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ïve蒙特威爾第歌劇《奧菲歐》

2021-02-19 古典音樂相對論

希臘神話中有關奧菲歐下地獄去拯救

愛人尤麗迪西的故事很早就在歐洲各國流傳

雖然古希臘的輝煌隨著羅馬帝國的崩潰

徹底成為落日餘暉

但這個故事卻總是讓歷代音樂家們念念不忘

義大利文藝復興音樂巨匠

蒙特威爾第的歌劇《奧菲歐》就是其中優秀的作品

日前法國Naïve公司剛剛發行了一套全新錄音

為這部歌劇的本真演奏版本增加了一個選擇

蒙特威爾第的《奧菲歐》作於1607年

他在曼圖亞公爵府上任職的時候

早他7年另外一位義大利歌手兼作曲家佩裡

也創作了一部同樣題材的歌劇《尤麗迪西》

「新藝術」的代表音樂家卡契尼同樣為

這個神話進行了歌劇創作

相比之下,稍晚幾年的蒙特威爾第創作水準

完全和上述兩位不在一個量級

1607年2月首演於曼圖亞公爵府的《奧菲歐》

有著在當年堪稱巨大的樂隊編制

17把各種提琴組成的弦樂隊

11件銅管和木管組成的管樂隊以及

雙頸魯特琴、大鍵琴、移動管風琴

豎琴和打擊樂組

這和當年流行的簡單樂器伴奏下的牧歌和

牧歌劇有著天壤之別

在聲樂部分的寫作中

蒙特威爾第並沒有簡單的把成熟的牧歌

形態照搬到《奧菲歐》之中

大量在大鍵琴和移動管風琴伴奏下的宣敘

調為推進劇情和刻畫人物心理變化創造了條件

優美的詠嘆調在豐滿樂隊的陪襯中熠熠生輝

全劇以前所未有的戲劇性音樂為

當年的聽眾推開了一扇從未領略世界的大門

這種劃時代的精神讓這部歌劇得以一直流傳到今天

Naïve新發行的這個版本是出生在

瑞士日內瓦的智利裔男高音

艾米利亞諾·岡薩雷斯·託洛

(Emiliano Gonzalez Toro)

