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習俗多

2021-01-08 河北新聞網

天清如水,月明如鏡,中秋夜之美觀之神怡。中秋佳節,人們除了在美景中賞月,從古至今,各地還有不少習俗。

燃燈。在近代,廣東一帶中秋節有燃燈之俗。各家於中秋節前幾天,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糊各色彩紙,上有慶賀中秋等字樣。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掛在瓦簷、露臺或高樹上。或將小燈擺成各種形狀,懸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而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掛上燈籠兩盞,也自取其樂。中秋之夜,人們在燈火中嘻嘻相歡,安度佳節。這種燃燈之俗近代開始流傳,在廣東一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觀潮。「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蘇軾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習俗,早在漢代枚乘《七發》大賦中就有詳盡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宋代和明代皆有中秋觀潮記載。在宋代,中秋觀潮之俗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巔峰。

堆寶塔。在安徽婺源地區,每逢中秋節,有「堆寶塔」傳統習俗。這是少年兒童一種有趣的遊戲。中秋節這天,孩子們用磚和瓦堆成七層寶塔,上小下大,中間全空。塔砌成後,前面掛彩色帳幔,有的還懸掛匾額、對聯及其它裝飾品。塔前放一張小桌,上供敬月神用的果品和餅餌。到了夜間,孩子們歡天喜地地在塔內外點起燈燭,然後坐在塔前賞月,並作各種遊戲,直到夜深才散。

舞火龍。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中秋之夜,這裡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鼓樂中歡騰起舞,熱鬧非凡。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大坑地區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到處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村中父老忽獲菩薩託夢,只要在中秋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便流傳至今。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分,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每年中秋節,舞火龍活動都頗具規模。

託球舞。臺灣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上美麗的民族服飾,聚集在日月潭邊,在銀色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託球舞的遊戲。相傳古代,大清溪邊有對青年夫婦,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花姐,常年靠捕魚度日。一天太陽和月亮突然都不見了,天昏地暗,禾苗枯萎,花果不長,蟲鳥哭泣,大尖和水花決定把太陽和月亮找回來。在白髮老婆婆指點下,他們用金斧砍死了深潭中吞食太陽的公龍,又用金剪刀殺死了吞食月亮的母龍,還手拿大棕櫚樹枝,把太陽和月亮託上天空。為了徵服惡龍,他們一直守在潭邊,變成了大尖和水花兩座大山。這個大潭,人們稱為日月潭。高山族同胞思念大尖和水花夫婦的獻身精神,每逢中秋,都要到日月潭邊,模仿他們託起太陽和月亮的彩球,不讓彩球落地,以求一年的日月昌明,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賞桂花。農曆八月,古稱桂月,此月是賞桂的最佳時期。八月桂花,中秋明月,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將它們聯繫在一起,詩人也多以此題詩作賦。中秋佳節,人們有吃月餅賞桂花的習俗,及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

