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所愛的人發脾氣,是一種教養

2021-02-19 愛家有道

很多人的教養都是雙重標準 

在外面八面玲瓏 在家裡粗口橫飛

在外面和風細雨 在家裡暴如雷電

/01/

對親近的人指責是本能

楊瀾曾經問過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連這位一向儒雅的哲學家也說:這個錯誤,我也常常犯。

在外面,面對的都是工作關係或普通人,我們都會適當地收斂或是張揚自己,儘量表現好的一面給他們看,根本原因是想要保護自己。

在家裡,面對的都是自己最熟悉最信任的人,不需要隱藏什麼了,所以比較容易放肆一點。

《弟子規》裡說的「兄道友,弟道恭」,放到古代現代都難做。哪一家的兄弟姐妹,沒有在小時候打過架扯過皮,乃至反目成仇。

孔子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是對父母的孝敬除了有事年幼的來操勞,有酒食讓年老的先吃以外,和顏悅色地相處才是最難做到的。

/ 02/

深入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尊重自己所愛的人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好好對待自己所愛的人。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好,同樣是深到骨子裡的。

史鐵生雙腿癱瘓之後,脾氣變得喜怒無常,經常對母親發脾氣,倔強地對抗。母親即使身患肝病,口吐鮮血,心裡口裡記掛著的還是自己的兒子。

後來母親死了,史鐵生才突然醒悟:我真是多麼希望我的母親還活著。

「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家是避風的港灣,心有不順,和家人傾訴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把家和親人當成出氣筒,通過發洩耍脾氣找回內心的平衡,那麼我們就是一個大寫的弱者了。

/ 03 /

心結藏於心底,脾氣脫口而出


有時在外受氣是暫時的,挑剔所愛之人是因為心底的糾結。

李安電影《飲食男女》描寫了父親老朱和三個女兒的關係,其中與二女兒的矛盾尤為緊張。

有一個鏡頭是女兒趴在桌上睡覺,晨跑回來的父親拍醒女兒說:跟你說過多少次,趴在桌上睡對你不好。

睡眼惺忪的女兒馬上反駁:醫生說跑步對你膝蓋不好,那你還跑?

