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悅讀|應激反應對免疫力的影響

2020-12-16 保健時報社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醫生》選登26

應激反應對免疫力的影響

主審:

王隴德 鍾南山 李蘭娟

執行主編:

汪光亮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一直有兩種聲音在爭論,應激反應究竟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人類的免疫力?

事實上,應激反應與免疫力的關係是分階段的。短時間內,應激反應會提升我們的免疫力,這促使我們迅速做出戰鬥或逃跑所需的身體準備。此時我們的專注力迅速提升、心率加速,促使全身的血液流向四肢。試想一下,假如此刻你與他人發生爭執,對方突然跳到你面前,在你感受到壓力的兩秒鐘內,你的身體會發生很多變化:你的呼吸加快,這樣會運輸更多的氧氣到細胞中,以便為肌肉提供更多的能量;你的心跳加快,促使肌肉和其他器官中的血液流動加速,有更多的血液為你的四肢所用;你的雙眼瞳孔放大,使你能夠看得更加清楚。

短時間內應激反應會提升我們的免疫力,可是如果長期處於應激反應狀態中,又會大量損耗我們的精力,免疫力就會隨之降低。1974年加拿大生理學家塞裡的研究表明,持續的應激狀態能擊潰一個人的生物化學保護機制,使人的免疫力降低,容易患心身疾病。他把應激反應稱為「全身適應症候群」。

那麼,什麼情況下人們會保持持續的應激狀態呢?按照現代醫學的觀點,讓我們產生應激反應的應激源一旦消失或解除,我們就會停止「戰備」狀態,情緒得到舒緩,不再恐懼。持續的應激狀態理論上是在危險源一直存在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假如你被猛獸追逐時躲進樹洞裡,猛獸一直守在洞口,始終半步不離。其實,真正的叢林世界不會存在這種情況,猛獸等很久等不到獵物就會去尋覓下一個獵物。

可是,人的大腦既聰明,又複雜。應激狀態的解除不僅是威脅不見了,而且需要經過人腦的判斷,只有確認威脅的確不存在了,才會解除自身的應激狀態,否則就會出現持續的應激反應。有具體形象的威脅比較容易判斷,可是當面對看不見的「敵人」(例如細菌、病毒或者是非具體的事件)時,大腦非常可能默認這個威脅一直沒有消失,身體將會長期處於應激狀態。如果長時間處於應激狀態之中,無論是對軀體健康,還是對生活和工作,影響均非常明顯,有必要及時進行自我調整。並不是說明明應激源持續存在,卻勸自己別害怕、別緊張,而是要採取行動,主動解決問題,在絕對安全被破壞時可以嘗試讓自己獲得相對的安全感,把超過常態的恐懼等身心反應降到合理範疇之內,嚴重時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 燕聲 李娜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轉載及投稿 || 010-62969002轉8486

