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堂課》:針對不同書籍有不同的閱讀方法,文末有思維導圖

2021-01-08 益菲讀書

我之前也分享過一些如何快速閱讀的方法,但是有很多小夥伴留言問我,有一些大塊頭的書怎麼辦呢?

的確,速度法並不適用於那些大塊頭或者文學類的書籍,更多的是用於乾貨類或者工具類的書。而書的種類繁多,我們不可能用同一個方法去閱讀所有書。那麼遇到不同的書籍,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方法去閱讀呢?

秋葉大叔新出版了一本《閱讀7堂課》,在這本書裡,秋葉針對不同類型的書籍給出了不同的閱讀方法。10種閱讀方法幾乎涵蓋了所有品類的書籍。

比如在我們休閒的時候,拿出一本書,目的是為了消遣放鬆。所以這個時候不必拘泥於用什麼方法閱讀,只要能夠讓大腦休息即可。不過休閒消遣類的書籍也並不是對自己沒有幫助的。閱讀這樣的書籍,可以讓我們大腦獲得放鬆,了解當下流行的趨勢。並且當我們換一個領域的書籍閱讀時,容易迸發出靈感和創意。

而像是經典名著類的書籍,遇到金句或者非常好的片段,我們可以用邊抄寫邊誦讀的方法。這個方法雖然很傳統,但是也是非常有價值的方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我們用筆來記錄的時候,這些美好會在我們的記憶裡留存。

像是詩歌和散文這一類的書籍,需要有很好的節奏和氛圍的。所以有感情的誦讀是最好的方法。

除了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書籍之外,其他的書籍秋葉幫助我們通過5個步驟來閱讀。

第一步:提問題,建立初級框架

當我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時,更容易在書裡找到答案。所以我們在閱讀之前,可以先寫好一個問題的框架。當我們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時,也代表著我們理順了這本書的結構脈絡。

寫下幾個問題:

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這本書裡面有哪些觀點?

作者用哪些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的?

這本書能夠解決哪些問題?

作者是怎麼解決問題的?

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這些問題的答案才是一本書的價值所在。所以我們先提出問題,再將精力聚焦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上面,那麼我們閱讀的效率將更高。

第二步: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帶著批判思維

帶著批判性思維閱讀的好處,就是能夠客觀的認識一本書,而不僅僅是跟隨著作者的思維和觀點。

有一句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有時候同一個主題的不同作者也會有不同的觀點。比如說關於習慣的養成這樣的書籍。《微習慣》這本書的作者提倡一直堅持微習慣,才是能夠養成習慣的重要法則。而堅持微習慣的法則之一就是不要漸漸地加大任務量。而《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這本書中,作者將習慣的養成分成三個階段:「反抗期」 「不穩定期」 「倦怠期」。在反抗期時,作者提倡通過微習慣開啟行動模式。而到了不穩定期,要漸漸地加大任務量。

所以如果我們不帶著批判性思維去閱讀,那麼我們不知道該聽從哪個作者的觀點,那麼我們讀了很多書也還是沒有收穫。

所以通過批判思維去讀書是帶著自己的頭腦去閱讀。讓我們可以公正客觀的了解作者的價值觀和觀點。並且了解到這些知識需要應用到什麼樣的場景和什麼樣的情況之下。這樣的閱讀才更有意義和價值。

第三步:精讀

精讀是從不同的維度去讀。並且把一本書裡的知識點,連接到整個知識體系當中。

比如說像《刻意練習》這本書。整本書都在介紹刻意練習這一個方法。所以這個方法在整本書中的介紹是非常全面的。但是也有很多書裡面很粗略的提到一個方法,但是我們並不能把這一個知識點僅僅放在這本書裡面學習,這樣的話我們學到的知識並不全面。

比如很多書都提到過費曼學習法。但僅僅是將費曼學習法簡單的介紹。如果我們真正想了解費曼學習法,就應該把這一個知識點單獨提出來放到網上搜索,或者找到所有費曼學習法相關的書籍綜合學習。讓這個知識點自成體系。

這些都屬於精度模式。精讀可以幫助我們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點在一本書中的解讀,而是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解讀。

所以精讀一本書的目的並不僅僅是了解這一本書,而是將這本書裡面的知識與知識體系做連結。讓我們能夠從多角度去擴展一本書裡面的知識結構。

第四步:圖解歸納

當我們讀完一本書的時候,可以用思維導圖或者視覺筆記等等方式,把一本書的結構脈絡畫出來。這個過程是回顧的過程,如果遇到停頓的地方,可以回過頭去再次回顧知識點。

這樣作圖可以幫助我們增加對這本書的理解和記憶。並且將一本書的知識或者一個知識點在體系中的位置串聯起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吸收和內化這些知識。

而且圖片是比文字更能夠吸引我們的視覺注意力的,更容易在我們的腦海裡形成記憶,也對於日後的回顧更便利。

第五步: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是構建知識體系最好的方式。因為可以把一個知識從不同維度不同作者的觀點裡整合起來。幫助我們從不同面去了解一個知識如何應用到我們的實踐生活中。

