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身體來改變你的心智

2022-01-06 心靈的圈子
當你成為心智的大師後,你就會漸漸的改變心智,你將會超越它。如果身體改變了,你就會超越身體。如果心智改變了,你就會超越心智。

—— by 圈姐

回復 「測試」,領取免費人格測試

通過身體來改變你的心智 

生理過程和心理過程不是兩碼事。它們是一個,你可以從任意一極來影響和改變另一極。

記住,身體是你觸手可及的;現在你可以對身體做一些事情,通過身體來改變你的心智。漸漸地你會成為身體的大師,然後你會成為心智的大師。

當你成為心智的大師後,你就會漸漸的改變心智,你將會超越它。如果身體改變了,你就會超越身體。如果心智改變了,你就會超越心智。

比如,你或許沒辦法成為像佛陀一樣的憤怒掌控大師。但是你可以改變你的呼吸,然後你可以感受到那微妙的影響,然後改變發生了。

假設有人坐在你面前。你感到憤怒,所以把你的臉緊繃起來。儘可能的把臉繃緊,然後突然的放鬆,感受那個不同。憤怒會消失。或者如果還有憤怒,就再做一次。繼續做,兩次,三次。會發生什麼呢? 

如果你把臉部肌肉繃緊,繼續繃緊它,給它施壓,那股將要變成憤怒的能量就會移到臉部。而移到臉部是非常容易的。

當你憤怒時,你感覺如何?你感覺像用拳頭揍別人。能量在那裡,所以使用它。如果你能使用它,它就被耗盡了。你的臉會變得放鬆,那個人甚至沒辦法知道剛剛你憤怒了。事情看起來就好像你什麼事也沒有。

而一旦你懂得了這些事,你就會越來越意識到能量是可以轉化、轉移、檢測和釋放的,或者避免被釋放掉,或是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使用。

如果你能夠使用你的能量,你就會成為大師。然後有一天或許你根本就不去用它;你或許會把它儲存起來。

如果你變得憤怒,對方也會如此,然後就沒完沒了。你一整晚都可能會被打擾,或許可能會持續一周。然後,因為這個,你可能會做你本來根本無意去做的事情。

不要說這只是生理性的。你是生理性的,所以能做什麼呢?你是一個肉身;你無法否認這個事實。使用你的能量。沒有必要否認它。

當你能夠跟某人很放鬆地在一起

那是愛的唯一跡象

身體並不是你的敵人,它也絕非是不友善的,或甚至是對你漠不關心的。身體的存在就是喜樂。

當你將身體看成是一個禮物,看成是一個神聖的禮物,你將會回到身體來。你將會喜愛它,你將會去感覺它,你對它的感覺是很微妙的。

如果你無法感覺到你自己的身體,你就無法感覺到別人的身體,如果你不愛你自己的身體,你就無法愛別人的身體,那是不可能的。 

沒有人真正在關心他的身體!你或許會說你有在關心,但我還是要堅持說:沒有人在關心。

即使你似乎是在關心,你也不是真正在關心,你是為了其它某種原因而關心——為了別人的意見,為了別人對你的觀感,你從來就沒有為你自己而關心你的身體。你並不愛你的身體,如果你無法愛你的身體,你就無法在它裡面。

當你能夠跟某人很放鬆地在一起,那是愛的唯一跡象。如果你無法跟某人很放鬆地在一起,那麼你就不是處於愛之中,別人——敵人——一直都在那裡。那就是為什麼薩特說:「他人是地獄。」

對薩特來講,地獄就在那裡,它一定是如此。當沒有愛在兩個人之間流動,他人就是地獄,但是如果有愛在其間流動,別人就是天堂,因此,別人是地獄或天堂要依是否有愛在其間流動而定。

每當你處於愛之中,就會有一種寧靜產生。

語言沒有了,話語變得沒有意義,你有很多話可說,但同時又覺得沒有什麼好說的,那個寧靜將會包圍著你,在那個寧靜當中,愛就開花了,你就變得很放鬆。

在愛裡面沒有未來,也沒有過去,唯有當愛死掉,才會有過去。你只能夠記住一個死的愛,一個活的愛永遠無法被記住,因為它是活生生的,所以沒有空隙可以讓你去記住它,沒有空間可以讓你去記住它。愛是在現在,沒有未來,也沒有過去。

