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堅守57年的篾匠手藝人

2021-01-13 環京津網

中新網湖北新聞4月27日電 (唐今朝 周英芳)「爺爺,這個背簍是竹子編的嗎?」「這個簸箕做得好精細啊」……4月26日上午,在湖北宣恩縣沙道溝鎮當陽坪村9組,幾個過路人停下腳步,圍觀正在破篾的老人。

老人名叫田祖東,今年73歲。人們都尊稱他為田篾匠。已在這個行業堅守57年了。

普通的竹子,在田老那雙粗糙的大手中仿佛具有了靈性,編出的蔑製品十分精美。簸箕、籮筐、背簍、篩子等,他樣樣都會,哪怕是從未做過的器具,只要有圖樣,也難不倒他。

唐今朝供圖

滿臉笑容的田老,回憶往昔的日子,一根竹子、一把篾刀、一雙巧手,半天功夫,篾在田老手指間前後翻飛,一件蔑製品便在他的手下誕生,他笑稱,「娶妻生子, 養家餬口,一家人實實在在的生活,全靠它。」

田老從16歲開始拜師傅學習篾匠手藝。剛開始學徒很受罪,每天要砍竹子,砍完後要劈成蔑,最後還要用兩把刀片把篾抽成細條。而這抽條很是危險,心手眼刀全力配合才行,否則一不留神,篾條傷到手,血流不止。「那時候還小,也很怕學。最怕的就是做蔑時蹲不住,還有就是竹片扎手。」田老說,「篾匠手藝是一門細緻活,要經過多年磨練才能達到精熟的程度。從鋸成竹節,剖成篾片,到編織成蔑制用具,要經過砍、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等多道工序,而且大多需手工操作。沒想到,做了這麼多年,我也沒想要放棄。」

在師傅的教導下,田老練就了紮實的蔑匠基本功:砍、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樣樣通曉。「師傅常跟我說,剖的篾片,要粗細均勻,青白分明;編的背簍,要精巧漂亮,方圓周正;織的涼蓆,要光滑細膩,涼爽舒坦。」田老頓了頓,「這麼多年,這些話我都是記著的。」

唐今朝供圖

「選材是竹編的關鍵,並非所有的竹子都能充當竹編的原材料。」田老說,剛到八年的竹子最有韌性,竹直、節長、上下徑相差不大、竹節較平的竹,最適合編蔑製品了。「在編織時蔑條一定要壓緊,不能留太大的空隙,這樣編織出來的篾製品才好看。」

編制篾製品需要長時間坐下來,細心地去編,不能有一絲一毫偏差,稍有失誤就要重新拆了再來,很多篾匠縱然是幾十年的老手,一不留神也容易出錯,剖、拉、撬、編、織、削、磨全靠一雙手。一手握刀,一手扶竹,剖成粗細均勻的竹片,再將竹片削成各種規格的竹篾,將竹篾在指間與刮刀指間來回拉升,用手指感悟它的厚薄,然後就開始根據編織物品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方法編制。

別看田老今年73歲了,可依然身手矯捷、精神矍鑠,他一邊用砍刀將已經破開鋸好的竹子剖成竹篾,一邊與圍觀的路人打趣聊天。

唐今朝供圖

「七八十年代的生意最好,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竹製品美觀大方、經久耐用。現在的人很多都沒有這個耐心了,所以會的人越來越少了。」田老一邊說,一邊伸出雙手,「你看,我這手已經被老繭磨掉一層又一層的皮,這是歲月打磨後的痕跡。」仔細觀察,他的十根手指頭像樹根一樣粗糙,手指、手掌到處是被篾片和工具刮傷的痕跡,可謂「溝壑縱橫」。

篾匠舊時很吃香,無論是農家所曬穀子、苞谷與其它雜糧的曬席,還是簸米簸黃豆用的簸箕、筲箕,炭篩、米篩和隔篩,簍子,提籃,背兜,籮兜,鬥笠,牛嘴籠,烘籠還是新姑娘出嫁時的針線簸、米粑簸,刷把,撮箕,土家族特色的花背蔸,青黃二篾勻稱緊湊,鎖邊牢固細膩,拿在手上輕巧靈秀,無毛邊無竹刺,從農具家具到日用品,是最好的綠色環保用具,不論城鄉都少不了這些能工巧匠。

