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絞胎瓷器的製作

2021-02-07 古玩那點事兒


本文源自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絞胎瓷技法》 視頻來源於youtube,時長5分20秒

-


絞胎瓷器是我國古代陶瓷裝飾工藝中特殊的品種,由於工藝複雜,製作難度大,因此其產品、產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絞胎瓷器由中國鞏義窯與當陽峪窯窯工的發明創造的,是世界陶瓷之林的神妙之花。


絞胎陶瓷每一件產品都有其不同的紋理特色,其紋理結構只有相似,沒有相同,它以獨特的紋理結構和色彩變化在陶瓷產品中獨樹一幟,成為諸瓷之中的佼佼者,堪稱制瓷精品。



絞胎陶瓷製作技術是當陽峪獨特的工藝技術之一,絞胎是陶瓷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它將形式美在瓷胎裝飾方面推向極至.它利用陶瓷顏色的色彩,通過了作者的精心構思,進行揉合、排列和白泥或其它色泥,繼成的紋理或圖案,出現的亦真亦幻的藝術感染力,令人賞心悅目。



在當代絞胎瓷工藝領域,英國陶藝家Dorothy Feibleman 使用自己的技法,將不同的泥料,不同顏色揉壓在一起形成的圖案。作品非常清新,充滿著歐式風情,並且獨自開創了透光的瓷胎技法,在絞胎瓷領域也是獨樹一幟。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發送消息到微信後臺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感謝!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 99 查詢

最近精彩回顧請回復 ls 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鑑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小編微信號:as13051522085

平臺合作請聯繫:

Tel:400-0123308、     18610768869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Email:281819199@qq.com



小編微信號:as13051522085 (分享藏品,傳播知識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古玩商城】