郵箱:ln8103@cnki.net

相關焦點

  • 健康悅讀|居家鍛鍊,啞鈴操效果顯著
    「健康悅讀」上新啦!快來看看王隴德院士給你的健康指導——《掌握健康鑰匙》2.健康悅讀|王隴德院士告訴你,健康的源泉在這裡,學到了!3.健康悅讀|想活得健康,需要五大基石!快來對照一下,你擁有幾個?4.健康悅讀|雞蛋膽固醇含量高,影響健康?趕緊更新你的知識庫!
  • 上海交大徐建雄教授直播課筆記:氧化應激與仔豬腸道健康
    ,期望通過提高豬的抗病能力、改善動物健康,減少感染病毒和患病風險。Part 2斷奶仔豬與氧化應激 培育健康仔豬是健康養豬的關鍵; 早期斷奶可以提高母豬生產性能,提高仔豬的成活率,但會導致「早期斷奶應激綜合症」; 「早期斷奶症候群」會導致消化系統發育阻滯,從而引起腹瀉、生長遲緩、消化不良
  • 你了解貓咪的「應激反應」嗎?
    貓咪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極為敏感,當受到環境突變、噪音、領地被侵佔等影響,都會使貓咪變得緊張焦慮,進而出現應激反應。引起貓咪應激反應的常見原因主要有三種:1. 外界環境刺激像是噪音、強光、氣味都有可能引起貓咪的應激行為。
  • 市民常見心理應激反應有哪些?
    持續的疫情不僅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也侵蝕著我們的心理健康,鋪天蓋地的信息讓大家惴惴不安。科普一下疫情心理問題,大家來做個自我檢測吧。 一、何為應激反應? 各種緊張性刺激物(應激源)引起的個體非特異性反應。
  • 節前必讀丨別讓應激反應害了你的貓!
    很多飼養貓咪的朋友都知道,在飼養貓咪的過程中,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比如氣溫、環境、主人等等這些因素,貓咪會產生一些異常反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應激反應。應激反應的表現可能是貓咪沒有食慾,精神萎靡,也可能是身體內部的我們看不到的一些機體變化,貓咪的應激反應有利有弊,如果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那我們就要採取相應的對策了。
  • 深井效應: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可逆,產生應激反應系統
    雖然應激反應系統能夠幫助我們逃離危險,但是他並不是百利無一害的,我們偶爾一次心跳加速,刺激應激反應系統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天之內要反覆啟動設計次呢?並且是在童年時期,身體並沒有發育成熟,大腦中的結構功能也不是十分的完善,在反覆的刺激應激反應系統,則會造成這些系統的不能正常發育,影響發育的免疫系統,甚至對於人體DNA的解讀轉錄都會產生影響,也就是說,大大增加了人體患疾病的風險。
  • 想保持身體健康麼?這幾種方法可以增強免疫力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身體的保護傘和防護軍,保持健康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養成增強免疫力的習慣。 每年的秋冬季節又是各種傳染性疾病的流行季節,現代醫學證明,在傳染病流行的季節,能否抵抗住各種感染是與人體免疫力的強弱息息相關的。如果免疫力較弱,感染病毒並由此產生進一步併發症的機率就會增加。
  • 肺炎疫情下的心理應激反應及心理調適建議
    但是,當各種疫情信息襲來,大家難免會產生焦慮、恐慌甚至崩潰的情緒,為此,武體新聞中心特邀武漢體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的心理系教師為大家提供心理健康關懷,幫助大家度過這段特殊的時期。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武漢體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心理系教師應夢婷,和大家分享肺炎疫情下的心理應激反應及心理調適建議。
  • 運動對免疫力,有什麼影響?怎樣鍛鍊才能增強抗病能力?
    那麼,問題來啦,運動對免疫力有什麼影響?怎樣鍛鍊,才能增強抗病能力呢?免疫力,或者抗病能力,受到運動水平的影響。這種認識,是從多個角度的研究中獲得的。首先,有研究發現,任何類型的鍛鍊,都會改善機體對疫苗的反應;其次,從流行病學的觀察來看,運動活躍的人,每年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會降低。因此,學界普遍認為,鍛鍊能夠幫助機體的免疫系統,更好地發揮作用。
  • 貓傳腹的罪魁禍首之一應激反應
    除了貓咪本身免疫力弱之外,另一種情形就是應激反應。由於貓咪本身就是一種膽子小、警惕性和敏感性都很高的動物,當外界環境發生意外刺激性變化時,便容易產生應激反應。應激反應是指各種緊張性刺激物引起的個體非特異性反應,包括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兩大類。
