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電影《誤殺》進行性教育
作者:賦權型性教育高級講師 許舒婷
電影的主人公李維傑(肖央飾演)和妻子阿玉(譚卓飾演)育有兩個女兒,一家人本來平靜的生活被一位不速之客的闖入而打破了。大女兒平平在參加夏令營時被官二代素察性侵併拍下了視頻,素察以此要挾平平再次答應他的要求。平平母女兩人決定一起去面對素察,在混亂中,平平為了保護媽媽「誤殺」了素察。父親李維傑曾親眼目睹督察長濫用私刑,深知在當時背景下法律無用,為了維護女兒,捍衛家人,李維傑埋屍掩蓋一切證據,在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縫隙中,與警方在身心層面,展開了殊死一搏的較量。
《誤殺》電影上映後,很多文章都在剖析電影裡的拍攝手法、藝術以及故事的設定。而作為性教育講師的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不僅被電影情節所吸引,還發現裡面很多情節都體現著性教育的知識點與重要性。
下面,敲黑板,重點來咯!與大家聊聊,我從《誤殺》這部電影中悟到的性教育。
在電影中,當素察把下了藥的酒遞給平平的時候,平平是有猶豫和懷疑的。她說:「我們還是學生,不能喝酒」。但最後好多同行的學生都喝了,抵不過群體壓力喝下了那杯酒。這也讓我想到了電影《素媛》中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景,在醉漢向素媛借傘時,她也有過猶豫。
我們以往的經驗會讓我們對新面對的事情有直接的洞察和判斷,當我們預感到危險可能發生時,有時還是要相信自己的經驗判斷。
如果遇到的事情我們拿不定主意如何處理或者已經超出自己控制的範圍,學會拒絕不安全的邀約也是其中一種策略。
當素察拿著拍下的視頻要挾平平再次答應他的要求時,平平非常地害怕、恐懼,不知道該怎麼辦。回到家,平平沒有吃飯就直接回房間了,平平的媽媽覺察到平平的異常。當她進到平平房間時,發現平平整個人躲在被窩裡瑟瑟發抖、惶恐不安,在安撫平平的同時詢問她發生了什麼事。這時平平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媽媽。
當一個人經歷了一些創傷性事件時,TA在身體上、情感上和行為上都會有不同的表現。
例如身體上可能出現肌肉緊張、失眠、心跳加快等;情感上感到無助、不安全,情緒極度恐懼、焦慮等;行為上可能會容易衝動、多話或變得很沉默、甚至是傷害自己等。
因此,當家長覺察到孩子的表現跟平時很不一樣的時候,需要高度重視這些異常的表現,及時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誤殺》中沒有詳細講到孩子被性侵了,家長該怎麼辦?除了重視孩子的異常表現,家長還可以這樣做:
(1)當孩子告訴家長自己被性侵時,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相信孩子。因為,孩子說出自己的經歷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如果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和懷疑,會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
(2)家長需要先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孩子此時可能會有恐懼甚至是羞恥感。家長需要做的是以平靜的態度詢問孩子事情發生的經過。如果家長表現出憤怒、指責等過度情緒反應,會讓孩子不敢說出實情。此時,家長需要跟孩子說的是:這不是你的錯,性侵受到的傷害是對身體權的傷害,跟我們身體其他部位受傷性質是一樣的,你依然可以追求幸福,爸爸媽媽也依然愛你。
(3)安撫好孩子以後需要第一時間陪同孩子就醫,做全面的檢查,並保留證據。跟孩子一起討論報警可能會出現的情況,經過評估,若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應對報警後會出現的各種情況,可選擇報警,尋求法律的支持與幫助。
(4)此外,還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例如社工、心理專業人士等,配合做好平復孩子心理創傷的工作,父母若覺得有必要,也可以一起接受心理援助。
家長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孩子遇到的這類創傷,所以家長自身也需要不斷地學習。
在電影中,當素察打傷了同學的眼睛,其母親只想著用錢和權力幫他解決,而其父親因為怕這件事影響了他競選市長的風評,直接打了素察一個耳光。在這樣的家庭關係中,很難引導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而平平的父母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的示範,平平的媽媽跟女兒關係很好,因為信任,所以平平願意將事情的原委告訴媽媽。而平平父母他們知道事情的經過後,是跟她站在一起,跟她一起去面對,給她支持與安全感的。平平的爸爸說:「這不是你的錯,我們才是受害者」。這句話給了平平很大的力量,在性侵犯中,受害者是無罪的,應該受到譴責的是性侵犯的實施者。
性教育,關係是基礎。良好的親子關係才能更好地進行家庭性教育,此時孩子若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暫時沒有能力解決的事情時也會更願意告訴家長,尋求家長的幫助。
很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更多地是跟女孩說要學會保護自己,但性教育是不分性別的。無論男生女生都要學會保護自己,BBC紀錄片《男性性侵:打破沉默》中,公布了兩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每小時,約有8名男性被性侵,六分之一的男性都曾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遭受不同程度的性侵」。因此,學會保護自己是不分性別的。
電影最後素察的父親說:「對不起,我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兒子」。所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同時,我們還要引導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體權,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要尊重他人的身體權,不能做性侵犯的施加者,不侵犯他人的身體界限。
在方剛博士的貓頭鷹性教育夏令營中,會讓青春期的孩子們去思考什麼是可接受的性,什麼是不可接受的性,從孩子們的寫的內容可以總結出性的原則是:自主、健康和責任。
如果素察的父母能夠知道家長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性教育老師,學習科學專業的性教育理念,並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教育。素察或許就能知道性侵犯違背了當事人的意願,會對他人造成很大的傷害,不符合「自主」、「健康」、「責任」這幾個原則,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因此,性教育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責任感全面成長的教育。希望別再讓說不出口的性教育,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遺憾。
這就是我從《誤殺》中悟到的性教育,其實我們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不用一本正經地跟孩子談,電影、書籍、新聞等等都可以成為性教育的媒介。
最後,給各位留下一道思考題: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可能也看了很多電影,有哪些電影您覺得可以像《誤殺》一樣從性教育這個角度去解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