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笑著說再見,卻深知再見遙遙無期」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地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關於出世與入世的討論,這部電影是最好的素材和角度。 男主寧願死,也不願意入世去體驗那看不到盡頭的美好。有人或許認為那是在拒絕美好,也有人認為那是堅守自己。 也有人說男主懦弱,我倒不這麼認為。如果是避免說錯話,而拒絕說話,那有可能是懦弱。
一顆孤獨而又自由的不羈靈魂。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大的世界呢,1900選擇與他的純粹永存。好的電影可以引發人們對人生的深思和感悟。電影的拍攝角度、攝影構圖讓我訝於是出自21年前,放在今天都碾軋一眾。
1900一輩子生活在海上,卻從未真正看過大海,他在船上看到的大海沒有盡頭,也象徵著他的孤獨也是無盡的,他不願上岸,因為他知道,即使上了岸,看到的大海也是無盡的,更何況背後的城市也是沒有盡頭的。這艘船來往兩地,實際上,船束縛了1900的一生,當船炸毀的時候,才是他解脫時候。
午夜酒會時女士們的髮型和了不起的蓋茨比裡面黛西是一樣的,誇張的頭飾,醒目的短髮。同是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這裡主角的名字也有提示,1900,等他長大以後恰好就是所謂的喧囂年代,而當時船上的紙醉金迷與船破敗不堪最後爆破恰好象徵一戰結束後的經濟蕭條。
有人說:不被世俗浸染的1900,就是不曾存在於世界的那個烏託邦,他與被欲望和物質支配的人相比優雅又克制,他與在亂世中摸爬滾打的人相比,又是孤獨而脆弱的。別錯過經典重映的機會吧,也希望每個走到影院的人能對經典多一點儀式感,好電影好氛圍常常被其他觀影人擾亂也有點無奈。
有人說:他一直不孤獨,孤獨的只有我們。 他充實而美好地活著,滿足地離開這個世界。 曾以為不下船是想不通,原來是想通了才不下船。 陸地是無盡的鍵盤,船上的琴凳才是他應該坐的。 即使天國沒有你的名字,但我們會記得你。
所以,《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你看過了嗎?如果還沒有看過,一定要抓住這次經典電影重新上映的機會好好珍惜啊。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感想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