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鈞瓷、陝州剪紙、絞胎瓷代表河南非遺上了進博會
標價188萬元的「孔雀開屏」絞胎瓷瓶本屆進博會,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紛紛亮相,這與首屆進博會相比,是一個創新。河南選出「三大件」——鈞瓷、陝州剪紙和絞胎瓷。相比另兩樣,絞胎瓷知名度算不上高,那麼,它為何能代表河南非遺上進博會?一件絞胎瓷瓶標價188萬元進博會會場的河南非遺「三大件」中,絞胎瓷的知名度並不算高,能成為「三大件」之一,可能與其價格有關。同汝瓷一樣,絞胎瓷也因靖康之變而失傳,新中國成立後,經歷了恢復、傳承、發展的歷程。
-
焦作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瓷中君子」絞胎瓷
位於焦作市修武縣的當陽峪瓷窯遺址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的當陽峪村是絞胎瓷的發源地,絞胎瓷是以胎內紋飾變化來表現藝術的瓷種,其工藝獨特,瓷器花紋由胎而生,內外相通、裡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複製,被稱為「編出來的瓷器」,因其表裡如一的特質也被譽為「瓷中君子」。
-
豫見進博丨鈞瓷、絞胎瓷,陝州剪紙,它們代表河南「非遺」登上進博...
全國各地極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紛紛亮相,誰能代表河南「非遺」來到進博會?11月5日,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現場探館這道文化「大餐」。此次,河南選出「三大件」——鈞瓷、陝州剪紙和絞胎瓷約120件產品參加進博會。好看好玩更有內涵,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著厚重的中原文化,將為全球客商增添一份文化交融的美好記憶。一個絞胎瓷瓶,致敬工匠精神物以精為美,以稀為貴。
-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文浩在創新中探尋絞胎瓷的傳承與發展
河南經濟報記者 谷太磊 通訊員 李相宜 王茜雲臺山水、太極聖地、「四大懷藥」、絞胎瓷器……在焦作市的幾大文化名片中,目前做得最艱苦的,恐怕莫過於當陽峪的絞胎瓷了。李文浩就是其中的一員。「80後」的李文浩,從職業學校一畢業,就學以致用地進入陶瓷行業。
-
變化萬千:唐代絞胎釉瓷
絞胎陶瓷亦稱「絞泥」、「攪胎瓷」、 「透花瓷」。絞胎是唐代陶瓷業中的一個新工藝,唐代以前尚未出現,靖康之變後失傳。
-
河南造盾構機模型,汝瓷、絞胎瓷及懷山藥古法炮製技藝……這些...
將有哪些河南元素亮相進博會?河南交易團安排和籌備情況如何?10月29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河南交易團的總體安排和籌備情況。 綜合形象展將呈現出彩河南 據悉,為借進博會平臺展示河南發展新優勢、新形象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本屆進博會河南交易團設置綜合形象展區和「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展區。
-
絞胎瓷,瓷中翹楚,亦真亦幻的藝術感染力,表裡如一令人賞心悅目
絞胎瓷,是中國博學多才、精彩紛呈的陶瓷體系中一個寶貴、稀有、與眾不同的品種。所謂絞胎,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後相絞拉坯,製作成形,澆一層透明釉,燒制而成。唐代絞胎和唐三彩一致,均以高嶺土作胎,因燒成溫度不同,胎色白中帶粉紅,大都施低溫黃釉、綠釉和三彩釉三種色調,以黃釉居多,三彩釉最少,主要形狀有圓角長方枕、倭角長方枕、三彩釉長方枕。絞胎由不同顏色的瓷土相絞在一起製成泥色,然後像擰麻花一樣將它們擰在一起,絞在一起能夠形成了各種花紋。
-
絞胎是什麼,你知道嗎?