如果你愛一個人,你就不需要偽裝,那麼你就可以成為真實的你,你可以拋開你的假面具而放鬆下來。

當你沒有處於愛之中,你就必須戴一個假面具。你每一個片刻都會很緊張,因為有別人在,你必須偽裝,你必須提防,你必須成為侵略的或防衛的,它是一種抗爭,它是一個戰爭,因此你無法放鬆。 

愛的喜樂或多或少是放鬆的喜樂。你覺得很放鬆,你可以成為你本然的樣子。

如果你對你的身體有愛,那麼同樣的現象也會發生,你會變得很放鬆,你會關心它,愛你自己的身體並沒有什麼不對,那並不是自戀,事實上,它是走向靈性的第一步。 

身體與心智是一體的

首先,你的心智跟你的身體不是兩碼事……始終記住這一點。不要說,「生理過程」和「心理過程」。它們不是兩碼事——它們是同一個整體的兩個部分。

不管你在生理上做什麼都會影響心智。無論你在心理上做什麼也都會影響身體。它們不是兩碼事:它們是一體的。

你可以說身體是同一股能量的固態,而心智是同一股能量的液態——都是同一股能量!所以無論你在生理上做什麼,不要認為你只是在生理上。不要猜想它會怎麼幫助心智產生蛻變。 

如果你喝酒,你的心智會變得怎麼樣呢?酒被喝進身體裡,而不是心智裡,但是心智會變得怎麼樣呢?

如果你吸毒,毒品進入身體而非心智,但是心智會變得怎麼樣呢?或者如果你跑的飛快,是身體跑的很快,但是心智會變得怎麼樣呢? 

威廉·詹姆斯有一個理論。在20世紀初這看起來很荒謬,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是對的。他跟另一個叫朗格的科學家提出了這一理論,也就是「詹姆斯-朗格理論」。

通常,我們說你害怕,所以你逃跑了,或者你憤怒,因此你的雙眼變紅了,你開始攻擊你的敵人。

但是詹姆斯跟朗格提出了很相反的理論。他們說,因為你逃跑了,所以你才會感到恐懼;因為你的雙眼變紅了,你才開始攻擊你的敵人,所以你感到憤怒。這是反的。

他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就給我們一個案例,當一個人的雙眼並不發紅,他的身體沒受影響,而他只是憤怒。」不要允許你的身體被影響到,然後試著憤怒。你就會知道你無法憤怒。 

在日本,他們教導孩子們一個非常簡單的控制憤怒的方法。他們說,無論何時當你感到憤怒、生氣,不要對憤怒做什麼事情。只要開始做深呼吸。試試這個,你將沒辦法憤怒起來。

為什麼?就光因為你做深呼吸,為何你憤怒不起來?要憤怒是不可能的。兩個原因:

你開始做深呼吸,但是憤怒需要一個特定的呼吸節奏。沒有這個節奏憤怒是不可能的。憤怒需要一個特定的呼吸節奏,或者說混亂的呼吸是需要的。

如果你有意識的做深呼吸,那麼憤怒就無法表達它自己。它需要一種不同的能允許它出來的呼吸。你不需要去做它;憤怒自己會做。

如果呼吸是深的,你就無法憤怒起來。

新型肺炎:面對疫情,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是第一生產力!

一隻蝙蝠的自述在朋友圈火了:千萬不要再吃野味了!