田老感慨,最初選擇是因為學技謀生,篾匠技術曾經支撐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如今依然在堅持,是在默默守護這門老手藝,做這門技藝最後的守候者。可他現在年紀大了,終有一天得放下這門老手藝。一編一織中的歲月是漫長的、平靜的、淡泊的,需要用極大的耐性,他希望有更多對傳統藝術感興趣的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能將這項民間手藝傳承發揚下去。(完)

相關焦點

  • 46年小鎮篾匠:不出世界,不用規劃 - 三湘萬象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走近特色文旅小鎮 46年小鎮篾匠:不出世界,不用規劃 瀟湘晨報記者走進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探訪當地老手藝人 8月5日,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58歲的傳統手藝人劉孔明,他做篾匠已46年。圖/記者吳琳紅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桑植報導 在桑植,竹器比比皆是,是由篾匠經刀與手的合作而創造的藝術世界。 桑植洪家關白族鄉手藝人劉孔明,從12歲開始,跟著師傅學做篾(成條的薄竹片)製品,走南闖北。今年是他成為篾匠的第46個年頭,他說,只要身體無大礙,至少還會再做十年。對他而言,正沉浸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樂趣中。
  • 中國貢茶第一寨——宣恩伍家臺
    「鄂西宣恩有貢茶,茶葉之寶甲天下;當年捧茶獻天子,『皇恩寵錫』傳佳話。如今茶香飄四海,色香味濃誰不誇;遠方的朋友親愛的客,請喝一杯宣恩茶。」這裡所說的貢茶產地就是伍家臺。伍家臺村位於萬寨鄉集鎮之南,距宣恩縣城、萬寨集鎮各15公裡,離宣恩高速出口約10公裡。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80%,有「天然氧吧」,「貢茶之鄉」的美譽,為「省級衛生村」、「宜居村莊」。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宣恩伍家臺茶進獻宮廷。
  • 宣恩一中優秀教師風採,有你認識的嗎?
    陳全 恩施州好老師陳全,高一年級副主任,2009年畢業於湖北大學生物師範專業,從教10年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2012年8月獲得恩施州青年崗位能手稱號,2014年9月獲得宣恩一中三課活動講課比賽一等獎,2018年9月獲得恩施州好教師稱號。
  • 木匠篾匠剃頭匠,各位師傅爭第一,誰坐上有說頭
    在民間,但凡有一技之長的工匠,不管是泥瓦工,還是補鍋匠,我們一般都稱手藝人,尊稱「師傅」。 老百姓或許瞧不起達官貴人,但日常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師傅」,農具壞了得找鐵匠修,房子壞了要找泥瓦匠幫忙,所以不管天南海北都格外尊重手藝人,指望他們幫自己解決問題。
  • 臺灣知名女藝人劉樂妍回到祖籍地宣恩探親!
    一首《我是中國人》唱出了在外漂泊多年的藝人劉樂妍的真切心聲劉樂妍(英文名:Fanny)中國臺灣女歌手祖籍湖北宣恩演員、主持人、歌手華語女子偶像團體Fantasy4(女F4)前團長「我現在在做直播,希望能把我的粉絲凝聚在一起,如果家鄉需要我,讓我幫忙帶貨,我一定義不容辭
