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王的演講》:熱血、辛勞和汗水

2020-11-16 財新

  【財新網】(專欄作家 宋瑋)新冠病毒疫情日益嚴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2020年4月5日發表電視講話。除了每年一度的聖誕日外,女王正式講話極為罕見。從1952年開始在位的68年內,女王只公開演講過四次,分別為:

  1991年:英國加入第一次海灣戰爭,女王呼籲為戰事「迅速」結束祈禱。

  1997年:黛安娜王妃葬禮前夜,女王在白金漢宮發表講話。

  2002年:母親葬禮前夜,女王發表特別演講。

  2012年:女王登基60周年,女王在"鑽禧"慶典上發表演講。

相關焦點

  • 英國獲獎影片:《國王的演講》
    和影片的片名一樣,《國王的演講》一開始給人的感覺是波瀾不驚,和好萊塢大片的氣質相去甚遠,與往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拆彈部隊》對現代戰爭背景下的人性思考也十分不同
  • 一個口吃的國王,卻用演講改變了英國
    約克郡公爵是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次子,擁有成為國王的所有素養,唯獨口吃的毛病難以根治。喬治六世明白了羅格的心意,在他的鼓舞和訓練下,成功完成了加冕禮。1939年,世界籠罩在法西斯的陰影下,英國也正式向德國宣戰。此時的英國正急需一場來自國王的演講,穩定動蕩的民心。
  • 《國王的演講》奪7獎 科林·費斯蟬聯英國奧斯卡影帝
    《單身男人》封帝的科林·費斯,今年再下一城,憑主演的《國王的演講》再蟬聯最佳男主角,《國》片更橫掃7獎成為大贏家。在英國電影學院頒獎禮中獲得14個提名的《國王的演講》,在前晚舉行的頒獎禮中,以奪得7個大獎的佳績成為大贏家,當中包括「最佳電影」、「年度傑出英國電影」、「最佳原著劇本」及「最佳配樂」等。而在片中飾演口吃的英皇喬治六世的科林·費斯,更在大熱情況下擊敗《社交網絡》的傑西·艾森伯格等,奪得最佳男主角;去年憑《單身男人》封帝的科林領獎時搞笑地表示,「我好喜歡來這裡。」
  • 《國王的演講》國王是美差,還是苦差?
    如前文提到,喬治和羅格各自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就連一個普通的播音員在開始工作前,都要操持著精緻的器具、漱口、開嗓,躊躇滿志如最美紳士。事實上,影片雖然選取口吃的喬治作為主角,乍看之下有一點兒諷刺王室的意思,但整體來看,影片對王室生活、英國紳士文化、妻子的賢良淑德都有非常濃重的描述,導演也試圖嘗試表現喬治生活上的溫馨,以便和他在演講上的苦惱形成強烈反差。
  • 《國王的演講》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
    《國王的演講》是一部典型的英式電影,講述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如何克服口吃問題 在最終的登基典禮上發表演講的故事。劇中的演員的英式發音也讓我感受到英國本身所附有的紳士和傲嬌的標籤,使得觀眾一下子穿越到了英國那個時代,也是吸引我觀看這部劇的理由之一。劇情簡單反映了英國國家制度——君主立憲制的有關問題,反映二十世紀初英國皇室的生活現狀。
  • 影視鑑賞 | 《國王的演講》
    影片是湯姆·霍珀執導,科林·費斯、傑弗裡·拉什主演的英國電影。這部電影的內容很簡單,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有一個口吃國王,他不口吃了。這樣的一個劇本,拍了兩小時。展現給我們的卻是一段以小見大的心靈的旅程,如果我要準備公開演講,我可能就會選擇這部電影來緩解壓力。男主角科林菲爾斯也憑藉這部電影拿到了奧斯克最佳男主角,他出演的國王喬治六世,演出了活在壓抑陰影下的口吃國王,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 《國王的演講》口吃絕對是童年噩夢
    國王戰勝自己的心理陰影,最好流利的演講灑遍英國大地,讓聽到的子民熱血沸騰,但對於我這麼一個觀眾,卻總覺得少一些打動。不過,儘管不是親身經歷,但口吃的確是一個童年噩夢吧。可能任何一個人都曾模仿過那些口吃的孩子,但真的很少有人能去治癒。
  • 奧斯卡最佳電影《國王的演講》,聆聽心靈最深處的優雅
    1934年聖誕臨近,父王喬治五世發表全國進行廣播演講,演講後鼓勵在一旁的艾伯特試讀演講稿。艾伯特愁雲慘霧,自己厭惡當什麼國王,自己也不可能念得了這個。艾伯特念不出聲。父王大失所望。
  • 《國王的演講》自卑到自信
    國王的演講電影內容很簡單,一位二戰前期的英國國王因為小時候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而口吃,一個擅長演講的語言障礙治療師因為同情國王的口吃而幫助國王逐漸走出陰影,建立作為國王的自信,完成作為國王的重要演講的故事。這裡面有幾個場景,對於自卑的人,很有共情。
  • 【每日英語】電影欣賞《國王的演講》
