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胚胎心臟初期圖像 圖片來源:牛津大學
近日,研究人員在單細胞解析度上繪製出了小鼠胚胎心臟起源的圖譜,幫助確定了在發育初期構成心臟的細胞類型。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
研究人員對胚胎小鼠心臟進行了顯微解剖,以觀察一種非常早期的細胞條紋——心臟新月,如何轉變為線狀心臟管。研究人員利用高解析度成像、延時顯微鏡和單細胞RNA測序識別了細胞類型,能夠在大約12小時的發育過程中跟蹤不同群體的心肌祖細胞的發育。
新技術使他們第一次確定了一組祖細胞,它有助於心肌細胞和早期心外膜(心臟最外層)形成。這些膜提供了能指導心臟組織發育和修復的細胞和其他蛋白質。研究人員認為更好地了解它的起源有助於為再生心臟治療提供信息,也可以提高我們對先天性心臟缺陷的認識。
圖譜展示了一個老鼠胚胎心臟剛剛開始形成的階段。在初期,這些細胞排列成典型的新月形,並且已經表現出緩慢有節奏的收縮。隨著發育,圖中綠色、紅色和品紅代表了構成心臟的不同區域。胚胎期的心臟在這個階段被描述為「線形心臟管」,並可以看到心室開始形成和成形。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abb2986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