  • 心動之旅即將啟程,各組CP帶你雲遊浪漫宣恩
    於11月11日開啟了「心動之城 浪漫宣恩」的活動截至目前已有數百位網友提交報名啦我們其中甄選了3組CP達人他們將代表網友們踏上「48小時心動宣恩」的線下真人秀之旅用腳步丈量宣恩感受這座浪漫小城讓人心動的瞬間同時,還邀請到了重量級嘉賓韓國文旅局武漢辦事處社長金到希
  • 浪漫的宣恩,原來她所有的美都藏都在歌詞裡
    宣恩的山河景色那些優美的歌詞也是完美的搭配這些美麗的宣恩隱藏在歌詞裡~藍天煙雨我在等你煙嫋嫋上升隔江萬裡--周杰倫《青花瓷》簡單的幾句話他包含天空的顏色、煙霧和江水等元素他有強烈的圖像感這樣的詩情畫意的風景可以在宣恩中看到伍家臺,太陽還沒有完全升起
  • 西湖和宣恩書記同框,農家土播、歡樂三連拍、雲上架,吸引38萬網友
    再看劉書記,關於宣恩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宣恩地處鄂西南邊陲,歷史悠久。雖擁有眾多優質土特產,早年也困於「深山」難以走出去。自兩地籤訂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以來,為宣恩搭建網商平臺,為優質農產品源源不斷找到銷售渠道。 西湖宣恩一家親,雖隔千裡若比鄰。西湖區幫扶宣恩電商服務中心也在會上揭牌。
  • 宣恩朗讀者 | 好一個中國精神(朗讀:朱皓羽)
    曾參加湖北廣播電視臺電視教育頻道主辦的《放飛夢想 共慶輝煌》少兒嘉年華春節聯歡會的主持和節目表演,並獲得「優秀小主持」「優秀小演員」等榮譽稱號!作品要求:關於宣恩的作品,體裁不限,可以是講述宣恩人、宣恩景、宣恩事的宣恩故事,也可以是情感類美文,親情、愛情、友情等等皆可。(總而言之,只要是你喜歡的作品,歡迎錄製完畢後砸向宣網君!)1. 朗讀需普通話標準,有情感色彩。2. 朗讀內容積極陽光,形式自定。
  • 抖音非遺竹編手藝人再度走紅:編出的二維碼能掃出來
    再經過開水煮、浸泡、染色,竹篾在老人手中仿佛成為一根根絲線,經緯交錯中,演員胡歌的輪廓逐漸顯現……    這是篾匠李年根在抖音直播間的畫面。李年根喜歡哈哈大笑,可只要戴上老花鏡編竹篾,瞬間一臉嚴肅,緊盯著手指下翻飛的篾片。他接觸網際網路1年,全網粉絲已經過千萬。「我一輩子不識字,幹了50多年篾匠,沒想過60歲了還能玩網際網路,讓這麼多人知道我竹編老李。」李年根感慨道。
  • 湖北一水泥罐車側翻墜入70米懸崖 司機被困
    11月16日上午8點57分,恩施宣恩消防接到報警稱,宣恩往長潭方向涼風臺處,一輛水泥罐車從公路護欄翻出,墜落到近70米高的懸崖下,司機被困。接到報警後,宣恩縣消防救援大隊迅速出動一輛搶險救援車、一輛應急指揮車,7名指戰員趕赴救援。
  • 宣恩多地入選「省級文明城市」候選名單,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11月16日,湖北文明網發布了《2017-2019年度湖北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校園)候選名單公示轄32個村、1個社區,313個村民小組,共1.5萬戶、4.6萬人,有十八座石拱橋清水塘旅遊景點,「湖北苗語第一村」小茅坡營村,全國美麗鄉村板寮村,盛產貢水白柚和茶葉。高羅鎮圍繞「詩畫苗鄉志願紅、柚惑高羅文明興」的鎮域定位,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以新時代志願服務工作助推基層治理現代化,實現了讓人居環境變得更淨、鄉風民風變得更淳、文化生活變得更濃、鄉愁記憶變得更美的目標。
  • 非遺竹編手藝人抖音獲贊超3500萬,他編的二維碼可以掃