他在2018年創立的古樂團I Gemelli共同錄音的

I Gemelli樂團圍繞男高音託洛進行選曲和排練演出

同時也有託洛在舞臺上擔任指揮

託洛自幼學習過聲樂、鋼琴和單簧管

2000年開始就和威廉姆·克裡斯蒂

馬克·明考夫斯基

克里斯多福·魯塞特

等古樂名家合作

託洛本人專注於演唱巴洛克聲樂作品

蒙特威爾第《奧菲歐》是他特別偏愛的一部

在他的帶領下,無論樂團的演奏還是

他和助演歌唱家們的演唱

都散發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

特有的平衡和諧之美

任何一個細節的處理都精緻無比

託洛的演繹讓DAILY似乎即刻

能夠重回曼圖亞公爵府邸的首演之時

蒙特威爾第對配器的考究在錄音中一覽無餘

Naïve公司的錄音讓伴奏樂器清晰可見

聲樂和器樂的比例得當

不愧是一家以錄製古樂聞名的藝術型唱片公司

這套歌劇暫時只有CD出售

DAILY全力推薦優秀演錄。

閱讀原文,發現音樂的奧秘。。。

相關焦點

  • 蒙特威爾第的愛之歌
    他的牧歌創作是這一文藝復興時期音樂體裁的巔峰,而他的歌劇創作則是這種體裁的奠基之作。作為巴洛克音樂的早期代表,他對於音樂的創新以及對於歌劇的完善使他成為推動巴洛克時代音樂向前發展的重要人物,主要的作品包含歌劇《奧菲歐》、《阿莉安娜》、《唐克雷第與克羅林達之戰》、《烏裡塞還鄉》、《波佩亞的加冕》以及牧歌集曲共九冊等。
  • 萬千寵愛集於一身的音樂之神|漫談歌劇中的《奧菲歐與優麗狄西》
    不過,佩裡的這個歌劇,音樂上還是過於簡單質樸了,它基本上還是單聲織體。  2. 蒙特威爾第版  ▲蒙特威爾第第二,就是知名度頗高的蒙特威爾第的《奧菲歐》L』Orfeo,被視為現在還能夠完整上演的最早的一部歌劇。1607年2月24日首演於曼圖亞公爵府阺。這部劇只比前邊所說的佩裡那部劇晚上演7年,卻有巨大的飛躍。
  • 歌劇Opera的起源@5分鐘歌劇
    最古老的保留歌劇《奧菲歐(L'Orfeo)》時至今日,歌劇界最古老的標準保留劇目的歌劇,當數1607年首演於曼都瓦宮廷的克勞迪奧·蒙泰韋爾第作品《奧菲歐》。《奧菲歐》的題材仿效《尤麗狄西》,但比前者要龐大的多,蒙特威爾第不但在這部歌劇中用了許多獨唱、二重唱以及舞蹈的場面,更是創造性地運用了管弦樂隊來烘託劇情。
  • 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
    (溫馨提示:為了更好的理解該歌劇,請先閱讀下面的「歌劇簡介」再觀看本視頻!)
  • 義大利歌劇素描
    推薦:蒙特威爾第的牧歌作品《Madrigali guerrieri et amorosi》但今天歌劇界最古老的標準保留劇目的歌劇,當數1607年首演於曼都瓦宮廷的克勞迪奧·蒙泰韋爾迪作品,《奧菲歐(L'Orfeo)》。推薦:蒙特威爾第《奧菲歐》Questi i campi di Traccia
  • 歌劇緣起|三場都是首部歌劇?掌權家族的一次性消遣,推動芭蕾、閹人歌手、交響曲發展
    紀錄片《義大利歌劇》中《奧菲歐》演出《奧菲歐》與《尤麗迪茜》源自同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宣敘調+詠嘆調,歌劇的兩大支柱在蒙特威爾第這裡完成了匯合。所以今天對歌劇起源的認識,更加偏重於蒙氏,以至於將歌劇誕生400年的慶典年放在了2007年,因為正是在1607年, 蒙特威爾第的歌劇《奧菲歐》正式首演。由此可見,歌劇的起源,是一個在音樂與社會發展史共同驅使下由不同的作曲家合力催生的結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 經典法國輕歌劇《地獄裡的奧菲歐》國內首次上演
    《地獄裡的奧菲歐》是奧芬巴赫最早的長篇輕歌劇, 也是作曲家借用希臘神話諷刺人世,以明朗愉快的音樂嚇破巴黎人膽子,而率先使奧芬巴赫被譽為「輕歌劇之王」的傑作。劇情的部分,亦因輕歌劇的製作方式常常被自由地更動,即興演出。
  •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繹亨德爾經典歌劇《阿爾辛娜》
    在古典音樂的世界裡,有一項藝術是通過歌唱來作為主要表達方式的,這就是——歌劇。 歌劇作為一門西方舞臺藝術,主要通過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所以也被稱為「唱出來的戲劇」。1600年他創作了《尤麗狄絲》是現存最早的歌劇,至今仍活躍在舞臺上。這兩部歌劇已經有了詠嘆調與宣敘調分工,但總體看來並不成熟。 近代歌劇的初始來自於1607年克勞迪奧·蒙特威爾第創作的《奧菲歐》,這也是第一部意義上的近代歌劇,蒙特威爾第運用了相當近代化的管弦樂隊為戲劇配樂,用不諧和音烘託氣氛和展現矛盾。
  • 雅克·奧芬巴赫--輕歌劇之王
    雅克·奧芬巴赫    雅克·奧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年6月20日-1880年10月5日),德籍法國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劇《霍夫曼的故事》、輕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美麗的海倫》。    奧芬巴赫是法國輕歌劇的奠基人和傑出的代表。他面向大眾,把舞臺劇的傳統、喜歌劇的形式、巴黎林蔭路的活報演出與城市民謠相結合。