大師精選

王陽明:修好自己的心,才能過好自己的人生

胡因夢:女性如何活出內在的力量

李辛:中醫眼中的抑鬱症,該怎麼治療?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心智成熟?
    再來看看一個心智不成熟的人是怎樣的?平時的時候,心智成熟與否是看不出來的,只有當生活的苦難降臨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區分這兩類人。心智不成熟的人遇到問題會推卸責任,一切都是別人的錯,不是我的錯。他們會曲解事實,一切都往對自己的有利的方向解釋。明明一件事情是他們做的,但是會保持這樣一個態度,我永遠是對的,錯的只有別人,所有他們會去責怪別人。
  • 《發現亞特蘭蒂斯》祭司、啟蒙師、巫師、阿爾他;練習:心智控制 改變體溫
    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學習更先進的療愈技巧,基本的水晶設定與心智控制。他們學習到感恩的力量與心靈傳送、瞬間移動與漂浮等技能。它們會學習更進階的心智控制,例如如何導引能量讓手變熱或是降低體溫,或者如何將水杯由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最重要的是,他們會持續準備讓自己成為更高能量的載具。
  • 消費品研究:食飲企業是如何通過出售味道來佔領用戶心智的?
    科技改變了很多東西,包括消費。  需求的變化、供給的變化、技術的變化,都孕育著新品類的誕生。比如農業科技提高了作物的產量,高效的供應鏈和物流讓食物更易達,使得食物的獲取在現代變得更為容易,上述這些又共同促進了連鎖餐廳這一事物的產生。 趨勢是情感選擇的一種表達,消費趨勢就是消費者內心的選擇。心智閱讀也由此成為消費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 通過改變陳述方式來讓你減少拖延
    跟幾個中度拖延症聊天,從他們的句子中就能發現想法很消極,簡單的教他們改變一下說話方式。跟第一種:"我不得不做"的消極想法整天重複"我不得不做"(意思是說"我不得不去做,但我不想做")這樣的話,會給你一種猶豫感和受害感("我不得不做,但如果我有權力的話,我就不會去做了"),會讓拖拉行為變得合理化。只要認清了這樣的自我陳述及其背後的受害態度,你就會希望馬上用一種選擇性的陳述和一種自我增強能力的態度去挑戰它。
  • 通過風水來改變自己的風水運勢,你一定要知道
    風水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嗎?人的「命」是先天的定數,生辰八字是無法改變的,包括出生地,父母,性別等等。但「運」,後天性的東西,是可以通過調整而改變的,如去什麼地方發展,從事何種職業,住什麼樣的房子,找什麼樣的愛人等,這些都可以把握的。
  • 心智模式,主宰我們的真實世界
    實現財富自由,真正有效的心智模式是:財富自由 = 創富能力 - 欲望這意味著,即使短期創富能力沒有增加,一旦破除了不必要的欲望,財富自由馬上就會增加。這正是心智模式改變的力量。又比如,經常抱怨和不滿,也是一種心智模式。他們忽略了,不管外境如何,自己始終有選擇如何回應的自由。
  •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是「心智突圍」的高手
    但是,如果你選擇相信自己是幸運的,那你付出的努力,思考的深度和廣度,比起沒有這種心智模式的人,就會有很大不同,而成功的可能性(所謂的概率)也就大大高於不相信自己幸運的人。一個人大腦裡有著各種各樣的心智模式,它們打著家庭、教育和閱歷的烙印,構建了你獨特的心智系統,最終成為了你身體裡「看不見」的操控者。
  • 閱讀是如何提升心智的?
    《洋蔥閱讀法》在「學習提升心智」這一節裡,論述了讀書能拓展人的知識面,能豐富人的學識,讓人懂得更多以前不懂的東西。但是,這個量變到質變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到底什麼是心智模式的提升呢?我們過去的體驗、經歷、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的心智模式,那是我們的固有思維,也是我們的思維定勢。比如,一個貨車司機正在爬坡,迎面來了一輛車,車上的司機對他大喊:豬!貨車司機火了,大罵:你他媽的才是豬呢!
  • 你是可以被改變的,通過你自己就可以做到
    人的大腦總是根據周圍的環境以及人對它的要求在改變和塑造自己。一個假設。你的數學成績在班級排名靠後,也許老師和家長就會告訴你「不擅長理科」。當你選擇專業時,看到理科方面的專業時,大腦則會自動蹦出「你不擅長理科」的提示。但是,你真的理科不好嗎?其實,人的大腦在功能上是沒有差別的。想一下,如果你換了一個班級,你的理科成績相對來說排名靠前,可能老師和家長對你的評價就會是另一種說法。
  • 藥物通過身體治癒心靈,音樂通過心靈治癒身體
    唱片店經常熬夜到深夜,每天,各種各樣的人都來這裡尋求慰藉,他們可能孤獨、失眠、悲傷或無家可歸神奇的是,只要這些人在唱片店裡聽音樂,他們的煩惱就會消除,他們的陰霾就會消除。唱片店老闆曾經說過:「在這家唱片店裡,你所有的煩惱和悲傷都能被聽到和治癒。"事實上那個小的記錄存儲區安撫變成了許多人受傷的心的人心靈驛站。
