家長仍有些懷疑。

  線下教培機構面臨生死大考

  「春節過後,我報名的培訓學校便通知線下停課,我們要麼轉網課,要麼只能退費。」在北京準備出國考託福的王同學表示,原本自己打算衝刺3月份的考試,沒想到一切來得那麼突然。

  線下培訓機構壓力陡增。「疫情來得如此兇猛、猝不及防,把我們計劃全部打亂。這對資金儲備少,包袱重,一直虧損的兄弟連無疑是雪上加霜。」2月6日晚,兄弟連教育創始人李超宣布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員工全部遣散。這個曾掛牌新三板的「明星機構」正式宣告品牌「破產」。

  也有企業積極轉型,忍痛將線下業務轉型至線上。「我們節前是純線下授課,節後及時調整為純線上,校區全部停工。為留住學生,我們也降低了學生的學費,給予轉到線上的學生很大的折扣,退費直接返還給家長。」愛學習副總裁溫鑫告訴記者,集團旗下高思教育在全北京有50多個校區,學生總人數近80000人。

  不過,溫鑫坦言,學員流失在這一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市面上大多數教培機構的續班率是80%多。我們價格調整後,整體續班率才到90%以上。」

  教培機構的老師也面臨挑戰。「線下教學是人與人見面,是有溫度的,而轉到純線上後,老師也需要適應。」溫鑫說,由於轉型調整發生在過年前後,老師返崗教學需購買硬體、調試設備、保持家用網絡穩定等,存在一段磨合期。

  在線教育流量爆發式增長

  線下教育停滯,巨額流量瞬間湧入線上。2月10日,武漢市中小學正式開學,全市約90萬學生集體登錄武漢教育雲空中課堂,進行網絡課程學習。據悉,武漢教育雲空中課堂由騰訊、華為、阿里等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我們直播端承載了平臺約81%的用戶量,約73萬人。」騰訊教育副總裁陳書俊表示,今年春節期間,使用騰訊課堂進行在線學習的師生人數整體增長了近128倍。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近萬所學校接入騰訊課堂完成在線試課,包括北京景山學校、重慶第十一中學、重慶魯能巴蜀中學等。

  幾乎所有教育機構或平臺都選擇趁熱打鐵,開啟線上免費課程推廣。支付寶宣布平臺上1000多門課程免費開放;字節跳動聯合50家教育機構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免費上課服務;愛奇藝攜手學而思網校打造免費直播課名師團;網易有道向全國中小學校及培訓機構免費提供線上教學系統,股價一天暴漲近30%。

  學而思網校、新東方在線等老牌網校也順勢而上。記者獲悉,目前市面上的網校課主要分為雙師大班課和單師小班課。前者課程大多面向全國,提供相對標準化的教學產品,後者班級規模更小,教材以當地線下教材為主。

  各方機構與資本激烈角逐引發不少亂象。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校長陳永平表示,延期開學期間的在線教育,可以補位,但不能越位。「個別為了搶佔市場蛋糕,急匆匆地推出各種模式,並藉機炒作,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疫情過後拿什麼留住學生?

  「在家搜小學的語文、數學課,就能彈出來一大堆,選起來眼花繚亂。」不少家長感慨。以騰訊課堂為例,輸入「小學四年級語文」,就有近200門課程。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家長仍質疑在線學習的實際教育質量,認為對孩子視力傷害大,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很難實現線下的集中互動和把控。「孩子聽沒聽進去另說,我擔心她那麼小就天天盯著屏幕,恐怕很快近視。」一位家長苦笑著說,統一收看各門網課,孩子很多疑問也難以及時得到反饋。

  「疫情之下,短期湧入的巨大流量,確實加速了在線教育發展,但只是加速市場變化,提高家長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很難影響市場格局。」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疫情過後,教育機構絕大部分業務仍會返回線下。「每個家庭都有個性化、本地化的訴求,只上純網校很難滿足這些訴求。」

