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3」制是自製廣式臘腸的經典成熟配方,即一斤豬肉用3錢精鹽,3錢白糖,3錢上等醬油,3錢白酒醃製。當然,這只是基礎用料的量,是可以根據各人口味嗜好適當増加的,一般只增不減。7斤瘦肉3斤肥肉,配合5兩白糖這個是標準比例,10斤肉用半斤白糖、3兩汾酒、2.5兩鹽、紅曲粉20克。以上的材料中,糖、鹽、酒是必須,其他的不是必須。
做法一
原料:肥和瘦豬肉比例為2比8(2斤肥肉配8斤後腿瘦肉);成品豬小腸腸衣8條(各2米)。
醃料:50度以上高度酒5兩,糖7兩,鹽2兩半,生抽2兩半,老抽少許(可根據各自口味進行增減)。
準備:2份肥肉前一天切小塊,先用80度左右的開水清洗表面的油,再用白酒、糖(可以多放一點)、鹽,拌勻醃製一晚。8份的瘦肉切好後,也是放白酒、糖,這邊就鹽可以稍稍多一點,也是醃製一晚。
第二天,把肥肉和瘦肉混在一起。幹的腸衣用溫水泡軟,面用清水走一遍,再捏幹水分備用。
製作:將肥肉和瘦肉灌入腸衣,拿筷子把肉壓下去,釀滿一條腸後,要用牙籤在上面插一些孔;紮好的腸,用約50℃的熱水洗淨,掛在陽光下曬3天,再置陰涼通風處掛四天,至皮皺、硬身,即可烹食。
做法二
原料:梅花肉2500克,鹽30克,糖130克,生抽80克,高度白酒80克準備:梅花肉切碎,與鹽、糖、生抽、白酒混合,醃製2~3小時。腸衣提前浸泡一個晚上,洗乾淨,理順。
做法:在腸衣的末端扎個結,然後用工具把肉灌入腸衣裡,再分段綁好,晾曬風乾,直至出油即可收起放入冰箱冷凍保存。
做法三
原料:豬肉5kg,乾貝素20g,無碘鹽100g,白砂糖325g,白胡椒粉10g,黑胡椒粉10g,現磨白胡椒5g,現磨黑胡椒5g,二鍋頭200ml。
準備:豬肉剁碎,加入所有調味料,抓勻,蓋好,放在室內醃製5小時以上。取出鹽漬腸衣,用水先衝洗一下,然後每根都套在水龍頭上衝一下,最後再搓洗一下,洗完以後浸泡在水裡備用。
做法:把醃好的肉灌入腸衣,分段扎棉線,做成一節一節的。最後用針在臘腸表面扎滿透氣孔,掛在通風處,風乾約10天到半個月,手指捏上去不太軟即可。
做法四
原料:豬肉500克(二肥八瘦的比例),鹽15克,糖30克,54度天津玫瑰露酒50克,生抽少許(可以不加)準備:豬肉瘦的剁細,肥的切小粒。玫瑰露酒中放入鹽、糖、生抽拌勻,把所有的材料攪拌均與後醃製2小時。腸衣洗乾淨備用。
做法:把醃好的肉灌入腸衣,全部灌完後用麻線紮起來分長段,建議分長一點,幹的時候會收縮,然後用70度的水洗一下臘腸的外皮,再用針在每一條臘腸上扎些洞,在表皮灑點玫瑰露酒消毒。
掛在陰涼通風處大概15天就幹了,幹了的臘腸用手捏一下感覺是硬的。涼曬好的臘腸收回來用保鮮袋或密封盒密封兩三天,打開聞到香味就開吃吧。
做法五
配方:前夾肉10斤,鹽75克,生抽150克,雞精150克,白酒200克,白糖50克,葡萄糖50克(葡萄糖可使成品更有光澤)1、前夾肉切成小塊待用。
2、把所有調料倒入肉塊中,拌勻、醃製30分鐘。
3、醃製好的肉灌入腸衣,栓成15~20釐米一節,並用牙籤扎孔,晾曬15天左右。
技術要點
1、肉必須要肥瘦搭配才好。七分瘦肉三分肥肉這個是標準腸,八分瘦肉二分肥肉,這個是加瘦腸,標準腸爽脆,加瘦腸肉味濃。
2、1斤肉配3錢白糖,2錢食鹽,生抽少量,味精少量,如果需要顏色暗點的,生抽可以適當的多一點。白酒的用量,一般是10斤肉2.5兩紅星二鍋頭,如果想要酒香更濃鬱點,可以稍微多點。
3、美味臘腸一定要日曬與風乾結合,但陽光絕不可太強,否則臘腸中的油會跑出來,做出的臘腸不好吃,而且容易變味。遇長期陰雨天可用電熱吹風筒每日吹1~2次。
4、白酒要求50度以上才可用,首選汾酒,當然五糧液,瀘州大麯洋河大麯等亦可,桂林三花酒次之。醬油可用生抽,老抽各1,5錢混合使用,用李錦記上等醬油最隹,喜歡深色就加大老抽比例,反之亦然。
5、如果買的不是鹽漬的腸衣就需要用鹽水洗了,而且洗完外面還要翻過來洗裡面。泡過水的腸衣如果用不完就扔掉吧,不能再用了,所以如果吃不準可以先少拿一點出來。
6、晾乾的時候,儘量腸與腸之間分開一些,如果貼得太近不太容易風乾。經過日曬和風乾之後,如果不想吃太幹的臘腸,就在臘腸不是很乾的情況下用密封袋裝好,收進冷凍室。
提醒:由於自己做的臘腸沒有防腐劑,吃不完的一定要放冰箱冷凍保存。