兩父女的關係就在這樣的一來二往中慢慢磨蝕。

女兒經常給父親臉色看,是因為父親不準她學廚。近乎抬槓地,女兒也經常挑剔父親味覺失調,廚藝退步。

因為太過熟悉,反而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應有的耐心和尊重。

中國式家庭關係經常如此。心底有疙瘩,不肯說出口。日積月累,心結也只能越來越重。



你永遠只能傷害

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這是個多少有點悲涼的真理

可是這句話反過來就是

你最親近的人

只有你才懂得如何去愛


文章轉自國館,最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

-  END -

竹妃100%竹漿紙巾

- 點讚才是真愛 | 轉發傳遞智慧 -

相關焦點

  • 不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是一種教養
    在外面和風細雨,在家裡大發雷霆;在外面舌吐蓮花,在家裡粗口橫飛。1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楊瀾曾經問過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連這位一向儒雅的哲學家也說:這個錯誤,我也常常犯。
  • 家裡人愛發脾氣,怎麼辦?4個方法,迅速緩和情緒,助感情升溫
    有些人為一點小事就大動幹戈、大發脾氣。愛發脾氣的人大部分是這樣的:說話拉長臉,嗓門高亢、話語難聽,有時還摔摔打打。他們的情緒爆發很快,情緒反應特別強烈,好像一陣狂風驟雨,讓人猝不及防,難以招架。心理學家認為,愛發脾氣是一種衝動的行為缺陷,它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突然爆發,缺乏理智而帶有盲目性,對後果缺乏清醒認識的行為。
  • 孩子沒教養表現在4個方面,外人不直接明說,父母心裡也要警覺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父母帶出去也更有面子。但是在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的今天,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寵壞了,和有教養一點都不沾邊。而且很多沒有教養的孩子,特徵都很明顯,一眼就可以看破。孩子沒教養表現在4個方面,外人不直接明說,父母心裡也要警覺①愛發脾氣許多父母覺得,孩子發脾氣是正常。從孩子的成長角度來說,確實是正常的,因為在孩子完全懂事之前,發脾氣是他們表達的一種方式。
  • 寶寶亂發脾氣,是一種自我保護?家有寵物的試試「動物安撫法」
    養娃最怕的就是帶出門孩子亂發脾氣,外人看見都會默認為家教不好,最終還是父母扛下了所有。 走在大街上,看到滿地打滾發脾氣的孩子,下意識的認為,「都是家長慣的,沒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
  • 你的教養價值千萬
    真正的紳士風度是,你說出了他不認可的觀點,他尊重你可以繼續持有這樣的觀點,不逼著你承認他是對的;對於女性,不只在於她妝容得體,舉止優雅,更要看她待人是否真誠,能否體恤他人。有教養的人,像春天的暖陽,不耀眼,不凌厲,恰到好處,給人很舒服的溫暖。
  • 好脾氣就是好教養,這種話你也信?
    文 | 思小妞 · 點上方綠標聽主播瑛男朗讀音頻 1.
  • 孩子愛發脾氣,媽媽怎麼辦?
    01孩子愛發脾氣的3個原因孩子愛發脾氣,我們會從三個部分進行分析,首先,我們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年齡段,不同的年齡段的孩子,他的其實背後的原因也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如果一個人的基因當中T越多,人就越容易暴躁易怒,從而產生攻擊行為。作為家長是不需要知道的這麼專業,到底是T基因還是C基因,其實只要知道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就可以了。有的孩子可能天生就更容易產生憤怒的情緒,更容易產生這種愛發脾氣的情況。
  • 靜夜思 | 你的教養價值千萬
    有教養的人,像春天的暖陽,不耀眼,不凌厲,恰到好處,給人很舒服的溫暖。愛源於吸引,最能吸引我的一點,是你的教養。我們要嫁給一個對內對外都有教養的人,因為教養是一種保障,他會成為你的港灣,而不是風浪。有一種病是「我只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朋友阿圓在圈裡是出了名的好脾氣,當大家坐在一起,對那些不平之事義憤填膺
  • 成年人,學會不對最親近的人發脾氣
    不少人有這樣的困惑:面對外人,我們禮貌得體,儘可能寬容;當面對親人時,我們的壞脾氣很容易表露無遺,暴躁易怒,傷害親人,也傷害自己。  管理好情緒,是走向成熟的標誌。學會不對最親近的人發脾氣,是成年人的必修課。最近收官的熱門綜藝《屋簷之夏》裡,曾有一期提到了家庭關係。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深度好文)
    臉色溫和,不嚴厲;容貌謙恭,不倨傲;忿而不怒,不衝動。所謂教養,就是言行得當,讓每個人都很舒服,如月之光華,明亮且柔和。和顏悅色待人,是人最大的教養。-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素質和教養。一個人,面對和自己有關的人,可以偽裝出對應的樣子。
  • 十二星座中最有教養的星座女,這樣的女生誰不愛呢?