  溫鑫則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學水平和課堂質量最關鍵,跟教學的具體形式與技術手段關係不大。「對在線教育來說,師資問題是最好解決的,相對難解決的,是學生的上課體驗,比如互動性、個性化,還需要看平臺與老師的磨合程度而定。」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極光:青少兒英語教育迎來爆發式增長,8月MAU同比增長35.8%
    一、疫情對K12 在線教育行業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在線教育行業突破時間、空間和地點的限制,讓學生群體都能享受多元化的教育資源。K12 在線教育,因覆蓋多賽道、跨越人群年齡周期長,成為在線教育行業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 迎來爆發式增長窗口期 在線教育業掀起資本化狂潮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迎來爆發式增長窗口期 在線教育業掀起資本化狂潮「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今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和規模化發展的重要窗口期,未來跑出新玩家及從新玩家陣營當中跑到頭部的概率會低很多。」招股書顯示,一起教育科技已經為全國超過90萬教師、5430萬學生、4520萬家長提供教學、學習和評測應用,服務全國7萬所學校,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學。實際上,老牌教育巨頭也不乏新動作。今年11月初,新東方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這一輪中概股回歸潮中首隻在港二次上市的教育股。
  • 2020疫情過後,即將爆發式增長的3大行業!
    2019年12月,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隨後在春運返鄉高峰的助推下,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傳播,擴大了經濟受衝擊的範圍。疫情爆發的時間節點恰好處於春節,加大了疫情對經濟衝擊的力度。與此同時,全國多地封城、封村也讓中國部分供應鏈暫時停工。
  • 疫情下的教育機構:線下課程「轉戰」線上 在線教育迎爆發點?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疫情下的教育機構:線下課程「轉戰」線上 在線教育迎來爆發點?本報記者 李向磊 周口報導大年初二,農曆新年的氛圍正濃厚,張曉(化名)就開始準備上課了。對於在線教育企業來說,當前是觸達和轉化用戶,加速發展的時機;對於傳統線下培訓機構來說,也是擁抱線上,實現線下線上融合的機會。天眼查數據顯示,從事在線教育行業的相關企業超23萬家。近十年來,在線教育企業呈爆發式增長,2019年就成立6萬多家相關企業。近五年為在線教育企業集中出現的時間,成立1~5年企業數超過13萬家,佔比57.6%。
  • 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 在線教育能否扶搖而起?
    近期,在線教育中概股成了A股、港股和美股教育板塊中最為亮眼的一個群體。截至目前,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網易有道等超過20家在線教育企業向全國學生提供免費課程。釘釘、騰訊課堂、騰訊會議等各個直播平臺也迎來創紀錄的用戶暴漲。網際網路專欄作家仝志斌認為,這次疫情對在線教育是一個很好的行業普及,可以幫助在線教育行業快速跨過早期的市場教育周期,提高行業滲透率。
  •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培訓:出清與分化過後,獲客成本高企成新挑戰
    近日,位於悠唐廣場的幼兒英語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疫情來襲後,學生不能來機構上課,培訓機構緊急推出了線上業務,讓學生在家也能上課。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截至9月7日),在線教育行業企業新增數量為3.69萬家。在線教育打了一次翻身仗。
  • 「宅經濟」崛起,疫情下的在線教育有哪些機會和風險?
    為響應政策,在線教育機構推出免費線上課程支持「停課不停學」,同時傳統線下教培機構暫停線下授課並轉移線上。為支持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多家在線教育機構為學生免費提供部分課程資源,包括新東方集團及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跟誰學、網易有道、流利說等頭部機構。那麼疫情下對於在線教育的投資有什麼樣的風險和機會?
  • 封面有數丨在線教育課程在電商平臺走俏,編程貓、猿輔導等銷量增超...
    成年人捨得為子女教育下血本,也不吝惜自己的升造支出,在成交額前10的品牌中,成人教育品牌佔了8成。榜單顯示,在線教育獨角獸猿輔導暑期在淘寶教育斬獲430%的增幅。猿輔導旗下包括網校、斑馬AI課,以及面向成人教育品牌粉筆公考。後者因為公務員考試臨近,也在精準人群中完成爆發,位列暑期成交總榜第4名。
  • 央視315點名嗨學網,網信辦約談學而思,在線教育的罪與罰
    目前,在線教育已成為大熱風口,紅利規模迎來爆發式增長。然而,在良好的發展態勢下也有不少平臺以次充好,投機取巧,虛假宣傳、違規辦學、出現低俗視頻等矇騙消費者。在線教育頭部企業,學而思網校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暑假、2020年寒假前夕,以學而思網校為代表的在線教育掀起了「營銷大戰」「價格大戰」。學而思不僅以「9元低價課」「免費課試聽課」等引流,還以「名師教學」的光環來吸引更多的學生。此外,疫情期間,校外輔導線下班暫停,大量學生轉入在線學習,逆推了在線教育的發展。
