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那個時候過年都能看到,進入新世紀就少了
圖2:更早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沒有電視、電腦,沒有央視春晚,沒有網上直播,人們要看什麼春節晚會只能去現場。以前,各市,郊,縣文化宮每年都會舉辦春節聯歡晚會,時間一到,人潮紛紛湧入會場,好不熱鬧!
1956年春節,侯寶林、郭啟儒,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說相聲。
圖3: 沒有禮堂,天做頂,石頭做椅,怎樣的環境都阻擋不了中國人歡慶春節到來時的喜悅,這張照片應該講的是知情歡度春節
圖4:新年了,那個時候,「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了新的宣傳口號,幹部們紛紛下到工農家庭給大傢伙兒拜年。上圖就是一位老書記在去農家拜年時,幫忙張貼春聯的場景。
圖5:過年貼窗花自是不能少的,那時候窗花都是家裡手巧的人剪的,小孩子喜歡的不得了。往被霧氣染得白茫茫的窗戶上,貼上紅紅的窗花兒,過年的氣氛,別提有多濃!
圖6:過年,當然要包餃子了。老人包著餃子,孩子在旁邊跑跑跳跳,好奇的還會上去學著捏上幾個不成形的「怪餃子」,全家人樂呵呵地包餃子,滿心期待著餃子下鍋後的香味兒撲鼻,這估計就是最有過年氛圍的畫面了。現在很多人把春節過簡化了
圖7:1961年春節,北京逛廠甸廟會,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大串糖葫蘆,現在這樣大的糖葫蘆你說賣多少錢合適?
圖8:以前,過年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肉還有各種各樣的酥糖和零嘴兒,很多的食品只有在過年才有得買,哪裡像現在,想吃什麼隨時都能吃到,東西多了,嘴反倒吃叼了,連味道也覺得淡了!
圖9:1967年的時候,國務院提出了「春節不放假」的政策,春節期間,各地公社,工廠紛紛組織各式各樣的活動,開創各種學習班,過「革命化的春節」。
圖10:孩子們在弄堂裡放著炮仗,那時候鞭炮的種類也變多了,孩子們玩得也更盡興了!可惜今年很多地方都禁放了
圖11:年夜飯也從以前的素菜為主變成了有魚有肉的各樣菜式。菜雖沒有現在多,沒有現在的花哨,但滿嘴兒都是年味兒!
圖12:手扶拖拉機在大雪中艱難前行,只為一家人走春節親戚
圖13:你還記得路邊的小賣店嗎?
圖14:那時候走親戚是這樣的,真是走著去的
圖15:一家人去走親戚,大雪擋不住春節的熱情
圖16:坐過這種交通工具走親戚的請留言
圖17:摩託車開始走進走親戚的交通工具
圖18:坐過這樣的車廂的人一定不少
圖19:一家三口一輛摩託車出發了
一年又一年,
豐滿了記憶 ,蒼老了容顏。
迎來了春光 ,送走了冬寒。
一年又一年,
期盼中載滿祝福,願望中滿是平安 。
一年又一年,
我們從孩童走進中年, 從中年又將走進老年 。
一年又一年,
不必感慨也不必抱怨 , 最好的皆是順其自然。
本公眾號尊重原創,有素材來源於網絡,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速刪。
往期精彩(點擊查看):
老照片|抗日戰爭時期那些很少見的老照片(30張)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抗日戰爭時期的老照片(圖組)
【首發】老照片|《中國圖片》1900年外國人眼中看到的中國(一)
【首發】老照片|《中國圖片》1900年外國人眼中看到的中國(二)
老照片|記錄民國饑荒中苦難的中國人(圖組)
【記憶】65式軍服下的點滴生活珍貴老照片(50張)
【老照片】1960年代難得看到的老照片(16張)
老照片|九十年代的人們生活的樣子(37張)
【分享】九十年代老照片承載了多少人的記憶(圖組)
老照片|1970年代的北京生活老影像(圖組)
老照片|中國之旅.俄國科學貿易考察團攝影於1874-1875年(下)
老照片:二戰血戰諾曼第實況全景記錄(圖組)
【老照片】少有人見的的珍貴歷史圖片!(37張)
【上海老照片】這些民國建築現在你是否見過?(高清)
【清代地圖】甘肅省地圖1855年-1871年,高清
【抗日戰爭】1943年外國人記錄的常德戰役(45張高清照片)
【高清】1941年重慶,在人民政治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
【清末老照片】一張照片一個故事一段歷史(14張)
【民國老照片】一張照片一個故事一段歷史(30多張)
【新中國老照片】一張照片一個故事一段歷史(70多張)
【古籍】《舟車所至》中的寧古塔紀略全本
【古籍】《少林寺志》清代版本
【古籍】揚州府圖說.十二幅.明末繪本
【清朝】河南老地圖中你的家鄉在哪裡?
【珍藏】六七十年代的宣傳畫
【珍藏古籍】七省沿海全圖.清.周北堂.繪.清道光時期邵廷烈校刻
【經典】老電影《喬老爺上轎》上映於1959年(完整版)
老照片|1980年代的上海生活老影像(圖組)
檔案|黃埔軍校四期教職員通訊錄(完整版),是否有你的老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