  • 回龍觀楊甫德:像健身一樣健心,調節情緒的6個方法,提高免疫力
    最近,楊甫德教授受人民網邀請,進行了一場主題為「免疫力就是好醫生」的直播講座。也許很多人會好奇,不良的心理狀態究竟是如何影響機體免疫力的呢?已有科研證實,精神心理障礙會導致機體免疫能力下降,或出現免疫系統紊亂。
  • 貓的應激反應
    膽小的貓咪就極容易出現應激反應,遇到吹風機、吸塵器、陌生人,甚至是陌生貓都可能會產生或輕或重的不良反應。注意,生病並不是應激反應,而是因為貓咪處於應激期,身體免疫力驟降,無法抵抗而生病。在出門打針、絕育、環境變化等發生之後,就算貓咪一切看起來正常,他還是會處於一個應激期,身體免疫力不太行的,此時必須要注意,不要更換飲食,保持好環境的溫度、溼度,儘量讓貓咪平靜的度過這個階段。     應激反應的好與壞   你知道嗎?
  • 【每周健康問答】長期失眠易導致哪些疾病?
    悅讀中醫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鮮的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小編導讀 大家好,【每周健康問答】又與大家見面了。
  • 新手鏟屎官最容易忽視的貓咪應激反應,嚴重的還會猝死!
    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貓咪會有應激反應,但是你不一定了解應激反應會有多嚴重。在這裡,我們首先了解的就是應激反應的概念。什麼是貓咪應激反應?雖然說,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有應激反應,但是,對比家中常有的寵物貓和狗,貓的應激反應會更加明顯,其造成的影響也會更為嚴重。
  • 【牧場技術】奶牛熱應激調控技術措施
    當熱應激發生時,奶牛表現出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即熱應激症候群,主要有熱喘息、心率加快、膜系統損傷、甲狀腺和腎上腺的功能加強,體內氧化代謝減慢,過氧化物增多,物質代謝減慢,免疫力降低、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排尿增加,離子丟失增加等,最終造成奶牛採食量、產奶量、乳品質、繁殖性能的下降以及誘發一系列疾病,使養殖經濟效益下降。
  • 糖化終產物AGEs和氧化應激
    這應該使原始飲食者感到震驚:肉類和脂肪是原始飲食的兩種主要食物,但是如果它們的AGEs很高,它們又如何如此健康呢?植物蛋白(例如豆類和豆莢)的來源以及以碳水為基礎的飲食對氧化應激和慢性病的貢獻會減少嗎?幸運的是,無需發誓不吃漢堡烤肉和炸雞,因為飲食中AGEs的總量實際上並不是衡量AGEs總數的有用指標。
  • 貓咪出現應激反應後猝死,該怎麼避免?養貓人必看
    養貓兩年,不止一次在圈子裡看到有貓因為應激反應猝死,整理這些避免因應激反應對貓咪造成損傷的措施,希望可以幫到你。為了自家的貓主子,建議收藏牢記。貓咪出現應激反應的情況能引起貓咪應激反應的因素如何防控應激反應
  • 《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免疫力並非越高越好,國民對健康生活...
    「我們都知道要提升免疫力、提升抗病能力,那麼如何去提升?我們的免疫力目前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是高還是低?如何去調節免疫力?這是我們做這個報告的核心目的。」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報告課題組組長徐華鋒解讀報告時說。報告調查結果表明,95%的受訪者認同免疫力對健康的重要性。但國民對免疫力的概念缺乏準確認識,並且部分受訪者對健康生活習慣存在誤區。
  • 文獻精讀 | 心臟手術中氧化應激損傷對術後譫妄發生的影響
    心臟手術中全身和區域灌注、充氧,體外循環(CPB)的變化,血漿pH值和細胞代謝的快速變化,都會誘發氧化應激,可能導致術後譫妄。過氧化氫是一種組織缺血和再灌注過程中產生的活性氧,可抑制神經元功能,研究表明譫妄易感小鼠的全身氧化應激增加,降低氧化應激可有效降低譫妄發生率。氧化應激會導致氧化損傷,但是血腦屏障可以減少體循環內氧化劑對神經元的傷害作用,一但血腦屏障被破壞,這種保護性機制將會減弱。
  • 疫情「心理應激」是一種自我保護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不小的心理應激性事件。無論你在工作還是居家,無論是退休老人還是在家上網課的孩子,都避不開疫情給心理帶來的影響。盲目恐慌只會束縛我們的大腦,影響我們做出正確判斷。因此,我們應把注意力集中到力所能及的行動上,面對病毒,這也算是一種主動出擊。  3、負面情緒亦是一種預警  非常時期的情緒反應是人的生存本能。人類在面對危險時,心理應激反應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預警,屬於正常的心理現象。面對危機,人的心理自動釋放危險信號,其目的是給大腦留下充分的應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