    再經過開水煮、浸泡、染色,竹篾在老人手中仿佛成為一根根絲線,經緯交錯中,演員胡歌的輪廓逐漸顯現…… 這是篾匠李年根在抖音直播間的畫面。李年根喜歡哈哈大笑,可只要戴上老花鏡編竹篾,瞬間一臉嚴肅,緊盯著手指下翻飛的篾片。他接觸網際網路1年,全網粉絲已經過千萬。"我一輩子不識字,幹了50多年篾匠,沒想過60歲了還能玩網際網路,讓這麼多人知道我竹編老李。"李年根感慨道。
  • 踐行大愛,2020,宣恩因你們而出彩!
    即便家中有高三畢業班的女兒,以及身患肝癌的老父親病重去世,尹緒梅都無法棄工作於不顧,只能用最短的時間收拾好心情,繼續奮戰一線,用心用情為生命而堅守。2020年,她被州婦聯評為全州巾幗戰「疫」優秀個人。4.孔家剛:軍裝綠色洒家鄉
  • 回湖北記 臺灣女孩見證家鄉脫貧
    戳視頻,看詳情臺灣、北京、湖北,這三個地方分別相隔千裡之外,但對於臺灣女孩劉樂妍來說,卻格外充滿意義:臺灣代表了她的成長,北京記錄了她的奮鬥,而湖北則飽含了她的鄉愁。樂妍的爺爺是國民黨遷臺老兵,而爺爺的家鄉正是這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高羅鎮九間店村,2019年這裡脫貧摘帽!
  • 湖北宣恩縣向重慶市民發出邀請
    一碗攔門酒、一場土家舞蹈、一首宣恩敬茶歌、一杯柚子茶……12月13日,湖北宣恩在重慶舉行旅遊推介會,向重慶市民發出邀請。攔門酒、敬茶歌 民族特色濃為讓與會嘉賓提前感受宣恩的真誠與熱情,推介會上帶來了多個富有宣恩特色的表演:土家族舞蹈《八寶銅鈴》、苗族舞蹈《哩嘞響》展現非遺魅力,歌舞《請喝一杯宣恩茶》表現了宣恩人的熱情與好客,攔門酒和敬酒歌更是讓嘉賓們提前「穿越」到了宣恩。
  • 厲害了,宣恩「花椒姐」!!!
    這個81年出生的「女漢子」,天性豁達、樂觀。盧雲還有另一個「頭銜」:重慶怡欣村食品有限公司銷售部區域經理,主要從事麻辣食品銷售,除了西藏和新疆,她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靠著「女漢子」過人的膽識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闖出了一片天地,年薪在20萬元以上。
  • 毛寧:歲末空降湖北某小縣城商演,51歲穿白襯衣黑皮衣堪比小鮮肉
    就在昨天著名男歌手毛寧空降湖北宣恩商演啦!毛寧歲末空降湖北小縣城商演關注點之1——白襯衣搭配黑皮衣51歲依然帥氣無比宣恩縣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縣。位於宣恩貢水河畔、佔據「仙山貢水旅遊區」核心位置的土家風情文旅小鎮—— 夢巢小鎮 ,就是此次毛寧先生要去商演的地點。
  • 電子琴、機器人大賽、編程…宣恩的小學生也太會「玩」了!
    電子琴、機器人大賽、編程…宣恩的小學生也太會「玩」了!重點推薦:▼仙山貢水,浪漫宣恩!一條微信讓您了解宣恩,請您為宣恩代言!更多精彩:結果來了!戳進來看2020年「出彩」公示名單浪漫宣恩的專屬表情包上線,宣恩人必備,趕緊用起來!
  • 民間手藝人本色表演 《遠去的吆喝聲》叫響泰州鳳城河夜市
    交匯點訊 8月2日晚,6位農民身著古銅色服裝,臉上塗著古銅色油彩,分別挑著銅匠、箍桶匠、皮匠、篾匠和修鍋匠的擔子,拿著彈棉花的弓和棰,亮相泰州鳳城河夜市,引來眾多市民圍觀。彈棉花呀……」這些多年前民間手藝人挑擔走街串巷的吆喝聲,當晚在鳳城河夜市再度迴響。誰能想到,一副擔子、一串吆喝,走過了多少村落街巷,穿越了多少時光歲月。  其實,吆喝是當年手藝人招攬顧客最便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