中秋節又至,人們除了靜心賞月,還在各自的習俗活動中,表達著人間的真善美。

來源:甘肅工人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中秋佳節,這些傳統文化習俗你知道嗎?
    中秋佳節,這些傳統文化習俗你知道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向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馬上又到了期盼已久的中秋節了,今年中秋有些特別,與國慶是同一天。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裡,與家人一起賞月,共嘗月餅,歡度佳節,已是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中秋祭月古有詩人詠月,今有國人賞月。在中秋除傳統的賞月、吃月餅,還有其他很多有趣的習俗。
  • 中秋佳節有哪些習俗可以跟寶貝啟蒙的呢?
    中秋節和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亦屬於中國傳統第二大節日,最常見的節日習俗是吃月餅、賞月,那麼,你還知道哪些習俗呢?文章下面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順便也可以講給我們的寶貝聽喲,從小感受下我們的傳統。
  • 韓國的中秋節習俗
    韓國中秋節習俗     祭祖掃墓除了祭拜祖先外,秋夕還有掃墓的習俗,一般是在秋夕前一天或前兩天舉行,近代則多在當天舉行。因為韓國人的祖墳一般都在山上,所以祭掃祖墳被稱為「上山」。秋夕「上山」是一年中最重大的事情,即使有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誤了「上山」。
  • 中秋佳節,遇見最美的中秋詩詞
    中秋佳節,家家團圓,而孤獨的旅客在外,自己抱著自己想念著家鄉,想喝酒卻找不到酒,那滋味,別提多難受了。《丙申中秋不見月》宋代:朱弁中秋萬裡月,何處駕冰輪。底事隔年會,不憐今夕人。兔疑停杵臼,蟾豈避風塵。默識常娥意,氶平賞更新。
  • 中秋佳節,全家團圓
    中秋到,全家聚。家裡面不是很靠近海邊,但是還是可以吃到海鮮。中秋佳節,全家團聚,家中的美食少不了海味,特色的大閘蟹,新鮮的大海蝦,還有生蠔都是,都是讓人無法忘懷的美味。家中的長輩廚藝,烹飪出海鮮和各種家常美味,都是從小到大讓人無法忘記的味道。
  • 廈門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習俗風俗及由來介紹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中秋佳節了。中秋節,又稱為「八月節」「團圓節」(中秋節賀卡寄語祝福語簡單大方 中秋節給長輩老師的溫馨祝福)。在我國,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而在閩南地區,過中秋也有著獨特的風俗。
  • 中秋佳節,傳統美食——敦煌老月餅開啟預售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盤點世界各地中秋節習俗,各地中秋大不同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但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 中秋「習俗」吃烤肉,同根同源,臺灣中秋和大陸卻略有不同
    中秋,全世界中華兒女共同的節日,團圓的節日,雖然這個中秋,大陸和海峽對岸的臺灣仍未能「團圓」,但這一抹」鄉愁「似乎不久就要被」團圓的喜悅「替代了。不過對於北方人來說,尤其是在古代交通不便運輸業不發達,吃柚子確實不太可能成為「習俗」。吃烤肉在臺灣在中秋節吃烤肉越來越流行,甚至逐漸變成了一種「習俗」,不過根據一些臺灣民俗學家的研究,中秋開始吃烤肉算起來越不過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 連雲港及周邊地區中秋節習俗,這些送禮禁忌,不能違背!
    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中秋節是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在秋季中間,又稱「仲秋節」連雲港及周邊地區俗稱「八月半」「團圓節」。中秋節始於唐朝,盛行於宋朝、一直傳承至今。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國放假三天。
  • 中秋節圖片大全 中秋佳節圖片與祝福語
    明月寄相思,天涯共此時,千年萬年,中秋的月最圓。千裡萬裡,共賞同一輪明月。祝福你中秋佳節快樂,月圓人圓事事圓滿。舉杯邀明月,說:福多!財多!快樂多!秋高秋爽秋日恰逢佳節,花好月圓今宵再度良辰。留意月下絲絲白雲,那是我問候萬千,加倍相思,只祝你順心如意!祝中秋快樂!
  • 中秋佳節|月到中秋分外明 古今中外共此時
    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流傳不息的節日傳統,漢族「摸秋」、苗族「跳月」、傣族「拜月」、雲南白族「漁潭會」等是漫長歷史演變下形成的地方特色中秋習俗。任時光荏苒、寒來暑往,亙古不變的是那「月到中秋分外明」。望月——我與古人共賞月「我看到的月亮,古人也看到過!對!
  • 【節日快樂】中秋佳節英文知多少?一起學學(附視頻)
    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在這個特殊的節日,如果你的周圍的老外朋友們問你中秋節的起源,傳說和習俗,你有自信給他們流利介紹嗎?一起學學中秋佳節相關知識What is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節的英文為Mid-autumn Festival,或者 Mooncake Festival(月餅節)。
  • 廈門海滄舉辦中秋佳節閩南風俗體驗活動
    2018年09月22日 14:42:53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22日電 (楊伏山 林藝萍)21日晚,廈門海滄區舉辦「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歌詠中秋寄鄉愁戲聚海滄慶團圓」,逾千名民眾共趣歡樂遊園、共賞中秋晚會
  • 中秋佳節,最應景的寶石竟是它?下半年旺夫全靠它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不知寶迷們是對中秋的三天小長假興奮不已,還是對即將到來的和家人的團聚深感欣慰?而中秋節作為中國傳統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除了團圓和吃月餅,「賞月」是中秋節最重要的一個習俗。這個習俗是怎麼發展來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中秋佳節的美麗傳說
    中秋佳節來臨,在這裡大江祝福各位網友佳節快樂,闔家歡樂,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 這個「中秋」假期有點長!中秋節的這些習俗、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的節假日,在中秋節那天,人們都會想到后羿嫦娥悽美的愛情故事,月餅成為了家家戶戶團圓必備的佳節美食,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歡在中秋節這天賞月吟詩作對,從而出現了「有人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樣的流傳千古的名句也成為了中秋節獨有的韻味,除了吃月餅、吟詩賞月外,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趣事」。
  • 2020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祝福語 中秋佳節團圓闔家幸福說說句子
    2020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祝福語 中秋佳節團圓闔家幸福說說句子時間:2020-09-30 23: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祝福語 中秋佳節團圓闔家幸福說說句子 中秋節國慶節祝福語2020,國慶和中秋雙節同慶,大家昌盛,小家團圓,有關國慶中秋同一天的
  • 中秋佳節: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兩漢時期《周禮》記載了先秦時期已有「中秋夜迎寒、獻良裘」的活動。而漢代時,已出現中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到了唐代,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賞月風俗在長安城極盛,很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涉及詠月,比如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月夜憶舍弟》等等,唐代也是中秋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