在主題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把自己的角色代入到書中觀點。或者把書中知識結合自己的實踐去總結經驗。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吸收和內化知識。

而且同主題的書籍可以幫我們建立起知識結構體系,讓我們的知識點串聯成線,最後結織成網絡。

秋葉在《閱讀7堂課》裡面不僅僅是給出了10個閱讀方法,還從如何理解吸收知識和如何學以致用兩個方面給出了解答。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籍。裡面很多方法不僅僅可以應用於讀書,也可以應用於我們的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很值得大家去閱讀和學習。

下面是10個閱讀方法的思維導圖,大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並且通過主題閱讀、精讀、建立框架結構等方法,將讀到的知識為自己所用。

歡迎關注益菲讀書,更多個人成長類的乾貨分享給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在下面留言,我都會盡力解答。

相關焦點

  • 《閱讀7堂課》①:書難讀?揭秘不同類型書籍的10種閱讀法(上)
    新的一年到了,很多人在朋友圈發了過去一年閱讀的總結,並計劃在來年再接再勵讀更多的書,可卻很少有人說自己真正get到了多少技能。所以,讀書的目的,從來不是為讀而讀,而是你把書中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閱讀7堂課》這本書,你將學會怎樣把一本書」學以致用「,真正做到提升自己的實際技能。這本書的作者是秋葉、秦陽。
  • 《閱讀7堂課》:想做知識變現,我建議先看看這本書
    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掌握了知識輸入的訣竅,換言之就是會閱讀,懂得如何將書上的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秋葉老師的《閱讀七堂課》就是這樣一本介紹閱讀方法的書,書中告訴我們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掌握這些高效閱讀的方法,能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營養,提升自己的學識和競爭力。書中告訴我們對待不同類型的書籍在閱讀的時候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 想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那就不要錯過這八大思維導圖了!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孩子都有閱讀困難的情況,有的是很艱難才看完一篇課文或一本書,有的是看完後根本不知道書中的內容,這些都是閱讀能力不高的體現。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呢?《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一書作者楊瑜君、萬玲告訴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Thinking Maps,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讓孩子學會閱讀和在閱讀收穫知識。思維導圖Thinking Maps是學習各種閱讀方法的可視化利器。
  • 《閱讀7堂課》:閱讀,成就自己,成就他人
    這讓我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句話:如果不將你閱讀到的東西經過反覆的練習,成為你的下意識,成為你的本能,成為你的思維,你就沒有成功為自己賦能。這句話來源於我期待已久的一本書——《閱讀7堂課》,作者是秋葉和秦陽,本書以7堂課的形式,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如何高效閱讀:方法篇:10種方法讓你高效閱讀;批判篇:帶著自己的頭腦去閱讀;聯機篇:藉助網絡放大你的閱讀視野;框架篇:主題閱讀助你成為閱讀高手;賦能篇:通過閱讀讓自己和他人成為更厲害的人;複利篇:用閱讀打造你的個人品牌
  • 利用思維導圖帶領小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深刻感悟人物的形象
    而有一些孩子卻恰恰相反,不要說讀課外書了,甚至連語文書上的一些長篇的課文都不願意去看。更換了部編版語文教材之後,五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直接就是四大名著的經典篇目,感覺瞬間成為了四座大山,壓垮了不愛讀書的孩子。於是我想到了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孩子閱讀整本書,尤其是四大名著這種大部頭。
  • 《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書》讀書筆記
    每一本書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只是適合不適合現在這個階段的自己。一:閱讀概況:閱讀背景:雖然一直在用思維導圖,但從來沒有看過一本關於思維導圖的書。本書作為思維導圖的入門書籍,應該會比較淺顯易懂。案例翔實:通過很多不同應用場景介紹思維導圖的實際運用。2、本書缺點:形式大於內容:對思維導圖繪製思路闡述不多,對如何將導圖繪製美觀闡述過多,有很多手繪思維導圖的案例。
  • 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題二——小說閱讀知識點思維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01敘述順序的分類及作用敘述方法是一種記人敘事並陳述其來龍去脈的表述方法,通常按敘述的先後順序,分為順敘、倒敘、插敘、補敘等。在文章中,不同的順序有不同的特點和作用。敘述順序是現代文閱讀理解中的重要考點之一,尤其是插敘的考查頻率最高,倒敘次之。
  • 四年級語文:如何通過課文提升閱讀和作文能力,思維導圖來幫你
    葉聖陶先生曾說: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藉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前提是要有好的思維能力。思維導圖是一個訓練學生思維的思維工具,能夠讓思維可視化,把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相結合,讓學生由線性的思維變成網狀的思維,進而能夠靈活變通,舉一反三,提升閱讀和作文的能力。一課一張圖,輕鬆學語文,本文是{四年級語文重點知識與思維導圖}第6節。
  • 如何使用思維導圖提升高效閱讀能力?