  • 心智遊戲電影:電影工業的新出路?
    而且諾蘭的厲害之處是能夠將心智遊戲作為新配方加入商業大片之中,從獨立導演起步到成為如今商業大片數一數二的導演,並且逐漸改變了大片的特質,讓其不再僅僅是華麗的大場面,也不僅僅只是流暢敘事加個性人物,它還可以、也必須加入更多新的時代內容。信息量超載的謎題:多平臺與召喚粉絲1980年代之後的電影工業幾乎可以被稱為商業大片時代。
  • 心理學:認識身體,聆聽身體
    心靈過程是思維過程、身體過程和情緒過程,情緒過程應該在情緒層面去表達,當這個過程受阻時,就可能通過身體來表達,這個時候,身體的表達就非常有象徵性,像是一種隱喻。現代具身認知觀認為:心智鎖在身體之中,認知是身體的認知,心智是身體的心智,離開了身體,認知和心智根本不存在。我們之所以持有如此這般的認知,是因為我們擁有如此這般的身體和頭腦;而我們之所以擁有如此這般的身體和頭腦,是因為我們存活在一個如此這般的世界之中。
  • 怎樣看待那些無法改變的過去
    人的經歷會影響其自身心智和思維的形成,雖然我們改變不了曾經的經歷,但可以改變對那些經歷的看法。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在談到自己的成功之道時這麼說:「我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顧,他賜給我三個恩惠,讓我受益無窮。
  • 淺說一下什麼是心智解讀
    比如說老師你少廢話直接跟我走就行………他們只是在表達自己心裡最純真的想法,他們有錯嗎?真的沒有錯。錯的是這不是在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去個外地徒步幾個月,沒有太多人際交往。現代社會,需要我們適應在一定的社交圈裡,不得不學著「圓潤」一點做人,好讓自己不至於惹人討厭,惹麻煩上身。這裡說的「圓潤」的處世態度其實是建立在有一定的心智解讀能力上的。
  • 水星落入第一宮至第六宮,你該如何運用自己的心智力量?
    佔星學中的水星象徵著心智和表達能力,水星就像一個好奇的孩子會探索吸收世界上的不同事物從水星所在的宮位我們可以看出自己對於哪一個區域抱持開放好奇的態度。水星落在第一宮的人通常有非常強的好奇心,他們會對世間的事情不停的提出疑問。他們天生就有很強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喜歡傳播信息。
  • 《把時間當作朋友》:開啟心智,與時間同行
    全書除去引言部分,共分為8個章節,可以總結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困惑與覺醒,為我們解讀時間給生活帶來的困惑的原因以及如何理解困惑的本質,進而發現心智的力量;第二部分從自我管理入手,改造對時間的認知;第三部分是通過學習、思考、交流和實踐的訓練,培養自己對自身的掌控感;第四部分:點破時間的真諦和全書的主旨,總結出我們可以通過積累來與時間為友,並且馬上行動起來,投入夢想。
  • 《最好的療愈》:醫學通過身體治癒心靈,音樂通過心靈治癒身體
    除此之外,古希臘、中世界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各個時代都有用音樂治癒身體的事跡。安德魯也從大量的書籍中找到了音樂治療的科學理論支持,羅切斯特大學教授曾經通過一些試驗證實:意識或大腦間的生理神經連接會將"信息"反饋至身體,人的意識活動,心理狀態還有起伏起伏都會影響身體狀況。
  • 《把時間當做朋友》:一本關於心智的啟蒙書
    李笑來老師在投資比特幣之餘,展現出了強大的自學能力,自己學習了編程、設計並且作品都還不錯,現在,他在學習社群的運營,並且創建了「學習學習再學習」微信公眾號以及多個付費社群。我看完《把時間當做朋友》之後,最大的感受是:這是一本關於心智的啟蒙書。關於心智的定義,我覺得李笑來在書中的定義稍顯複雜。在我看來,所謂心智就是一種高層次的大腦控制技巧。
  • 【鏡子練習】第十天 愛你的身體,療愈你的痛苦
    今天,你要利用鏡子練習來打開一道新的門,去愛你的身體,並療愈你的痛苦。沒有人想要痛苦,但如果你有,你能從中學到什麼?痛苦從哪裡來?它試圖告訴你什麼?既然痛苦可能是身體或心理不適的顯化,那麼,身體和心智顯然都很容易受其影響。我最近正好目睹一個絕佳的例子。當時我看著兩個小女孩在公園裡玩,第一個女孩開玩笑的舉起手,正要往她朋友的手臂拍下去。
  • 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怎麼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這兩個問題都不太好回答,是大話題,不適合我來寫,我也沒這個本事。但是呢,我可以寫一下,怎麼提高一點自己的心智。一些讀者朋友可能知道我前幾天被遣返的經歷,然後有不少人來安慰我。如果是幾年前,可能我會因為這樣的經歷特別懊惱,但那天回來的路上,真的情緒穩定。如果我惱火了,著急了,能改變這個結果麼?改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