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個啥樣的季節,在農村有什麼民俗?新生代農民看完了就明白

2020-12-24 鄂東三農

今日是9月22日,農曆八月初六,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是秋季第四個節點。今天秋分時間是晚上21點31分正式開始,太陽已經到達秋分點,黃經180°,基本上直射地球赤道區域,整個地球晝夜時長基本相等。秋分節點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繼續由赤道北向南半球緩慢移動,北半球各地每天白晝較短,黑夜較長,即白天的時間短於黑夜,而南半球恰恰與北半球相反,是白天時間長於黑夜。北極長達6個月的極夜就此開始,而南極長達6個月的極晝也開始登上舞臺。這是秋分節在天文上的重大意義所在。~~

秋分節的到來,對農業生產什麼意義?秋分的到來,秋天更加秋高氣爽,天氣一天比一天要涼爽,特別是下雨天尤其突出,「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的到來,在水稻主產區中晚稻從灌漿期逐漸成熟,一片金黃,陸續地開始收割。北方的玉米和大豆已經成熟,也開始收穫。各地的花生已經收穫完畢,正在晾曬脫水階段,各種雜糧也開始收穫,各種瓜果到了應收盡收的時候。因此,秋分節隨著桂花的飄香,到處是一片秋收的景象。所以人們把秋分節這天定為中國農民節。今天是節日誕生以來第三個農民節。農民節不僅是個收穫的季節,還是一個播種的季節。各地把要收穫的農產品搶收完後,又要抓緊時間搶種秋冬季作物,如小麥、碗豆、蠶豆等等作物的播種,秋冬季綠葉蔬菜的播種,如白菜、蘿蔔、菠菜、萵筍等等。秋分節在農村既是心裡高興的時候,又是最為忙碌和勞累的時候。~~