    電影簡介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本應繼承王位成為英國國王的溫莎公爵,為了一個離過婚的女生而放下王位,他的弟弟——約克公爵不得不接過國王的權杖而成為喬治六世。一向以來,這位新任國王由於口吃總是無法在公眾面前進行演講,在妻子的幫助下,萊昂納爾羅格來到了他們的身邊,幫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礙,並最終幫他完成了英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次演講——1939年的反法西斯聖誕演講。
  • | TA讓一位口吃的國王,用演講改變了英國!
    ——《國王的演講》還記得幾年前的奧斯卡獲獎電影《國王的演講》嗎?故事講的是艾伯特王子的人生經歷,準確地說,講述了王子怎樣治癒口吃的經歷。艾伯特王子是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也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父親。
  • 《國王的演講》--- 自尊的人,才能被人尊敬
    《國王的演講》是由湯姆霍珀執導,科林·費爾斯、傑弗裡·拉什主演的英國電影。該片於2011年1月7日在英國公映。所獲獎項眾多,其中包括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說到導演湯姆霍珀是英國人,他為人所知的影片,除了這部《國王的演講》之外,還有休傑克曼主演的2012版《悲慘世界》,以及2015年由小雀斑主演的《丹麥女孩》。
  • 《國王的演講》皇冠在身,有口難言。
    科林·費爾斯絕對算得上因長相出眾而容易被忽視演技的男演員之一,長相偏古典氣質儒雅有貴族之相,以優雅內斂的英國紳士形象俘獲人心,而在2010年科林·費爾斯憑藉《國王的演講》中的出色表演一舉斬獲第83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他在電影裡扮演的喬治六世,與他往常銀幕形象略有不同,喬治六世的性格內向靦腆自卑易怒,是一位皇冠在身有口難言的國王,因為他有嚴重口吃,在巨大壓力緊張氛圍下甚至會完全失語
  • 奧斯卡《國王的演講》:從三點淺析國王成功演講的人生啟示
    《國王的演講》是一部有真實事件改編而成,於2011年播放以來, 一直受到我們的喜愛,經典影片之所以是經典影片, 它會隨著時間的流轉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觀《國王的演講》, 看到影片中的國王從口吃一步步走向成功演講, 這個過程, 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電影《國王的演講》由導演湯姆·霍珀導演,科林·費斯, 傑弗裡·拉什主演的英國電影。
  • 奧斯卡大贏家《國王的演講》 妙在沒有神化
    女導演萊妮·瑞芬斯塔爾用這樣的字句,描摹自己1932年去阿道夫·希特勒的集會上聽演講時的感受。儘管這種描述有誇張的嫌疑,而且要結合萊妮·瑞芬斯塔爾本人的性格和野心來理解,但,作為20世紀最著名的演講家之一,希特勒那種催眠式的演講,是他擴大權力疆域的重要手段。演講,是政治家的基本技能。
  • 戰勝自我的心魔-《國王的演講》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國王的演講》由湯姆·霍珀執導,科林·費斯、傑弗裡·拉什主演的英國電影。小編看過這部電影後,覺得只有戰勝自我的心魔,這樣才有可能成功。這部影片主要描述的是約克郡公爵(科林·費斯飾)因患口吃,無法在公眾面前發表演講,這令他接連在大型儀式上丟醜。賢惠妻子伊莉莎白(海倫娜·邦漢·卡特飾)為了幫助丈夫,到處尋訪名醫,但是傳統的方法總不奏效。
  • 國王的演講
  • 資料:《國王的演講》故事梗概
    1925年,艾伯特王子——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二兒子,被父王要求在倫敦溫布利的大英帝國展覽會上致閉幕詞。相比於大兒子大衛——日後「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國王更喜歡艾伯特。可是,艾伯特患有嚴重的口吃。場內外靜靜等待著艾伯特的初次亮相。
  • 《國王的演講》國王的演講
    《國王的演講》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喬治六世自小活在父兄的陰影下,怯懦口吃,在語言治療師羅格的幫助下克服了心理障礙的故事,影片以四個描寫麥克風的空鏡作為開場,似乎在向觀眾強調著什麼。麥克風作為一個傳播聲音,擴大聲音的接收器,在這裡顯然有其深刻的象徵含義。
  • 《國王的演講》:豆瓣8.4,你還沒看過?
    《國王的演講》是一部於2010年上映由湯姆·霍伯執導的英國電影。該片講述了英國王子喬治六世在語言矯正師萊納爾·羅格的幫助下,克服口吃戰勝自已,並於二戰前夕在英國國民面前發表戰前動員演講的勵志故事。《國王的演講》中關於英國王子喬治六世的故事取材於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為了將這個勵志國王的故事搬上熒幕,編劇大衛·賽德勒在英國王室的阻止下,在自己身體每況愈下,不斷與死神賽跑中寫出了劇本。我們都知道,判斷一部電影是否為好電影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就在於,這部電影能否和廣大的觀眾產生共鳴,能否讓觀眾們由電影之虛過渡到生活之實。那麼,這個表現王室生活的故事又是如何與觀眾產生共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