    每個女孩子都各有各的可愛,有的非常活潑好動,而有的靜若處子,但不論怎樣,只要有教養、舉止得體,那麼她就會非常招人喜歡。和這樣的女孩子相處總是會覺得非常舒服、輕鬆愜意。反之,如果遇到一個言行粗魯、沒有教養的女生的話,我們表面上可能不會表露出什麼,但是內心其實就已經不會想去接近她們了。那麼今天就隨神巴巴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中有教養的星座女吧!巨蟹女巨蟹女家教非常好,從小性格就很好,溫柔又善良,能夠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 夜讀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其中有一個答案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於素質和修養。」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和教養,就去看看他們如何對待陌生人。不管是服務員還是農民工,凡是受到過良好教養的,必定會懂得去尊重他人。
  • 越是厲害的人,越會發脾氣
    三毛出國留學前,父母曾千叮萬囑:「出門在外,要有教養,凡事忍讓,吃虧就是便宜。萬一跟人起了爭執,退一步,海闊天空,絕對不要跟人慪氣,要有寬大的心胸......」有時候,發脾氣既是表達自己的不滿,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面對不同的人,有時候,好好說話,只會讓別人把你當成軟柿子;你的一再退讓,也只會讓他人更加放肆。只有學會發脾氣,才能得到應有的利益。
  • 愛她,就少發脾氣!
    張美麗的丈夫之所以經常的會對張美麗發脾氣,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妻子有諸多不滿意,而這種種不滿意可能就是造成了這種狀況經常發生的原因。所以說有的時候,分析一個男人為什麼經常會對自己發脾氣,不妨仔細想想這個男人是否還愛自己,如果既然是不愛了的話,那麼就選擇分開,因為兩個人如果不能夠很好的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尤其是胡亂的對對方發脾氣,可能就是因為心中的愛慢慢的消失了。
  • 一個人最大的災難:對外人和氣,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這時候我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雷同,大家情緒失控,都是對著最親近的人,如父母、兄弟、愛人...周國平說過一句話:「 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種教養。」一起來看看今天的街訪吧,一起聊聊我們和親近的人的相處之道!
  • 如何改掉愛發脾氣的毛病
    愛發脾氣的人容易傷肝,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健康,還會影響到自己的人際交往,自己也知道愛發脾氣是不對的,不好的,事後也會很苦惱,自己想改掉愛發脾氣的毛病,應該怎麼做呢?3、多讀書提高自己的修養:修養高的人總是給人一種溫文爾雅,不嗔不怒的感覺,有修養的人都喜歡讀書,讀書會讓人變得冷靜
  • 女人愛發脾氣,表面看是自控力差,深度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她變了,她變得和結婚之前完全不一樣了,特別愛嘮叨,特別愛發脾氣。」這是很多已婚男人的內心獨白,裡面充斥著他們對於妻子的吐槽。以前那個溫文爾雅的女人,如今變得粗俗不堪,曾經那個溫柔浪漫的女人,如今變得暴躁易怒。
  • 打不得,講不聽,如何管教愛發脾氣的寶寶?
    管教發脾氣的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掌握一些原則之後,也並沒有看上去那麼難。寶寶1歲之後,開始學習哪些行為可以被接受,哪些行為是父母所禁止的,這時就開始為他們設定一些規則和界限,可以防止以後出現更大的問題,「孩子還小不用做規矩」是完全錯誤的。作為一個有逼格的家長,在寶寶發脾氣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暴露出自己的挫敗感,這是很掉份的。
  • 教養,是一種不動聲色的力量
    有教養的人內心裝著一個溫暖的春天,無論走到那裡,周圍的一切如沐春風。那種源自內心的溫柔,融入骨子的修養,總能在不經意間讓人動容。教養的本質是對他人的關懷 教養的本質是對他人的關懷,是一種同理心。好的教養是發自內心的,但卻不是先天遺傳的,而是後天習得的。一個人的教養,最初總是在家庭和周圍的人影響下形成。在多元化的社會中,每個人的性別、年齡、職業、貧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但教養的原則是共通的。
  • 孩子「沒教養」的四個表現,外人不直接指出,父母心裡也要有數
    芊芊正在果蔬區挑選蔬菜,忽然聽到有人喊:「櫻桃不是讓嘗的,誰家孩子家長也不管管,真是沒教養。」芊芊一回頭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孩子正在超市拿櫻桃往嘴裡塞,於是芊芊跑過去趕緊把孩子抱起來。孩子「沒教養」的四個表現,外人不直接指出,父母心裡也要有數1、沒有感恩的心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很重要的,孩子在感謝他人的同時,自己心裡也會充滿善念。結交善念的朋友,越發展越好。相反,一個沒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將來肯定會被人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