秋分節在農村裡有許許多多的民俗文化,由於各地的不同,這些民俗大同小異。古代時候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農村民俗活動,即春分節要祭拜太陽,秋分節要祭拜月亮,因此,後來形成了八月十五的月亮團圓的時候賞月的習俗。秋分節,我國有許許多多的農村地區,要吃「豎蛋」,民間有俗語「秋分到,蛋兒俏,家家戶戶煮蛋忙」的說法。這種活動就是農村人把煮熟的雞蛋,在桌子上豎立起來,能夠豎立雞蛋的人和家庭要交好運,表示秋收豐盛,五穀豐登,年景美好,家庭幸福安康。秋分節農村有「吃秋菜」的習俗,把秋季馬上枯死的野菜,如野莧菜、野蒿菜、野芹菜等等綠葉野菜。一到秋分節全村人都去田野尋找常見的嫩綠的野菜,拿回家做各種適合自己口味的菜餚。農村還有粘雀子和老鼠嘴的習俗,不讓這些小動物偷吃糧食。農村兒童在秋分時還有蕩鞦韆。這些秋分民俗活動在農村長盛不衰,深得農民的喜愛。~~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秋分將至,秋分為什麼叫秋分?秋分的意思是什麼?看完明白
    白露節氣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白露之後是什麼節氣呢?白露節氣之後是秋分節氣,所以秋分節氣是秋季的第四個到來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節氣的到來,天氣秋高氣爽,人們外出遊玩正當時。秋分為什麼叫秋分呢?
  • 距離秋分還有3天,3句老農話在農村流傳近100年,啥意思?
    秋景宜人,金秋送爽催農忙,這兩天各地農村漸進秋收工作,家鄉的農民又到了稻穀收穫季。秋天風雨總是一陣秋風一陣秋雨,秋季對於農民人來說是一個喜伴愁度日子的季節,望著滿地金黃的農作物喜從心而來,秋季糧食作物收穫動作稍慢,一場雨即可讓無數農民愁眉不展,是個農民人都知道,哪些幹漿了的玉米、稻穀、大豆等就會在植株上發黴發芽或爛掉,因此秋季的氣候變化甚是鬧農心。伴隨一夜寒一夜的白露節氣過後,轉眼間距離秋分節氣日又只剩3天啦!
  • 兩天後秋分,「秋分響雷,遍地出賊」啥意思?秋分後會熱麼?
    導讀:兩天後秋分,「秋分響雷,遍地出賊」啥意思?秋分後會熱麼?第三,平分秋季,秋季有6個節氣,秋分正好是第4個,也就是秋季的正中間,之所以叫做秋分就是說的平分了秋季。秋分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而且正值秋收季節,自然少不了老一輩人對秋分節氣的一些經驗總結,就像今天這句俗語「秋分響雷,遍地出賊」,說的就是秋分節氣的天氣對於農作物的一些影響,而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說的是,如果秋分時節,天空響起了雷聲,那麼今年可能就是災年或者糧食會減產,有雷就有雨,那麼秋分時節的雨水對農作物到底有啥影響呢?
  • 糟了,今天的「秋分」是雨天,又要讓農村人發愁了,為什麼?
    「秋分下雨農民愁」是一句農村老話,提醒農村人一定要注意「秋分」這天的氣候變化:如晴,則是好事;如雨,則對當前的農事活動產生不利。「秋分」是什麼?這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一個節氣,也是國家設置的「農民豐收節」。
  • 哦,不,今天的「秋分」是雨天,這會讓農村人再次擔心,為什麼?
    「秋分下雨農民愁」是農村的一句老話,他提醒農村人民要注意「秋分」上的氣候變化:如果是晴天,那是好的;如果是雨,對當前的農業活動是有害的。「秋分」是什麼?不用說,他是24個節氣之一,國家也把他定為「農民豐收節」。
  • 「處暑高粱白露谷,秋分路旁看豆撲」,說的是什麼意思?
    這句老話是說立秋以後,高粱開始轉人成熟期,高粱穗子開始變紅臉了,處暑節氣,農民就該開始動鐮收割了。真正的秋收大忙季節到了。"處暑高粱,白露谷,秋分路旁看豆撲",從處暑到秋分的這個月,是農村秋季收穫的關鍵季節,搶收搶種,忙碌不停。「處暑高粱」表示在處暑節氣後就該收高粱。
  • 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導讀: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而冬至節氣通常在12月21號~23號到來,這主要看太陽到達黃經270°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因年份不同,可能在21號到來,22號或者23號都可能,所以這三天就是冬至交節的時間。冬至節氣在農村很熱鬧,是我國傳統「四時八節」的最後一個節,有人可能對四時八節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也展開說一些。
  • 9月22日迎「秋分」,俗語「秋分西北風,臘月冬不淨」,啥意思?
    9月22日將迎來今年第16個節氣,秋分!如今的秋分已經不僅是24節氣之一,更是作為農民豐收節而被慶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八月中,解見春分。其實,關於秋分,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寒暑平,晝夜均」,由於農曆中秋季的開始於「立秋」結束於「霜降」,共計90日,而秋分恰好平分秋季。而「晝夜均」則是因為,秋分時節,太陽運行到黃經180°,也就是赤道,此時北半球晝夜平均,自此以來,夜長晝短。
  • 農村俗語「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秋分節氣,此時天氣微涼,溫度降低,讓人感覺總體比較舒適。對於農作物來說,現在正處於秋季水稻和玉米收割的季節,在廣大的北方地區,收穫之後對土地進行耕作,再過一段時間就要開始種冬小麥了。農村有句俗話叫做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應時,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現在還適不適合呢?
  • 農村民俗講究,婚禮前天去女方家「催裝」,要帶什麼禮?
    農村民俗婚禮講究確實多,其中結婚前一天,男方要正式去女方家裡「催裝」,該帶啥禮品?都有啥規矩,你知道嗎?正好阿兮閨女2個月前出嫁,經歷過這事,把家鄉的民俗講究同大家分享一下。結婚前一日催裝,在阿兮老家膠東農村又叫「送粉面」,是結婚前比較重要的一次民俗儀式。
  • 今日秋分,為何人們說今年秋分是124年難遇?有什麼不同?
    今天是秋分節氣,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是秋季的第4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到24日交節。秋分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赤道,南北半球的晝夜時間等長。從秋分後,北半球白天的時間會逐漸少於晚上,一直持續到冬至節氣。
  • 秋分將至,秋分三候是什麼?秋分天氣特點是什麼
    今天是9月21號,明天就是9月22號,明天將迎來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秋分,秋分節氣到來,天氣基本上告別了酷暑,秋老虎的範圍也被壓縮到南方一域了。這個時候的農民也要開始忙碌了。俗話說「白露活秋分,農民忙紛紛」,這個時候的農民都要開始忙著搞秋收了。這句話也說明了農民在秋分的時候到底在忙著什麼?都在忙著,南方農民收水稻,北方農民在忙著收玉米,還有的在收花生,並且這個時候是很多水果上市的時候,比如北方蘋果,南方的柑橘、柚子、當然,還有漁民在豐收中秋節的重頭戲,那就是大閘蟹也上市了,農民將會有大豐收了。
  • 金風送爽,喜迎秋分——記容縣第三幼兒園秋分系列活動
    「秋分」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每年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便進入了「秋分」節氣。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為了幫助孩子們了解「秋分」節氣的習俗,感受農民豐收節的喜悅,2020年9月22日容縣第三幼兒園開展了「豐收節」主題自助餐活動。
  • 今日秋分丨莫負好時光
    扁舟西去氣凌雲,坐看魚龍躍浪紋。風起白蘋初日晚,霜雕紅葉欲秋分。今天21點31分迎來了秋分節氣晝夜均長,寒暑平分今年秋分也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此刻許多農家人仍忙碌在金黃的田野裡祝賀你們的豐收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專家建議為防著涼感冒要注意加強自我保健及時添加秋衣早睡早起,起居有常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
  • 秋分,分的是什麼?
    秋分作為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自古以來就在農事生產中具有重要的意義。2018年國務院將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經千年流轉,秋分習俗有些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一些自古延續至今……祭月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風俗。
  • 秋分來了,吃螃蟹的季節到啦
    ,如約而至嚴鵬 攝「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也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之一紅色的楓葉綴滿枝頭捧著顆粒飽滿的稻穗秋風拂過人們的面龐廣袤的田野上,滿載著喜悅和希望苗志勇 攝古人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古人認為,陽氣盛才有雷聲
  • 小精靈幼兒科學—什麼是秋分,秋分的節氣特點有哪些……
    秋分節氣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白露秋分菜 秋分寒露麥」秋分是二十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隨著它的到來,天氣變得更加涼爽;秋意越發濃鬱 秋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秋分到來時,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日至24日《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秋分者 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節氣話養生 | 秋分,分的是什麼?
    秋分作為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自古以來就在農事生產中具有重要的意義。2018年國務院將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經千年流轉,秋分習俗有些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一些自古延續至今……祭月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風俗。
  • 今日秋分
    迎來秋分節氣秋天,是怡人的季節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昔日翠綠的枝椏就要被紅黃覆蓋颯爽的秋色鋪陳開來秋雲飄逸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高粱紅了,棉花白了瓜果飄香,稻穀歸倉正如民諺所說「一年辛勤在於秋,糧不入屋不算收」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它將天文、自然節律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