  • 歌劇,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但在歌劇誕生後的第七年(1607年),在義大利的曼圖亞宮廷,蒙特威爾第帶著他的歌劇作品《奧菲歐》閃亮登場,這部作品的出現引發了極大的轟動,其中用音樂的手段表現了突出的情感力量與戲劇內涵,大量採用了獨唱詠嘆調與二重唱,並使用了40件樂器的樂隊,因此被後世評價為「第一部真正的歌劇」。就此,第一部歌劇之爭總算是落下帷幕。
  • 小澤徵爾指揮:《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
    》,管弦樂曲,為奧芬巴赫所作輕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的序曲,作於1858年,同年在巴黎首演。《地獄中的奧菲歐》不僅是所有輕歌劇中最著名的一出,也是德籍法國作曲家雅克·奧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年)眾多輕歌劇作品中的翹楚。在奧芬巴赫之前,蒙特威爾地曾和德國作曲家格魯克曾就同一題材先後創作過正歌劇《奧菲歐》和《奧菲歐與優麗狄茜》,這兩部作品都是西洋歌劇發展史上的重要作品。
  • 10部歌劇,10句名言讓你看透愛情!
    蒙特威爾第的《奧菲歐》是關於一個希臘神話。奧菲歐的妻子尤麗狄西被毒蛇咬死,奧菲歐就到陰間去救她。
  • 冥府尋妻記:神話與歌劇
    在這則悲傷的神話中,音樂與愛情始終交纏在一起:從早期巴洛克時期的宮廷歌劇舞臺到當代先鋒藝術的聚光燈下,以此題材創作的音樂作品數不勝數。Orpheus在音樂語境中更多被翻譯成奧爾菲斯,或者根據義大利語的拼寫(Orpheo)譯為奧菲歐,這也成了著名古典音樂廠牌的名字。俄耳甫斯則是神話語境中的通常譯法,把他與殺父娶母的俄狄浦斯(Oedipus)混淆起來可能是很大一部分中國人犯過的迷糊。
  • 【微節目單】愛之歌劇——魯特琴大師克裡斯蒂娜·佩盧爾攜法國琶音古樂團音樂會
    去年,在華納公司發行了新專輯《弗朗切斯科·卡瓦利——愛戀》( Francesco Cavalli – L』amore innamorato),向弗朗切斯科·卡瓦利歌劇作品中美妙悠揚的女高音獨唱致敬。最新一張專輯《奧菲歐薩滿》(Orfeo Chaman),於2016年10月由華納公司發行,其中收錄了克裡斯蒂娜·佩盧爾為歌劇《奧菲歐薩滿》編曲創作的音樂作品選集。
  • 經典天籟 | 雅克·奧芬巴赫《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 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Offenbach)所作輕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的序曲,又名《天堂與地獄序曲》,該曲為管弦樂曲,創作於1858年,同年在巴黎首演。序曲中最經典的部分——康康舞曲奧菲歐是希臘神話中有名的詩人和歌手,其歌聲能使猛獸俯首、頑石點頭。他在去地獄尋找死去的妻子歐律狄刻時一路歌唱,感動了冥王、冥後,答應讓歐律狄刻返回人間。但奧菲歐在將近地面時忘記冥王的叮囑,回顧其妻,導致她重回陰間。奧菲歐悲痛之極,決心終身不娶。
  • 重讀《奧菲歐與尤麗狄茜》:七弦琴聲起 同消萬古愁
    近日重讀經典歌劇《奧菲歐與尤麗狄茜》,我最大的感受是,關鍵是如何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排遣方式,讓自己能夠與陰陽兩隔的親人對話並頑強地生活下去,而不至於時時生活於傷心欲絕之中。那麼,奧菲歐作為一個歌者在失去愛人後發出了怎樣的歌聲,經過了怎樣的尋找,達到人琴合一的至高境界會產生怎樣的奇蹟呢?
  • 2015年國際歌劇大獎出爐
    文 | 李瑾享有「歌劇奧斯卡獎」之譽的2015國際歌劇大獎於4月26日開出全部20個獎項。 今年的國際歌劇大獎頒獎典禮在英國倫敦的薩沃伊劇院舉行。頒獎現場明星雲集:英國演員理察·格蘭特擔任典禮主持,現場演出環節登臺的包括觀眾選擇獎得主女高音歌唱家亞歷桑德拉·庫爾扎克和她在英國皇家歌劇院製作的歌劇《義大利的土耳其人》中的搭檔——當今最閃耀的歌劇明星伊爾布蘭多·達爾坎傑羅。
  • BBC紀錄片《義大利歌劇》(全三集)
    ▲ 蒙特威爾第《Madrigaliguerrieri et amorosi》專輯15世紀末的幕間劇(Intermedio)是歌劇最直接的起源。▲ 蒙特威爾第歌劇《奧菲歐》歷史上第一部歌劇,由雅各布·佩裡(Jacopo Peri)作曲,取材自古希臘神話的《達芙尼(Dafne)》於1597年首演時,風評一片贊好
  • BBC古典音樂紀錄片丨《義大利歌劇》(全三集)
    ▲ 蒙特威爾第《Madrigaliguerrieri et amorosi》專輯15世紀末的幕間劇(Intermedio)是歌劇最直接的起源。▲ 蒙特威爾第歌劇《奧菲歐》歷史上第一部歌劇,由雅各布·佩裡(Jacopo Peri)作曲,取材自古希臘神話的《達芙尼(Dafne)》於1597年首演時,風評一片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