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9月22日,農曆八月初六,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是秋季第四個節點。今天秋分時間是晚上21點31分正式開始,太陽已經到達秋分點,黃經180°,基本上直射地球赤道區域,整個地球晝夜時長基本相等。秋分節點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繼續由赤道北向南半球緩慢移動,北半球各地每天白晝較短,黑夜較長,即白天的時間短於黑夜,而南半球恰恰與北半球相反,是白天時間長於黑夜。北極長達6個月的極夜就此開始,而南極長達6個月的極晝也開始登上舞臺。這是秋分節在天文上的重大意義所在。~~
秋分節的到來,對農業生產什麼意義?秋分的到來,秋天更加秋高氣爽,天氣一天比一天要涼爽,特別是下雨天尤其突出,「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的到來,在水稻主產區中晚稻從灌漿期逐漸成熟,一片金黃,陸續地開始收割。北方的玉米和大豆已經成熟,也開始收穫。各地的花生已經收穫完畢,正在晾曬脫水階段,各種雜糧也開始收穫,各種瓜果到了應收盡收的時候。因此,秋分節隨著桂花的飄香,到處是一片秋收的景象。所以人們把秋分節這天定為中國農民節。今天是節日誕生以來第三個農民節。農民節不僅是個收穫的季節,還是一個播種的季節。各地把要收穫的農產品搶收完後,又要抓緊時間搶種秋冬季作物,如小麥、碗豆、蠶豆等等作物的播種,秋冬季綠葉蔬菜的播種,如白菜、蘿蔔、菠菜、萵筍等等。秋分節在農村既是心裡高興的時候,又是最為忙碌和勞累的時候。~~
秋分節在農村裡有許許多多的民俗文化,由於各地的不同,這些民俗大同小異。古代時候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農村民俗活動,即春分節要祭拜太陽,秋分節要祭拜月亮,因此,後來形成了八月十五的月亮團圓的時候賞月的習俗。秋分節,我國有許許多多的農村地區,要吃「豎蛋」,民間有俗語「秋分到,蛋兒俏,家家戶戶煮蛋忙」的說法。這種活動就是農村人把煮熟的雞蛋,在桌子上豎立起來,能夠豎立雞蛋的人和家庭要交好運,表示秋收豐盛,五穀豐登,年景美好,家庭幸福安康。秋分節農村有「吃秋菜」的習俗,把秋季馬上枯死的野菜,如野莧菜、野蒿菜、野芹菜等等綠葉野菜。一到秋分節全村人都去田野尋找常見的嫩綠的野菜,拿回家做各種適合自己口味的菜餚。農村還有粘雀子和老鼠嘴的習俗,不讓這些小動物偷吃糧食。農村兒童在秋分時還有蕩鞦韆。這些秋分民俗活動在農村長盛不衰,深得農民的喜愛。~~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