絞胎瓷的靈魂是以胎骨裝飾陶瓷。「色泥」的介入,無疑是絞胎瓷在新時代的一次「借屍還魂」,一種「脫胎換骨」,一次「鳳凰涅槃」,一種「雄鷹再生」。另外絞胎工藝繁複,是中國陶瓷工藝中最難的一種,因為不同顏色的泥在燒制過程中收縮率的不同,絞胎陶瓷也非常容易開裂,成品率也不高,製作成本高昂,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處於失傳狀態,因此完美的絞胎瓷作品非常珍貴。
-
當御用青花瓷 遇上遼寧非遺手工剪紙
當御用青花瓷 遇上非遺剪紙仇敏業 王昕桐 黃堃媛 攝影報導22日,由廣州博物館、瀋陽故宮博物館、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舉辦的專題展覽「相映生輝——當御用青花瓷遇上非遺剪紙」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開幕。展覽共展出73件瀋陽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清代御用青花瓷和30餘件遼寧非遺手工剪紙。現代「鼠咬天開」圓光剪紙。本次展覽依照展品紋樣分為「花木吉祥」「人神往事」「瑞獸雅萌「加彩美豔」四個主題。策展人、瀋陽故宮博物館保管部主任於明霞介紹,本次展覽甄選了來自瀋陽故宮博物館館藏的約100件青花瓷,涵蓋了從順治到清末的各個年代。
-
瓷佳人攜創新瓷珠寶驚豔亮相2020深圳秋季禮品展
GREAT WOMAN瓷佳人所屬的廣東文化長城集團是享譽海內外的陶瓷上市企業,產品遠銷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在「中國瓷都」廣東潮州擁有「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長城創意產業園,及佔地上萬平米的長城陶瓷藝術館。園區內設有專業研發技術中心,以及從國內外引進的先進生產設備。
-
流羽飛花——絞胎瓷器概說
絞胎瓷則是瓷器中獨樹一幟的藝術奇葩。 絞胎瓷是用褐白、黑白或棕白兩色瓷泥交替迭摞、互相揉和,再用折迭、盤卷、切刮等方法製成各種絞樣,然後拉坯成型或模壓成型,胎上就出現兩色相間、紋理變化多端、十分美麗的圖案,再罩以晶瑩玉潤的透明釉、綠釉、黃釉,將如花似錦的花紋表現得淋漓盡致,給人一種流動變幻的美感,北方民間俗稱透花瓷。由於它工藝複雜,製作難度極高,所以流傳下來的絞胎瓷十分稀少名貴。
-
微拍堂逸成拍賣攜央視鑑寶專家朱民英開啟古瓷百萬大拍
據悉,微拍堂拍賣行逸成拍賣將於 10 月 29 日舉行「京城瓷霸攜手《鑑寶》專家——古瓷百萬大拍」活動,央視鑑寶專家朱民英將做客古瓷百萬大拍直播間講解古瓷器鑑賞知識和文化源流並與藏友互動,此場百萬拍還將有百餘件古瓷珍品參與展拍,藏友有機會收入囊中。
-
市中非遺:鋦瓷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原有的傳統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瓷器壞掉了再買新的,沒人再造訪鋦瓷這一行當。但鋦瓷技藝的傳承和弘揚卻以「枯木逢春」的藝術形式,滿足了現代人的實用需要和審美需求。許多經過鋦瓷藝人創作的鋦藝作品,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青睞。
-
五彩瓷,綻放絕美芳華
從扁豆雙禽瓶到毛瓷、國宴瓷,件件是精品——醴陵瓷是「中華瓷」在醴陵陶瓷博物館二號展廳,擺放在正中間最醒目位置的,是一尊名為「扁鵲豆雙禽瓶」的釉下五彩瓷瓶(複製品)。瓷瓶線條流暢,如鳳凰之尾,造型優美。瓷瓶採用獨特的雙鉤分水法畫成,具有工筆畫意境,色調濃淡相宜、溫馨淡雅。
-
絞胎是世界陶瓷之林的神秘之花
絞胎陶瓷亦稱「絞泥」、「攪胎瓷」、「透花瓷」。絞胎是唐代陶瓷業中的一個新工藝,唐代以前尚未出現,靖康之變後失傳。所謂絞胎,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後相絞拉坯,製作成形,澆一層透明釉,燒制而成。由於泥坯絞揉方式不同,紋理亦變化無窮。它們或絞出木紋、鳥羽紋、或為雲紋、流水紋,有的如老樹纏繞盤根錯節,有的如層山疊嶂起伏不定,構思奇巧,變化萬千。
-
中國唐代絞胎瓷器
-
絞胎瓷器的鑑定識別
隨著人們收藏眼光的提高,現在仿品的技術也有很大進步,造假者也會看書或去博物館看各個時期的實物造型,所以一般情況下,絞胎瓷在形制方面的仿造已經比較過關了。也就是說,從形制上看,仿品現在與真品已經較難區分了,因而我們鑑別時更應當注重胎和釉的方面。
-
精美的絞胎瓷器的製作
本文源自 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絞胎瓷技法》 視頻來源於youtube,時長5分20秒-絞胎瓷器是我國古代陶瓷裝飾工藝中特殊的品種絞胎瓷器由中國鞏義窯與當陽峪窯窯工的發明創造的,是世界陶瓷之林的神妙之花。
-
河南「匠人」掉進「泥坑」30年 讓隱匿民間九百年的絞胎瓷重獲新生
走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柴戰柱的絞胎瓷展廳,撇開展架上造型優美、紋飾多樣的成品瓷器,他先拿出幾塊碎瓷片給記者看,絞胎瓷的奧秘就藏在這不起眼的碎瓷片裡。絞胎瓷利用獨特的絞胎技法,將不同顏色的泥塊絞在一起,俗稱「編花」,通過胎內紋飾變化來裝飾瓷器,表裡如一,內外相通。「絞胎瓷堪稱『編織』出來的瓷器。」柴戰柱說。儘管坐在展廳,柴戰柱仍高高捲起褲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