  • 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 在線教育迎來發展新契機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2億多學生集體上線,在教師與家長的帶領下,各自探索不同的學習方式。在線教育企業紛紛將此視為難得的時機,從內容、平臺、技術等多個方面全力以赴,在為學生提供學習保障的同時,也在拼搶市場,贏得資本的青睞,多隻相關概念股也因此迎來一波波大漲。  疫情過後,短暫的特殊學習方式會留下什麼改變的印記呢?
  • 後疫情時代,K12教培機構如何彎道超車?
    一千多萬老師搖身一變,成為網絡主播,兩億多學生成為「粉絲」。特殊時期,在線教育迎來了爆發。有人看到了機會,有人則更加迷茫。本文將從這場持續數月的疫情給K12教培機構帶來了哪些影響,疫情之後,如何彎道超車,線上教育產品未來會如何進化幾個方面給大家作一些解答。
  • 以智慧消息為入口,搭建在線教育的智慧營銷模式
    、作業幫、好未來、VIPKID等一眾在線教育平臺在資本市場的活躍,在吸收了大部分學生與用戶的流量之後,隨著字節、騰訊等巨頭的加入,以K12為首的在線教育領域更是成為了2020年當之無愧的新風口。一波一波的廣告與投放,時時刻刻都在轟炸著各種網站、App,在中國這樣一個無比重視教育的市場上,苦什麼不能苦孩子,窮什麼不能窮教育。可以說,這波疫情使得眾多學生無法按時返校,才使得大批家長湧向線上。有數據指出,若不考慮疫情強制將教學場景轉為線上,而在線下複課後仍將回歸線下市場的背景下,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約4003.8億元,同比增長24.1%,相比去年其實增速是有所放緩。
  • 在線教育在疫情寒冬中迎來春天
    這一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在線教育行業滲透率顯著提升,行業再次成為資本關注的焦點,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也加速入局,瓜分這塊蛋糕,行業加速洗牌。與此同時,外部危機加速了教培行業內部變革,多家頭部企業亦展開角逐,加速OMO(線上和線下深度融合)轉型。
  • 央視財經:在線教育調查,阿卡索優質外教大獲好評
    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讓在線教育一躍站上了時代風口,無論是用戶數量還是企業數量都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在近日央視財經頻道對在線教育的專題報導中提到,截止2020年6月,在線教育用戶達3.81億,佔網際網路用戶40.5%;2020年前三季度在線教育新增超過5.2萬家相關企業,同比增長6.8%。
  • 在線教育:「KPI」重壓自上而下 「營銷」決定生死?
    2020年,註定是在線教育長跑多年後迎來的一個重要拐點。疫情成為加速劑,素來被冠以「慢賽道」的教育行業,在這一年「快」到幾近瘋狂。自年初在短時間內取得了數量級的突破,行業增長已算得上爆發,此後玩家們則試圖緊咬風口不放,盡情博弈廝殺。(21世紀經濟報導)   2020年,註定是在線教育長跑多年後迎來的一個重要拐點。
  • ECS 2020 | 拓課雲嶽本亮:疫情曙光乍現,教育選擇線上還是線下?
    文章最後提出受疫情影響,社會大環境會發生變化,除了醫療、教育等必須的服務需求外,未來的服務業將受到極大抑制,人們會壓縮非必須的服務業需求。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遠程服務、VR、AR 產業將迎來一波大發展,行業估值的邏輯已經完全改變了。目前,全球的疫情案例已超過 5000 萬,死亡人數達 125 萬,全球在研的新冠疫苗超過 200 種。無論是群體免疫還是疫苗免疫,我們看到了這場疫情的曙光和變化。
  • 極光:2020年中國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一、疫情對K12在線教育行業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在線教育行業突破時間、空間和地點的限制,讓學生群體都能享受多元化的教育資源。K12在線教育,因覆蓋多賽道、跨越人群年齡周期長,成為在線教育行業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 在線教育:「KPI」重壓自上而下,「營銷」決定生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鋅刻度,撰文 | 黎文婕,編輯 | 李覲麟2020年,註定是在線教育長跑多年後迎來的一個重要拐點。疫情成為加速劑,素來被冠以「慢賽道」的教育行業,在這一年「快」到幾近瘋狂。自年初在短時間內取得了數量級的突破,行業增長已算得上爆發,此後玩家們則試圖緊咬風口不放,盡情博弈廝殺。
  • 中國玩家在印度在線教育市場撈金?-虎嗅網
    疫情期間的印度學生。圖源:Free Press Journal印度在線教育玩家們首先反應過來,也開始快速行動。特殊情況下,印度在線教育行業空前火熱起來。各平臺的用戶數據是最直觀的體現。自疫情爆發以來,BYJU'S的新用戶量上漲了60%,僅在3月至4月期間,平臺新增用戶達1350萬,根據媒體最新報導,截至目前,BYJU’s 註冊用戶數量已超過 5000萬,其中有超過 350 萬付費用戶。
  • 疫情倒逼教育網絡化,且看這所學院如何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改之路
    「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學校『停課不停學』,這對信息化建設工作來說既是一次檢驗,更是一次練兵。」7月21日,鄭州航院人事處處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姜運倉說,疫情發生以來,學校把線上課程建設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契機,在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之路的同時,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