    從最開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現在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家長和老師,務必提高對孩子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3 、不積累古詩文文言文,將吃大虧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察分數高達44分!
  • 零基礎思維導圖法
    【閱讀感受】這本書,是由將思維導圖引入中國的第一人——孫易新所著,他從事思維導圖的研究和推廣已有近20年。由於作者更傾向於思維的層面,因此這本書中對於製作導圖時,使用的思考方式講解得更深入,讓思維導圖更發揮其思維流動的作用。
  • 《圖形思考與表達的20堂課》職場與生活中,選擇圖解or思維導圖?
    其實,思維能力是可以訓練的。我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不會思考的人,講話總是顛三倒四,抓不住重點;工作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後來慢慢了解思維導圖的方法,逐步學會分清主次,說話也變得有條理了,工作變得輕鬆了一些。作為思維導圖的受益者,我發現了《圖形思考與表達的20堂課》這本書,號稱是比思維導圖更簡單的圖形思維工具。
  • 《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遊戲式的閱讀力訓練讓閱讀不再難
    《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受益一生的閱讀力訓練》的作者是楊澤和王玉印。楊澤是天津重點高中的一級教師,是英國博贊中心認證管理師,也是正面管教和雙向養育講師,擅長將故事化寫作和思維導圖相結合。王玉印也有英國博贊中心的認證,是認證講師,是世界思維導圖錦標賽一級裁判,著有《思維導圖工作法》。
  • 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助力娃閱讀力訓練,告別粗心
    與其把能量浪費在無用的抱怨中,不如去找找原因,想想解決方法。就拿語文裡的攔路虎「閱讀題」來說,這兩天我看了本《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受益一生的閱讀力訓練》,受衝擊很大,也改變了很多原有固有思維。感慨學習真的需要講究方法,用對了方法,粗心馬虎不見了,每個孩子都能成優等生;學習也不該是苦哈哈的,父母完全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比如玩遊戲樣的狀態,來提高孩子的興趣,開啟孩子的探索力。
  • 怎麼畫漂亮的思維導圖?畫思維導圖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思維導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的十分廣泛,它是一種將我們大腦中抽象的思考過程通過圖文並茂的發散性結構展現在一張圖上,它簡單卻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那麼,思維導圖怎麼畫呢?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呢?下面小編將給大家細細講解,一起來學習吧!
  • 思維導圖有哪些用途?怎樣在線繪製思維導圖?
    作為現代辦公的一員,大家可能對思維導圖有一定的了解,在我們辦公中的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用得到的。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了解一下思維導圖的用途有哪些?又是怎樣在線繪製思維導圖的,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跟著小編學習一下喲。
  • 思維導圖的繪製方法有哪些?這樣繪製思維導圖簡單又漂亮
    思維導圖的繪製方法有哪些?說到思維導圖,很多小夥伴可能會覺得有些陌生,但是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用途還是挺大的。比如可以幫助我們總結學習中的知識點,這樣總結出的知識點思路也會更加明了。傳統繪製思維導圖的方法就是手寫繪製,其實我們可以藉助專業繪製思維導圖的工具,具體的繪製方法,我們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繪製工具:迅捷畫圖迅捷畫圖是一個專業的思維導圖、流程圖、泳道圖等在線製圖網站,並且支持一鍵導出和雲存儲功能。如果我們有思維導圖繪製的需要,可以使用這個工具進行繪製。
  • 第3場直播回顧丨用思維導圖讀繪本,揭秘繪本的多角度閱讀
    11月12日,「我的親子閱讀生活」系列直播第三場,童話作者,閱讀寫作教育專家袁堅圍繞「用思維導圖讀繪本——一個繪本的多角度閱讀方式」主題,為大家進行了分享。她談到,繪本作為一個載體,除了包含容易講述的故事與人物,還包含空間、知識、問題等內容。家長可以從這5個角度入手,利用常用的思維導圖工具給孩子講繪本。
  • 定製「學習包」、畫出閱讀思維導圖……居家學習的小妙招一起用起來!
    宅家小課堂第10期 定製每周「學習包」、畫出閱讀思維導圖、製作科普小繪本……居家學習期間,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有趣又有效?播報君今天向大家推薦幾所學校的創意做法,快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精彩呈現吧!
  • 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題一——散文閱讀知識點思維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散文常用表達方式及作用03散文常用修辭手法及答題模式修辭即文辭或修飾文辭,又稱修辭格、修辭方法目前已知的修辭手法有63大類,78小類。這裡簡單介紹初中閱讀理解中常用的9種修辭手法。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又稱表達技巧、藝術技巧、藝術方法、寫作手法、寫作技巧、,跟表達效果、藝術效果有交叉但不同,前者注重形式,後者注重結果。狹義上講,主要包括對比、襯託、象徵、想像、聯想、烘託、渲染、抑揚結合、以小見大等。這裡主要講狹義概念。以下思維導圖將對中考常見的12中表現手法作簡單介紹。
  • 《閱讀7堂課》:不是讀書難,而是你不會讀書
    文 |晴風圖 |網絡今天的你,讀書了嗎?你喜歡讀書嗎?相信這個問題,很多的夥伴都會有不同的答案,記得之前有次,和同事們聊天,說到了讀書,很多同事都表示,買了很多書,卻沒有好好讀完一本書。而沒有讀完一本書的原因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有人說:每次時間都不夠,總是抽時間讀,可是還沒完全進入到狀態,就又要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