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有偏見嗎?
如果你說自己溫厚純良客觀公正沒有偏見,這其實就是一種偏見,學術名叫「偏見盲點」。
「偏見盲點,即認為我們自己比大多數人更客觀、更少偏差。我們偏見性地認為自己不存在偏見!」——《社會性動物》
為什麼有人總愛指責他人?因為看不見自己的「偏見盲點」。
1、偏見盲點讓爭吵升級
吵過架的人都知道,吵架的時候,兩個人都互相指責,都認為自己是完全正確的一方,並試圖說服對方承認「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但由於偏見盲點的存在,彼此說服是不太可能的,也正因如此架才得以吵下去,而且往往能越吵越激烈,甚至不惜升級到人身攻擊侮辱傷害的程度。
最初是為了什麼而吵架,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吵贏,以證明自己對這個 世界的認知才是正確的。
「偏見盲點」,固執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其實是憤怒與仇恨之源。
如果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偏見盲點,理性溝通就不至於上升到吵架,而是成為一次清醒確認對方與自己想法的過程 ,搞明白想法背後的動機,也許比執著於對錯更重要。
比如有的人表面強悍,其實內心脆弱。大聲嘶吼、毫不講理、竭斯底裡,也許只是在用外在的強大去唬退敵人,以維護內在孱弱的自尊與微弱的自信。因為那是她生而為人存立於這個世界的根基,再動搖一下也許就徹底坍塌了。
明白了吵架背後掩藏的問題,吵架這件表面的事就變小了變輕了。
2、偏見盲點引發網絡暴力
「我們的偏見盲點讓我們可以輕易地對我們所批評的行為作出合理的解釋。」——《社會性動物》
同一件不太好的事,如果是自己做了,我們可以很輕鬆地為自己辯解。別人做的,我們總會習慣性地去指責。
坐地鐵不讓座,如果是你,你說那天我腰痛沒法讓。如果是別人不讓座,我們卻能輕易譴責人家道德敗壞,沒人會深究不讓背後是否另有原因。
婚外情,如果搞的是你,你說自己壓力大、和妻子感情已破裂,理由也許不止99條。如果搞的是別人,那肯定是道德敗壞,人渣。
你看,偏見盲點,能讓我們變得如此不客觀,明明是同一件事,我們會為自己辯解,卻又會譴責別人。
為什麼?在《社會性動物》一書中作者說:「我們的許多信仰都是內隱的,隱藏在能夠意識到的意識之下。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行為時,我們可以知道這樣做的背景,並且可以為之找出理由;畢竟,我們知道自己的感受。但是,當我們看待別人的行為,我們會忽略掉完整的背景。」
而在網絡時代,偏見盲點的另一個可怕之處是,它能輕易捲起一場又一場的網暴,輕而易舉地摧毀別人的生活。
還記得眾人對成都20歲確診女孩的那場可怕的網暴?僅憑一張出行軌跡圖,因為她一晚去了五家酒吧,就被1000萬網友扒光辱罵,歷經一場鋪天蓋地的蕩婦羞辱,最後證實這名夜店皇后,其實就是一個去了5家夜店應聘一份普通工作的普通女孩。
遠在鍵盤另一端的我們,並不能看見事情的全貌,更不了解被瞬間推上風口浪尖的那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僅憑一張圖,一個被剪輯過的視頻,一次猜測,就輕易對別人攻擊謾罵,實屬不該。
越是智慧的人,越能看見自己的偏見盲點,越不會輕易指責他人,懂得凡事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