淘一淘,逛一逛,大家一起來鑑寶。

↓↓↓↓↓

相關焦點

  • 中國唐代絞胎瓷器
  • 流羽飛花——絞胎瓷器概說
    瓷器是中國古代最重大的發明之一,是中國對人類文明做出的傑出貢獻。絞胎瓷則是瓷器中獨樹一幟的藝術奇葩。
  • 絞胎瓷器的鑑定識別
    焦作——絞胎瓷器唐代絞胎陶瓷的胎土一般多為藕粉胎與白胎兩種,老的絞胎器胎土的燒造溫度不是很高,因此質地比較粗松,如藕粉胎的胎土用指甲即能劃出痕跡。宋金時期的絞胎陶瓷一般做工比較細緻,胎與坯都較薄,底足修胎非常精細;胎土較鬆脆,所以真品的手感會較輕。新仿絞胎胎土由於使用現在的球磨機而更細膩,黏合度更強,器物一般手感較重。
  • 絞胎瓷器的「紋理多變」是中國陶瓷史上一朵奇葩
    絞胎,又稱作「攪胎」、「絞泥」、「透花」,日本人稱之為「鷓鴣斑」,西方人稱其為「大理石紋」,它是我國唐代制瓷業中開始出現的一個新工藝。其製造工序是:先使用白、褐或黃、褐兩種色彩的瓷土分別製成泥條,然後像擰麻花一樣相間揉合在一起,之後拉坯成形,於是瓷胎上就形成了像木紋一般的兩色相間紋理,最後在胎體上施一層透明釉,入窯焙燒就製成了一件絞胎瓷器。絞胎瓷器以其變化多端的紋理、自然天成的神韻,而成為中國陶瓷史上一朵絢爛的奇葩。
  • 絞胎瓷,瓷中翹楚,亦真亦幻的藝術感染力,表裡如一令人賞心悅目
    絞胎瓷,是中國博學多才、精彩紛呈的陶瓷體系中一個寶貴、稀有、與眾不同的品種。所謂絞胎,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後相絞拉坯,製作成形,澆一層透明釉,燒制而成。唐代絞胎和唐三彩一致,均以高嶺土作胎,因燒成溫度不同,胎色白中帶粉紅,大都施低溫黃釉、綠釉和三彩釉三種色調,以黃釉居多,三彩釉最少,主要形狀有圓角長方枕、倭角長方枕、三彩釉長方枕。絞胎由不同顏色的瓷土相絞在一起製成泥色,然後像擰麻花一樣將它們擰在一起,絞在一起能夠形成了各種花紋。
  • 鈞瓷、陝州剪紙、絞胎瓷代表河南非遺上了進博會
    恢復絞胎瓷的,是一位叫柴戰柱的焦作修武縣人,現在擔任焦作市金谷軒絞胎瓷藝術公司藝術總監。每年,這家公司能生產約5萬件絞胎藝術瓷作品,其中精品約100件,佔絞胎藝術瓷市場的70%左右。在河南展區絞胎瓷展位,負責接待的是柴戰柱的愛人李紅霞。談及絞胎瓷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它也被稱作「絞泥」「攪胎瓷」「透花瓷」。
  • 絞胎是什麼,你知道嗎?
    絞胎是一種陶瓷裝飾技法,凡是通過將幾種顏色的泥巧妙編織,形成具有紋飾的泥片,再利用這種帶有花紋的泥片製作各種陶瓷製品的工藝,我們統稱為絞胎工藝。傳統絞胎紋飾由胎內而生,內外通透,表裡如一,完美體現了中國文人的精神追求,深受上流社會的喜愛,有君子之瓷的美譽。
  • 河南「匠人」掉進「泥坑」30年 讓隱匿民間九百年的絞胎瓷重獲新生
    新華社記者韓朝陽「先別看整件瓷器,咱們先看碎瓷片,瓷片的斷裂處不是灰色、白色,而是和瓷器表面一樣的彩色。」走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柴戰柱的絞胎瓷展廳,撇開展架上造型優美、紋飾多樣的成品瓷器,他先拿出幾塊碎瓷片給記者看,絞胎瓷的奧秘就藏在這不起眼的碎瓷片裡。
  • 焦作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瓷中君子」絞胎瓷
    位於焦作市修武縣的當陽峪瓷窯遺址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的當陽峪村是絞胎瓷的發源地,絞胎瓷是以胎內紋飾變化來表現藝術的瓷種,其工藝獨特,瓷器花紋由胎而生,內外相通、裡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複製,被稱為「編出來的瓷器」,因其表裡如一的特質也被譽為「瓷中君子」。
  • 變化萬千:唐代絞胎釉瓷
    所謂絞胎,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後相絞拉坯,製作成形,澆一層透明釉,燒制而成。由於泥坯絞揉方式不同,紋理變化亦無窮。能絞出木紋、鳥羽紋、雲紋、流水紋,有的如老樹纏繞盤根錯節,有的如層山疊嶂起伏不定,構思奇巧,變化萬千。
  • 陶瓷中國說:瓷器製作之瓷器的設計圖稿!60年代超精美瓷器圖樣!
    我們常說「陶瓷」,但是陶器和瓷器其實是兩類,並且在做法上有所區別。簡單和大家舉個例子,就比如老家醃菜缸就是陶器,而有錢人家收藏的青花瓷,就是瓷器。但是往細了講,陶和瓷的差別基本都在原料和製作工藝上,如果你是古玩熱愛者,陶器和瓷器的製作工藝也是十分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 豫見進博丨鈞瓷、絞胎瓷,陝州剪紙,它們代表河南「非遺」登上進博...
    此次,河南選出「三大件」——鈞瓷、陝州剪紙和絞胎瓷約120件產品參加進博會。好看好玩更有內涵,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著厚重的中原文化,將為全球客商增添一份文化交融的美好記憶。一個絞胎瓷瓶,致敬工匠精神物以精為美,以稀為貴。絞胎瓷,集中體現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的工匠精神。
  • 絞胎是世界陶瓷之林的神秘之花
    唐代絞胎紋三足爐~中國唐代絞胎瓷器,傳世甚少,絞胎是唐代陶瓷業中的一個新工藝,唐代以前尚未出現。
  •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文浩在創新中探尋絞胎瓷的傳承與發展
    河南經濟報記者 谷太磊 通訊員 李相宜 王茜雲臺山水、太極聖地、「四大懷藥」、絞胎瓷器……在焦作市的幾大文化名片中,目前做得最艱苦的,恐怕莫過於當陽峪的絞胎瓷了。李文浩就是其中的一員。「80後」的李文浩,從職業學校一畢業,就學以致用地進入陶瓷行業。
  • 國家非遺「瓷中君子」絞胎瓷逾百件珍品亮相鄭州
    王濤 攝   中新網鄭州5月22日電(記者 董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作品展及研討會22日在鄭州舉行。絞胎瓷有著「瓷中君子」的美譽。當日展出了逾百件絞胎瓷珍品。
  • nugu nugu 絞胎工作室
    他們主要在製作絞胎作品,一起來看看,花紋世界的亞子。絞胎瓷,是一種深入到胎骨的「釉下彩繪」,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色泥揉在一起,然後相絞,利用拉坯或者印坯的方式製作成形,再罩一層透明釉,燒制而成。由於泥坯絞揉方式不同,紋理也變化無窮。剛來景德鎮的時候會做一些透光絞胎,需要兩種不同性質的泥混合使用,後來逐漸開始做一些彩色花紋的日用器皿。
  • 中國瓷器的一些常識
    中國瓷器的一些常識中國陶瓷如是說 二中國最早的瓷器,發現於山西夏縣東下馮龍山文化遺址中,距今約4200年。器類有罐子和缽。因為,當時的瓷器,形制和質量都比較原始,相當於陶器向瓷器過渡的一種器物,故此,稱為原始瓷。
  • 這件瓷器起源西方,做工精美,卻完全沒有「粗大明」的特徵
    這件瓷器便是別具一格的青花花卉紋八方燭臺青花花卉紋八方燭臺,明永樂,高38.5釐米,口徑9.0釐米,足徑23.5釐米。上層為燭插,形狀為束腰八方形,花紋圖案由蕉葉紋、回紋為主,蕉葉紋以芭蕉葉組成帶狀紋飾而得名,多繪於瓷器的頸部或者底部,元明清時代最為流行。繪製紋樣使用的青料為進口鈷料,即所謂的「蘇泥勃青」,青花色澤濃豔,有暈散感。青花花紋之間的鐵繡斑點隱隱存在其中,無疑是用料與時間沉澱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